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毛海濱公園的臨時碼頭。一艘小艇停靠在這裏。


    “真可惜,這船用的是內燃機。要是能電動就好了。”


    廢土上石油製品是稀有物資。秦再興幾次前往海洋城收購都沒能買到汽油或者柴油。


    好在現在廢土上通用的這些內燃機大部分也能以酒精或者壓縮天然氣為燃料。這些東西總歸還是好製造一些。


    “電動的就不是這個價錢了。再說除非是上百噸的船,否則誰舍得把聚變發電機安在船上啊。”


    負責送貨的人是海洋城來的商人,這條小艇是秦再興從樸家兄弟那裏訂購的貨物。


    除了送貨,這位商人還負責介紹小艇操作的方法。


    “記得,別開太快,這船身可沒經過質量檢測。萬一散架了就麻煩了。”


    無人駕駛技術在秦再興進入休眠前就已經投入測試。等到災變降臨前的幾年,不但在飛機和汽車上早已實用化。在船舶方麵也已經廣泛運用。


    上次運送貨船前往千葉港,完全不懂航海的秦再興隻用智能手環設定了目標便輕鬆完成任務。


    和那艘貨船相比,現在這艘小艇在駕駛上恐怕需要更多的人工幹預。


    這不僅僅是因為這艘小艇是廢土工匠手工拚湊的非標準產品。更重要的是秦再興希望用這艘船走的路線。


    秦再興打算前往國府台村,去看看那邊居民遇到了什麽麻煩。


    如果走陸路,路程將近三十公裏。


    在有秩序的舊時代這點距離算不了什麽。但現在廢土可以稱為是亂世。這一路上會遇到不少不同陣營的聚落。


    特別是剛剛被自己趁火打劫攻擊過的機動隊大本營就在沿線。


    但如果走水路,雖然距離遠了,但沿途環境則單純的多,隻要先向西行,接著再從江戶川入海口向北逆流而上就可以了。


    舊時代的關東地區是人口密集區域。江戶川上平均每隔一兩公裏便會有一座橋梁。


    災變降臨後的現在,沿途的橋梁因為人為的爭鬥與破壞大多數已經坍塌。舊有的橋板和橋墩成了威脅船隻通航的障礙物。


    秦再興親自駕船。這次與他同去的隊友除了直美之外還有另外三位經過挑選的聯邦軍士兵。


    按照求援廣播的說法,從水路前往國府台村最簡單的辦法是尋找名叫矢切渡的地點。


    這裏從江戶時代起便是連接江戶川兩岸的渡口。


    秦再興的小艇靠上了木質的棧橋。


    這棧橋看起來並不像是災變前的建築。而是直到最近都有人維修的樣子。


    一行人上了岸,拴好了纜繩。從棧橋邊的木屋裏走出了幾位手持土造步槍的男子。


    “這是我們矢切家的棧橋。你們是什麽人!”


    帶頭的一位遠遠的大聲吼道。


    幾位聯邦軍士兵也端起了武器。


    “我們收到了國府台村發出的求救廣播。說是如果從水路來就把船停在這裏。”


    秦再興不緊不慢的回答。


    “國府台村?就是裏見家的那個農莊吧。那裏隻有他們一家人而已。看在他以前送來的淨水的份上今天先讓你們把船停在這裏。往那邊走就是他們家。”


    雖然矢切一家依舊沒有好臉色。秦再興還是向他們道謝。


    裏見家的農莊就在渡口不遠處。


    不過從房子的數量上看,遠不像是隻有一戶人家的樣子。


    秦再興接連敲了幾家房門都沒得到回應。


    等他正準備轉身離開時。身後不知什麽時候出現了一位留著山羊胡子看起來至少有五十歲的中年男子。


    “我是國府台村的村長,名叫裏見義滿。”


    對方這麽自我介紹道。


    “可是我聽說這村裏隻有你們一戶人家?”


    “是啊,現在隻有一戶。不過我努力開發了這個可以容納上百名居民的村落。隻要您能幫我一些小忙,這裏一定可以成為一個能夠被記載在地圖上的村子的。”


    自稱村長的裏見介紹了自己遇到的困難。


    “咱們這邊本來可是有廢土上最好的水源。貨真價實的災變前的淨水工廠。可惜啊,最近管路似乎被水螃蟹給堵住了……”


    裏見一家經營這個農莊已經有兩三代人。


    此前的幾十年間聚族而居,靠自己的家人就形成了一個聚落。


    而最近十幾年間因為各種原因,親戚紛紛離開農莊遷入其他聚落。


    最後留下的就隻有身為嫡長子的裏見義滿一家。


    留下來的裏見義滿決心把自己的農莊改造成能吸引移民的聚落。


    他把目光盯上了江戶川上遊不遠處舊時代的汙水淨化廠。


    這座工廠在災變降臨當時因為線路停電而停止運轉。


    裏見用自己購買的聚變發電機恢複了能源供應。


    廢土上的水源雖然富含放射性物質。但是因為沒有生活汙水和工業汙水汙染的關係。


    把江戶川的河水注入汙水處理工廠之後,得到的就是相對幹淨的淨水。


    裏見一家本打算用這些淨水吸引移民入住。沒想到好景不長。幾個月前不明生物占據了工廠。


    很快取水的管道就被封死。


    廢土上的生物變異情況到目前為止還未被人類完全調查清楚。


    按照裏見的說法,他用望遠鏡觀察過工廠。


    現在盤踞在那裏的應該是變異螃蟹的一種。


    因為這些螃蟹習慣於棲息在淡水之中。特別是相對潔淨的淡水之中。所以被當地人稱之為“水螃蟹”。


    “螃蟹的話怎麽會把管道堵了呢?”


    秦再興的生物學常識都還來自舊時代的教育。


    對於廢土生物他幾乎一無所知。


    “水螃蟹是卵生動物,他們隻下蛋不孵蛋。為了讓自己的後代孵化出來後就有糧食可吃。他們會在蛋的周圍用食物築巢。恐怕是這些東西堵塞了管線。不過我說的也是以前的見聞啦,廢土上的動物每一代都會不太一樣。”


    廢土上物種變異的速度其實和每一代繁殖的速度有關。


    水螃蟹這種動物原本隻是一年繁殖一代而已。但因為廢土特殊環境,現在已經進化到一年繁殖三代的程度。


    這大大加大了這一物種變異的速度。


    如果隻是繁殖速度也就罷了。真正讓秦再興擔心的是這些動物在攻擊和防禦力方麵產生的變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末世東瀛廢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二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二張並收藏末世東瀛廢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