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麽文字呢?”朵央也感到好奇不已。
周遊沒說話,他仔細的辨認了起來…
然後周遊就驚訝的發現,這石板上麵的文字和圖案,與他在無名海島上見過的那種神秘文字和圖案,竟是極其的相似!
也就是說,這石板的曆史,至少能夠追朔至上古時期。
而且周遊在無名海島上得了大造化以後,已經能夠辨認出這些文字的內容。
於是周遊撫開石板上的浮塵,仔細的辨認了一番,嘴巴裏念著:“陰陽交匯,雲池之水,自通九幽,燭龍掌明,須彌洞天…”
“周遊,你…你認得這些東西?”朵央見狀好奇的問周遊道。
“額,我認得大概的意思。”
周遊含糊的回答了她一句。
“那石板上說的是什麽意思?”朵央忙追問他道。
“哦,大概的意思是說,這天坑裏頭,有是一種非常罕見的風水局,叫無明之地…”周遊說道。
“哦?這無明之地是什麽意思?”
朵央越聽越不明白了。畢竟她不是風水師,堪輿方麵的知識她本就不擅長。
“至陽外規,極陰中生,地脈吐納,陰陽無明。”沈煉喃喃的念叨出這幾句話來。
因為,在七竅玲瓏盞裏頭,就記載著關於“陰陽無明局”的內容。
“你說的好複雜,能換成我明白的意思解釋一下不?”冷秋靈又問他道。
於是周遊就幹脆朵央給解釋了一下,關於這個“陰陽交匯,無明之地”是怎麽一回事。
說起來這種極其罕見的風水局,其實跟天坑裏的特殊環境有直接的關係,因為天坑本來就是自然界中罕見的存在。
在風水格局中,天坑也被稱作大地的“脈孔”,是地脈納陽吐陰的呼吸器官,也是自然調和地脈屬性的關鍵所在。
而這個巨大的天坑裏,竟然還有一口深水潭,這種水潭在風水上被稱為雲池。
天坑是大地的地脈之孔,屬陽,而雲池裏有水,屬陰,兩者相融,形成了“陰陽交匯,無明之地”。
由於這種陰陽交匯的特殊構局,使得這裏頭,形成為了一處不受陰陽五行概念約束的區域。
根據風水學上的古老傳說,這種地勢能夠“直通九幽”。
所謂的九幽,是指地底最深幽處,與天界是對應的存在,謂天有九重天、地有九重地,“九幽”是數量詞,幽字有幽靜,幽暗隱藏之意,九幽中的九字,隻是因為它是數字單數中最大的數字,在華夏術數中,九最尊貴,所以有“極限”之意。
九幽是指地底最深最深處,形容極高和極低的地方。
而至於後麵那幾句,周遊一時間就搞不明白到底是什麽意思了。
“看樣子,這裏應該是古人的遺跡吧!”朵央這樣說道。
“肯定是有某位上古時的先人,發現了這天坑裏頭的風水非常特殊,然後才在此建了這些台階,還立了這塊石板!”
說到這裏,周遊又道:“若想弄清楚後麵那幾句的意思,我們就得前往所謂的九幽之地!”
“九幽之地?可這裏已經沒有去路了啊!”朵央疑惑的說道。
“那可不一定。”
周遊嘀咕了一句,然後在石頭牆四周圍打量了一番,便返回到那塊石板前,伸出右手摸索了一番。
在摸到石板底部的時候,周遊摸到了一塊突起的東西,他下意識的一按下去。
“喀嚓!”
一聲異響以後,一陣軋軋聲響中,那堵石頭牆突然緩緩的一分為二,當中出現了一個拱形的入口。
“這是什麽情況?”
朵央看見這一幕,嚇了一跳。
周遊卻沒說話,他看了看,然後邁步直接朝那入口裏走去。
朵央忙緊跟在周遊後麵,一起走了進去。
進去以後,裏麵黝黑的一片,也不知道是什麽原因,那種黑暗,就仿佛是無法讓光線透過一般。
就連周遊使出了天眼通,竟然也無法看透這一片黑暗…這不禁讓他心裏感到暗暗吃驚。
好在通道不寬,周遊和朵央兩人,一伸雙手就能夠摸著通道的兩側。
於是兩人就這樣一路摸索著,慢慢的往裏麵走去。
至少走了有十分鍾左右,前方突然出現了一個朝地底通去的台階。
兩人小心翼翼的慢步走下了台階,繼續往地底深處走去…
這台階非常幽長,兩人走了至少有半個鍾頭,才走到了底下。
到了這裏以後,兩人驚訝的發現,眼睛竟然能夠看到景象了。
因為這地方的四周圍的牆壁,是一種散發著幽光的材料砌成,也不知道是什麽材質。
借著這幽光,兩人才發現,這下麵好象是一個古老的居室,應該已經有很是久遠的年代了。
居室正前方,有一道黑色的石門。
“那石門很有可能是通往什麽地方,這樣吧,我走在前麵探路,朵央姑娘你在後麵跟緊了!”
周遊對朵央這樣說著,然後率先朝那石門走去。
隻到了石門前,周遊伸手一推,發現紋絲不動,於是他尋找了一下,便在石門上看見一個淺坑。
周遊將右手往淺坑裏頭一按,竟嵌了進去,與他手掌的大小正符合。
然後,那黑色石門隆隆的打開了,裏麵竟然還有一條通道。
而且這條通道,明顯是人工鑿製的拱道狀,同時沈煉發現,這通道周圍的牆壁和地板,竟然都是用跟石門一樣的材質構建而成。
“進去看看,裏麵到底是什麽情況!”
周遊頓時起了強烈的好奇心,他特別想知道,在這通道盡頭處,到底是什麽樣子的。
而朵央也是一樣的想法,她甚至比周遊更加迫切的想知道裏麵有什麽。
於是周遊和朵央,繼續往通道深處走去,大約又往前走了一百多米左右,通道前方出現了一個拐角。
進入拐角以後,眼前變得明亮了許多,並能夠隱約看見,前方有一陣陣彌漫朦朧的紅色霧藹。
透過那片霧藹,兩人發現,通道消失不見了,朦朧之中,前方竟是一個大山洞!
而且這個山洞,要比第一個進來時的山洞寬大許多。
周遊沒說話,他仔細的辨認了起來…
然後周遊就驚訝的發現,這石板上麵的文字和圖案,與他在無名海島上見過的那種神秘文字和圖案,竟是極其的相似!
也就是說,這石板的曆史,至少能夠追朔至上古時期。
而且周遊在無名海島上得了大造化以後,已經能夠辨認出這些文字的內容。
於是周遊撫開石板上的浮塵,仔細的辨認了一番,嘴巴裏念著:“陰陽交匯,雲池之水,自通九幽,燭龍掌明,須彌洞天…”
“周遊,你…你認得這些東西?”朵央見狀好奇的問周遊道。
“額,我認得大概的意思。”
周遊含糊的回答了她一句。
“那石板上說的是什麽意思?”朵央忙追問他道。
“哦,大概的意思是說,這天坑裏頭,有是一種非常罕見的風水局,叫無明之地…”周遊說道。
“哦?這無明之地是什麽意思?”
朵央越聽越不明白了。畢竟她不是風水師,堪輿方麵的知識她本就不擅長。
“至陽外規,極陰中生,地脈吐納,陰陽無明。”沈煉喃喃的念叨出這幾句話來。
因為,在七竅玲瓏盞裏頭,就記載著關於“陰陽無明局”的內容。
“你說的好複雜,能換成我明白的意思解釋一下不?”冷秋靈又問他道。
於是周遊就幹脆朵央給解釋了一下,關於這個“陰陽交匯,無明之地”是怎麽一回事。
說起來這種極其罕見的風水局,其實跟天坑裏的特殊環境有直接的關係,因為天坑本來就是自然界中罕見的存在。
在風水格局中,天坑也被稱作大地的“脈孔”,是地脈納陽吐陰的呼吸器官,也是自然調和地脈屬性的關鍵所在。
而這個巨大的天坑裏,竟然還有一口深水潭,這種水潭在風水上被稱為雲池。
天坑是大地的地脈之孔,屬陽,而雲池裏有水,屬陰,兩者相融,形成了“陰陽交匯,無明之地”。
由於這種陰陽交匯的特殊構局,使得這裏頭,形成為了一處不受陰陽五行概念約束的區域。
根據風水學上的古老傳說,這種地勢能夠“直通九幽”。
所謂的九幽,是指地底最深幽處,與天界是對應的存在,謂天有九重天、地有九重地,“九幽”是數量詞,幽字有幽靜,幽暗隱藏之意,九幽中的九字,隻是因為它是數字單數中最大的數字,在華夏術數中,九最尊貴,所以有“極限”之意。
九幽是指地底最深最深處,形容極高和極低的地方。
而至於後麵那幾句,周遊一時間就搞不明白到底是什麽意思了。
“看樣子,這裏應該是古人的遺跡吧!”朵央這樣說道。
“肯定是有某位上古時的先人,發現了這天坑裏頭的風水非常特殊,然後才在此建了這些台階,還立了這塊石板!”
說到這裏,周遊又道:“若想弄清楚後麵那幾句的意思,我們就得前往所謂的九幽之地!”
“九幽之地?可這裏已經沒有去路了啊!”朵央疑惑的說道。
“那可不一定。”
周遊嘀咕了一句,然後在石頭牆四周圍打量了一番,便返回到那塊石板前,伸出右手摸索了一番。
在摸到石板底部的時候,周遊摸到了一塊突起的東西,他下意識的一按下去。
“喀嚓!”
一聲異響以後,一陣軋軋聲響中,那堵石頭牆突然緩緩的一分為二,當中出現了一個拱形的入口。
“這是什麽情況?”
朵央看見這一幕,嚇了一跳。
周遊卻沒說話,他看了看,然後邁步直接朝那入口裏走去。
朵央忙緊跟在周遊後麵,一起走了進去。
進去以後,裏麵黝黑的一片,也不知道是什麽原因,那種黑暗,就仿佛是無法讓光線透過一般。
就連周遊使出了天眼通,竟然也無法看透這一片黑暗…這不禁讓他心裏感到暗暗吃驚。
好在通道不寬,周遊和朵央兩人,一伸雙手就能夠摸著通道的兩側。
於是兩人就這樣一路摸索著,慢慢的往裏麵走去。
至少走了有十分鍾左右,前方突然出現了一個朝地底通去的台階。
兩人小心翼翼的慢步走下了台階,繼續往地底深處走去…
這台階非常幽長,兩人走了至少有半個鍾頭,才走到了底下。
到了這裏以後,兩人驚訝的發現,眼睛竟然能夠看到景象了。
因為這地方的四周圍的牆壁,是一種散發著幽光的材料砌成,也不知道是什麽材質。
借著這幽光,兩人才發現,這下麵好象是一個古老的居室,應該已經有很是久遠的年代了。
居室正前方,有一道黑色的石門。
“那石門很有可能是通往什麽地方,這樣吧,我走在前麵探路,朵央姑娘你在後麵跟緊了!”
周遊對朵央這樣說著,然後率先朝那石門走去。
隻到了石門前,周遊伸手一推,發現紋絲不動,於是他尋找了一下,便在石門上看見一個淺坑。
周遊將右手往淺坑裏頭一按,竟嵌了進去,與他手掌的大小正符合。
然後,那黑色石門隆隆的打開了,裏麵竟然還有一條通道。
而且這條通道,明顯是人工鑿製的拱道狀,同時沈煉發現,這通道周圍的牆壁和地板,竟然都是用跟石門一樣的材質構建而成。
“進去看看,裏麵到底是什麽情況!”
周遊頓時起了強烈的好奇心,他特別想知道,在這通道盡頭處,到底是什麽樣子的。
而朵央也是一樣的想法,她甚至比周遊更加迫切的想知道裏麵有什麽。
於是周遊和朵央,繼續往通道深處走去,大約又往前走了一百多米左右,通道前方出現了一個拐角。
進入拐角以後,眼前變得明亮了許多,並能夠隱約看見,前方有一陣陣彌漫朦朧的紅色霧藹。
透過那片霧藹,兩人發現,通道消失不見了,朦朧之中,前方竟是一個大山洞!
而且這個山洞,要比第一個進來時的山洞寬大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