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廣陵第一個接觸的拳法是太極拳。


    那時,章老先生還不是他的老師,而隻是一個尋常的公園老頭。那時,許廣陵也是第一次從灰暗中抬頭,在大早上,“神經病”般地去公園。


    兩人以拳結緣。


    老人演示著,他跟學著。


    先學招,後體會架式,再隨後又在老人的引導下,試圖去領悟“太極拳的宗旨”,並由此而逐漸走上了一條當初的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道路。


    時間才堪堪半年左右,但隻有回憶起來,才會發覺這段路到底有多長!


    那時,許廣陵對很多東西都是一無所知,包括拳法。章老先生,及其後的陳老先生,他們的世界,他們所擅長的領域,對他來說完全就是陌生。


    陌生得如同不存在。


    彼時,許廣陵打拳,就隻是打拳,他對章老所授的太極拳有所變招,但那並不是他有意變的,而是身體自然而然的改變。


    而這時。


    天池底,許廣陵一招一式地打著陳老先生所授的拳法。


    形式上,他是在打著拳,當然實際上也是。


    但與此同時,在更高的一個層次上,他是用自己現在的身心,來體驗、感受以及解析這些拳法。


    一拳打出。


    一腳踢出。


    不同的姿勢,不同的力道,不同的速度。


    它們對手足心竅有什麽樣的影響?它們對臂腿處的內竅有什麽樣的影響?它們牽動了身體哪些部分的氣血並對髒腑有著什麽樣的影響?


    這些,許廣陵全都可以清晰地感知著。


    一套拳法打完,許廣陵開始為它打分。當然打分隻是順帶,或者說是某種不自禁的本能,而在打分之後,在老老實實一招一式地開打了好多遍這套拳法之後,許廣陵開始對它斫砍。


    “妙招。”


    “高招。”


    “正招。”


    “蹩招。”


    “邪招。”


    在體驗和解析之後,許廣陵把那些招式劃分為這五個檔次。


    “邪招”,是最下等,對髒腑及氣血流動有負麵影響的招式。某些這個檔次的招式本身是有意義的,比如說用來技擊,自損一百,殺敵三千。


    從某種意義來說,這才是高招和妙招,甚至絕招。


    但對現在的許廣陵來說,自然是無需這種需要“自損”的招式,雖然這種層次的氣血運轉根本已損不了他分毫。


    但他還是把這類招式給摒棄了。


    它們的價值,隻在於參考,可以作為素材(拳法庫)而存在。


    但它們本身,不適宜再存在於許廣陵的拳術體係中。


    “蹩招”,對身體無損,但對氣血的運轉和調動不合理,或多餘,或累贅等。


    <a href="http://m.xiaoshuting.org" id="wzsy">xiaoshuting.org</a>


    “正招”,就是那些比較合理的招式了,放在象棋中,就是跳馬守中,炮鎮大營,卒開道,車巡河。——它們不是妙手,但卻堂堂正正地作為一種基石、基礎而存在。


    這一類招式,也是許廣陵最為重視的部分。


    他未來的拳術體係,也將以這些招式為基礎而搭建。


    還是拿象棋來說,象棋對弈中,中後期,所有的妙手和殺招,都是在“合理布局”這個基礎上而產生的。


    你合理,而對手不合理,那麽走著走著,你的路便會越走越寬,而對手的路卻是越走越窄。然後,他莫名其妙地就會撞到你手裏,被你輕易地砍殺。


    你殺他毫不費力,甚至有好多種手段。


    而他前後左右,沒有一條路可走。


    所以,站在這個高度來看,其實“妙手”是不存在的,追求妙手,學習妙手,無異於刻舟求劍。


    隻要你合理。


    隻要你的對手不合理。


    那麽,下著下著,隨著棋局的進行,你的妙手自然而然地就出現了,出現得雲淡風輕,出現得莫名其妙,出現得可以頻繁到讓你想吐。


    你的對手一樣想吐。


    他想吐血!——怎麽就尼瑪這麽倒黴呢?這運氣也太差了吧?這不科學!


    其實沒有那麽玄妙。


    就三個字。


    他“不合理”!


    隻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


    當初,給許廣陵講授醫學的時候,章老經常旁征博引。


    醫學是許廣陵陌生的、不熟悉的,而老人便會用許廣陵不陌生的、熟悉的東西來舉例,通過這種“類比”,讓他得以深入深刻地明白和了解。


    就如講感冒。


    老人是以中國古代中原這邊和遊牧民族那邊的雙邊關係,來詮釋感冒的。


    今時今日,許廣陵的腦海裏,關於“感冒”的條目下有很多備注,而其中相當的一部分,是他後來在圖書館裏讀書時添加上去的。


    讀的什麽書?


    不是醫書。


    而是曆史!


    現在,許廣陵就是以自身的“象棋大宗”的身份,通過在棋道中所悟得的棋理,來引導他對這些拳法招式的解析和定位,並進一步引導著他對拳法體係的建立。


    這種引導有用麽?


    太有用了!


    許廣陵發現他對這些拳法和招式,理解得再沒有任何一刻,有現在這麽清晰和透徹。


    有個成語怎麽說的?


    勢如破竹!


    找到了關鍵,切中了肯綮,隨後,就是大局抵定,就是勢如破竹!


    當初,初步地學這些拳法,許廣陵也不過就是一天學那麽一套或幾套,而現在,從一個相當的、根本的層次上來解析這些拳法,許廣陵的進度卻反而快得不可思議。


    他先是老實地打著。


    一遍,兩遍,三遍,某些拳法,他還會打到四遍,五遍,六遍。


    嗯,截至當下,還沒有需要超出六遍的。


    然後,這些拳法招式,就會在他腦海裏,或“嘩啦”一下,或慢慢慢慢地,散架,直至徹底地分解開來。


    分解成最基本的元素。


    不是招式,而是招式背後的原理、作用,及它們對身體氣血的全方位影響。


    這些拳法,被許廣陵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吸收之後,化為最豐厚的養分,哺育著他對於武學方麵的理解,讓他真正第一次地走進“武學大寶庫”之中,披覽所有。


    之前,一百多套拳法身法等在手,許廣陵在這一道上,本質而言,其實仍然隻是個花架子。


    他身手或許很高超。


    但讓他高超的,不是這些拳法和身法等,而是他自己的身手,那種遠較一般人為強大的身體素質。


    就如兩個人對拳,一個人赤手空拳,而另一個人拳上套著鋼套,毫無疑問是後者大占優勢,但能就此說後者拳法很高超麽?


    不能。


    彼時,許廣陵對於這些拳法身法等,就是這樣的。


    但現在,他真正地,借助著“準大宗師”以及“象棋大宗”這兩個身份,或者還有其它的一些並不成體係的身份,走進了這些拳法身法中。


    ==


    感謝“萬古仍存”的推薦票支持。


    感謝“魔少-001”的月票捧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知全能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仲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仲道並收藏全知全能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