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是好還是壞,是善還是惡,這隻是後天的人為二分法。


    這樣分,不是沒有用,但是,有局限。


    又或者說,不究竟。


    一個人是這樣,由人所組成的群體是這樣,由一個人或一個群體所做的事,所造成的形態、局麵,也是這樣。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兔兔那麽可愛,羊羊那麽可愛。


    人類卻割其毛、奪其皮、食其肉,這可不可惡,可不可恨?


    應該說,太可惡了,太可恨了。


    惡行累累,罄竹難書。


    但是站在人類的角度,卻是很難認同這種觀念的。就算有少數人類隻吃素不吃肉,隻著麻棉不著皮革,也很難麵對一個問題,那就是,植物其實也是生命。


    所以,善惡、好壞,不能用在這裏,而應該用另一個或幾個尺子,來衡量這種事。


    同樣的道理,當行修行界,下層傳承極為桎梏,修者仿佛被養在一個個孤立的池塘裏,絕大多數的修者包括其所在群體,永生永世都談不上在大江大河中暢遊,更不用說奔騰入海,迎來海闊天空的局麵。


    這又是好是壞呢?


    判定是好是壞並不那麽重要。


    追根溯源,探求形成這種局麵的背後原因,才是“根本”的、“究竟”的事情。


    不把根本和究竟首先搞清楚,任何判定或想法,都是妄想,任何舉動或行為,都是妄行。


    就如老子的道德經所言,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這裏的凶不是一定不好,而是模糊、混沌。


    或神或鬼。


    一腳踏出,前麵是天堂還是地獄根本無法預料。


    這種人,一般會被叫作神經病,這種隊友,一般會被叫作豬隊友。


    許廣陵告誡甘從式的話,其實也是他在這一世的行事宗旨。


    小小地改變一下身邊一些人的人生路線,是可以的,站在他的層次和高度,完全有這種隨心、隨意的資格。


    但大範圍地改變此世修行界的格局,暫時,他所站的高度還不夠,所處的層次也不夠。也所以,在這一點上,安處以默,鎮之以靜,本就是理所當然。


    這其實也就是前世先賢所謂的“窮則獨善其身”。


    本來麽,達則兼善天下也不是不行,如果這一世,他慢慢地走,一點點地紮根於這個世界,以“天才”甚至“超天才”的身份混在這個世界,然後被大勢力或者聖人之類的發掘,然後一步步也走到聖人的層次。


    那將來,讓這個世界按照他的心意做出改變和偏轉,也隻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但是,九年之期。


    這注定了他在這個世界,隻會是一個過客。


    過客麽,就不要做那麽多事了,因為沒有時間來收尾。甚至,短短九年,根本就沒有時間,來讓他“成長”。


    就如莊明軒,那小子,天資已經有了,努力也不缺,而又身在聖地,成長的內環境和外環境可謂極為優越,這個世間簡直都沒有第二個人可比。


    這其實也可以是莊明堂的模板。


    但短短九年的時間,又能成長到哪一步呢?


    凝氣?


    通脈?


    開竅?


    凝氣大成已經會被聖人認為是千年罕見之資了。


    通脈大成直接會被當成妖怪來觀察和研究。


    開竅大成?


    那根本無法解釋。


    那就不是妖怪,而是“妖孽”了,圈禁或斬殺,會被列入正常考慮。就算不如此,局麵也一定會變得極為複雜化,且不可控。


    所以莊明軒的模板,不適用於莊明堂。


    也所以,那才是莊明軒的模板。


    九年時間,這個前提下,最合適的,其實還是前世呂洞賓的有點裝的那首詩,“朝遊北越暮蒼梧,袖裏青蛇膽氣粗。三入嶽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


    而這期間,諸如許同輝、甘從式、徐亦山、小秀兒等人,一為隨緣,二為修行。


    <a id="wzsy" href="http://www.fqxsw.org">fqxsw.org</a>


    幾乎是低中高的樣本都有了。


    幾年的時間裏,許廣陵收獲不小,甚至都可以說極大。


    造化或相當接近造化層次的修行體係,他已經從零開始,從凝氣、通脈、開竅,一步步地拓展到了引氣、煉形、還真。


    但是開竅、煉形、還真,這三個層次,站在他的高度來看,其實是一而三三而一的,其中涉及太多,方方麵麵、點點滴滴,還存在著不少空缺和迷霧,暫時還並不能看得很清楚。


    特別是“開竅”,人身內外大小諸竅,其中之奧秘,多如天上繁星。


    許廣陵甚至懷疑,哪怕有朝一日他得證神位,也未必能悉知悉解其中之奧。


    也因此,總體來說,截至目前為止,他還並不能造出一種造化丹,使人服了之後直接在造化的高度,地階大成。


    哪怕三年過去了,目前最成功的研製,依然還是凝氣散。


    凝氣散,造化高度,100%,完成度,100%。


    其實凝氣散隻是一個代表,它真正意味著的東西是,許廣陵對這個層次的認識度。


    修行體係上,屬於這個層次的那一頁,真正可以翻篇了。


    不論是前世的那個世界,還是此世的這個世界,又或是未來的任何一個世界,任何的環境下,隻要理論上,“天地允許修行”。


    嗯,哪怕是純理論的,哪怕那個世界亙古以來都未有任何所謂的修者。


    許廣陵都一樣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凝聚出最適合的修行法門,包括藥劑方麵的配合之類,然後,短則瞬息,長則數日、數十日等等,立時、即時地跨過凝氣階段。


    這就是造化。


    我執造化理,是以,我也便是造化主。


    至少在這個層麵上,是這樣。


    而凝氣階段往上的藥劑研製,目前來說,還普遍地停留在百分之八九十左右。


    如果從常規角度,這其實已經算是“極品”了。


    簡單來說,一顆或幾顆藥劑下去,無視原本身體素質,也無視是否修行,更無視修行高度,一體、一律地將服用者直接導入天階,這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但如果目標是造化級別。


    則這種程度、這種級別,隻能說,離成功尚遠,遠到還看不清究竟有多少距離。


    三年時間過去,許廣陵也漸漸看清楚了。


    越往上去,方向越多。


    個體的差異化也越大。


    修行中所涉及的種種奧秘,也越來越廣闊無邊。


    這種情況下,哪怕他把“樣本”再擴大,以現在的這種基數,也是完全不夠的。


    他需要的,是一整個文明體係的支撐。


    簡單來說,他需要躋身於一個浩浩蕩蕩的修行文明中,並成為其中的領導者,然後才能“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複。”


    也隻有擁有那樣的環境,才有可能研製出直入天階的造化丹。


    得到這個結論,許廣陵笑著歎了口氣。


    歎氣,是發現如當下這般的小作坊式研究,已經行不通了,已經不再匹配他的發展高度了。


    笑,是另一條道,已經在眼中延展開。


    無需麵對窮途末路,這世間,還有什麽比這更幸福的事呢?


    沒有了。


    也所以,今日許真人,明日許教主?


    許廣陵想了想,又笑著搖了搖頭,這真是沒有想到的事呢。


    在此之前,他是真沒想到,有朝一日,他需要踐行這樣的一條道路,還以為能夠以“真人”的方式,一個人地或小團體地一直走下去呢。


    那也沒什麽。


    該如何則如何就是了。


    春夏秋冬漸次來,紅綠藍紫紛然開。


    天地最宜著何色?自有造化來剪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知全能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仲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仲道並收藏全知全能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