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八年十二月十二。


    在這個雙十二的日子裏頭,長安城的氣氛變得異常不同。


    李淵之前就已經正式下詔要禪讓帝位給李承宗了。


    而為了表示謙讓,李承宗也你來我往的推遲了三次,最終才“勉為其難”的同意了。


    果然都是又什麽又什麽啊。


    “谘爾太孫:昔者帝堯禪位於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於常,惟歸有德。


    天道陵遲,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亂茲昏,群凶肆逆,宇內顛覆。


    賴太孫神武,拯茲難於四方,惟清區夏,以保綏我宗廟,豈予一人獲乂,俾九服實受其賜。


    ……


    皇靈降瑞,人神告征,誕惟亮采,師錫朕命,僉曰爾度克協於虞舜,用率我唐典,敬遜爾位。於戲!


    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天祿永終。君其祇順大禮,饗茲萬國,以肅承天命。”


    竇和舉著李淵的聖旨,用那有點尖銳的嗓音把這封禪讓帝位的聖旨給鏗鏘有力的念了出來。


    緊接著,就是按照禮部製定的流程,一板一眼的把儀式舉辦下去。


    儀式感這個東西,還是很有意思的。


    本來是一件看起來比較平常的事情,但是如果加了各種儀式進去之後,情況就會立馬變得不一樣。


    像是這一次的禪讓儀式,以及李承宗的登基儀式,禮部就下了大功夫。


    這一次的禪讓,不同於以前改朝換代的禪讓,而是介於皇位正常傳承之間的禪讓,情況就更加不凡了。


    而李淵禪讓帝位之後,也是被加封為太上皇。


    在新的宮殿頤和園沒有修建完成之前,繼續住在大興宮中。


    “大郎,以後大唐就交給你了,希望朕有生之日能夠看到威震寰宇的場景。


    朕還有許多心願,希望將來你能完成。


    東北的高句麗,從隋朝時期就跟我中原王朝有著不共戴天之仇,如果將來你能滅掉高句麗,那麽必定能夠讓大唐的聲望更上一層樓。


    至於突厥人,那就不用多說了,朕相信你將來一定會滅掉他們。


    但是草原上的問題,曆朝曆代都沒有能很好的解決。


    之前你跟朕提到過解決草原問題的辦法,接下來就看你的了。


    除此之外,西域的各個小國家,這些年基本上都不再聽命於中原王朝。


    將來我大唐要是積累了足夠的實力,朕也希望你能好好的教訓一下那些國家,恢複漢朝一來的絲綢之路。


    至於西南邊上的吐蕃國,朕雖然還有點看不懂,但是你要多注意。”


    李淵看著自己的長孫,心情非常的複雜。


    哪怕是之前已經做好了所有的心理準備,此時此刻,心情也是很不一樣的。


    “阿翁,您放心,孫兒一定讓您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大唐。


    在這裏,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飯吃,人人有房住,誰也不敢欺負我大唐子民。


    終有一日,我們能夠讓萬邦來朝,讓我李唐成為這個世界獨一無二的存在。”


    李承宗很有信心的說道。


    其他人不知道這兩個大唐的當家人在說什麽,不過從表情中推測,大家還是看出來氣氛比較愉快的。


    之後,就是到了大赦天下的時候了。


    李承宗大手一揮,免掉了天下百姓明年的賦稅收入。


    嗯,商稅不免除。


    這一下,百姓們絕對高興壞了。


    不過朝中許多大臣,心中卻是開始發苦。


    雖然今年的賦稅收入比去年要多,但是絕對不可能有多餘的錢財支撐明年的使用。


    按照這個節奏,估計明年春天以後,國庫就要空虛了。


    更讓所有大臣感到詫異的是,李承宗居然宣布大唐今後都使用武德這個年號,不再進行更改。


    這看起來是一個小事,但是其實算是一個非常大的事情。


    任何一個帝王,對於自己的年號都是非常在意的。


    李承宗居然願意一直使用李淵的年號,這就讓大家都很詫異了。


    本來坐在禦座上擔任提線木偶的李淵,此時的表情也難得的有了一些變化。


    看來自己這個長孫,對自己還是不錯的啊。


    隻不過是時勢造成了現在的局麵,不能怪他啊。


    自己以後就安安心心的在旁邊看著吧。


    ……


    吏部尚書褚遂良。


    禮部尚書岑文本。


    工部尚書許敬宗。


    刑部尚書魏征。


    民部尚書馬周。


    兵部尚書薛萬徹。


    很快的,伴隨著新皇登基,朝中的格局也有了相應的改變。


    雖然武德九年馬上就要結束了。


    但是朝中的百官卻是一點過年的心思都沒有。


    幾乎每一天,朝中都會有一些新的人員變動。


    雖然不至於搞得人心惶惶,但是大家都很關注,這是必然的。


    “蕭兄,你說我們是不是選擇跟陛下提出致仕會好一些?”


    陳叔達這段時間明顯變得清瘦了不少。


    四個宰相之中,他的壓力是最大的。


    沒辦法,誰讓他之前對於秦王府的支持最明顯,力度最大呢。


    李承宗哪怕是現在大度的放過他了,陳叔達自己也不認為能夠逃過一劫。


    趁著李承宗沒有抓住自己的麻煩的時候,能夠致仕的話,也算是功成身退了。


    到時候李承宗總不能直接出手對付一個已經沒有官位的前宰相吧?


    那樣子對於他的名聲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損害。


    “陛下剛剛登基,你這個宰相就跳出來說要致仕,你覺得他會高興嗎?”


    蕭瑀一句話就反駁的陳叔達無話可說。


    不管李承宗是真心讓四個宰相留下來,還是為了做表麵功夫。


    他們幾個都不能選擇在這個時候致仕。


    否者的話,就肯定會讓李承宗不滿的。


    他們自己知道自己是自願的。


    但是天下還有那麽多的官員和百姓,他們不知道啊。


    到時候讓李承宗這個新君剛剛登基就背上了不好的名聲,那麽陳叔達肯定不會有好果子的。


    “哎,那可如何是好啊,我現在是度日如年啊。”


    “陳兄,這個事情其實也很簡單。尚書省的六部尚書,應該都是陛下的人,以後我們隻要按照六部提上來的意思去做事,自然就不用擔心出錯。


    過個一兩年,陛下要再怎麽安排,我們也沒什麽話好說了。”


    “六部尚書?那個許敬宗難道也是陛下的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皇長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山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山堂並收藏大唐皇長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