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宗登基以後,第一道聖旨是大赦天下。


    而第二道聖旨則是通告天下,以後都用武德為年號。


    反倒是第三道聖旨,讓很多人感到了一絲驚訝,又覺得理所當然。


    修建頤和園!


    為李淵頤養天年修建製作華麗的新宮殿。


    這就是第三道聖旨的主要意思。


    這座新宮殿的規劃,不管是跟大興宮比起來,還是跟田園郡王府比起來,顯然都是更加的宏偉。


    雖然太原郡王府修建的時候,已經有了很多現代化的新式建築手法被采用。


    但是當時修建的畢竟畢竟倉促,再加上很多建築的高度之類的是有講究的。


    你一個郡王,可不能按照帝王的規範去修建。


    但是現在修建頤和園的話,就沒有那麽多的問題了。


    李淵雖然是太上皇,但是也一樣是采用皇帝的規範。


    整個頤和園的規劃,可謂是華麗無比。


    有了水泥、玻璃、青磚等材料,修建的速度和花費的錢財,肯定都會比大家想象的少很多。


    甚至規模更加盛大的頤和園,花費的錢財還不到當初隋朝修建大興宮的一半。


    “陛下,頤和園那邊已經正式的動工,工部和戶部聯合起來,從各地招募了超過五萬名匠人在裏麵勞作。


    與此同時,渭水新城那邊也在千方百計的設計一些新新式的機構,盡量的提高建築的效率。


    按照現在的速度,今年就可以把第一期的房子修建好,讓太上皇先從大興宮搬出來。”


    到現在為止,李承宗還是居住在東宮之中。


    不得不說,這是有一點尷尬的事情。


    哪怕是李承宗自己不覺得尷尬,朝中大臣肯定也是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場景持續下去的。


    所以哪怕是頤和園的修建,有點勞民傷財,但是滿朝文武居然都沒有一個人反對。


    哪怕是禦史台那邊喜歡蹭熱點的禦史,這一次都當起了鴕鳥。


    “頤和園的修建,你們按照規劃來就行了。除此之外,理藩院的修建,你們也要重視起來。


    我大唐四周其實還有許多的國家是我們了解不多的。


    除了大唐的番邦屬國之外,還有一些是我們從來沒有打過交道的。


    過去的那些年,大唐子民對於學習和了解番邦屬國的事情都是很不積極的。


    覺得我唐人去學習他們的語言和東西,是一種恥辱。


    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也不利於我們對外開放和交流。


    作為天朝上國,我們要知己知彼,這樣子才不會被那些番邦屬國的人給忽悠了。


    朕可是聽說了,之前曾經出現過人家把當地很常見的一些東西當成是貢品。


    然後朝廷卻是給了人家非常豐厚的賞賜,搞得有些番邦屬國都把進貢當成是一門生意了。


    這種生意,對我們大唐來說可是一件虧本生意。


    以前不知道就算了,現在知道了可不能這樣子了。”


    李承宗這話,讓在場的幾個大臣臉上有點尷尬。


    這個事情,不僅前幾年真的發生過,之前的朝代之中也是有出現的。


    隻不過大家覺得我是天朝上國,讓你占一點便宜也沒有什麽。


    所以也沒有誰真正的去追究。


    但是現在李承宗這麽說了,大家顯然是不能當做是什麽都沒有看到了。


    “陛下,微臣覺得可以讓禮部模仿渭水書院,專門在理藩院那邊開設一個書院,教授學員各個番邦屬國的語言和風俗。


    這樣子的話,這些人將來不僅可以用作是出使這些國家的使臣,也能讓我們對這些國家有更多的了解,不會輕易的被欺騙。”


    裴寂作為李淵時代的第一重臣。


    身份的轉變是做的比誰都快。


    他很清楚李承宗要換掉自己的話,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這麽多年來,自己可是得罪了不少人,為人處世也不是沒有任何問題。


    他也知道自己在李承宗手下做不了幾年。


    所以這段時間是比誰都乖巧。


    “裴相的這個提議不錯,我們甚至可以聘請一些番邦屬國的人給他們當教諭。


    對於這些番邦屬國的人來說,能夠有機會留在長安城,還給我們唐人當教諭,絕對是一件非常願意的事情。


    甚至禮部可以正式的安排使臣去這些國家,把我們的要求提出來。


    指不定這些國家會安排國內最優才華的人來長安城當教諭呢。”


    封德彝的表現也不比裴寂好到哪裏去。


    這些宰相級的人物,對於角色轉變有著天然的本領。


    “跟我們有來往的番邦屬國,可以考慮采取封相說的辦法去對應。但是有些跟我們還沒有來往的國家,就要更加靈活的考慮問題了。


    反正朕的意思就是我們必須做到知己知彼,把大唐麵臨的周邊局勢給搞清楚。


    也要及時的識別出大唐四周,還有什麽國家是正在發展壯大。


    按照情報調查局確認的情況,西南邊的吐蕃國,還有更加西邊的大食帝國,都是正在快速的發展之中。


    而在極西之地,更是還有不少國家也是頗為強大的。


    我們要麵對的敵人很多,需要盡快的提高自身的實力。


    另外,海外貿易這件事情,朝廷各級機構務必要重視起來。


    這個事情不僅可以讓我們對四周的國家更加了解,也能充分的發揮我們大唐的優勢。


    從各個國家獲取到我們想要的資源。


    用一些陶瓷、鏡子之類的東西從各個地方換到他們當地的特產。


    這個事情,怎麽計算都是對大唐有利的。”


    雖然李承宗很重視金礦和銀礦的發掘。


    但是對於海貿來說,最重要的其實還是使用高一層次的商品兌換到更多第一層次的商品。


    金銀隻不過是中間的一個媒介而已。


    比如說,大唐的一麵玻璃鏡子拿到南洋售賣,可以換到上千兩的白銀。


    這些白銀本身是沒有價值的。


    但是這些白銀轉身卻是可以從當地購買到大量的稻穀、香料之類的東西。


    甚至可以使用這些金銀來購買大量的奴仆,給大唐各個地方的發展做貢獻。


    這麽一來,海外貿易的重要性就上來了。


    “陛下請放心,尚書省一定會把海外貿易的發展當成是今後很長時間的重要工作,讓國稅總局製定一些專門的措施來鼓勵海貿的發展。”


    裴寂沒有任何猶豫就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其他的大臣,自然也都是差不多。


    畢竟,發展海貿,不僅對朝廷有好處。


    對於他們各自背後的家族來說,也是有巨大好處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皇長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山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山堂並收藏大唐皇長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