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七年的最後一個月,就在一種詭異的氣氛之中度過了。
不過李淵那是真的疼李承宗。
不僅正式確定了國稅總局武裝稅吏的合法身份,更是給太原郡王府五千護衛的名額。
這可是跟李建成和李世民一個待遇了。
最關鍵的是人家在渭水新城還有一些護衛,在龍門鏢局裏頭更是藏著一批人。
李淵對此都是心知肚明的。
不過他並不擔心李承宗會有什麽特別的想法。
他還是很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的。
從李承宗經常跟自己打麻將的時候透露出的一些情況來看,這就不是一個對皇位有著特別強烈的野心的人。
“大王,從今以後,我們就不能再把太原郡王殿下當場是東宮的一個附屬來看待了。”
武德八年。
秦王府裏頭一幫謀臣武將也在春節結束之後聚在了一起商討大事。
雖然是誰刺殺李承宗,這個事情一直沒有查處結果來。
但是東宮跟秦王府的關係,卻是更僵硬了。
因為有一定的證據顯示,這個事情可能跟秦王府有關係。
雖然隻是可能,但是很多時候,這就已經足夠了。
你有嫌疑,那麽就要打壓。
“五千護衛,父皇還真是舍得啊!最關鍵的是還讓李承宗徹底的封地給管理起來了。
以後長安城不少人應該都會考慮投奔他了。”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雖然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儲君爭奪之中,大家不知道最終的結果會如何。
但是李淵對於李承宗的喜愛,那是誰都看出來了。
所以有些人也開始押寶,覺得提前抱著李承宗的大腿,也是可以考慮的事情。
“大王,聽說東宮那邊想要借著機會安排人刺殺你,這個事情雖然沒有打聽到準確的信息,但是不可不防!”
杜如晦這話一出口,李世民就沉默了。
到了這個時候,他知道很多事情已經不得不做了。
哪怕是他不願意,也沒有什麽辦法。
“朝廷任命玄齡為伏俟城的刺史,看起來好像是高升了,但是那伏俟城是太原郡王的地盤。
刺史府說的話有什麽用,根本是想都想得到。
大王,東宮這一次已經開始對我們動手了!”
長孫無忌比誰都更加想要趕緊把李建成搞死。
這樣子他才能安心。
“無忌說的對,玄齡被安排外放了,克明傳聞也會被調到揚州去任職。
接下來東宮肯定還會有一係列的動作。
到時候大家都天南海北,想要再聚在一起就難了。”
侯君集這話說的,顯然含著很多層意思。
“大王,不是我們要做這種事情,而是不往前動一動,就隻能任人宰割了。
我們這些人,哪怕是出了大事,也還有繼續活下去的希望。
但是大王您呢?
您不為自己想一想,也要會王妃娘娘她們想一想啊。”
杜如晦這話,再一次的讓李世民心中一緊。
曆朝曆代,皇位爭奪都是非常殘酷的。
現在自然也是不例外的。
“我們在長安城裏頭能夠直接調用的人馬,並不會比東宮多。
雖然名義上我是十二衛的統帥,但是這些將士肯定是不適合調動的。”
要做這種事情,肯定是要選擇最信任的人選才行。
要不然消息泄露,那是會出大事的。
“大王,這個事情其實不需要太多的人手。
有的時候,人多了反而不是好事。”
“玄齡說的沒有錯,我們到時候隻要在關鍵的地方出手,速戰速決。
長安城裏頭的兵馬哪怕是得到了消息,也不敢輕易的沾上這樣的事情。”
杜如晦這話,讓李世民的信心更加堅定了。
很快的,秦王府眾將就形成了一個新的方案。
這個方案,隻要稍微醞釀準備一下,很快就可以開始實施了。
……
“世子,蘇定方已經帶著一百護衛回到長安城,就在內城的一處院子裏頭安置著。
然後龍門鏢局也在城內新設了兩處分號,每個分號裏頭都有超過兩百名的鏢師。
平時至少有一半是留在分號裏麵的。”
太原郡王府,馬周他們也已經感受到了長安城的氣氛在變化。
有些事情,自然也就需要提前做準備了。
特別是李承宗是知道曆史上,明年的時候就會發生玄武門之變。
現在東宮和秦王府的實力變化跟曆史不一樣了。
但是雙方的矛盾卻是一點沒有變小。
這麽一來,衝突基本上是必然的。
有些事情,估計也等不到明年了。
特別是有刺客刺殺自己之後,李承宗更是加快了布置。
當然了,像是玄武門這種重要的地方,李承宗自然是早早的就有了自己的安排。
像是馬周當年的老東家,作為玄武門的守將,李承宗會看著他明麵上支持李建成,暗地裏跟著李世民嗎?
“安排人盯著秦王府,及時的看著他們有沒有什麽奇怪的安排。
特別是那些被調到了外地的秦王府將士和幕僚,一定要找人盯死她們。
一旦這些人偷偷的離開駐地,立馬匯報!”
李承宗很清楚,李世民要動手的話,肯定是會把自己最信任的人帶在身邊的。
這一次衝突,肯定不會是戰場上那種大規模的衝突。
“世子請放心,我都已經做了安排!
除此之外,火槍隊也已經擴充到了一千人。
如今在地下室內每天都在進行訓練。
而新鑄造出來的那幾門火炮,也是在城外秘密的進行測試。
到時候會提前放置在明德門、玄武門附近的院子裏頭,以備不時之需。”
馬周是李承宗的鐵杆心腹。
很多事情,李承宗都是不會瞞著他的。
也沒有瞞著的必要。
都要麵對這種大事了,如果還不讓屬下清楚自己將要麵對的情況,顯然是不合適的。
“希望我的這些準備是無用功吧,否者的話,也就不要怪我了!”
對於動不動就牽連家族,把一家老小都幹掉的做法,李承宗其實是有點不習慣的。
但是在這個年代,這個事情又幾乎是必然的。
自己不想成為被幹掉的那一批人,那麽自然就隻能讓別人倒下了。
畢竟,李承宗堅信大唐隻有在自己的手中,才能真正的一直輝煌下去。
不過李淵那是真的疼李承宗。
不僅正式確定了國稅總局武裝稅吏的合法身份,更是給太原郡王府五千護衛的名額。
這可是跟李建成和李世民一個待遇了。
最關鍵的是人家在渭水新城還有一些護衛,在龍門鏢局裏頭更是藏著一批人。
李淵對此都是心知肚明的。
不過他並不擔心李承宗會有什麽特別的想法。
他還是很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的。
從李承宗經常跟自己打麻將的時候透露出的一些情況來看,這就不是一個對皇位有著特別強烈的野心的人。
“大王,從今以後,我們就不能再把太原郡王殿下當場是東宮的一個附屬來看待了。”
武德八年。
秦王府裏頭一幫謀臣武將也在春節結束之後聚在了一起商討大事。
雖然是誰刺殺李承宗,這個事情一直沒有查處結果來。
但是東宮跟秦王府的關係,卻是更僵硬了。
因為有一定的證據顯示,這個事情可能跟秦王府有關係。
雖然隻是可能,但是很多時候,這就已經足夠了。
你有嫌疑,那麽就要打壓。
“五千護衛,父皇還真是舍得啊!最關鍵的是還讓李承宗徹底的封地給管理起來了。
以後長安城不少人應該都會考慮投奔他了。”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雖然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儲君爭奪之中,大家不知道最終的結果會如何。
但是李淵對於李承宗的喜愛,那是誰都看出來了。
所以有些人也開始押寶,覺得提前抱著李承宗的大腿,也是可以考慮的事情。
“大王,聽說東宮那邊想要借著機會安排人刺殺你,這個事情雖然沒有打聽到準確的信息,但是不可不防!”
杜如晦這話一出口,李世民就沉默了。
到了這個時候,他知道很多事情已經不得不做了。
哪怕是他不願意,也沒有什麽辦法。
“朝廷任命玄齡為伏俟城的刺史,看起來好像是高升了,但是那伏俟城是太原郡王的地盤。
刺史府說的話有什麽用,根本是想都想得到。
大王,東宮這一次已經開始對我們動手了!”
長孫無忌比誰都更加想要趕緊把李建成搞死。
這樣子他才能安心。
“無忌說的對,玄齡被安排外放了,克明傳聞也會被調到揚州去任職。
接下來東宮肯定還會有一係列的動作。
到時候大家都天南海北,想要再聚在一起就難了。”
侯君集這話說的,顯然含著很多層意思。
“大王,不是我們要做這種事情,而是不往前動一動,就隻能任人宰割了。
我們這些人,哪怕是出了大事,也還有繼續活下去的希望。
但是大王您呢?
您不為自己想一想,也要會王妃娘娘她們想一想啊。”
杜如晦這話,再一次的讓李世民心中一緊。
曆朝曆代,皇位爭奪都是非常殘酷的。
現在自然也是不例外的。
“我們在長安城裏頭能夠直接調用的人馬,並不會比東宮多。
雖然名義上我是十二衛的統帥,但是這些將士肯定是不適合調動的。”
要做這種事情,肯定是要選擇最信任的人選才行。
要不然消息泄露,那是會出大事的。
“大王,這個事情其實不需要太多的人手。
有的時候,人多了反而不是好事。”
“玄齡說的沒有錯,我們到時候隻要在關鍵的地方出手,速戰速決。
長安城裏頭的兵馬哪怕是得到了消息,也不敢輕易的沾上這樣的事情。”
杜如晦這話,讓李世民的信心更加堅定了。
很快的,秦王府眾將就形成了一個新的方案。
這個方案,隻要稍微醞釀準備一下,很快就可以開始實施了。
……
“世子,蘇定方已經帶著一百護衛回到長安城,就在內城的一處院子裏頭安置著。
然後龍門鏢局也在城內新設了兩處分號,每個分號裏頭都有超過兩百名的鏢師。
平時至少有一半是留在分號裏麵的。”
太原郡王府,馬周他們也已經感受到了長安城的氣氛在變化。
有些事情,自然也就需要提前做準備了。
特別是李承宗是知道曆史上,明年的時候就會發生玄武門之變。
現在東宮和秦王府的實力變化跟曆史不一樣了。
但是雙方的矛盾卻是一點沒有變小。
這麽一來,衝突基本上是必然的。
有些事情,估計也等不到明年了。
特別是有刺客刺殺自己之後,李承宗更是加快了布置。
當然了,像是玄武門這種重要的地方,李承宗自然是早早的就有了自己的安排。
像是馬周當年的老東家,作為玄武門的守將,李承宗會看著他明麵上支持李建成,暗地裏跟著李世民嗎?
“安排人盯著秦王府,及時的看著他們有沒有什麽奇怪的安排。
特別是那些被調到了外地的秦王府將士和幕僚,一定要找人盯死她們。
一旦這些人偷偷的離開駐地,立馬匯報!”
李承宗很清楚,李世民要動手的話,肯定是會把自己最信任的人帶在身邊的。
這一次衝突,肯定不會是戰場上那種大規模的衝突。
“世子請放心,我都已經做了安排!
除此之外,火槍隊也已經擴充到了一千人。
如今在地下室內每天都在進行訓練。
而新鑄造出來的那幾門火炮,也是在城外秘密的進行測試。
到時候會提前放置在明德門、玄武門附近的院子裏頭,以備不時之需。”
馬周是李承宗的鐵杆心腹。
很多事情,李承宗都是不會瞞著他的。
也沒有瞞著的必要。
都要麵對這種大事了,如果還不讓屬下清楚自己將要麵對的情況,顯然是不合適的。
“希望我的這些準備是無用功吧,否者的話,也就不要怪我了!”
對於動不動就牽連家族,把一家老小都幹掉的做法,李承宗其實是有點不習慣的。
但是在這個年代,這個事情又幾乎是必然的。
自己不想成為被幹掉的那一批人,那麽自然就隻能讓別人倒下了。
畢竟,李承宗堅信大唐隻有在自己的手中,才能真正的一直輝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