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又可見幾條人影大鵬般飛躍而至。
老狼向後一翻,借拳力翻躍落在小院屋脊,笑道:“告辭了,有機緣再領教全大俠峨眉絕技。”老狼見峨眉高手雲集,又素聞峨眉派有高絕劍陣,怕被峨眉十三鷹以劍陣圍困,故不願戀戰。
隻見他在屋脊輕輕一按,飛竄落向遠處農家房屋,再一竄已然不見了蹤影。飛天狼見得,急忙向另一方向逃去。
全興國見老狼遠遁,對幾名弟子叫道:“不能再讓這些人為非作歹,追。”引著幾名弟子施展開峨眉大鵬輕功向老狼遠去處追去。
張青峰仰頭向何靈問道:“何叔叔,母親為何沒有來接我呢?”何靈低下頭望著張青峰,遲疑良久,方才道:“那晚你母親和你父親一道走了。”一行熱淚從何靈的眼邊滾落。張青峰哭喊道:“不,何叔叔,告訴我,這不是真的……這不是真的……”
多年來,張宗正與林婉容像大哥、大嫂一樣關心他的成長,關心他的生活,他無法承受他們的離去,何況張青峰還是一個幼小的孩子。
張青峰一雙手搖晃著何靈,嚎啕大哭,眼淚肆意地流淌著。何靈慢慢地蹲下,望著張青峰的眼睛,將他緊緊擁抱在懷裏。
何靈默默地陪伴著張青峰將悲傷盡情宣泄,直到他嗓子變啞,無力再哭,隻剩下慢慢的抽噎。
陳湘君見張青峰悲傷大哭,默默走到他身前,遞給他一塊繡著竹葉的手巾擦淚。
何靈輕輕拍拍張青峰的背脊,道:“青峰,和湘君妹妹告別,該回家了,你父親、母親還等著我們去安葬。”張青峰慢慢放開何靈的手臂,擦幹眼淚,默默與陳湘君告別。
張宗正夫婦下葬那天,西風夾雜著冰冷的小雨,在山水間哀鳴。青城素雲道長、林長風,峨嵋派白飛猿、華雲師太等趕來送葬。
麵目凶惡的“方相”在柩車前驅鬼開道,翻飛的明旌之後是雙手捧著靈牌的張青峰,接著是四人輿夫抬著的柩車及一眾親友。
來到墓地,張青峰看著父母的棺槨緩緩落向墓穴,屈膝跪下,以額觸地,眼淚恰似斷線的珍珠滾落而下。
辦完張宗正夫妻的喪事,一眾人等回到張青峰家小院坐定。
林長風站起來抱拳道:“各位親友,在下青城派林長風,家師丹陽真人派我與師兄代表青城派全權處理師兄張宗正辦喪一事。我兄嫂為歹徒所害,青城派必將手刃真凶,以慰師兄、嫂子於九泉之下。今師兄與嫂子仙逝,留下獨子孤身一人,今日恰好眾位親友積聚,就想一起商議青峰日後生活的安排。”
一位中年儒生站起來道:“子曰:‘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故青峰應當遵從舊製,為父母守孝三年。”此人為張宗正遠房堂兄。
一位親友道:“青峰年幼,自己尚不能照顧自己,如何為父母守孝?”
一位親友道:“天狼幫恐怕還有人留在嘉定,青峰依舊處在危險之中。如果他長時間住在老屋,如何能保證他的安全?我看還是盡快送他上青城山,隻有有青城派庇護,我等親友才可放心。”
張林兩邊宗親紛紛發言,一時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峨眉派華雲師太站起來,手持拂塵道:“此處青城派素雲道長最為德高望重,我等可由何道長決斷此事。”眾人都轉首望向坐在上首的素雲道長。
素雲道長頭戴紫陽巾,穿一身洗得半舊的道袍,鶴目疏眉,身形飄逸,一派仙風道風。
他一雙靈氣逼人的鶴目向四周一掃,沉聲道:“親友守孝之論,甚合聖人之論,但青峰年幼孤身,守孝三年不可行。青峰生性淳樸,我們都相信他對父母有至誠守孝之心。貧道的意思是青峰可以守孝一月以盡孝道,一月後,貧道將帶青峰上青城學藝,將他撫養成人,以告慰師弟在天之靈,眾位親朋好友覺得如何?”眾人見素雲道長如此言語,紛紛讚同。
省城和本地的捕快將嘉定府搜尋了幾遍,都沒有抓到一個天狼幫的人。他們像風吹過嘉定府一般消失了,隻留下不甘心的捕
快還在苦苦追尋與案件相關的蛛絲馬跡。
日夜如梭,光陰似箭,張青峰一邊守孝,一邊跟隨素雲道長日夜苦練青城派功夫,一月時光一晃而逝。
上山前的前一天,張青峰收拾衣物,見房中還有一套農家男童衣衫和一塊繡著竹葉的手帕,便想去陳湘君家歸還衣物,拜謝救命之恩。
陽春三月時節,春風送暖,空氣中充滿了芬芳的花香,鳥兒四處翻飛啼叫,蜀中大地呈現出一派迷人的春天景象。
下午,素雲道長租了一輛馬車帶著張青峰前往。馬車緩緩經過一條繁華小街,張青峰道:“道長,我想買些禮物感謝陳叔叔父女,你看買什麽合適?”素雲道長道:“我帶你去購買。”兩人先去買了些點心和一壇酒,隨後到一家賣飾品的小店,買了一根純銀鬆木蘭花發簪。
春天的周家小院分外熱鬧,幾隻麻雀在院子邊的柳樹上嘰嘰喳喳,一雙燕子在屋簷下的草窩裏呢喃私語。
垂柳如絲,如絲的垂柳下,一個小女孩在靜靜的寫字。
張青峰走到她麵前叫道:“陳湘君。”小女孩秀美清雅,眼眸清亮,抬起頭見是張青峰,立時笑靨如花,叫道“青峰哥哥。”
張青峰將衣服遞給陳湘君道:“我明天就要隨素雲道長上青城山學藝,不知道什麽時候回來,今天來歸還借你們的衣服。”
“你要上青城了呀,” 陳湘君接過衣服道,“聽說習武的路很苦,你要多保重。”
張青峰露出堅毅神情,微微咬著牙道:“我一定要找到殺害父母的凶手替他們報仇,無論多麽艱難我都不怕。”父母的離去,讓他在短短的時間中承受了太多太大的煎熬與錘煉,身心比同齡人成熟了許多。
“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看著張青峰,陳湘君的眼神裏充滿了鼓勵。
屋中走出陳天漁,見兩人帶著幾樣禮品,忙道:“我與張總捕頭都是多年好友,不必帶這麽多禮物。”素雲道長道:“陳大哥,你救青峰於危急之間,這些隻是表示些心意,請務必收下!”
陳天漁撓撓頭,似乎有些難為情。
張青峰取出蘭花發簪,遞給湘君道:“我買了一件小禮物送給你。我覺得它好看就買了,不知道你喜不喜歡?”
陳湘君將它輕輕插在發髻上試了試,說道:“好看,放二年,等我長大了戴。”發簪的鬆木杆上鑲嵌著苗銀蘭花葉子,還搭配著幾顆晶瑩的琉璃珠子。陳湘君戴上雖然好看,不過身形太小,大小不大相宜。
張青峰轉眼看了看當初自己生病住的房間,問道:“我走後你們家可有發生過什麽事?可有看見過什麽奇形怪狀的東西?”
陳湘君搖搖頭,隨後想了想道:“你走後,有幾天水缸裏的魚老是少個一兩條,過了幾天就沒有再少過了。”
張青峰聞聽,一時有些悵然若失,心下想道:“看來金蠶已經養好傷離開了。”本想去黑龍洞附近找找,但想到那些可怖的毒物也就做罷了。
素雲道長看看陳湘君,說道:“周兄弟,你看你平時要忙於撐船打魚,或許不能很好地照顧女兒,你可願將女兒送上峨眉,拜在華雲師太門下?”
陳天漁大喜,笑道:“能拜在峨眉門下,可真是我周家的福氣呀!湘君,快過來拜謝道長。”
陳湘君甚是乖巧,立即跑過來給素雲道長恭恭敬敬拜了幾拜。
素雲道長道:“我上山就修書一封與華雲師太,叫她派人來接湘君上峨眉山。湘君清秀靈慧,華雲師太一定能將她調教成優異峨眉女弟子。” 陳天漁當下千恩萬謝。
素雲道長道:“周兄弟,我們明早就要出發,還有些東西要準備,就先告辭了。” 陳天漁帶著陳湘君依依不舍地將兩人送出一二裏,方才返回。
多年以後,張青峰還清楚的記得和素雲道長騎馬去青城山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三月的蜀中天氣溫潤中略帶寒意,兩人晨光初露時分出發,下午約申時到了青城山腳下。
山腳下是一座巍峨莊嚴而古樸自然的山門,上以
濃墨書“青城山”三個大字,字若龍蛇,相傳是陳摶老祖手書。
山門構架上采用道家四重簷式,每重簷上雕塑有神話人物或飛禽走獸。山門左右矗立一對形態威嚴的石獅,給道教氣息濃鬱的青城山增添了幾分莊重與神秘。
張青峰上過二次青城山:一次是四五歲時和父親上山為丹陽道長恭賀八十大壽,最近一次是和父親為丹陽道長拜年。
他父親公事繁雜他又年幼,每次都行色匆匆,以致於他還未曾好好體味過青城的幽靜雅韻。
踏進青城山山門不久,一陣幽幽的涼意便撲麵而來,放眼一望,山之四圍盡是蔥蘢林木,細細聆聽中,聽得密林深處傳來淙淙清泉流動之音,一路因奔走而燥熱煩悶的心立刻安靜下來。
丹陽道長早知兩人上山日期,便派出身邊一名道童在山門口迎候。道童名喚見素,約十四五歲,平常在丹陽道長身邊照料生活起居。
素雲道長自去處理山中要事,由見素引著張青峰一路遊玩上山。
一路行來,張青峰見山路陡峭曲折,林木蒼翠繁茂,溪水清澈白亮,俗世的煩悶喧囂都被隔離開來,說不出的清爽舒適。
見素引著他經過建福宮與天然閣來到天師洞,在天師洞邊的一處竹屋休憩落腳,隨後送上一杯清茶和素齋,說道:“今晚用過晚膳,掌門要召集眾人在議事殿議事,到時我來通知你。”
天師洞是青城山的主觀,相傳東漢末年,天師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青城山山腰第三混元頂峭壁間修煉布道,俗稱天師洞。
丹陽道長大振青城派聲威之後,便大興土木將其重建,建有三清殿、三皇殿、黃帝祠、講道場和議事殿。
張青峰閑來無事,便信步觀賞四周道教建築。他來到先是三清殿前,隻見一座重簷歇山頂樓閣式建築,殿前對聯寫著:“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心中忽地一動,記起張乾雲道長傳授功法似與此句頗有關聯,自語道:“此句是何意?”
一位守殿中年道士見他年幼,笑道:“你小小年紀,想你也看不懂。此聯可是老子道家思想的真傳,又暗含‘一氣化三清’的深刻寓意。”張青峰聞言,心頭不由生起對敬畏和求知之意。
拜完三清殿,張青峰又前往三皇殿和黃帝伺觀賞了一番。
三皇殿殿內供奉伏羲、神農、黃帝石刻造像。相傳黃帝曾在青城山跟隨仙人寧封子學道,寧封子還協助他打敗了蚩尤,後來黃帝功德圓滿,乘龍升天成仙,故青城山還給他修建了祠廟。
黃帝祠左側有一洞,乃張道陵修煉之天師洞。洞窟最上層有一石龕,供奉張天師石像。張天師麵有三目,神態威嚴,左手掌直伸向外,握有天師鎮山之寶:“陽平治都功印”。
青城派在三清殿四周建立起數處建築作為派中活動大本營:修建了碧瓦朱甍的講道場和走鸞飛鳳的議事殿,也修建了小巧素雅的住宿房和簡潔通透的修道間。
建築依據山形建立,將建築與自然融合,周邊培植花草樹木,清靜幽雅,實為修道悟道之絕佳場所。
天色冥暗之際,議事大殿的油燈和蠟燭點燃起來,大殿正中的梁上懸掛著一盞巨大的十六頭燃油銅燈,大廳地麵兩邊點著十隻手臂般粗的蠟燭,將議事大殿照得明晃晃如白晝一般。
張青峰進入大殿之時,殿內已有數十人到場。
殿中站立之人有道有俗,都按劍而立,排列森然成序。其間有人識得張青峰,見他進來都轉目看他,低聲議論。
議事大殿正中是一把雕刻著古鬆、高山與仙鶴的黃花梨扶手椅,坐著半閉眼目養神的青城掌門丹陽道長。
<a href="http://m.fantuankanshu.com" id="wzsy">fantuankanshu.com</a>
兩邊擺著四張鬆木椅,三張座椅上坐著丹陽道長座下第一代弟子,但不知何故,一張座椅上空無人坐。
素雲道長見張青峰到殿,便沉聲道:“眾弟子肅靜。”
素雲道長為青城派大弟子,執掌青城派刑罰多年,為人剛正威嚴,在青城派威望甚高,一出聲,大殿間立時寂靜下來。
老狼向後一翻,借拳力翻躍落在小院屋脊,笑道:“告辭了,有機緣再領教全大俠峨眉絕技。”老狼見峨眉高手雲集,又素聞峨眉派有高絕劍陣,怕被峨眉十三鷹以劍陣圍困,故不願戀戰。
隻見他在屋脊輕輕一按,飛竄落向遠處農家房屋,再一竄已然不見了蹤影。飛天狼見得,急忙向另一方向逃去。
全興國見老狼遠遁,對幾名弟子叫道:“不能再讓這些人為非作歹,追。”引著幾名弟子施展開峨眉大鵬輕功向老狼遠去處追去。
張青峰仰頭向何靈問道:“何叔叔,母親為何沒有來接我呢?”何靈低下頭望著張青峰,遲疑良久,方才道:“那晚你母親和你父親一道走了。”一行熱淚從何靈的眼邊滾落。張青峰哭喊道:“不,何叔叔,告訴我,這不是真的……這不是真的……”
多年來,張宗正與林婉容像大哥、大嫂一樣關心他的成長,關心他的生活,他無法承受他們的離去,何況張青峰還是一個幼小的孩子。
張青峰一雙手搖晃著何靈,嚎啕大哭,眼淚肆意地流淌著。何靈慢慢地蹲下,望著張青峰的眼睛,將他緊緊擁抱在懷裏。
何靈默默地陪伴著張青峰將悲傷盡情宣泄,直到他嗓子變啞,無力再哭,隻剩下慢慢的抽噎。
陳湘君見張青峰悲傷大哭,默默走到他身前,遞給他一塊繡著竹葉的手巾擦淚。
何靈輕輕拍拍張青峰的背脊,道:“青峰,和湘君妹妹告別,該回家了,你父親、母親還等著我們去安葬。”張青峰慢慢放開何靈的手臂,擦幹眼淚,默默與陳湘君告別。
張宗正夫婦下葬那天,西風夾雜著冰冷的小雨,在山水間哀鳴。青城素雲道長、林長風,峨嵋派白飛猿、華雲師太等趕來送葬。
麵目凶惡的“方相”在柩車前驅鬼開道,翻飛的明旌之後是雙手捧著靈牌的張青峰,接著是四人輿夫抬著的柩車及一眾親友。
來到墓地,張青峰看著父母的棺槨緩緩落向墓穴,屈膝跪下,以額觸地,眼淚恰似斷線的珍珠滾落而下。
辦完張宗正夫妻的喪事,一眾人等回到張青峰家小院坐定。
林長風站起來抱拳道:“各位親友,在下青城派林長風,家師丹陽真人派我與師兄代表青城派全權處理師兄張宗正辦喪一事。我兄嫂為歹徒所害,青城派必將手刃真凶,以慰師兄、嫂子於九泉之下。今師兄與嫂子仙逝,留下獨子孤身一人,今日恰好眾位親友積聚,就想一起商議青峰日後生活的安排。”
一位中年儒生站起來道:“子曰:‘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故青峰應當遵從舊製,為父母守孝三年。”此人為張宗正遠房堂兄。
一位親友道:“青峰年幼,自己尚不能照顧自己,如何為父母守孝?”
一位親友道:“天狼幫恐怕還有人留在嘉定,青峰依舊處在危險之中。如果他長時間住在老屋,如何能保證他的安全?我看還是盡快送他上青城山,隻有有青城派庇護,我等親友才可放心。”
張林兩邊宗親紛紛發言,一時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峨眉派華雲師太站起來,手持拂塵道:“此處青城派素雲道長最為德高望重,我等可由何道長決斷此事。”眾人都轉首望向坐在上首的素雲道長。
素雲道長頭戴紫陽巾,穿一身洗得半舊的道袍,鶴目疏眉,身形飄逸,一派仙風道風。
他一雙靈氣逼人的鶴目向四周一掃,沉聲道:“親友守孝之論,甚合聖人之論,但青峰年幼孤身,守孝三年不可行。青峰生性淳樸,我們都相信他對父母有至誠守孝之心。貧道的意思是青峰可以守孝一月以盡孝道,一月後,貧道將帶青峰上青城學藝,將他撫養成人,以告慰師弟在天之靈,眾位親朋好友覺得如何?”眾人見素雲道長如此言語,紛紛讚同。
省城和本地的捕快將嘉定府搜尋了幾遍,都沒有抓到一個天狼幫的人。他們像風吹過嘉定府一般消失了,隻留下不甘心的捕
快還在苦苦追尋與案件相關的蛛絲馬跡。
日夜如梭,光陰似箭,張青峰一邊守孝,一邊跟隨素雲道長日夜苦練青城派功夫,一月時光一晃而逝。
上山前的前一天,張青峰收拾衣物,見房中還有一套農家男童衣衫和一塊繡著竹葉的手帕,便想去陳湘君家歸還衣物,拜謝救命之恩。
陽春三月時節,春風送暖,空氣中充滿了芬芳的花香,鳥兒四處翻飛啼叫,蜀中大地呈現出一派迷人的春天景象。
下午,素雲道長租了一輛馬車帶著張青峰前往。馬車緩緩經過一條繁華小街,張青峰道:“道長,我想買些禮物感謝陳叔叔父女,你看買什麽合適?”素雲道長道:“我帶你去購買。”兩人先去買了些點心和一壇酒,隨後到一家賣飾品的小店,買了一根純銀鬆木蘭花發簪。
春天的周家小院分外熱鬧,幾隻麻雀在院子邊的柳樹上嘰嘰喳喳,一雙燕子在屋簷下的草窩裏呢喃私語。
垂柳如絲,如絲的垂柳下,一個小女孩在靜靜的寫字。
張青峰走到她麵前叫道:“陳湘君。”小女孩秀美清雅,眼眸清亮,抬起頭見是張青峰,立時笑靨如花,叫道“青峰哥哥。”
張青峰將衣服遞給陳湘君道:“我明天就要隨素雲道長上青城山學藝,不知道什麽時候回來,今天來歸還借你們的衣服。”
“你要上青城了呀,” 陳湘君接過衣服道,“聽說習武的路很苦,你要多保重。”
張青峰露出堅毅神情,微微咬著牙道:“我一定要找到殺害父母的凶手替他們報仇,無論多麽艱難我都不怕。”父母的離去,讓他在短短的時間中承受了太多太大的煎熬與錘煉,身心比同齡人成熟了許多。
“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看著張青峰,陳湘君的眼神裏充滿了鼓勵。
屋中走出陳天漁,見兩人帶著幾樣禮品,忙道:“我與張總捕頭都是多年好友,不必帶這麽多禮物。”素雲道長道:“陳大哥,你救青峰於危急之間,這些隻是表示些心意,請務必收下!”
陳天漁撓撓頭,似乎有些難為情。
張青峰取出蘭花發簪,遞給湘君道:“我買了一件小禮物送給你。我覺得它好看就買了,不知道你喜不喜歡?”
陳湘君將它輕輕插在發髻上試了試,說道:“好看,放二年,等我長大了戴。”發簪的鬆木杆上鑲嵌著苗銀蘭花葉子,還搭配著幾顆晶瑩的琉璃珠子。陳湘君戴上雖然好看,不過身形太小,大小不大相宜。
張青峰轉眼看了看當初自己生病住的房間,問道:“我走後你們家可有發生過什麽事?可有看見過什麽奇形怪狀的東西?”
陳湘君搖搖頭,隨後想了想道:“你走後,有幾天水缸裏的魚老是少個一兩條,過了幾天就沒有再少過了。”
張青峰聞聽,一時有些悵然若失,心下想道:“看來金蠶已經養好傷離開了。”本想去黑龍洞附近找找,但想到那些可怖的毒物也就做罷了。
素雲道長看看陳湘君,說道:“周兄弟,你看你平時要忙於撐船打魚,或許不能很好地照顧女兒,你可願將女兒送上峨眉,拜在華雲師太門下?”
陳天漁大喜,笑道:“能拜在峨眉門下,可真是我周家的福氣呀!湘君,快過來拜謝道長。”
陳湘君甚是乖巧,立即跑過來給素雲道長恭恭敬敬拜了幾拜。
素雲道長道:“我上山就修書一封與華雲師太,叫她派人來接湘君上峨眉山。湘君清秀靈慧,華雲師太一定能將她調教成優異峨眉女弟子。” 陳天漁當下千恩萬謝。
素雲道長道:“周兄弟,我們明早就要出發,還有些東西要準備,就先告辭了。” 陳天漁帶著陳湘君依依不舍地將兩人送出一二裏,方才返回。
多年以後,張青峰還清楚的記得和素雲道長騎馬去青城山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三月的蜀中天氣溫潤中略帶寒意,兩人晨光初露時分出發,下午約申時到了青城山腳下。
山腳下是一座巍峨莊嚴而古樸自然的山門,上以
濃墨書“青城山”三個大字,字若龍蛇,相傳是陳摶老祖手書。
山門構架上采用道家四重簷式,每重簷上雕塑有神話人物或飛禽走獸。山門左右矗立一對形態威嚴的石獅,給道教氣息濃鬱的青城山增添了幾分莊重與神秘。
張青峰上過二次青城山:一次是四五歲時和父親上山為丹陽道長恭賀八十大壽,最近一次是和父親為丹陽道長拜年。
他父親公事繁雜他又年幼,每次都行色匆匆,以致於他還未曾好好體味過青城的幽靜雅韻。
踏進青城山山門不久,一陣幽幽的涼意便撲麵而來,放眼一望,山之四圍盡是蔥蘢林木,細細聆聽中,聽得密林深處傳來淙淙清泉流動之音,一路因奔走而燥熱煩悶的心立刻安靜下來。
丹陽道長早知兩人上山日期,便派出身邊一名道童在山門口迎候。道童名喚見素,約十四五歲,平常在丹陽道長身邊照料生活起居。
素雲道長自去處理山中要事,由見素引著張青峰一路遊玩上山。
一路行來,張青峰見山路陡峭曲折,林木蒼翠繁茂,溪水清澈白亮,俗世的煩悶喧囂都被隔離開來,說不出的清爽舒適。
見素引著他經過建福宮與天然閣來到天師洞,在天師洞邊的一處竹屋休憩落腳,隨後送上一杯清茶和素齋,說道:“今晚用過晚膳,掌門要召集眾人在議事殿議事,到時我來通知你。”
天師洞是青城山的主觀,相傳東漢末年,天師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青城山山腰第三混元頂峭壁間修煉布道,俗稱天師洞。
丹陽道長大振青城派聲威之後,便大興土木將其重建,建有三清殿、三皇殿、黃帝祠、講道場和議事殿。
張青峰閑來無事,便信步觀賞四周道教建築。他來到先是三清殿前,隻見一座重簷歇山頂樓閣式建築,殿前對聯寫著:“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心中忽地一動,記起張乾雲道長傳授功法似與此句頗有關聯,自語道:“此句是何意?”
一位守殿中年道士見他年幼,笑道:“你小小年紀,想你也看不懂。此聯可是老子道家思想的真傳,又暗含‘一氣化三清’的深刻寓意。”張青峰聞言,心頭不由生起對敬畏和求知之意。
拜完三清殿,張青峰又前往三皇殿和黃帝伺觀賞了一番。
三皇殿殿內供奉伏羲、神農、黃帝石刻造像。相傳黃帝曾在青城山跟隨仙人寧封子學道,寧封子還協助他打敗了蚩尤,後來黃帝功德圓滿,乘龍升天成仙,故青城山還給他修建了祠廟。
黃帝祠左側有一洞,乃張道陵修煉之天師洞。洞窟最上層有一石龕,供奉張天師石像。張天師麵有三目,神態威嚴,左手掌直伸向外,握有天師鎮山之寶:“陽平治都功印”。
青城派在三清殿四周建立起數處建築作為派中活動大本營:修建了碧瓦朱甍的講道場和走鸞飛鳳的議事殿,也修建了小巧素雅的住宿房和簡潔通透的修道間。
建築依據山形建立,將建築與自然融合,周邊培植花草樹木,清靜幽雅,實為修道悟道之絕佳場所。
天色冥暗之際,議事大殿的油燈和蠟燭點燃起來,大殿正中的梁上懸掛著一盞巨大的十六頭燃油銅燈,大廳地麵兩邊點著十隻手臂般粗的蠟燭,將議事大殿照得明晃晃如白晝一般。
張青峰進入大殿之時,殿內已有數十人到場。
殿中站立之人有道有俗,都按劍而立,排列森然成序。其間有人識得張青峰,見他進來都轉目看他,低聲議論。
議事大殿正中是一把雕刻著古鬆、高山與仙鶴的黃花梨扶手椅,坐著半閉眼目養神的青城掌門丹陽道長。
<a href="http://m.fantuankanshu.com" id="wzsy">fantuankanshu.com</a>
兩邊擺著四張鬆木椅,三張座椅上坐著丹陽道長座下第一代弟子,但不知何故,一張座椅上空無人坐。
素雲道長見張青峰到殿,便沉聲道:“眾弟子肅靜。”
素雲道長為青城派大弟子,執掌青城派刑罰多年,為人剛正威嚴,在青城派威望甚高,一出聲,大殿間立時寂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