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大郎那個大唐報,據說是賣一份虧一份,都快成笑話了,我們是不是跟他說一說?”</p>
東宮之中,鄭觀音跟李建成在說著話。</p>
這幾天時間,《大唐報》絕對算是長安城的一個熱門話題。</p>
不管是上麵很新穎的內容,還是非常低廉的價格,都足夠吸引大家的注意力。</p>
“大郎雖然年紀不大,但是他做事一向是很有目的性的。這個《大唐報》,雖然賣出去一份,估計就要虧一兩文錢。</p>
但是賣出去一萬份,其實也就是虧了一二十貫錢。</p>
對於一般的商家來說,每天虧損一二十貫錢,肯定是沒有辦法接受的。</p>
但是大郎的情況不一樣,隻要多售賣一座水晶製品。</p>
《大唐報》當天的虧損,就基本上給覆蓋掉了。</p>
這種情況下,其實虧損並不是什麽大事。</p>
並且你留意到了沒有,明明這個《大唐報》是虧損的,但是大郎卻是不斷的安排人手提升它的銷量,恨不得整個大唐每個人都能買一份。</p>
這種情況下,你覺得這個事情是那簡單的虧損事情嗎?”</p>
李建成作為大唐太子,眼光還是在線的。</p>
雖然他有點搞不懂李承宗為什麽突然之間搞出這麽一個虧損的玩意出來,但是他知道這個東西絕對不是那麽簡單的。</p>
</p>
最近兩年,李承宗但凡是做了什麽奇奇怪怪的事情,最終都是會刷新大家的認知。</p>
《大唐報》這件事,李建成也是覺得會這樣。</p>
“你說的有點道理,但是我就沒有見過這樣子做生意的。</p>
正常來說,一文錢的成本,賣個兩文錢是正常的。</p>
兩文錢的成本,就要賣個三文錢了。</p>
可是你看大郎,這個做法看不懂啊。”</p>
鄭觀音非常關心李承宗這個兒子的情況。</p>
特別是太原郡王府正式的掛牌之後,鄭觀音更是擔心李承宗會吃虧。</p>
“以前的時候,大唐的輿論基本上是掌握在儒家和世家大族手中。</p>
《大唐報》的出現應該會影響這個局麵。</p>
我覺得很可能大郎的想要就是這個。</p>
至於賣報紙掙錢,我是暫時沒有想到這個可能性。”</p>
“大郎小小年紀就有那麽多的想法,宗室裏頭,沒有誰比得上他。</p>
也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p>
“父皇對大郎的喜愛是許多人都看得到的,隻要大郎不做出太過分的事情出來,整個大唐就沒有誰敢拿他怎麽樣。</p>
我們姑且再看一看情況吧。”</p>
……</p>
“察!”</p>
伴隨著摩擦聲,一根火焰出現了。</p>
“世子,其實我覺得火柴這個東西,其實根本不需要做什麽宣傳,隻要用過的人都知道它比火石好很多。”</p>
馬周點燃了一個火柴,對眼前的小玩意充滿了期待。</p>
渭水作坊隔三差五就會有新東西出現。</p>
馬周現在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經高了很多了。</p>
像是火柴這個東西,雖然他還沒有完全搞清楚原理。</p>
但是火石都有,火柴能夠製作出來,他倒也沒有覺得有什麽奇怪的。</p>
隻是他不理解李承宗為何要跟《大唐報》合作的方式來推廣火柴。</p>
“馬周,這段時間關注《大唐報》的人不少吧?估計很多人都等著看我們的笑話。</p>
他們想要看我們笑話,我就偏偏不讓他們如意。</p>
廣告這個事情的影響力,你是還沒有感受到。</p>
現在百姓們能夠看到的東西太少了,哪怕是廣告,隻要在報紙上刊登了,也有很多人認真觀看的。</p>
這可是單純的把火柴放在鋪子裏頭慢慢售賣要來的有效果多了。</p>
畢竟火柴這個東西,隻要是用過的人,都能知道它的好。”</p>
“世子,您說的沒錯,隻要用過了火柴的人都知道它的好,所以我們沒有必要浪費錢財給大唐報送錢吧?”</p>
“這你就不懂了,現在是我們火柴作坊給《大唐報》送錢,要是其他上架看到了打廣告對於促進銷售有很大的好處,你說他們會不會也跟著來《大唐報》上打廣告呢?</p>
雖然現在《大唐報》每天虧損的錢財不多,但是如果將來的發行量增加十倍,甚至是現在的一百倍。</p>
那我們肯定不能這麽傻傻的虧損啊。</p>
一天上千貫的虧損,哪怕是我們再有錢也是虧損不起來的。</p>
所以我們就現在開始未雨綢繆了。”</p>
在太原郡王府旗下,雖然有很多的作坊。</p>
但是作坊跟作坊之間的生意往來,也是要正常結算,正常買賣的。</p>
頂多就是價格上麵有一些優惠而已。</p>
所以火柴作坊去到《大唐報》上打廣告,那是要花錢的。</p>
“現在一天一萬多份已經是非常誇張的銷量了,將來要是一天能賣一百多萬份,豈不是大唐家家戶戶都要買報紙才行?”</p>
馬周顯然相信《大唐報》將來的銷量會那麽多。</p>
“不能這麽計算,伴隨著各地戰亂的減少,伴隨著大唐的發展,人口肯定會越來越多的。</p>
現在有一個一兩千萬人口,大家就已經覺得很多了。</p>
將來要是有一兩億人呢?</p>
紙張和書籍的價格在不斷的下降,學習識字的機會在不斷的增多。</p>
大唐百姓以後的識字率,肯定會不斷的提升的。</p>
所以別說是一天一百萬份,哪怕是一天幾百萬份,也不是不可能。</p>
畢竟,到時候我們的報紙可是不一定隻是在大唐售賣,還會售賣到世界各地去的。”</p>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報紙的影響力注定都是非常巨大的。</p>
李承宗準備把這個新玩意掌握在自己手中。</p>
關鍵時刻,這絕對是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p>
想一想後世九十年代,報紙的影響力有多大,記者被稱為無冕之王。</p>
“關鍵是火柴好是很好,但是一文錢一盒的售價,很多百姓都是用不起的。”</p>
“火柴作坊的成本,會伴隨著火柴的產量的增加而下降。</p>
而設備作坊那邊不斷的推出一些新式的設備,提高火柴作坊的生產效率。</p>
現在一文錢一盒的火柴,將來就會變成一文錢兩盒,甚至是一文錢十盒。</p>
到時候,百姓自然就用得起了。”</p>
火柴這個東西,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也都是很有前途的東西。</p>
李承宗也是準備好好的改善一下百姓們的生活條件。</p>
東宮之中,鄭觀音跟李建成在說著話。</p>
這幾天時間,《大唐報》絕對算是長安城的一個熱門話題。</p>
不管是上麵很新穎的內容,還是非常低廉的價格,都足夠吸引大家的注意力。</p>
“大郎雖然年紀不大,但是他做事一向是很有目的性的。這個《大唐報》,雖然賣出去一份,估計就要虧一兩文錢。</p>
但是賣出去一萬份,其實也就是虧了一二十貫錢。</p>
對於一般的商家來說,每天虧損一二十貫錢,肯定是沒有辦法接受的。</p>
但是大郎的情況不一樣,隻要多售賣一座水晶製品。</p>
《大唐報》當天的虧損,就基本上給覆蓋掉了。</p>
這種情況下,其實虧損並不是什麽大事。</p>
並且你留意到了沒有,明明這個《大唐報》是虧損的,但是大郎卻是不斷的安排人手提升它的銷量,恨不得整個大唐每個人都能買一份。</p>
這種情況下,你覺得這個事情是那簡單的虧損事情嗎?”</p>
李建成作為大唐太子,眼光還是在線的。</p>
雖然他有點搞不懂李承宗為什麽突然之間搞出這麽一個虧損的玩意出來,但是他知道這個東西絕對不是那麽簡單的。</p>
</p>
最近兩年,李承宗但凡是做了什麽奇奇怪怪的事情,最終都是會刷新大家的認知。</p>
《大唐報》這件事,李建成也是覺得會這樣。</p>
“你說的有點道理,但是我就沒有見過這樣子做生意的。</p>
正常來說,一文錢的成本,賣個兩文錢是正常的。</p>
兩文錢的成本,就要賣個三文錢了。</p>
可是你看大郎,這個做法看不懂啊。”</p>
鄭觀音非常關心李承宗這個兒子的情況。</p>
特別是太原郡王府正式的掛牌之後,鄭觀音更是擔心李承宗會吃虧。</p>
“以前的時候,大唐的輿論基本上是掌握在儒家和世家大族手中。</p>
《大唐報》的出現應該會影響這個局麵。</p>
我覺得很可能大郎的想要就是這個。</p>
至於賣報紙掙錢,我是暫時沒有想到這個可能性。”</p>
“大郎小小年紀就有那麽多的想法,宗室裏頭,沒有誰比得上他。</p>
也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p>
“父皇對大郎的喜愛是許多人都看得到的,隻要大郎不做出太過分的事情出來,整個大唐就沒有誰敢拿他怎麽樣。</p>
我們姑且再看一看情況吧。”</p>
……</p>
“察!”</p>
伴隨著摩擦聲,一根火焰出現了。</p>
“世子,其實我覺得火柴這個東西,其實根本不需要做什麽宣傳,隻要用過的人都知道它比火石好很多。”</p>
馬周點燃了一個火柴,對眼前的小玩意充滿了期待。</p>
渭水作坊隔三差五就會有新東西出現。</p>
馬周現在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經高了很多了。</p>
像是火柴這個東西,雖然他還沒有完全搞清楚原理。</p>
但是火石都有,火柴能夠製作出來,他倒也沒有覺得有什麽奇怪的。</p>
隻是他不理解李承宗為何要跟《大唐報》合作的方式來推廣火柴。</p>
“馬周,這段時間關注《大唐報》的人不少吧?估計很多人都等著看我們的笑話。</p>
他們想要看我們笑話,我就偏偏不讓他們如意。</p>
廣告這個事情的影響力,你是還沒有感受到。</p>
現在百姓們能夠看到的東西太少了,哪怕是廣告,隻要在報紙上刊登了,也有很多人認真觀看的。</p>
這可是單純的把火柴放在鋪子裏頭慢慢售賣要來的有效果多了。</p>
畢竟火柴這個東西,隻要是用過的人,都能知道它的好。”</p>
“世子,您說的沒錯,隻要用過了火柴的人都知道它的好,所以我們沒有必要浪費錢財給大唐報送錢吧?”</p>
“這你就不懂了,現在是我們火柴作坊給《大唐報》送錢,要是其他上架看到了打廣告對於促進銷售有很大的好處,你說他們會不會也跟著來《大唐報》上打廣告呢?</p>
雖然現在《大唐報》每天虧損的錢財不多,但是如果將來的發行量增加十倍,甚至是現在的一百倍。</p>
那我們肯定不能這麽傻傻的虧損啊。</p>
一天上千貫的虧損,哪怕是我們再有錢也是虧損不起來的。</p>
所以我們就現在開始未雨綢繆了。”</p>
在太原郡王府旗下,雖然有很多的作坊。</p>
但是作坊跟作坊之間的生意往來,也是要正常結算,正常買賣的。</p>
頂多就是價格上麵有一些優惠而已。</p>
所以火柴作坊去到《大唐報》上打廣告,那是要花錢的。</p>
“現在一天一萬多份已經是非常誇張的銷量了,將來要是一天能賣一百多萬份,豈不是大唐家家戶戶都要買報紙才行?”</p>
馬周顯然相信《大唐報》將來的銷量會那麽多。</p>
“不能這麽計算,伴隨著各地戰亂的減少,伴隨著大唐的發展,人口肯定會越來越多的。</p>
現在有一個一兩千萬人口,大家就已經覺得很多了。</p>
將來要是有一兩億人呢?</p>
紙張和書籍的價格在不斷的下降,學習識字的機會在不斷的增多。</p>
大唐百姓以後的識字率,肯定會不斷的提升的。</p>
所以別說是一天一百萬份,哪怕是一天幾百萬份,也不是不可能。</p>
畢竟,到時候我們的報紙可是不一定隻是在大唐售賣,還會售賣到世界各地去的。”</p>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報紙的影響力注定都是非常巨大的。</p>
李承宗準備把這個新玩意掌握在自己手中。</p>
關鍵時刻,這絕對是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p>
想一想後世九十年代,報紙的影響力有多大,記者被稱為無冕之王。</p>
“關鍵是火柴好是很好,但是一文錢一盒的售價,很多百姓都是用不起的。”</p>
“火柴作坊的成本,會伴隨著火柴的產量的增加而下降。</p>
而設備作坊那邊不斷的推出一些新式的設備,提高火柴作坊的生產效率。</p>
現在一文錢一盒的火柴,將來就會變成一文錢兩盒,甚至是一文錢十盒。</p>
到時候,百姓自然就用得起了。”</p>
火柴這個東西,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也都是很有前途的東西。</p>
李承宗也是準備好好的改善一下百姓們的生活條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