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橋是渭水邊上一個比較有名的景點。


    這裏不僅距離渭水碼頭比較近,更關鍵的是這裏是陸路離開長安城的大條大路之一。


    今天,李承宗帶著滿朝文武,來到了灞橋邊上,準備迎接馮立大軍的凱旋。


    經過了兩天的信息傳播,整個長安城的勳貴官員和普通百姓都已經知道唐軍打敗了突厥人,贏得了史無前例的大勝。


    布在長安城上空的陰霾,可謂是一掃而空。


    而伴隨著戰果的統計,一些更加具體的信息,也是不斷的傳到了長安城。


    甚至一些在附近的百姓,也已經開始有信息傳過來。


    雖然傳播的信息各種各樣,什麽天降大火燒死了數萬突厥大軍,什麽雷公電母出動,打死了無數突厥人。


    甚至說是馮立能夠召喚鬼神幫忙攻打突厥人。


    反正現在打贏了,那是怎麽吹噓都有人相信。


    特別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那些匪夷所思的傳聞,他們居然更加願意相信。


    “張屠夫,你家中囤了好幾百斤的粟米,估計要虧本了。”


    今天來迎接大軍凱旋的,除了朝中人士,還有更多百姓自發的出城看熱鬧。


    西市裏頭的劉大娘和張屠夫,就也在人群之中。


    “嘿嘿,聽到大軍打贏了突厥人那一瞬間,我立馬就去家中把粟米拿出來售賣了。


    雖然比市價低了兩成才賣掉,但是相比我們當初購買的時候的價格,其實還是高的。


    這麽一計算,我那幾百斤的粟米,不僅沒有虧本,反而掙了一點點錢呢。”


    張屠夫很是自得的說道。


    雖然這件事情上麵他沒有掙到多少錢,畢竟粟米的總量並不是很多。


    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能掙錢,這就已經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情況了。


    特別是這兩天長安城的糧食價格,可謂是一個時辰一個價格,每時每刻都在變化之中。


    “你……你那麽早就開始售賣了?就不怕賣早了嗎?”


    劉大娘很是詫異的看著張屠夫。


    “那天大軍之中報喜的人在朱雀大道飛奔,看那表情非常的喜悅,然後之後就有了大軍打敗突厥人的傳聞。


    所以我立馬就覺得這個傳聞肯定是真的了。


    畢竟傳令的將士,他們是最清楚真實情況的。


    如果我們的大軍沒有打敗突厥人,他們的神情不可能那麽的喜悅。”


    很顯然,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存活之道,有自己的判斷的觀點。


    “聽說突厥百萬大軍,隻逃走了十來萬,剩下的都被打死了,這個場麵,實在是嚇人啊。”


    “逃走了十來萬,這個事情有可能是真的。


    但是百萬大軍這個事情,應該是不大可能。


    我聽說突厥人也就來了三十萬左右,被我們的大軍滅掉了十萬左右,俘虜了幾萬人。


    剩下的就逃回去了。


    據說在戰場附近還有一座京觀呢。”


    “京觀是什麽意思?”


    “這個你就不用糾結了,反正你隻要知道這一次皇太孫把突厥人狠狠的教訓了一頓,這就夠了。”


    “你聽,好像有馬蹄聲了!”


    “先別說話了,應該是大軍快要到了!”


    ……


    “大總管,你說等會皇太孫殿下會不會在城外迎接我們呢?”


    謝淑方騎著一匹馬,緊挨著馮立。


    如今的他,可謂是意氣風發,從來沒有這麽痛快過。


    “沒有人告訴我們有這樣的安排,應該不至於吧。”


    馮立此時有點不自信的說道。


    皇太孫要是親自到城外迎接自己的話,那就實在是太讓人激動了。


    曆朝曆代,可沒有幾個將領能夠做到班師回朝的時候讓當今天子出城迎接的。


    李承宗雖然還不是天子,但是也差不多了。


    “大總管,皇太孫肯定是會出城迎接的,隻是不知道是在城門口還是在城外。”


    劉仁軌對自己師父顯然要比馮立更加的了解。


    這麽重要的勝利,肯定是要好好的讓更多的人看到。


    而李承宗親自出城迎接,給大軍最高的禮遇,這顯然是有助於宣傳的。


    “一路上回來我們都沒有安排斥候,要不然就知道前麵的消息了。


    這下馬上就要到渭水河畔了,再派斥候前往好像也有點不合適了。”


    薛仁貴仿佛有點懊悔。


    大家光顧著激動,沒有想那麽多的事情。


    現在看來大家還是有點經驗不夠啊。


    “傳令下去,等會讓大家盡可能的保持好隊形,不要顯得亂糟糟的。說不定皇太孫殿下真的帶領滿朝文武來迎接我們呢。”


    雖然還騎著馬,馮立仍然趕緊補充下達了一下命令。


    很快的,剛剛有點混亂的隊形,就好了很多。


    ……


    “蕭公,太孫殿下最近幾年的功績是有目共睹的,如今又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打敗了突厥大軍。


    我覺得是時候考慮跟陛下提出禪讓帝位給太孫殿下的時候了。”


    人群之中,裴寂看著越來越近的凱旋大軍,心中有了一個決定。


    “讓陛下禪讓帝位給太孫?”


    蕭瑀目瞪口呆的看著裴寂。


    滿朝文武都知道,李淵以前最信任的就是裴寂了。


    有人會逼著李淵禪讓,這個事情蕭瑀是有心理準備的。


    甚至很多大臣都知道,這事幾乎是必然會發生的。


    但是蕭瑀沒有想到首先提出這個事情的會是裴寂。


    “是的,太孫殿下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做事卻是非常老練,並且能夠知人善用。


    不管是之前太原郡王府的褚遂良、馬周還是岑文本,亦或是薛仁貴、席君買和劉仁軌,個個都了不得的人物。


    再加上之前東宮的那一套人馬,如今都完全聽命於他。


    如今禪讓的條件已經基本上上成熟了。”


    裴寂會在這個時候跟蕭瑀提出這麽一個提議,顯然也不是衝動之後的做法。


    客觀的說,現在確實是具備了相關的條件。


    “這是陛下的意思,還是裴相你自己的提議?”


    蕭瑀沒有直接表達自己的意見,而是想要搞清楚情況。


    禪讓帝位!


    涉及到皇位變更,就沒有小事。


    哪怕蕭瑀一身見多識廣,也不敢隨便摻和。


    一不小心,就是滿門抄斬的後果。


    “陛下沒有直接跟我說,但是太孫殿下已經允許我去見陛下了。


    以我對陛下的了解,他對這個結局已經有了了解。


    他應該可以接受這個情況的。”


    裴寂這麽一說,蕭瑀沉默了。


    “大軍馬上就要到了,我們先迎接大軍凱旋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皇長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山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山堂並收藏大唐皇長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