趁著李建成知道自己在外麵瞎搞之前,先打一波掩護。


    李承宗的這個做法,顯然還是頗有效果的。


    由於放出大話要讓李世民鬱悶一把,所以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李承宗幾乎可以隨意的調遣東宮的一些人員。


    當然了,僅限於家令寺管轄的人員。


    不過這也夠了。


    要知道東宮的家令寺,那可是對標光祿、司農、太府三寺而置。


    “世子,不能這樣改啊,改了就改不回去了,我們從來沒有聽過可以直接煉鋼的。”


    李承宗借著賣萌的機會,找李淵把幾個規模不大的煉鐵作坊、磚瓦作坊和陶瓷作坊給要了過來。


    東西到手了,他自然要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了。


    要知道,他前世可是鋼鐵廠的資深工程師。


    雖然隻是一家民營小廠,設備很是落後,到了後麵幾乎都是處於被淘汰狀態。


    但是越是這種情況,相關的製作工藝反倒越是對這個年代有借鑒意義。


    要不然你搞得太先進的話,在大唐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參考意義。


    “王管事,你覺得是你的脖子硬,還是這個爐子硬?”


    雖然王寶鋼這種恪盡職守的匠人,是李承宗所欣賞的。


    但是他顯然沒打算跟他講道理。


    煉鋼,自己是專業的。


    整個大唐如今一年的鋼鐵產量,聽起來有兩百多萬斤。


    其實折算一下,也就是一千多噸。


    這是什麽概念?


    放在後世,人家還以為你少說了一個“萬”字呢。


    哪怕是再落後的民營鋼鐵廠,一年的產能也比大唐一整年的鋼鐵產量高啊。


    “世子,這個煉鐵作坊是長安城第二大的作坊,要是停產了,會直接影響兵部的武器製作的啊。”


    “第一大的是誰?”


    “是長孫家的煉鐵作坊。不是,世子,這跟第一大作坊是誰有什麽關係?”


    <a href="http://m.2kxs.la" id="wzsy">2kxs.la</a>


    王寶鋼倒也真是頭鐵。


    不過,可能也正是有這種頭鐵的精神,他才能成為將作監旗下煉鐵技術最好的匠人。


    “你想不想青史留名?”


    “啊?”


    “如果能夠直接用鐵礦石煉出精鋼,那麽你王寶鋼的大名,說不準也能像是魯班等大師一樣名傳千古呢。”


    “世子……”


    “行了,被廢話那麽多了。這事要是成了,功勞是你的。


    要是搞砸了,我就把你兒子和孫子都送進宮當宦官!”


    “啊?”


    ……


    “大王,這段時間我給不少大臣府中都送了重禮,朝中針對秦王府的動作,應該會慢慢的變少。”


    秦王府中,長孫無忌跟李世民在書房裏頭說著話。


    “無忌,讓你破費了!”


    李世民很清楚秦王府到底有多少錢財。


    為了表示自己的公正無私,每次作戰俘獲的錢財,他都分給了將士,或者是上繳給朝廷了。


    這就導致了秦王府雖然名聲響亮,但是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浮財。


    要不然不至於連送禮都要讓長孫無忌去墊付。


    “大王客氣了,長孫家的錢財,就是大王的錢財。


    再說了,沒有大王,我們長孫家的煉鐵作坊,也不可能有今天這個規模。”


    長孫無忌看問題倒也是看的很清楚。


    他妹妹是秦王妃,他自己是李世民的嫡係幕僚。


    這種情況下,大家可謂是一榮俱榮。


    隻有秦王府順利掌握大唐的權利,長孫家才有將來。


    “朝中那些大臣,幾乎都是前隋重臣,都是世家子弟。


    對他們來說,不管江山是誰坐,都少不得他們的好處啊。”


    李世民很是感慨,甚至有點痛苦的說道。


    “大王,其實對我們來說,這個情況也許反而是個好事呢。”


    “嗯?此話怎講?”


    “朝中大臣更多的是關心自己家族的利益,而不是大唐的發展。


    這種情況下,誰是大唐的儲君,對他們來說其實關係也不是那麽的大。


    換句話說,現在支持的東宮的那些臣子,隻是單純的因為東宮是大唐儲君,所以支持。


    有朝一日,情況發生了變化的話,也許他們也能很順暢的接受變化呢。”


    長孫無忌這話說的有點隱晦,不過大家都是聰明人,彼此眼神對視了一眼,露出了一個“你懂”的表情。


    ……


    “陛下,今年以來,我大唐多路大軍同時用兵,各種兵器損耗非常厲害。


    這種情況下,將作監旗下的煉鐵作坊還賞賜給皇太孫,會耽誤兵部的兵器製作,懇請陛下收回旨意。”


    大興宮中,蕭瑀比較頭鐵在那勸諫李淵。


    作為幾位宰相級人物之一,蕭瑀算是私心比較少的。


    要不然後麵李世民登基之後,他也沒有機會繼續身居要職。


    “愛卿,左右不過是一家煉鐵作坊,無傷大雅的吧。兵部的精鋼,基本上都不是從將作監采辦的。”


    李淵有點尷尬的笑了笑。


    此時此刻,他也發現自己好像掉到李承宗的坑裏麵了。


    人家是沒有要兵器作坊,但是你把製作兵器的原材料作坊拿走了,這也會有影響啊。


    隻不過想到正在傳唱的“沒有陛下啊就沒有大唐”,李淵就不好意思反悔。


    “兵部需要的精鋼,主要來源是長孫家的煉鐵作坊,確實跟將作監關係不大。


    但是生鐵的話,就有一半是將作監提供的了。


    另外,一些農具使用的鋼鐵,也是將作監生產的。


    如今將作監的煉鐵作坊據說已經停產了,皇太孫整天待在那裏瞎折騰。


    這已經導致市麵上的精鋼價格上漲了兩成了。”


    蕭瑀這話,讓李淵頗感意外,問:“精鋼價格上漲了?”


    “是的,不僅精鋼價格有所上漲,就連生鐵的價格都上漲了一些。


    任由這個局麵發展下去的話,這個價格肯定還會繼續上漲。


    到時候,影響就越來越大了。”


    蕭瑀說完這話,眼神盯著李淵,等待他的決定。


    “朕會盡快找承宗了解一下情況,讓他給朝廷一個交代的。”


    “最好的交代,就是把皇長孫手中的煉鐵作坊,收回給將作監管理。


    要是動作遲了,整個煉鐵作坊就不知道變成什麽樣子了。


    微臣可是聽說煉鐵作坊裏麵有一批人在那裏大改造呢。”


    雖然李淵已經鬆口了,但是蕭瑀還在步步緊逼。


    這種性格,也難怪曆史上他在貞觀朝就有三次擺相的結局。


    “朕知道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皇長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山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山堂並收藏大唐皇長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