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即將過去,伯克利中心的喬醫生也結束了難得的假期,回到自己的辦公室。
剛剛喝了一口護士康妮送來的熱咖啡,電話響了,院長召喚。
喬歎了口氣,一般這種召喚代表的含義是:特別棘手的病例。
來到院長辦公室,丟過來厚厚一疊病案,西裝筆挺的院長說道:“看看這個病例,喬,他是你的了。”
喬認命地拿起來,細細研讀。
好半天後他抬起頭,用有點誇張的語氣說:“天哪,這可是前所未有的病例——不能接觸電磁波,這和我們精神科有什麽關係?人類不是變形金剛,是感應不到電磁波的,除非像微波爐那樣強烈到把身上的肉烤著,可那也是身體感應到,而不是精神。這個案子應該讓那些喜歡研究小白鼠的機構接手過去。”
“我聯係過,可是沒有任何一個相關機構有接手的意願,而且我們已經提前收了款,不是預訂,是整整一百年的治療看護費用,從法律上講,除非病情痊愈,否則這個男孩就是我們的責任了。”
“一百年?看來他的家人已經放棄他了。”
“病人的家庭情況你已經讀過了。”
喬又低頭研究了一陣資料,再次抬頭問道:“為什麽選我?因為我的母親是華人,我會說華語?”
“這是其中一個原因,”院長道,“但不是最主要的。我負責行政管理,醫療不是我的擅長,但是我知道,如果這個孩子還有治愈的一線希望,那麽就在你的身上。”
喬歎口氣,“謝謝你的信任,我隻希望在退休的時候,不要看到這個孩子還在我們的醫院裏。”
院長哈哈一笑,拍著喬的肩膀,“好好幹吧,給你一個好消息,如果這個孩子痊愈出院,剩餘的醫療費用我給你發百分之三十的獎金。想想看,如果你隻用半年就治好了這個病例——”
“見鬼去吧,你這個掉進錢眼裏的家夥,你一輩子當不了真正的醫生。”
“哈哈哈,我隻要管理好你們這些醫生就行了。”
就這樣,喬接手了徐遲這個棘手的病例。
接下來的幾天,喬開始了對徐遲的細致觀察,並按照自己的習慣記錄筆記。
很快喬就發現,這個病例的棘手程度,還遠遠超出了自己原來的預計。
診斷雖然是重度自閉症,但是和傳統的症狀相比,徐遲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自閉症的患者,尤其是兒童,從他們的眼睛中能感受到痛苦和焦躁的情緒,因為他們在心底深處知道自己的異常,這種痛苦和焦慮,會導致他們做出一些常人看起來怪異的行為。例如做一些突然但毫無目的性的動作,說含義不明的話語,有些人具有攻擊性,他們認為自己是受害者,把怨氣向外發泄,還有一些人走另一個極端,他們徹底封閉自己,把自己關在盒子裏,每天做同樣的單調事情,連吃飯喝水的用具都必須一成不變。
徐遲非常安靜,從不惹事,他不說話,動作也不多,但所有動作都是有意義的,從表麵上看他屬於“盒子裏的人”那一類,但是細心觀察的喬還是發現,徐遲是不同的。
盒子裏的人拒絕改變,徐遲則對改變無動於衷,雖然不言不語,但他卻能非常迅速地適應變化,這也表明他的智力沒有異常。
喬特地做了一個實驗,他偷偷更換了徐遲喝水的杯子,新杯子有一個複雜的蓋子,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經驗才能打開。
在以往類似的測試中,有的病人將杯子砸了,有的人像躲避毒蛇一樣,寧願幹渴也不碰一下杯子。
徐遲毫不在意地拿起杯子,花了一分鍾將蓋子打開,他還把杯子裏的水倒了,自己重新接了一杯。
還有一些測試的結果,讓喬感到徐遲並非自閉症,或者任何一種精神疾患,甚至有時喬覺得徐遲根本沒有病,他隻是習慣性的心不在焉。他的眼中充滿了對這個無趣世界的失望,根本不像個孩童,倒像是看破紅塵生無可戀的隱士。如果徐遲的年紀再大一些,喬倒是有個更好的詞能概括這種情況:失戀重度綜合症。
這並非好現象,如果連病情都無法確定,又如何能夠治療呢?更不要說那詭異的電磁過敏,簡直是精神醫學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喬試著各種方法和徐遲接觸。
這一次他在徐遲的麵前,用五顏六色的彩紙擺出了幾個圖形,每個圖形都不太完整。
“遲,你能幫我把這些圖形完成嗎?”
徐遲毫無反應,他雖然在看著喬,可是視線焦距完全沒有集中,就好像喬是透明的,他正在看虛空中的某些事物一樣。
“好吧,我把紙留在這裏,你有興趣的時候再來擺它們。”喬正想換一個話題,忽然發現徐遲的視線轉了一瞬,似乎向屋門的方向看了一眼。
過了幾秒,房門被敲響了,董穎提著一兜蘋果來看自己的表弟。
將空間留給姐弟兩人,喬並沒有走遠,他在監控間通過視頻,觀察著董穎和徐遲的互動情況。
仍然是董穎在自說自話,徐遲沒有任何應答。
董穎削了一個蘋果,細心地削成塊,放在徐遲吃飯的餐盒中,喬醫生告訴過她,徐遲有時候會吃她留下的水果,所以董穎每次都帶一些來。
半個小時後,董穎離開了病房,喬忽然心中一動,攔下董穎說話。
“這個月你是第三次來看遲了吧。”
“是啊,喬醫生,您記得真清楚。”
“我必須了解病人的情況嘛,其實我很歡迎你多來看看徐遲,這對他的康複有好處。”
“真的嗎?”董穎的眼睛一亮,她始終忘不了徐遲躺在病房上喊自己媽媽的那一幕。
喬點點頭,董穎笑了,邁著歡快的步子離開了醫院。
喬開始感到後悔,是不是隻有上帝才有資格給予人希望,自己貿然給了這個年青的女孩希望,也許是一種殘忍。
作為一個剛剛上了大學的新鮮人,一個年青貌美的女孩子,不應該為了一個多年不見的表弟,把美好的年青時光浪費在醫院裏吧,更不要說這種努力,很有可能毫無作用,隻是加深日後受到傷害的程度。
喬對治好徐遲毫無信心,他感到這已經超過了他的能力範疇,無力回天,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也許下一次就應該勸說董穎,不用這麽頻繁地探視,盡管這樣做顯得自己非常反複。
喬思索著走回監控間。
屏幕上的徐遲坐著不動,像冷冷的冰塊,讓喬感到一股無力的絕望。
他合上觀察筆記,轉身就要離開。就在這個時候,徐遲的頭忽然轉了一個微小的角度,被喬臨走前的最後一眼看到。
偶然嗎?喬不想放過任何一個可能,他調出錄像,按照時間順序截出一張張圖像,把它們並排顯示在一起。
這樣就看出來了,徐遲的坐姿沒有變化,但是頭的角度確實一直在轉動,開始時對著房門,然後沿著一條直線偏轉,現在已經對向牆角。
牆上有什麽東西?一隻爬動的蟲子?
但是一個瘋狂的想法冒出來,喬跑過去從櫃子中拿出醫院的平麵圖,掃落桌上的雜物,平整地攤開在上麵。
他找到徐遲的病房位置,然後用一把直尺,測量徐遲視線的延長線。
落點是房門、走廊、自己和董穎談話的拐角、門廳,都在董穎離開醫院的線路。
一個激靈,喬感到背上的寒毛都豎了起來,就在這時屏幕裏徐遲又轉動了一下,喬急忙擺動尺子,這一次赫然指向了醫院的大門。
著了魔一樣,喬掏出手機撥通了董穎的號碼。
“董穎,你現在哪裏?”
“剛剛走出大門,您有什麽事情嗎?”
“不,沒什麽,沒什麽事情。”喬顫抖著按下了結束通話鍵,閉上眼睛,心神一陣一陣地戰栗。
剛剛喝了一口護士康妮送來的熱咖啡,電話響了,院長召喚。
喬歎了口氣,一般這種召喚代表的含義是:特別棘手的病例。
來到院長辦公室,丟過來厚厚一疊病案,西裝筆挺的院長說道:“看看這個病例,喬,他是你的了。”
喬認命地拿起來,細細研讀。
好半天後他抬起頭,用有點誇張的語氣說:“天哪,這可是前所未有的病例——不能接觸電磁波,這和我們精神科有什麽關係?人類不是變形金剛,是感應不到電磁波的,除非像微波爐那樣強烈到把身上的肉烤著,可那也是身體感應到,而不是精神。這個案子應該讓那些喜歡研究小白鼠的機構接手過去。”
“我聯係過,可是沒有任何一個相關機構有接手的意願,而且我們已經提前收了款,不是預訂,是整整一百年的治療看護費用,從法律上講,除非病情痊愈,否則這個男孩就是我們的責任了。”
“一百年?看來他的家人已經放棄他了。”
“病人的家庭情況你已經讀過了。”
喬又低頭研究了一陣資料,再次抬頭問道:“為什麽選我?因為我的母親是華人,我會說華語?”
“這是其中一個原因,”院長道,“但不是最主要的。我負責行政管理,醫療不是我的擅長,但是我知道,如果這個孩子還有治愈的一線希望,那麽就在你的身上。”
喬歎口氣,“謝謝你的信任,我隻希望在退休的時候,不要看到這個孩子還在我們的醫院裏。”
院長哈哈一笑,拍著喬的肩膀,“好好幹吧,給你一個好消息,如果這個孩子痊愈出院,剩餘的醫療費用我給你發百分之三十的獎金。想想看,如果你隻用半年就治好了這個病例——”
“見鬼去吧,你這個掉進錢眼裏的家夥,你一輩子當不了真正的醫生。”
“哈哈哈,我隻要管理好你們這些醫生就行了。”
就這樣,喬接手了徐遲這個棘手的病例。
接下來的幾天,喬開始了對徐遲的細致觀察,並按照自己的習慣記錄筆記。
很快喬就發現,這個病例的棘手程度,還遠遠超出了自己原來的預計。
診斷雖然是重度自閉症,但是和傳統的症狀相比,徐遲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自閉症的患者,尤其是兒童,從他們的眼睛中能感受到痛苦和焦躁的情緒,因為他們在心底深處知道自己的異常,這種痛苦和焦慮,會導致他們做出一些常人看起來怪異的行為。例如做一些突然但毫無目的性的動作,說含義不明的話語,有些人具有攻擊性,他們認為自己是受害者,把怨氣向外發泄,還有一些人走另一個極端,他們徹底封閉自己,把自己關在盒子裏,每天做同樣的單調事情,連吃飯喝水的用具都必須一成不變。
徐遲非常安靜,從不惹事,他不說話,動作也不多,但所有動作都是有意義的,從表麵上看他屬於“盒子裏的人”那一類,但是細心觀察的喬還是發現,徐遲是不同的。
盒子裏的人拒絕改變,徐遲則對改變無動於衷,雖然不言不語,但他卻能非常迅速地適應變化,這也表明他的智力沒有異常。
喬特地做了一個實驗,他偷偷更換了徐遲喝水的杯子,新杯子有一個複雜的蓋子,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經驗才能打開。
在以往類似的測試中,有的病人將杯子砸了,有的人像躲避毒蛇一樣,寧願幹渴也不碰一下杯子。
徐遲毫不在意地拿起杯子,花了一分鍾將蓋子打開,他還把杯子裏的水倒了,自己重新接了一杯。
還有一些測試的結果,讓喬感到徐遲並非自閉症,或者任何一種精神疾患,甚至有時喬覺得徐遲根本沒有病,他隻是習慣性的心不在焉。他的眼中充滿了對這個無趣世界的失望,根本不像個孩童,倒像是看破紅塵生無可戀的隱士。如果徐遲的年紀再大一些,喬倒是有個更好的詞能概括這種情況:失戀重度綜合症。
這並非好現象,如果連病情都無法確定,又如何能夠治療呢?更不要說那詭異的電磁過敏,簡直是精神醫學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喬試著各種方法和徐遲接觸。
這一次他在徐遲的麵前,用五顏六色的彩紙擺出了幾個圖形,每個圖形都不太完整。
“遲,你能幫我把這些圖形完成嗎?”
徐遲毫無反應,他雖然在看著喬,可是視線焦距完全沒有集中,就好像喬是透明的,他正在看虛空中的某些事物一樣。
“好吧,我把紙留在這裏,你有興趣的時候再來擺它們。”喬正想換一個話題,忽然發現徐遲的視線轉了一瞬,似乎向屋門的方向看了一眼。
過了幾秒,房門被敲響了,董穎提著一兜蘋果來看自己的表弟。
將空間留給姐弟兩人,喬並沒有走遠,他在監控間通過視頻,觀察著董穎和徐遲的互動情況。
仍然是董穎在自說自話,徐遲沒有任何應答。
董穎削了一個蘋果,細心地削成塊,放在徐遲吃飯的餐盒中,喬醫生告訴過她,徐遲有時候會吃她留下的水果,所以董穎每次都帶一些來。
半個小時後,董穎離開了病房,喬忽然心中一動,攔下董穎說話。
“這個月你是第三次來看遲了吧。”
“是啊,喬醫生,您記得真清楚。”
“我必須了解病人的情況嘛,其實我很歡迎你多來看看徐遲,這對他的康複有好處。”
“真的嗎?”董穎的眼睛一亮,她始終忘不了徐遲躺在病房上喊自己媽媽的那一幕。
喬點點頭,董穎笑了,邁著歡快的步子離開了醫院。
喬開始感到後悔,是不是隻有上帝才有資格給予人希望,自己貿然給了這個年青的女孩希望,也許是一種殘忍。
作為一個剛剛上了大學的新鮮人,一個年青貌美的女孩子,不應該為了一個多年不見的表弟,把美好的年青時光浪費在醫院裏吧,更不要說這種努力,很有可能毫無作用,隻是加深日後受到傷害的程度。
喬對治好徐遲毫無信心,他感到這已經超過了他的能力範疇,無力回天,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也許下一次就應該勸說董穎,不用這麽頻繁地探視,盡管這樣做顯得自己非常反複。
喬思索著走回監控間。
屏幕上的徐遲坐著不動,像冷冷的冰塊,讓喬感到一股無力的絕望。
他合上觀察筆記,轉身就要離開。就在這個時候,徐遲的頭忽然轉了一個微小的角度,被喬臨走前的最後一眼看到。
偶然嗎?喬不想放過任何一個可能,他調出錄像,按照時間順序截出一張張圖像,把它們並排顯示在一起。
這樣就看出來了,徐遲的坐姿沒有變化,但是頭的角度確實一直在轉動,開始時對著房門,然後沿著一條直線偏轉,現在已經對向牆角。
牆上有什麽東西?一隻爬動的蟲子?
但是一個瘋狂的想法冒出來,喬跑過去從櫃子中拿出醫院的平麵圖,掃落桌上的雜物,平整地攤開在上麵。
他找到徐遲的病房位置,然後用一把直尺,測量徐遲視線的延長線。
落點是房門、走廊、自己和董穎談話的拐角、門廳,都在董穎離開醫院的線路。
一個激靈,喬感到背上的寒毛都豎了起來,就在這時屏幕裏徐遲又轉動了一下,喬急忙擺動尺子,這一次赫然指向了醫院的大門。
著了魔一樣,喬掏出手機撥通了董穎的號碼。
“董穎,你現在哪裏?”
“剛剛走出大門,您有什麽事情嗎?”
“不,沒什麽,沒什麽事情。”喬顫抖著按下了結束通話鍵,閉上眼睛,心神一陣一陣地戰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