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俟城的地理位置真的很不錯。


    這裏不僅可以種植青稞等糧食,青海湖裏麵其實也有很多的魚。


    而從伏俟城區青海湖,隻不過是幾十裏距離。


    對於騎兵來說,隻不過是一個時辰不到的時間。


    隻要能夠把這些魚給捕撈上來,基本上可以解決伏俟城大部分的口糧問題。


    甚至把這些魚醃製一下,還能往涼州等地售賣。


    要知道,伏俟城附近是有鹽礦的。


    其中後世有名的三大鹽湖之一的茶卡鹽湖, 距離伏俟城就比較近。


    剩下兩個在格爾木附近,一旦開發出來,完全可以吸引大量的世家勳貴往這個方向安排人手。


    而大唐在這些地方駐軍,也將不會是一件在經濟上得不償失的事情。


    “世子,吐穀渾的食鹽,基本上都是他們自己從鹽礦裏頭挖出來的,你說的鹽湖, 我倒也有聽說,但是鹽湖裏麵的鹽巴,據說是沒有辦法直接吃的。


    要不然吐穀渾人也不會那麽麻煩的還要從地下麵挖井鹽。”


    席君買對於吐穀渾是非常了解的,所以回到伏俟城之後,看到李承宗一直在調查鹽礦的事情,就把自己了解到的信息都匯報了一下。


    “君買說的沒有錯,吐穀渾確實有好多鹽湖,但是這些鹽有毒,除了一些牲畜之外,就連當地的牧民都是不吃的。”


    馬周這幾天在伏俟城,顯然也是沒有閑著。


    他跟劉仁軌等人一邊安排俘虜修建水泥作坊,一邊調查搜集各種消息。


    與此同時,對於伏俟城裏頭的吐穀渾人,自然也是要清洗一遍。


    大部分人都是進了俘虜營。


    “長安城的鹽巴價格如何?”


    對於大唐一些民生問題, 李承宗了解的還是比較少的。


    眼下要在食鹽上麵下功夫,自然要把情況搞清楚。


    “要看情況, 上等的青鹽,一斤可以賣到一貫錢,而百姓們購買的粗鹽,則是一斤五六文錢到十文錢不等,看鹽巴的質量而去。”


    鹽巴是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馬周對於它的情況自然是很了解的。


    “伏俟城這裏呢?”


    “伏俟城的情況跟長安有所不同,一般來說,牧民用一隻羊可以換五斤鹽左右。”


    “比長安城還貴?”


    “世子,可能不能這樣直接比。


    按照長安城的價格來計算羊羔的話,一隻羊換五斤鹽,那肯定是非常昂貴的。


    但是伏俟城的羊價,隻有長安城的一半不到。


    所以伏俟城的鹽巴價格,雖然比長安城要貴,但是貴的並不是很多。


    主要原因就是伏俟城附近也是出產鹽巴的。


    吐穀渾這些年能夠不斷地發展壯大,就是因為他們手中又鹽巴,從四周的部落手中掙了不少錢財。”


    <a id="wzsy" href="http://www.2kxs.la">2kxs.la</a>


    馬周這麽一解釋,李承宗倒是基本上理解了。


    “這麽看來,食鹽生意,大有可為啊!”


    李承宗心中,更加堅定了要在伏俟城這裏發展食鹽產業的想法。


    唐初的時候,大家耳熟能詳的鹽鐵茶, 都還沒有走上官營的道路。


    當然了, 這也不是說隨便一個百姓就能染指這些行業。


    除了茶葉這個相對新興的產業,一般的商人能夠進入。


    其他不管是鋼鐵還是鹽巴, 背後都是世家大族的影子。


    “世子,伏俟城附近雖然有一些鹽礦,擴大開發規模的話,有一定的價值。


    但是終歸還是產量比較有限,售賣到草原上可能還可以掙點錢,賣到大唐的話,其實根本就不夠看的。”


    吐穀渾整個國家也才一百萬人左右。


    強大的東突厥,此時也就兩百來萬人。


    甚至這些數據都還是偏大的。


    而大唐雖然戶籍數量不是很多,但是人口還是有一千多萬的。


    這麽一來,原本有搞頭的鹽巴產業,其實就很雞肋了。


    “誰說我要擴大井鹽的產量了?鹽湖裏頭到處都是鹽巴,想要多少就有多少,我們幹嘛舍近求遠呢?”


    “世子!鹽湖的鹽巴有毒!”


    馬周再次的強調了這個觀點。


    “既然有毒,那就把它變成無毒不就可以了嗎?”


    李承宗前世學的是材料學,雖然不是學習化學的。


    但是材料學的很多東西,跟化學也是息息相關的。


    製鹽這個事情,對於其他唐人來說是非常困難的。


    但是對於李承宗來說,卻是完全可以解決的事情。


    “這……世子您有辦法去除鹽湖裏頭的鹽巴的毒性?”


    馬周說這話的時候,語氣都有點顫抖了。


    鹽湖裏頭的鹽巴產量又多高,他又不是不知道。


    不客氣的說,隻要李承宗真的能夠招到去毒的辦法,那麽大唐的食鹽問題就算是解決了。


    而伏俟城也有望成為大唐冉冉升起的一座繁榮州府。


    畢竟,食鹽產業背後蘊含的利潤,可是非常巨大的。


    隻要去毒的成本不是很高,一斤鹽巴的成本,完全可以控製在一文錢以內。


    甚至一文錢的成本就可以製作出十幾斤鹽巴出來。


    這對於現在的大唐來說,簡直就是不要錢了。


    不要錢的鹽,運輸到長安城之後,哪怕是一斤隻賣一文錢,也是暴利啊。


    “你盡快組織護衛隊裏頭會造船的護衛,臨時去青海湖那邊修建一批船隻,然後按照我吩咐的方法編織漁網。


    與此同時,在鹽湖旁邊修建一座作坊,安排一千護衛駐紮在旁邊守衛。


    城內的那些俘虜,優先把伏俟城通往鹽湖和青海湖的道路給修整一下。


    等到水泥作坊修建好了之後,再鋪設城水泥道路。”


    對於壓榨吐穀渾俘虜,李承宗是一點負罪感都沒有的。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他沒有指望這些人能夠老老實實的給大唐服務。


    與其很是大度的釋放他們,倒不如讓他們給大唐的發展做點貢獻。


    至於到時候會不會有禦史彈劾他,李承宗根本就不在乎。


    大唐的皇位,從來就不是單純的依靠名聲好壞就能獲得的。


    隻要自己手中掌握了足夠的力量,一切都好說。


    眼下大家認為的荒涼之地,將會是李承宗快速擴張自己的實力的重要基地。


    偏偏有了食鹽這個東西之後,誰也不能輕易的推翻李承宗在這裏打下的基業。


    畢竟,提煉食鹽的作坊,肯定是需要重兵把守的吧?


    要不然到時候被吐穀渾人或者是黨項人給奪走了,大唐豈不是損失慘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皇長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山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山堂並收藏大唐皇長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