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葉瀟是一個一力降十會的勇士,那麽李青更像是觸類旁通或者說樣樣精通的大師。


    一般來說大師要和真正經過血雨腥風的勇士打起來,肯定會吃一定的虧。


    但是李青和葉瀟一路過招以來,居然都是李青一直在遊刃有餘。


    麵對著葉瀟新興衍生出來八級拳勁,李青居然又再度變招。


    自白鶴門、詠春手、小念頭之後,李青又掀開自己的冰山一角,展現出另外的看家本領。


    李青精通國術,但是同樣的並不排斥外來的拳種,泰拳以凶戾聞名於世,但是相對來說李青拳更擅長另一種拳種。


    朝鮮.跆拳道。


    有一個很大的誤區,很多現代人都誤以為跆拳道是近代的產物,事實上跆拳道的雛形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真正的大師,應該兼容並包,而不是一位的排斥外來的拳種。


    跆拳道(英文為taekwondo)形成與發展的曆史可以認為同人類曆史本身一樣久遠,因此能夠這麽說,自從人類第一次學會保護自己時,跆拳道的原始特征就已自然地形成了。其實,不僅僅是人類,凡是一切的生命體在下意識之中,都自然具有保護自己生命的強烈本能。比如,當身體突然遭受到攻擊時。或他人想加害於自己時,我們都會不知不覺地利用各種動作,使身體避開攻擊,或把身體緊縮在一起,以保護要害部位免遭傷害,如果將這種本能的動作,總結提煉為主觀意識控製的動作,就形成了一種初級的防禦動作,雖然這隻是一種消極的作法,但已經能夠成為隨機應變所采取的必要手段。人類正是為了生存的需要,將這種自身防禦的形式在漫長的塵活中形成一種基本的組成部分,並不斷加以組織完善,使之最終成了一種獨特的強有力的武器。


    跆拳道,便是基於這一種行為而逐漸產生和發展。


    所以,我們才把跆拳道的起源追溯到地球上伴隨著人類的產生而開始。當然,在跆拳道的發展進程中,正是人類不斷地對自身的體能和心理上的潛能的新的認識與發掘,並通過無數次的思索和促進,無數次的試驗和體驗,才使跆拳道的格鬥技術發展成當今的樣子,一種具有道義上的、科學化的以及正式的武術格鬥技能。


    其實,今人所認識的跆拳道和古人所習練的跆拳道是有區別的,那時,人們對跆拳道的認識隻能停留在一種本能的、自發的水平上,而跆拳道有了絕對的形態,則是生活需要和發展導致的,這也是受了人類生活環境的複雜化和多樣化所產生的必然規律影響。生活的多樣化,是人類文明進化的尺度,也是以意欲的充實為其前提。而在遠古時期,人類隻是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生活環境,要求有強健的體力以確保生活的安定,以尋求擴大生活的範圍,尤其對於外部的侵襲,更是作為防備的重點。因此,跆拳道才能逐步脫離消極的形態,而變成積極絕對的形態,這是文明的標誌之一。


    人類為了要滿足各種欲望,常常把所有的經驗和體驗都拿來作為參考,以便創造出新的生活方式。同時,人類早已不以單純地保護自己為滿足,這就進一步想到提高跆拳道的攻擊力量上了,因此也就形成了跆拳道的另一種形態,攻守合一的完美結合。正是人類日積月累的經驗、智慧,以及天生的創造力,才使得跆拳道產生最有效、最適當的形態,並使其繼續發展、不斷興起。


    遺憾的是,古今的曆史學家們,對於古代跆拳道雛形的堵如腳戲、手擗打等技術,缺乏足夠的重視和具體的了解,硫忽了對史實的整理發掘,而隻單純注重跆拳道技術的研究,實有舍本逐末之慨。其實,在朝鮮曆史的記錄中,可常見有關手腳戲、手搏戲的記載,但卻無人去深入研究它,著實可惜。因此,即使在當今的朝鮮,仍有許多人將南朝鮮的相撲與跆拳道相混淆。所幸的是,無論在民族的變遷,還是無數戰亂的摧殘,跆拳道仍被認為是一種固有的武藝,也才讓跆拳道的曆史命運流傳到現代,而不被磨滅衰亡,成為朝鮮曆史文化之一,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


    據《東國輿地勝覽》中記載:朝鮮“國在東方,先受朝日之光鮮,故名朝鮮”,又稱朝鮮“居東方日出之地,故名朝鮮”。這就是朝鮮名稱的由來,旱在古代的箕氏朝鮮(相當於我國商朝末)和衛氏朝鮮(於公元前194年推翻箕氏朝鮮,自立為王)時就用了朝鮮這一名稱。後來曾經有一度叫做“高麗”,這個名稱是從第十世紀到十四世紀時王建創立的高麗王朝的名字來的。高麗王朝被滅掉後,李成桂建立的王朝又用“朝鮮”這個稱號。到1897年李熙在位時,又把朝鮮改稱為“大韓”但不久即被日本帝國吞並,又複稱“朝鮮”。


    大約在公元前一世紀左右,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先後興起。高句麗在朝鮮半島北部,新羅在東南,百濟在西南。高句麗的開國始祖叫朱蒙,於公元前37年建國。新羅開國始祖姓樸,名字叫赫居世(國王之意),在公元前57年建國。百濟的開國始祖叫溫祚,建國於公元前18年。這三國先後興起,各自吞並土地,互相攻伐,到了公元四世紀時,朝鮮半島幾乎成了三國鼎立的局勢,這一時期,三國都已進入封建社會,文化和經濟都有相當大的發展,也正是跆拳


    道於戰亂中同步發展的時期。這三國鼎立數百年,遠交近戰,征戰不斷,最後新羅向我國唐朝請援,唐高宗即命蘇定方率水陸兵十數萬,與新羅聯合,在公元860年攻下百濟國都,滅了百濟。又於公元668年滅掉了高句麗,朝鮮半島從此漸為新羅所統一。


    公元918年,一些朝鮮貴族想奪取政權,其中最有勢力的是王建,他在這一年自稱為高麗太祖,並於公元936年取代新羅而統一半島,開始了王氏高麗時代,同三國時代一樣,高麗的文化也深受我國文化的影響,有些製度則從中國原封不動地移過去,例如高麗兵製,起初就是完全仿效唐朝的府兵製變。因此不能排除當時中國武術也隨各種軍事文化傳入朝鮮的可能。


    到了公元1392年,高麗右軍都統李成桂皮國王而自立,自稱為朝鮮太祖,即進入李氏(朝)朝鮮時代,成為朝鮮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王朝。


    高句麗壁畫上的跆拳道雛形


    高句麗始祖朱蒙從朝鮮北方的扶餘南下,到了卒本(忽本)這個地方,便在此定都而居。高句麗的領土是以白頭山為中心的漠河半島漁江之南的全部區域,並屢次擴張其勢力到我國的東北。


    跆拳道在高句麗享有崇高的地位,這可從高句麗後來的國都丸都的古墳、角觸塚、舞俑塚和三室塚的玄室壁畫中所發現的雛形得到證明:在那個角觸塚的牆壁上,就繪有描寫兩人互相抓著對方肩膀相撲的場麵。在舞俑塚中畫有當時高句麗人們的各種生活方式,其中也有女子起舞的畫象,同時在玄室的天井中,更發現有兩個強壯的男人互相用跆拳道爭鬥姿勢的畫麵。


    高句麗的國都丸都是公元3年定都的,但又於公元427年遷都至平壤。高句麗人在此修建了許多墳墓,而且在這些墳墓中,到處可以見到壁上繪有跆拳道的雛形,由此可證明跆拳道在當時就已經相當盛行了。否則不會如此普遍地將跆拳道的場麵繪製到墳壁上去的。由此推斷,那時的跆拳道,已成為高句麗國的一種國技了。


    同時,由於當時朝局不定,連年戰亂,為了應付這些不可避免的戰爭,武士們自然就把跆拳道作為一門必修的科目,並進行嚴格的訓練,這點可從三室塚的壁畫所見的武人攻城日中得到佐證。


    從這些大量出現在壁畫中的跆拳道雛形來看,可知早在近二千年前的高句麗人民,就較廣泛地開展這項運動,並可推斷出早已在那時的人們心中深深紮根了。


    其中又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個國家,新羅。


    新羅的建國比高句麗早約20年(公元前57年),建國初期,新羅的威勢遠不及高句麗強大,其領土是現在的慶尚道的範圍,而四麵均被強國所包圍。但是,新羅並沒有被那些強國所屈服,一道努力保存從建國以來725年的悠久曆史命脈,並完成了朝鮮的統一。


    在新羅國裏,有一個出名的地方叫作花郎道(新羅當時在全國共劃分為12個道,相當千我國的省)。在那裏,有專門供年輕人聚會的場所,並經常在那裏舉行大拜以祈禱祭祀神靈。因此,人們就經常利用這些集會,互相切磋、鍛煉武藝和用武精神,而新羅國正是通過這種形式,從中獲取了巨大的原動力,使得國家更加團結,不斷繁榮昌盛。


    在新羅時代,選拔人才本沒有專門的製度,因此就發展形成了花郎製度,根據這一製度.要求年輕人在盡情的歡樂歌舞之中,顯示並發現他們的才能,並以此作為選拔標準。在許多的辨別方法中,有一種叫做手搏的遊戲,就相當於現今的跆拳道。同時,年輕的武士們還舉行射箭、蹴鞠(踢球)、角(摔跤)、騎射、狩獵、秋千、竹馬等種種遊戲競爭,而這所有項目又都正是當時軍人所必需修煉的項目。因此開展這些選拔活動,實際上就是把軍事訓練項目通過歌舞及遊戲的形式逐漸演變為體育運動項目,當時把這些活動統稱為嘉俳。而開展這種活動的時間是從舊曆的七月十六日開始,一直持續到八月十五中秋才結束,這可算是一種民族的祭典儀式了。


    新羅的國教是佛教,而許多的僧侶又是出身於花郎道,因此,表現跆拳道的各種姿態,也可從石窟庵的守門佛像,金剛力士的姿勢中窺見一斑。並由此證明,跆拳道在新羅早已盛行的事實。另外,在朝鮮的《帝王記》書中曾記載有一種新羅的習慣,即兩人互相站立,去踢倒方,並介紹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是踢對方的腳。第二種是技術稍微熟練的人,可甩腳去踢對方的肩膀。第三種是技術更加高超者,則可用腳踢至對方的頭發部分。這些描述正好和《辭海》中關於“跆”字的解釋相吻合:跆即踩踏之意.或叫“跆籍”,意同踐踏,在《漢書天文誌》中有、“兵相跆籍”之說。


    此外,蹌拳道還有手擗打,拳法的擊打等技術,這些技術不僅流傳於新羅,而且也被高句麗、百濟等國家所采用,關於這些,可由朝鮮的《史記》、《古事》等書內得到證明。


    唐朝天可汗李世民時代曾經對於跆拳道有過詳細的記錄,反饋了百濟時代的跆拳道。


    <a id="wzsy" href="http://m.fantuantanshu.com">飯團探書</a>


    當新羅、高句麗、百濟三國互相對杭時,唐高宗曾遣兵人朝幹預,幫助新羅先滅了百濟,又除了高句麗。百濟雖然被滅掉了。但是它的統治階級仍得到日本的援助,其殘存的許多有關武藝


    的書籍也被保存下來,《三國史記》即是其中之一例。根據此書記載,可知百濟王朝的阿莘王以及其他的王爺一直都很崇尚武藝。


    在當年的百濟,因為在三國中其兵力最弱,因此采取遠交近攻的政策,遙與日本相結托,常把吸取的中國文化傳到日本去,我國古代著名的《論語》就是在三世紀末,由百濟國派王子阿直岐和博士王仁將其帶到日本去的。而佛教亦是由百濟傳入日本的。正因為因家較弱,所以在百濟全國上下的人民都將馬術,射箭、跆拳道作為一種遊戲而盛行。這在《三國史記》的百濟本紀中的第三阿莘王朝七年九月的那一項目裏,有記載說:“集合城市的人在西台舉行射箭大會”。由此看來,不僅官吏、軍人應舉行這種技術的訓練,就連平民百姓均有義務訓練各種武藝,以期成為真正的武士。這是一個很突出的例子。


    百濟王朝是有從公元前18年至公元660年漫長曆史的國家,但最終被新羅和唐朝聯軍所滅,大概出於這種原因,所以百濟有關跆拳道的記錄要少於高句麗和新羅。但是應該指出,在三國相爭時期,跆拳道在新羅和高句麗都非常盛行,而高句麗即使到了末期還仍十分流行,所以不能簡單的認為百濟對跆拳道武藝的文字或其他形式記載的少,就斷定百濟沒有盛行過跆拳道。


    從現有僅存的一些資料當中,仍可發現許多關於跆拳道的記錄。例如,有的記錄介紹一種類似跆拳道的便戰戲。這種競技在百濟時代非常流行,在曆史上也有許多關於此事的記錄。所謂便戰戲,是指朝鮮南部的以南原為中心,在智異山周圍所盛行的一種民族性的傳統競技活動。這種競技的比賽方式,是把人員分成兩組來競賽,以決定勝負。所以可以認為這種便戰戲,就類似於今天的跆拳道,或可稱為是跆拳道的一種變形。


    高麗是於公元918年在朝鮮半島建立的一個統一國家。但是在高麗十一代的文宗王至十八代毅宗王之間,朝廷是輕視武官而重視文官,因此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武官群起叛亂,這就是出名的“鄭仲夫之亂”。


    當時,武官想將腐敗的文官派係鏟除,建立一個以正義為甚礎的國家,故開始叛亂。由將軍鄭仲夫及李義方所率領的優秀跆拳道武士為前鋒,實行兵變,而李義方本人又精於跆拳道,所以毅宗王非常器重他,命令他負責訓練士兵們的手搏技術。


    而一旦由權臣武人把持朝政後,鄭仲夫則虐殺文官,凡戴文宮帽子的人,不問官級大小,都殺無赦,並最終逐放毅宗,立明宗。可想當時尚武之風一定很盛。


    除了這些記錄外,還可從《高麗史》的資料中判斷,高麗武藝,手搏是很受民眾喜好的。


    相傳有一位高麗武人杜景升和精於手搏的朋友在一起玩,被其義父看見了,就勸告他說:“手搏是一種很危險的運動,凡是有品德的人都不屑於學習。”自此以後,杜景升再也沒有和那位朋友一起學習手搏。從此例可知,當時手搏仍隻盛行於一般平民之中而已。


    不得不提起的是,李朝時代跆拳道的發展是最好的。


    朝鮮向來被認為是跆拳道的宗主國(當今跆拳道的開展主要是在南朝鮮),並引以自豪。事實上,跆拳道的發展史證明這一優秀的技術是在朝鮮本民族的光輝曆史上所發揚光大的。


    跆拳道,經過高句麗、新羅、百濟至高麗一千多年的流傳,到了李朝時代才真正地生根成長,並且得到了科學的證實。


    在李朝正祖14年(公元1790年),李德憋奉王命編纂的《武藝圖譜通誌》就是跆拳道的代表作,在這部書中,不但說明了關於貽拳道的發展源流,就連各種兵器的使用方法也有詳細的載錄。


    在當時,一個人若想以武科出身作官的話,必須用跆拳道踢倒3個人以上才具有資格。泰宗王也常設酒宴款待武士,並在宴席上當場舉行跆拳道比賽以助酒興。可見當時王室對跆拳道的提倡和重視。同時,在壬辰、丁酉年間的兩次倭寇人侵(文祿、長慶之役),在金山有700餘名義兵赤手空拳地和日本兵決一死戰的記錄,現仍保存著,這充分說明在戰爭中,跆拳道也是一種有力的搏擊武器。


    在朝鮮南部的全羅道和清忠道的交界外,有個叫鵲旨村的小村落,兩道的人都認為該村應屬自己,相持不下,最後就是用跆拳道的比賽,從兩道各自的高手決一勝負來決定其歸屬,由此看來,在當時人們心中跆拳道的地位是很高的。


    但是到了李朝朝代末期,由於文弱政治和多黨紛爭,以致對跆拳道武藝的輕視有了越來越強烈的傾向。而在國家頹危之際,當時的跆拳道好手們,隻好以自虐或_酒打架來消耗自己的精力。同時,為了黨派之間相互的競爭,文官派竭力壓製主張提倡跆拳道的武官,(因此,導致了跆拳道的技藝漸漸地脫離了王室和貴族,卻被更廣泛的民間所收藏習練。


    --- ---


    所以當李青以高抬腿的姿勢將葉瀟整個人都踢的淩空飛起的時候,葉瀟對於李青心中其實非常的欽佩。


    如此身手,不虧為國術大師。


    但是,最終贏的人,會是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末世四萬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燕水雲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燕水雲濤並收藏末世四萬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