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中,諾珊文明內部仍然在時不時地出現那些奇怪的通知信息。同時加上接收到通知的人群並沒有什麽特定性,無論是誰都會受到影響,這在諾珊文明內引起了巨大騷動。這種影響甚至波及到了他們與旅行者號之間的聯絡,在這段時間裏,雙方不止是聯絡次數,就連聯絡持續的時間也大大縮短。
相比之下,在同一段時間裏,倒是旅行者號內部顯得比較平靜,所有船員並沒有受到諾珊人的影響,而是安安穩穩地對飛船進行著維修工作。對於諾珊人內部的麻煩,周信雖然在聯絡中表示了關心,但他能做到的也隻有關心了,對於具體的調查,他們也是愛莫能助。
在這樣的困擾之中,時間又過去了十幾天。接下去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還沒有等諾珊人調查清楚那個時不時出現在他們腦中的通知究竟是怎麽回事。它就像一開始突然出現一樣,就這樣莫名其妙地消失了。當然,不管是否調查出結果,對於諾珊人來說,通知的消失總歸是一件好事,但卻難免在他們心中留下了一些餘悸,甚至於讓不少人都在擔心這種現象今後會不會再次出現。
但令周信完全沒有想到的是,在諾珊文明內部的麻煩暫時得到解決之後,接下去,旅行者號卻即將迎來更大的麻煩。
這是個平常的一天,諾珊文明內部的麻煩已經不知不覺地消失了,而旅行者號這邊,整艘飛船的維修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順利進行當中。
“接下來最為麻煩的就是對整艘飛船的外殼進行維修了。”此時的指揮艙中,古雷斯塔正在向周信報告著,“材料的消耗巨大,我們從諾珊人那裏獲得的材料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另外,維修外殼所需要的一些稀有元素的庫存也不多了。必須要想想辦法了,是從諾珊文明那裏繼續獲取一批還是我們自己進行開采。”
聽完報告之後,周信的眉頭皺了起來,他考慮了一會之後說道:“依靠機器人的生產技術,我們已經從他們手中換取了不少材料了,繼續找諾珊人索要資源恐怕不太現實。而且,飛船外殼的維修需要大量材料,想要全部從他們手中獲得也不太可能。”
古雷斯塔點頭補充道:“其實,諾珊人所提供的材料純度並不符合維修飛船的標準。這些材料在送過來之後,還需要我們進行二次加工之後才能夠使用。其間所花費的時間跟我們直接處理原礦的時間也差不了多少。”
“他們提供的材料有這麽差嗎?”周信疑惑地問道,“我不是跟弗格蘭交代過,必須向我們提供最好的材料嗎?”
“據跟我交接的諾珊人所說,他們所提供的確實是最好的材料了。但真實的情況究竟是不是這樣就不好說了,畢竟在實際的檢查過程中,他們的材料距離我們的標準還存在著一定差距。”古雷斯塔回答道。
“這就有點奇怪了,難道說他們的材料學比我們還要差一點?”不過,奇怪歸奇怪,接下來周信並沒有深究,而是問道,“旅行者號的整體維修工作進行的如何了,是否能夠支持短時間的太空飛行。”
“完全沒有問題。”古雷斯塔自信滿滿地回答道,“雖然說飛船的外殼破損嚴重,但是僅憑核心區與外層區之間的那層隔離帶也足以保證飛船能夠在太空中的飛行,隻不過船員的活動就隻能被限製在核心區了。”
對於古雷斯塔的回答,周信並沒有表示懷疑。他清楚的知道,在旅行者號的設計之初,考慮到外殼有可能發生的破損,內外層之間的隔離帶就具備著這樣的功能。接下去,在了解過旅行者號內其它係統,特別是動力係統如今的情況過後,周信開口做出了決定,“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暫時先離開這顆星球,去這個恒星係的其它行星上采集材料吧。”
在滯留在諾珊文明的這段時間裏,除了對諾珊文明所在的這顆星球進行詳細調查之外,周信其實並沒有忽視對他們所停留的這個恒星係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這是一個以一顆和太陽差不多的普通黃矮星為中心的恒星係,星係中存在著四顆較為明顯的行星星體。其中,距離恒星最近的那顆行星是四顆行星當中個頭最小的,直徑僅僅隻有三千公裏。接下去,從恒星表麵向外的第二顆行星,就是周信他們現在所在的這顆星球,它大小大約是地球的一點三倍。再往外,距離恒星大約九天文單位的位置則是一顆巨大的氣態巨行星。而在最外圍,距離恒星三十多天文單位的地方,還存在著一顆大小與地球相仿的表麵冰冷的岩質行星。
考慮到距離恒星最近的那顆行星表麵溫度較高(日平均溫度超過400c),表麵還覆蓋著一層濃厚的、飽含酸霧的大氣。既不適合人員的日常工作,同時也容易讓已經嚴重受損的旅行者號上的傷害加重。因此周信決定將資源采集以及飛船的後續維修工作放在距離恒星最遠的那顆行星上。
既然已經做出了離開的決定,那接下來所要進行的就是離開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了。這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讓暫時居住在旅行者號四周的所有船員搬回飛船內了。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集體搬遷這麽大的動靜卻並沒有引起駐紮在周圍的諾珊人的關注,甚至於他們都沒有派人進行詢問。當然,因為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出發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上,所以這樣的異常現象完全被周信忽略了。
“奇怪了,弗格蘭人呢?”在忙碌中完成了各項準備工作之後,周信才終於想起自己應該與諾珊人進行一下告別。可一反常態的是,對於他的聯絡請求,這一次對方居然罕見地沒有做出任何反應……
相比之下,在同一段時間裏,倒是旅行者號內部顯得比較平靜,所有船員並沒有受到諾珊人的影響,而是安安穩穩地對飛船進行著維修工作。對於諾珊人內部的麻煩,周信雖然在聯絡中表示了關心,但他能做到的也隻有關心了,對於具體的調查,他們也是愛莫能助。
在這樣的困擾之中,時間又過去了十幾天。接下去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還沒有等諾珊人調查清楚那個時不時出現在他們腦中的通知究竟是怎麽回事。它就像一開始突然出現一樣,就這樣莫名其妙地消失了。當然,不管是否調查出結果,對於諾珊人來說,通知的消失總歸是一件好事,但卻難免在他們心中留下了一些餘悸,甚至於讓不少人都在擔心這種現象今後會不會再次出現。
但令周信完全沒有想到的是,在諾珊文明內部的麻煩暫時得到解決之後,接下去,旅行者號卻即將迎來更大的麻煩。
這是個平常的一天,諾珊文明內部的麻煩已經不知不覺地消失了,而旅行者號這邊,整艘飛船的維修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順利進行當中。
“接下來最為麻煩的就是對整艘飛船的外殼進行維修了。”此時的指揮艙中,古雷斯塔正在向周信報告著,“材料的消耗巨大,我們從諾珊人那裏獲得的材料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另外,維修外殼所需要的一些稀有元素的庫存也不多了。必須要想想辦法了,是從諾珊文明那裏繼續獲取一批還是我們自己進行開采。”
聽完報告之後,周信的眉頭皺了起來,他考慮了一會之後說道:“依靠機器人的生產技術,我們已經從他們手中換取了不少材料了,繼續找諾珊人索要資源恐怕不太現實。而且,飛船外殼的維修需要大量材料,想要全部從他們手中獲得也不太可能。”
古雷斯塔點頭補充道:“其實,諾珊人所提供的材料純度並不符合維修飛船的標準。這些材料在送過來之後,還需要我們進行二次加工之後才能夠使用。其間所花費的時間跟我們直接處理原礦的時間也差不了多少。”
“他們提供的材料有這麽差嗎?”周信疑惑地問道,“我不是跟弗格蘭交代過,必須向我們提供最好的材料嗎?”
“據跟我交接的諾珊人所說,他們所提供的確實是最好的材料了。但真實的情況究竟是不是這樣就不好說了,畢竟在實際的檢查過程中,他們的材料距離我們的標準還存在著一定差距。”古雷斯塔回答道。
“這就有點奇怪了,難道說他們的材料學比我們還要差一點?”不過,奇怪歸奇怪,接下來周信並沒有深究,而是問道,“旅行者號的整體維修工作進行的如何了,是否能夠支持短時間的太空飛行。”
“完全沒有問題。”古雷斯塔自信滿滿地回答道,“雖然說飛船的外殼破損嚴重,但是僅憑核心區與外層區之間的那層隔離帶也足以保證飛船能夠在太空中的飛行,隻不過船員的活動就隻能被限製在核心區了。”
對於古雷斯塔的回答,周信並沒有表示懷疑。他清楚的知道,在旅行者號的設計之初,考慮到外殼有可能發生的破損,內外層之間的隔離帶就具備著這樣的功能。接下去,在了解過旅行者號內其它係統,特別是動力係統如今的情況過後,周信開口做出了決定,“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暫時先離開這顆星球,去這個恒星係的其它行星上采集材料吧。”
在滯留在諾珊文明的這段時間裏,除了對諾珊文明所在的這顆星球進行詳細調查之外,周信其實並沒有忽視對他們所停留的這個恒星係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這是一個以一顆和太陽差不多的普通黃矮星為中心的恒星係,星係中存在著四顆較為明顯的行星星體。其中,距離恒星最近的那顆行星是四顆行星當中個頭最小的,直徑僅僅隻有三千公裏。接下去,從恒星表麵向外的第二顆行星,就是周信他們現在所在的這顆星球,它大小大約是地球的一點三倍。再往外,距離恒星大約九天文單位的位置則是一顆巨大的氣態巨行星。而在最外圍,距離恒星三十多天文單位的地方,還存在著一顆大小與地球相仿的表麵冰冷的岩質行星。
考慮到距離恒星最近的那顆行星表麵溫度較高(日平均溫度超過400c),表麵還覆蓋著一層濃厚的、飽含酸霧的大氣。既不適合人員的日常工作,同時也容易讓已經嚴重受損的旅行者號上的傷害加重。因此周信決定將資源采集以及飛船的後續維修工作放在距離恒星最遠的那顆行星上。
既然已經做出了離開的決定,那接下來所要進行的就是離開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了。這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讓暫時居住在旅行者號四周的所有船員搬回飛船內了。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集體搬遷這麽大的動靜卻並沒有引起駐紮在周圍的諾珊人的關注,甚至於他們都沒有派人進行詢問。當然,因為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出發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上,所以這樣的異常現象完全被周信忽略了。
“奇怪了,弗格蘭人呢?”在忙碌中完成了各項準備工作之後,周信才終於想起自己應該與諾珊人進行一下告別。可一反常態的是,對於他的聯絡請求,這一次對方居然罕見地沒有做出任何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