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老爺子想做一個氪金王者。


    這並不難,或者說,這很容易。


    作為一個為國家作過貢獻也在國家體係中占據過一定位置的老人,錢這種東西,太多不好說,但“氪金”這種行為,還是支撐得起的。


    別的不說,就他住的院子,拿出去,至少也是論億的,而且一億絕對不夠。


    當然了,這院子是國家的,賣不了。


    不過能免費住這樣的一個院子,其身份自不用多言。


    然而……


    在跳轉的頁麵上,秦老爺子沒有看到氪金通道。


    他看到的隻是:


    蒲公英中藥學會會刊,兼蒲公英中藥學會網刊,征集論文。


    論文可以是個人過往的舊作。


    但必須原創。


    但凡涉及抄襲,一律刪除蒲公英帳號,而且對帳號主體,永久凍結。


    論文通過,可以獲取積分,以四個級別作為基準。


    Ⅰ級,根本性的、體係性的發明和發現。


    如中藥的“君臣佐使”和“七情”,對中藥的定性、對中藥的配伍和使用等有根本性指導意義的裏程碑級的發明和發現,為最高級別,可以獲取以1000為基準的積分。


    具體,在1000至10000之間移動。


    Ⅱ級,關鍵的、重大的、戰略級的發明和發現,100基準積分。


    Ⅲ級Ⅳ級,依次遞減,10基準積分,1基準積分。


    沒有幹脆的氪金通道,秦老爺子不太爽,但是發現論文可以轉化為積分,也算是柳暗花明。


    又啜了一口茶,秦花明……不,秦衛國老爺子,起身來到書架邊,拿起一本厚厚的大部頭。那裏麵,是他所有著作的提要或全文。


    秦老爺子細細翻閱和檢索著。


    從頭到尾,沒有符合Ⅰ級的。


    這並不奇怪。


    從頭到尾,似乎也沒有任合Ⅱ級的。


    這有點難堪。


    但其實,同樣也不奇怪。


    這Ⅰ、Ⅱ級的標準,定得實在太高,大略來說,Ⅰ級,是千年級的,Ⅱ級,是百年級的。


    <a id="wzsy" href="https://www.yawenba.net">yawenba.net</a>


    Ⅰ級就不說了,哪怕Ⅱ級的,隨便來一個,不說能不能獲得諾貝爾獎,從實際意義來講,那也至少是諾獎級別的發明和發現。


    秦花明老爺子發現自己沒有這個級別的論文,隻是鬱悶,卻確實並不奇怪。


    這個級別的發明和發現,不止需要水平,更需要運氣。而很顯然,他的這一輩子,沒有過這般的大運氣。


    再細細斟酌。


    Ⅲ級的,會有幾個?


    Ⅳ四級的,會有一些?


    秦老爺子並不很確定,因為顯然,Ⅲ、Ⅳ級的標準,也低不了,但確實也並不高。——隻要是原創性或首倡性的,有確實實際意義或理論意義的發明和發現。


    秦老爺子點點頭又搖搖頭。


    這確實是一個既不高又相當高的標準。


    說不高,是這個要求客觀來說,真的不高,說相當高,是從現實來說,有太多太多的“再發明”和“再發現”,真正具有原創性或首倡性意義的……


    《論中醫的發展史》,秦老爺子看著手上書裏的這個題目發呆。


    這是他四十來歲時候的一篇論文,可以說是論文,也可以說是一本著作,因為篇幅很長,足有四十八萬字,從古代篇到現代篇,從古代名醫到現代發現。


    可以說,既是中醫古代史,也是中醫現代史。


    資料翔實,觀點得當,堪稱為一本教科書級別的參考書。


    這篇論文,給他帶來了很高的聲譽,也讓他一下子從省內知名上升到國內著名,可以說,上升了不止一個台階。


    但是……


    這是中醫史,不是中藥史,雖然其中有涉及藥的篇幅,而且還不少。


    這是概論,這是梳理,而不是原創性的發明和發現,哪怕最低級別的發明和發現,也不符合!


    細細地翻閱,秦老爺子也仿佛在翻閱自己的一生。


    良久之後,他又回到電腦邊。


    電腦裏,有著他所有論文的文字版本。


    看著這個,搖搖頭,看著那個,搖搖頭,看著自己一生的成就,秦老爺子簡直一臉嫌棄。


    好半晌,老爺子才總算撿垃圾一般地從自己的論文庫中,挑撿出了那麽一些,嗯,一共就九篇,根據網站上的提示,發表在了上麵。


    沒有直接過。


    和之前的答卷一樣,要審核的。


    然而就算這九篇全部能通過,才多少積分?


    完全不夠啊!


    根本就是杯水車薪好不好。


    “老了啊!”操作完之後,秦老爺子搖搖頭,現今,也隻能吃那點老本了,讓他再去搞研究?不符合身份了。


    簡單來說,既沒有那精神,也沒有那精力了。


    養老的人,如何去與年輕人爭?


    在很多的研究領域,不論是自然的還是人文的,很多人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其實就是發生在二十到四十這個階段。


    就如那個搞物理的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二十多歲,提出廣義相對論,三十多歲,而在此之後,其主要身份,就是“科學家”而不是“科學研究者”了。


    作為一生在醫藥體係中漫步的秦老爺子,對這一點再清楚不過。


    就如《黃帝內經》中所說的:“二八,腎氣盛,陰陽和;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


    到了“五八”也就是四十,就已經是“腎氣衰,發墮齒槁”。


    所以想在學習、研究上有成就,那就一定要趁早,趕在四十歲之前完成。


    不是說四十後就是個廢人了,按現今標準,四十還是“青年”呢,但確實,越往後,越事倍功半,以至事十功一,不論是精神還是精力,都越來越不濟,越來越支撐不起長年累月的、連軸轉的刻苦和鑽研,就更不用說日以繼夜了。


    不過,不論古今,不論中外,有成就的人,也多會由內在的成就而轉化為外在的成就,秦老爺子也並不例外。


    作為在醫學上攀登到一定高度的人,在醫學界以至於社會地位上,也是達到了一定高度的。


    積分不夠。


    限額不夠。


    那就想想,能不能另辟蹊徑。


    當窗子不通的時候,看看能不能走通門。當大門不通的時候,看看有沒有小門。


    這是很正常也很理所當然的事情。


    秦老爺子開始打電話,打給老友的,打給組織的,還有打給一些老領導的。


    有人知道這事,有人不知道。


    他的電話也引起了不少其他人的電話和了解,而後,一圈一圈的波浪和漣漪,也就這般擴散開來。


    秦老爺子並不是初始原點。


    他隻是其中的一個振蕩節點。


    很多很多個這樣的節點,讓這樣的振蕩,在國內的醫界、學界、商界、政界……幾乎所有的“界”,來回地反複著。


    ==


    感謝“木子水告雙木”的推薦票支持。


    感謝“風雲笑笑、”的月票捧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知全能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仲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仲道並收藏全知全能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