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麽東西能夠隱藏,如果有,那一定是曝光的程度還不夠。


    基於這樣的認識,蒲公英,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而且是國內國外,一起發力。


    日媒:


    《感冒是怎麽回事?》


    這是一個新聞訪談節目,節目一開始從感冒說起,並像模像樣似乎有理有據地把感冒和癌症以及AIDS平放到一起,並列為二十一世紀的人類三大難解醫學難題。


    很多觀眾開始時是莫名驚詫的,感冒,有這麽嚴重麽?有這麽重要的意義?


    但隨著專家的解說,他們就信了。


    然後,是關於蒲公英的介紹,特別是蒲公英一號衝劑。


    截止當前,蒲公英哪怕在中國,也不是人人皆知,甚至可以說,全民知名度不高於10%,在日本,就更是少有人知了。


    這時,媒體一介紹,萬眾嘩然。


    節目再往下,就是說道政府正就蒲公英一至四號衝劑的事,和中國方麵溝通,希望中國能夠開放蒲公英衝劑的配方,因為這不是一家一國之事,而是關乎全人類的健康事業。


    隨後,日本國內,幾乎所有的媒體,都開始發力。


    電視。


    報紙。


    網絡。


    日本商會欲注資蒲公英集團,你同意嗎?


    日本醫學類相關學會,欲與蒲公英集團達成知識互助聯盟,你同意嗎?


    日本欲引進蒲公英集團,包括協助成立蒲公英集團日本分公司,以及推廣蒲公英一至四號衝劑事宜,你同意嗎?


    東京大學數名教授,欲與蒲公英集團專家,進行醫學會談,你怎麽看?


    ……


    歐媒:


    《這是諾貝爾獎級別的成就嗎?》


    《這是中國的個人成就還是集體成就?》


    《從青蒿素到感冒衝劑,中國是否已經在醫學方麵,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a href="https://m.tsxsw.la" id="wzsy">tsxsw.la</a>


    《記者就蒲公英衝劑一事谘詢諾貝爾評審委員會,對方表示,目前正在積極了解中。》


    《記者日前就蒲公英之事溝通中國方麵,希望能夠獲得對蒲公英集團的采訪,目前尚未得到回應。》


    ……


    美媒:


    《神一樣的感冒藥!》


    《上帝是中國人嗎?祂為何如此偏愛中國!》


    《二十一世紀最大醫學成就,二十一世紀人類最大福音,感冒被攻克了!》


    《蒲公英創造曆史!》


    《奇跡再現!神奇的東方,神奇的中國,神奇的蒲公英!》


    “本報記者了解到,蒙大拿州正組織一百名小學的一百名學生,將於一周後前往中國,代表美國民眾及全世界民眾,向蒲公英集團獻花,以致敬其為全人類的健康事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美國就蒲公英衝劑之事,正與中國方麵展開會談,希望能夠以一個合理的價格,引進藥品。”


    ……


    非媒。


    澳媒。


    印媒。


    還有另一個與中國鄰近的,韓媒。


    整個地球上,幾乎所有國家的媒體,都好像爆炸了一般。


    中國的出鏡率,也從來就沒有這麽高過,簡直就像從百分之一然後一下子飆升到百分之一百億。


    然後,蒲公英與蒲公英集團,更是被掀到了頂上。


    它們是偉大的。


    它們是最偉大的。


    它們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


    無數的讚語,響徹天空與大地,而讚揚之後,所有的導向都歸去了一個地方——蒲公英,是怎麽回事?它有哪些人員組成?這些人,以往又分別有哪些傑出的成就和貢獻?


    而在中國,關於蒲公英的討論,更是已經趨向白熱化,幾乎達到了街頭巷尾、婦孺皆知的地步。


    ……


    山,還是那個山。


    人,也還是那些人。


    仿佛獨立於世,仿佛隔絕於世,不止人事,就連暑季的炎熱,這大自然的天然變化,仿佛也被隔絕在了山外。


    山頂皚皚雪。


    山中清清泉。


    山腳無垠之綠。


    山腰一片青黃。


    桑樹的清香,鬆樹的清香,橘子的清香,蘋果的清香,蒲公英的清香……


    很多很多的清香交織著、彌漫著。


    但這些所有的清香,都隻是配角,都隻是背景。


    單獨也罷,交融也罷,它們如同百卉千芳,爭奇鬥豔,但是,始終有那麽一味香,清新卻又濃烈,隱約卻又霸道,牢牢地占據著高高在上的王者之位。


    那是荷葉的香,荷花的香。


    許廣陵又對荷塘作了一番小小的改造,仿白居易、蘇東坡於西湖中浚立白堤、蘇堤一般,於荷塘中,設立了十字交叉的兩條小徑。


    於是,章老、陳老、鄭琴、大佬等人,不必再僅僅是可以於荷塘邊上漫步,而是可以深入荷塘,最近距離地感受以至於觸摸那荷葉、荷花。


    早上,或者晚上,中午及其它時候也有。


    這些人,一個,或幾個,徘徊於那十字小徑中,或拈花而嗅,或拿一個蒲團坐在地上,棲身於那荷葉荷花叢中。


    而許廣陵的生活,大體上,還是一如既往。


    在大宗師之路上行走著。


    在醫學、藥學、數學以至於音樂、繪畫等領域的大宗之路上行走著。


    需要重點一提的是數學。


    在陳老先生這位可以說是最好老師的教導下,許廣陵以數學的視角,由數學而至數學背後所牽連對應的現實物、事,從古代,到現代,一步一步地走過。


    一個個公式。


    一項項的發明和發現。


    所學與所得,早已遠遠超出了當初他“因需而學”的範疇,而一組可以應用於無名山草木的大型公式,也早已經被他推敲與驗證來回反複地構建出來。


    這些,都可以說是按部就班。


    這些天,許廣陵的收獲與所得,依然是處於突飛猛進的階段,不管是大宗師領域,還是大宗領域。


    但他的作息與節奏,卻還是一如之前,緊湊中貫穿著和緩。


    蒲公英之事,則是帶來了一點小小的變化。


    借助十級考核體係,越來越多的醫界藥界人士,被牽連進來,然後,許廣陵的思維,在某種程度上,與千百萬人的思維對接。


    起初,許廣陵隻是為幫助老師完成一個夢想。


    但當這個計劃真正開始推行之後,他才發現,“群體的智慧”,果然還是那麽的浩浩煌煌,不可忽視。


    藉由兩位老人打下的醫學根基,被再一次地拓展、加固,並在無數的方麵、方向上,交融交匯,然後融匯於一爐。


    除了這些之外,外界的各種信息,也被大佬每天實時地傳達過來。


    關於媒體的動向。


    關於國內外不少大型的集團公司想在中國西部設立據點等。


    關於國內外不少遊客、記者、行走學者及其它好多身份的人員,“意外”地從東西南北各個方向靠近這個無名山等。


    大佬說著這些,當成閑談,然後與許廣陵會心一笑。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啊!”一日,大佬這般笑歎道。


    “春風不度玉門關。”許廣陵同樣用一句詩,來作著應答。


    而大佬的回應是:


    “小許,你放心。”


    “你不想被打擾,那就不會被打擾。”


    “這點事情,我們還是可以做到的。”


    ==


    感謝“虹顏飄搖”的推薦票支持。


    感謝“安呼呼”的月票捧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知全能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仲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仲道並收藏全知全能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