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州縣的改革,比大家想象的還要順利。
畢竟增加官員的事情,沒有誰會反對。
哪怕是有些世家勳貴意識到了它的弊端,也沒有辦法說什麽。
因為從短期內來看,大家都是獲利者啊。
雖然吏部從渭水書院等地方抽調了不少人員進入到官場,但是各個世家勳貴家中的子弟,自然也是有大量的人員借著這個機會有了官職。
總不能幹著吃著鍋裏的飯,卻是砸鍋的事情吧?
所以哪怕是中間出現一些小麻煩,也是很快就解決了。
眼看著到了秋收時分,朝堂上麵慢慢的恢複了平靜。
李承宗身上的事情,一下子就少了不少。
當然了,皇帝的活是多還是少,完全是看自己安排的。
你想要忙碌的話,天天起的比雞早,睡得比狗晚都是有忙不完的工作。
日理萬機可不是隨便說的。
但是你要是不想要忙碌的話,那也沒有誰可以逼著你啊。
“陛下,這是蝗災之後新種植的水稻,眼下已經有一部分開始在收割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情況還算是比較不錯。
雖然產量不大可能超過去年,但是不會與明顯的下降。”
李承宗閑下來了。
但是他是閑不住的人。
所以微服私訪,帶著幾個心腹出宮,幾乎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朝中不少大臣也知道李承宗喜歡隔三差五的出宮,所以在長安城中也是收斂了很多。
誰知道自己囂張的時候,會不會是正好碰到了李承宗在微服私訪呢?
那是會掉腦袋,甚至禍及家族的事情。
“這些農夫,就用這樣子的方式收割水稻嗎?”
不遠處有兩個農夫,一個人負責割稻子,一個人揮舞著割好的稻子,在一個木箱子上敲打著,似乎是想要把穀子從稻草上麵弄下來。
“陛下,自古以來都是這樣子打穀子的呀。”
馬周有點不是很明白李承宗話裏的意思。
出生不是很高的馬周,雖然沒有自己親自收過稻穀,但是對於田地裏麵的情況,還是比較熟悉的。
“這樣子打穀子,太費人力了,並且效率也有點太低。基本上一個人割稻子,就需要一個人打穀子。
就沒有想過要製作一台打穀機嗎?”
李承宗這麽一說,其他幾個人都好奇的盯著他。
打穀機這個玩意,他們顯然是沒有聽書過的。
但是隻是從字麵意思上就能大概的明白是什麽意思。
對李承宗很是了解的他們,覺得自己又要見證一種全新的玩意誕生了。
“陛下,農業是立國之本,如今我大唐的水稻種植麵積是越來越大了。
如果能夠有效地提高稻穀收割的效率,那麽各家就可以騰出更多的勞動力出來。
這對我們大唐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馬周眼巴巴的看著李承宗,想要看看他到底能夠說出什麽大道理出來。
“是啊,馬尚書說的有道理,如果陛下說的打穀機真的可以很好的提高打穀子的效率,那實在是百姓們的幸事,是我大唐的幸事啊。”
褚遂良雖然是貴族出生,但是這個年代的人對於農業都有所了解。
就連當今天子,每年都要象征性的下地幹點活呢。
“走,我們去一趟渭水新城,直接找幾個匠人製作打穀機,速度夠快的話,一天就能完工。”
李承宗沒有那麽多廢話。
他很清楚馬周和褚遂良盯著自己想要幹什麽。
打穀機這個東西,他後世還真是親自的參觀、試用過。
那種腳踏式的簡單規格,雖然放在後世是落後的存在。
但是一個人操作打穀機,就可以對應三個人甚至四個人割稻子的速度。
這打穀子的效率,一下就提高了三四倍。
對於節約人力來說,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特別是趕上了下大雨或者天氣很不好,需要搶收成的時候,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
“陛下,,這個打穀機製作的如此簡單,真的有效果嗎?”
說幹就幹,本來就是微服私訪,沒有什麽正式的目的。
意外的察覺到了收稻穀的效率需要提高之後,李承宗一行人立馬就去渭水新城那邊忙碌了起來。
不過,原本以為李承宗設計出來的打穀機會讓人眼睛一亮。
結果看到圖紙以及加工到了一半的半成品,馬周卻是感到有點失望。
這個東西,看起來很簡單啊。
“馬周,這東西好看不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好不好用。
雖然打穀機很是簡陋,看起來不起眼。
但是正因為它很簡陋,這反而是它的優點了。
要不然那麽複雜、精密的打穀機,怎麽推廣到全國各地呢?”
在李承宗看來,打穀機這種東西,在滿足需求的情況下,肯定是越簡單越好。
簡單就意味著方便大規模的推廣,意味著製作的成本不是很高。
打穀機如果很好,但是成本很貴的話,那也是沒有什麽意義的。
就像是後世大家都知道聯合收割機是個好東西,但是要全麵普及還是有點問題的。
歸根結底,大家還是要看錢過日子。
要不然不需要考慮錢財的話,大家還去種什麽稻穀?
直接去城裏麵當地主老爺不舒服嗎?
“陛下,渭水新城附近就有水稻田,不妨我們找幾個農夫運輸幾馬車的稻子過來,等會立馬就可以直接看到打穀機好不好用了,效果如何了了?”
褚遂良雖然沒有跟馬周一樣提出什麽質疑。
但是他顯然也是很好奇這個打穀機是不是真的那麽好用。
“這個主意不錯,今天就讓大家看看效果!”
眼下就是收稻子的時候,要是能夠在幾天內先在周邊普及一下,顯然是最好不過了。
所以李承宗沒有任何的猶豫,就安排人去幹活了。
很快的,等到幾輛馬車運輸者稻穀來到了大家麵前的時候,第一台手工打造的打穀機已經順利的完工了。
一個可以旋轉的滾筒,主要材質是木頭,中間用來跟稻穗碰撞的地方是一個個鐵鉤。
除了旋轉部位的軸承算是比較昂貴的零件,其他都算是不費錢。
當然了,不管費錢不費錢,跟現在大家使用的木框相比,肯定是要貴一些的。
畢竟增加官員的事情,沒有誰會反對。
哪怕是有些世家勳貴意識到了它的弊端,也沒有辦法說什麽。
因為從短期內來看,大家都是獲利者啊。
雖然吏部從渭水書院等地方抽調了不少人員進入到官場,但是各個世家勳貴家中的子弟,自然也是有大量的人員借著這個機會有了官職。
總不能幹著吃著鍋裏的飯,卻是砸鍋的事情吧?
所以哪怕是中間出現一些小麻煩,也是很快就解決了。
眼看著到了秋收時分,朝堂上麵慢慢的恢複了平靜。
李承宗身上的事情,一下子就少了不少。
當然了,皇帝的活是多還是少,完全是看自己安排的。
你想要忙碌的話,天天起的比雞早,睡得比狗晚都是有忙不完的工作。
日理萬機可不是隨便說的。
但是你要是不想要忙碌的話,那也沒有誰可以逼著你啊。
“陛下,這是蝗災之後新種植的水稻,眼下已經有一部分開始在收割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情況還算是比較不錯。
雖然產量不大可能超過去年,但是不會與明顯的下降。”
李承宗閑下來了。
但是他是閑不住的人。
所以微服私訪,帶著幾個心腹出宮,幾乎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朝中不少大臣也知道李承宗喜歡隔三差五的出宮,所以在長安城中也是收斂了很多。
誰知道自己囂張的時候,會不會是正好碰到了李承宗在微服私訪呢?
那是會掉腦袋,甚至禍及家族的事情。
“這些農夫,就用這樣子的方式收割水稻嗎?”
不遠處有兩個農夫,一個人負責割稻子,一個人揮舞著割好的稻子,在一個木箱子上敲打著,似乎是想要把穀子從稻草上麵弄下來。
“陛下,自古以來都是這樣子打穀子的呀。”
馬周有點不是很明白李承宗話裏的意思。
出生不是很高的馬周,雖然沒有自己親自收過稻穀,但是對於田地裏麵的情況,還是比較熟悉的。
“這樣子打穀子,太費人力了,並且效率也有點太低。基本上一個人割稻子,就需要一個人打穀子。
就沒有想過要製作一台打穀機嗎?”
李承宗這麽一說,其他幾個人都好奇的盯著他。
打穀機這個玩意,他們顯然是沒有聽書過的。
但是隻是從字麵意思上就能大概的明白是什麽意思。
對李承宗很是了解的他們,覺得自己又要見證一種全新的玩意誕生了。
“陛下,農業是立國之本,如今我大唐的水稻種植麵積是越來越大了。
如果能夠有效地提高稻穀收割的效率,那麽各家就可以騰出更多的勞動力出來。
這對我們大唐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馬周眼巴巴的看著李承宗,想要看看他到底能夠說出什麽大道理出來。
“是啊,馬尚書說的有道理,如果陛下說的打穀機真的可以很好的提高打穀子的效率,那實在是百姓們的幸事,是我大唐的幸事啊。”
褚遂良雖然是貴族出生,但是這個年代的人對於農業都有所了解。
就連當今天子,每年都要象征性的下地幹點活呢。
“走,我們去一趟渭水新城,直接找幾個匠人製作打穀機,速度夠快的話,一天就能完工。”
李承宗沒有那麽多廢話。
他很清楚馬周和褚遂良盯著自己想要幹什麽。
打穀機這個東西,他後世還真是親自的參觀、試用過。
那種腳踏式的簡單規格,雖然放在後世是落後的存在。
但是一個人操作打穀機,就可以對應三個人甚至四個人割稻子的速度。
這打穀子的效率,一下就提高了三四倍。
對於節約人力來說,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特別是趕上了下大雨或者天氣很不好,需要搶收成的時候,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
“陛下,,這個打穀機製作的如此簡單,真的有效果嗎?”
說幹就幹,本來就是微服私訪,沒有什麽正式的目的。
意外的察覺到了收稻穀的效率需要提高之後,李承宗一行人立馬就去渭水新城那邊忙碌了起來。
不過,原本以為李承宗設計出來的打穀機會讓人眼睛一亮。
結果看到圖紙以及加工到了一半的半成品,馬周卻是感到有點失望。
這個東西,看起來很簡單啊。
“馬周,這東西好看不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好不好用。
雖然打穀機很是簡陋,看起來不起眼。
但是正因為它很簡陋,這反而是它的優點了。
要不然那麽複雜、精密的打穀機,怎麽推廣到全國各地呢?”
在李承宗看來,打穀機這種東西,在滿足需求的情況下,肯定是越簡單越好。
簡單就意味著方便大規模的推廣,意味著製作的成本不是很高。
打穀機如果很好,但是成本很貴的話,那也是沒有什麽意義的。
就像是後世大家都知道聯合收割機是個好東西,但是要全麵普及還是有點問題的。
歸根結底,大家還是要看錢過日子。
要不然不需要考慮錢財的話,大家還去種什麽稻穀?
直接去城裏麵當地主老爺不舒服嗎?
“陛下,渭水新城附近就有水稻田,不妨我們找幾個農夫運輸幾馬車的稻子過來,等會立馬就可以直接看到打穀機好不好用了,效果如何了了?”
褚遂良雖然沒有跟馬周一樣提出什麽質疑。
但是他顯然也是很好奇這個打穀機是不是真的那麽好用。
“這個主意不錯,今天就讓大家看看效果!”
眼下就是收稻子的時候,要是能夠在幾天內先在周邊普及一下,顯然是最好不過了。
所以李承宗沒有任何的猶豫,就安排人去幹活了。
很快的,等到幾輛馬車運輸者稻穀來到了大家麵前的時候,第一台手工打造的打穀機已經順利的完工了。
一個可以旋轉的滾筒,主要材質是木頭,中間用來跟稻穗碰撞的地方是一個個鐵鉤。
除了旋轉部位的軸承算是比較昂貴的零件,其他都算是不費錢。
當然了,不管費錢不費錢,跟現在大家使用的木框相比,肯定是要貴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