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錦還鄉,對普通人來說,這滋味或許不錯,但對凡者來說,壓根沒有什麽感覺,還有點不厭其煩。
僅僅是一個午飯的時間,接二連三的人就上門拜訪,話裏話外無非是對李慶元的吹捧好奇,以及探究李慶元在外麵的財富之路。
李家寨遠離喧囂,八卦流言才是村子裏的生活。
這些李父都不幹涉,全都讓李母上前,除非有長輩過來,他才出麵,雖說如此,他看起來還是很高興。
以前為了家裏兩個小子供養讀書,沒少勞煩村子裏的人,自從一年前,把家裏的債務還清之後,李父就挺直了腰杆,說話都有底氣。
父憑子貴,這對勞碌了一輩子的李父來說,是老天對他最大的褒獎,所以今天的熱鬧,他並沒有如李慶元般不耐煩,反而樂在其中。
時間悄然過去,村子熱鬧了一下午,多是討論李慶元。
以前村子裏出了個大學生,大家也議論過,可現在大學生在外麵並不吃香,甚至還不如工地搬磚的農民工,所以原本還對李慶元一家豔羨的眾人,轉而就有些看不起了。
認為李父一家辛辛苦苦供養兩個兒子,有些得不償失,普通人家的兒子早就輟學打工,為自家減輕生活壓力了。
現在李慶元上演衣錦還鄉這一幕,不知道多少人臉紅眼熱。
對外麵這些議論的聲音,李慶元沒有過多的在意,晚上吃飯的時候,趁著父母高興,他說出了讓兩老搬家的事情。
“家裏住的好好的,去什麽城裏?”李父有些不情願。
對他來說,李家寨才是他的根,家有農田,建了新房,兒子有車有房,還有什麽好追求的?他已經感到滿足了。
“去城裏有什麽不好?還能陪陪兒子!”李母則不然,她早年一直在縣城陪兩個兒子讀書,倒是喜歡城裏的生活,李家寨太過封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讓她多少有些厭煩。
“婦人之見!”李父嗬斥了老婆子一句,“你以為大城市裏生活容易啊?不說日常的花銷,就是以後兩個小子成家……”
“爸,你多慮了!”李慶元苦笑,“咱們不缺這點錢!”
“就是,”李青山在一旁忍不住開口道:“我哥掙錢不老少了,爸,您知道咱家外麵停的車要多少錢麽?”
“多少?”李母早就想知道了,這會連忙追問。
李父也豎起了耳朵,他白天聽人說兒子的車不錯,但到底有多好,心裏還沒底,村子裏也有人買車,總離不開比較!
李青山微笑著伸出了一個兩個手指!
“二十萬?”李母輕聲道。
李父暗自鬆口氣,村子裏還沒誰的車子過二十萬。
“是兩百萬!”李青山得意洋洋,“這可是進口車……”
咣當!桌上瓷碗掉地,李母震驚的看著李慶元,李父倒吸一口氣。
得,看父母的樣子,李慶元知道,今晚不把事情交代清楚,是不用睡覺了,好在他對此早有準備。
回來之前,他思慮良久,到底是該怎麽和家裏人說,國安局的身份,為了家裏人的安全,無論是對弟弟,還是對父母,他都沒有開口。
如此一來,他隻能通過金胖子,弄了一份投資證明,金錢的來路問題,全有金胖子來搞定,目前李慶元對外的身份,是江州風尚投資公司榮譽席顧問。
李父和李母可不知道席顧問,是個幹什麽吃的,隻知道老大這是賺大錢了,緊接著就是李青山表演的時間。
什麽錦湖豪庭,什麽名車名人,什麽江邊牧場,李青山事無巨細的和兩老一一說明,好半響兩人才從震驚中回過神來。
“老大,你真的為我們買了一個牧場?”李母還是有些不敢相信。
“沒錯,媽,等你們跟我和小弟回去就知道了!”李慶元笑道。
李父不知道什麽時候點燃了一根香煙,坐在旁邊默然不語。
一輛車兩百萬,這是老兩口難以想象的,更何況小兒子還說在江州,大兒子專門為兩人買了一個牧場。
“老頭子,你倒是說句話啊!”李母沒了注意,忍不住看向李父。
“搬家,明天就搬!”李父深深的吐了一口煙圈,“不過,咱們對外隻說去江州住一段時間,別說搬家的事情,還有老婆子別到處嚷嚷,財不露白,老大的風頭已經很大了!”
“這還要你說?”李母白了他一眼,而後樂滋滋的收拾開了。
李慶元滿眼笑意,他回家一趟,其實沒必要開車,還專門挑了這輛進口的凱雷德,目的還不是為了爸媽,現在看來成果斐然。
父親雖然是地道的農民,但人可不笨,人情世故也不差,一句財不露白就說穿了很多事情,今天上門的那些人裏,可沒少借錢的。
雖然被李父擋了回去,但這還僅僅是回一趟家,如果讓外麵的人知道李慶元了大財,那日子就不要過了!
李父和李母一晚上沒睡,李父更是嚴厲警告李母,不要和任何人說江州的事情,包括八大姑三大姨,起碼等他們去江州再說。
一晚上,老兩口都沒睡好覺。
元旦的一天就這樣過去了,第二天李慶元由李父帶著,拜訪裏村子裏的長輩,送上了煙酒,隨後開著車拜訪兩邊的親戚。
李父一家要去江州的事情,也很快在李家寨裏傳開了。
晚上,李父請了大師傅上門,在祠堂前的廣場上,升起了灶火。
李慶元出錢,邀請全李家寨的人吃飯,吃的是大鍋飯,喝的是本地有名的老黃酒,熱鬧了一個晚上。
第三天,李慶元這才準備返回江州。
“什麽都不需要帶,衣服到了江州重新買,生活用品也一樣,咱到了地方,全用新的!”這是李慶元早就說過的。
可是,父母兩人不收拾點行禮,行禮不踏實,最後磨磨蹭蹭的接近中午才出,可讓李青山翻了好幾個白眼。
他的假期可不多,如果不是李慶元給他的老師打了電話,昨天就要趕回去上課的,索性李青山還是高二,成績也不差,否則別說老師,就是李父李母也要把小兒子趕回去。
就這樣,一家人離開了李家寨,踏上了返程之路。
(本章完)
:。:
僅僅是一個午飯的時間,接二連三的人就上門拜訪,話裏話外無非是對李慶元的吹捧好奇,以及探究李慶元在外麵的財富之路。
李家寨遠離喧囂,八卦流言才是村子裏的生活。
這些李父都不幹涉,全都讓李母上前,除非有長輩過來,他才出麵,雖說如此,他看起來還是很高興。
以前為了家裏兩個小子供養讀書,沒少勞煩村子裏的人,自從一年前,把家裏的債務還清之後,李父就挺直了腰杆,說話都有底氣。
父憑子貴,這對勞碌了一輩子的李父來說,是老天對他最大的褒獎,所以今天的熱鬧,他並沒有如李慶元般不耐煩,反而樂在其中。
時間悄然過去,村子熱鬧了一下午,多是討論李慶元。
以前村子裏出了個大學生,大家也議論過,可現在大學生在外麵並不吃香,甚至還不如工地搬磚的農民工,所以原本還對李慶元一家豔羨的眾人,轉而就有些看不起了。
認為李父一家辛辛苦苦供養兩個兒子,有些得不償失,普通人家的兒子早就輟學打工,為自家減輕生活壓力了。
現在李慶元上演衣錦還鄉這一幕,不知道多少人臉紅眼熱。
對外麵這些議論的聲音,李慶元沒有過多的在意,晚上吃飯的時候,趁著父母高興,他說出了讓兩老搬家的事情。
“家裏住的好好的,去什麽城裏?”李父有些不情願。
對他來說,李家寨才是他的根,家有農田,建了新房,兒子有車有房,還有什麽好追求的?他已經感到滿足了。
“去城裏有什麽不好?還能陪陪兒子!”李母則不然,她早年一直在縣城陪兩個兒子讀書,倒是喜歡城裏的生活,李家寨太過封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讓她多少有些厭煩。
“婦人之見!”李父嗬斥了老婆子一句,“你以為大城市裏生活容易啊?不說日常的花銷,就是以後兩個小子成家……”
“爸,你多慮了!”李慶元苦笑,“咱們不缺這點錢!”
“就是,”李青山在一旁忍不住開口道:“我哥掙錢不老少了,爸,您知道咱家外麵停的車要多少錢麽?”
“多少?”李母早就想知道了,這會連忙追問。
李父也豎起了耳朵,他白天聽人說兒子的車不錯,但到底有多好,心裏還沒底,村子裏也有人買車,總離不開比較!
李青山微笑著伸出了一個兩個手指!
“二十萬?”李母輕聲道。
李父暗自鬆口氣,村子裏還沒誰的車子過二十萬。
“是兩百萬!”李青山得意洋洋,“這可是進口車……”
咣當!桌上瓷碗掉地,李母震驚的看著李慶元,李父倒吸一口氣。
得,看父母的樣子,李慶元知道,今晚不把事情交代清楚,是不用睡覺了,好在他對此早有準備。
回來之前,他思慮良久,到底是該怎麽和家裏人說,國安局的身份,為了家裏人的安全,無論是對弟弟,還是對父母,他都沒有開口。
如此一來,他隻能通過金胖子,弄了一份投資證明,金錢的來路問題,全有金胖子來搞定,目前李慶元對外的身份,是江州風尚投資公司榮譽席顧問。
李父和李母可不知道席顧問,是個幹什麽吃的,隻知道老大這是賺大錢了,緊接著就是李青山表演的時間。
什麽錦湖豪庭,什麽名車名人,什麽江邊牧場,李青山事無巨細的和兩老一一說明,好半響兩人才從震驚中回過神來。
“老大,你真的為我們買了一個牧場?”李母還是有些不敢相信。
“沒錯,媽,等你們跟我和小弟回去就知道了!”李慶元笑道。
李父不知道什麽時候點燃了一根香煙,坐在旁邊默然不語。
一輛車兩百萬,這是老兩口難以想象的,更何況小兒子還說在江州,大兒子專門為兩人買了一個牧場。
“老頭子,你倒是說句話啊!”李母沒了注意,忍不住看向李父。
“搬家,明天就搬!”李父深深的吐了一口煙圈,“不過,咱們對外隻說去江州住一段時間,別說搬家的事情,還有老婆子別到處嚷嚷,財不露白,老大的風頭已經很大了!”
“這還要你說?”李母白了他一眼,而後樂滋滋的收拾開了。
李慶元滿眼笑意,他回家一趟,其實沒必要開車,還專門挑了這輛進口的凱雷德,目的還不是為了爸媽,現在看來成果斐然。
父親雖然是地道的農民,但人可不笨,人情世故也不差,一句財不露白就說穿了很多事情,今天上門的那些人裏,可沒少借錢的。
雖然被李父擋了回去,但這還僅僅是回一趟家,如果讓外麵的人知道李慶元了大財,那日子就不要過了!
李父和李母一晚上沒睡,李父更是嚴厲警告李母,不要和任何人說江州的事情,包括八大姑三大姨,起碼等他們去江州再說。
一晚上,老兩口都沒睡好覺。
元旦的一天就這樣過去了,第二天李慶元由李父帶著,拜訪裏村子裏的長輩,送上了煙酒,隨後開著車拜訪兩邊的親戚。
李父一家要去江州的事情,也很快在李家寨裏傳開了。
晚上,李父請了大師傅上門,在祠堂前的廣場上,升起了灶火。
李慶元出錢,邀請全李家寨的人吃飯,吃的是大鍋飯,喝的是本地有名的老黃酒,熱鬧了一個晚上。
第三天,李慶元這才準備返回江州。
“什麽都不需要帶,衣服到了江州重新買,生活用品也一樣,咱到了地方,全用新的!”這是李慶元早就說過的。
可是,父母兩人不收拾點行禮,行禮不踏實,最後磨磨蹭蹭的接近中午才出,可讓李青山翻了好幾個白眼。
他的假期可不多,如果不是李慶元給他的老師打了電話,昨天就要趕回去上課的,索性李青山還是高二,成績也不差,否則別說老師,就是李父李母也要把小兒子趕回去。
就這樣,一家人離開了李家寨,踏上了返程之路。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