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如歡趴在床上,紅著臉想著剛剛喝藥吃粥的畫麵,不明白九皇叔為何對她這般好?
難道是因為九皇叔以為自己是他的侄女兒,才對他這般照顧?
可是也不對呀,這陛下可不止一個皇子公主,他們如今怕是都不知道這個九皇叔的存在,為何九皇叔獨獨對她這般好?
而且每次都在自己最危難的時候出現,救她於水火,是出於什麽目的?
她實在好奇這原因,卻又一直想不明白。
背上的傷隱隱作痛,姬如歡閉合眼睛卻是有些睡不著,幹脆睜開眼睛看向坐在窗邊的人。
歪頭看著坐在床邊看書的九皇叔,姬如歡小聲說道,“那個,咱們現在是在哪兒?”
九皇叔抬頭看了一眼趴在床上的姬如歡,開口應道,“好好養傷。”
明顯不打算告訴自己是在哪兒,姬如歡撅了撅嘴,繼續開口說道,“那您能不能通知我父親一聲,告訴他我沒事。”
已經把視線放回了手中書上的九皇叔輕輕的“嗯”了一聲,便再沒了動靜。
“您是不是派人跟蹤我了?為何每次我有危險的時候您都能及時出現,救下我。”
“您真的是皇上的弟弟麽?為何進宮還要冒充刺客啊?”
窗邊的人似是沒聽見一般,繼續看著手裏的書。
得不到回答的姬如歡,氣惱的將頭轉向了另一邊,開始擔憂起父親。
宮裏鬧刺客,皇上跟父親怕是都已經知道了,父親會不會因為自己跟太後鬧翻?也不知道如今是什麽情況。
正胡思亂想著,可能是喝的藥發揮了作用,姬如歡漸漸的閉上了眼睛,睡了過去。
而此時窗邊的人,視線已經從書上移開,正眼神複雜的看著趴在床上的人。
這時外麵響起了敲門聲,獨孤馳硯微微皺眉,放下手裏的書悄無聲息的出了門。
看著門口候著的夏至,獨孤馳硯放低的聲音開口問道,“何事?”
夏至施禮開口應道,“主子,外麵在到處搜捕刺客和姬大小姐的下落,咱還是想辦法悄悄將姬大姑娘送回去吧。”
獨孤馳硯微微皺眉,“讓你查的事情可有眉目?”
夏至應道,“太後突然想殺姬姑娘,應該是受了長公主的攛掇,屬下猜測,可能是因為姬姑娘跟吳家小公子的婚約。”
害怕吵到屋裏的人,獨孤馳硯邊離開屋裏門口邊開口說道,“不是已經解除了婚約?”
夏至跟在獨孤馳硯身後應道,“吳家小公子回來後並不樂意,吵著非姬姑娘不娶,還折騰的自己大病了一場,但吳家好像並不願跟姬家結親,特別是太後。”
獨孤馳硯抿唇應道,“看來太後應該也知道她的身世。”
夏至擔心的道,“主子,咱們不能攙和這些事情。”
獨孤馳硯頓了頓,應道,“我自有分寸,繼續查,長公主為何要攛掇太後殺她。”
夏至有些不情願的應下,轉身離開,獨孤馳硯看著夏至離開的方向,若有所思。
此時的朝堂之上,卻因為刺客和鳳陽郡主失蹤一事,吵的不可開交。
“陛下,鳳陽郡主勾結西夏軍一事,乃有人親眼所見,還請陛下明察,決不能讓那勾結賣國之賊人逍遙法外。”
“是啊,陛下,鳳陽郡主突然失蹤,說不定就是那埋伏在京都的西夏細作所為。”
姬將軍氣惱的指著兩人,“胡說八道,若不是我兒不顧自身危險燒了西夏戰船糧草,甚至為了此事差點喪命西海,西夏哪兒會輕易退兵,你們居然敢汙蔑我兒勾結西夏,簡直血口噴人。”
坐在龍椅上的皇上陰沉著臉,看著下麵俞家和吳家的兩人,冷聲問道,“把那個親眼所見之人帶上來,朕倒是要看看,他到底親眼所見到了什麽!順便也把吳越軒叫來,是他帶著鳳陽郡主去的北境,鳳陽郡主勾結西夏一事,他想必應該知情。“
吳越銘忙站住來開口說道,“這,陛下,越軒跟鳳陽郡主到了衡山之後,便分道揚鑣了,定不會知道鳳陽郡主勾結西夏一事的。”
皇帝怒斥道,“怎麽,朕想要見誰,如今還做不了主了,還要經過你們的允許才成了?”
吳越銘忙上前跪下請罪,“陛下息怒,微臣絕非此意。”
皇帝冷哼一聲,並不搭理跪著的吳越銘,而是大聲斥道,“胡奎何在?”
京兆府尹胡奎抬起袖子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從後麵站了出來,上前跪下施禮,“臣在。”
皇帝冷冷看著跪在下麵的人,開口斥道,“你倒是給朕好好解釋解釋,這京都剛清理了大涼刺客,怎麽又冒出來了西夏刺客?”
京兆府尹胡奎在心裏暗歎一聲倒黴,腦子邊轉邊開口應道,“啟稟陛下,之前鳳陽郡主遇刺一事,臣便對京都外來之人徹查了一番,絕無西夏刺客混入的可能,除非是長期潛伏在京都的細作,若不犯事,微臣、微臣便也無能為力。”
皇帝拿起前麵的奏折便朝著那胡奎扔了過去,“無能為力?你一京兆府尹,京都出了刺客,你卻告訴朕無能為力?朕要你何用!”
被遷怒的京兆府尹頭冒冷汗,他當然聽出來皇上明顯有袒護鳳陽郡主之心,眼神一閃,磕頭應道,“微臣無能,陛下恕罪,不過微臣覺得鳳陽郡主一事,倒不似西夏刺客所為,更像是有人想要借刺客之手,置鳳陽郡主於死地。”
皇帝倒是收起了自己的怒火,麵露疑惑看向下麵的胡奎,“繼續說。”
胡奎稍稍鬆了一口氣,開口應道,“鳳陽郡主雖貴為郡主,卻也不至於讓大涼跟西夏同時出動,畢竟大涼跟西夏費如此大的力氣,刺殺一個還未及笄的女子,對他們有何好處?明顯得不償失。”
“微臣覺得,這買通死士冒充大涼或西夏細作,將罪名安在西夏跟大涼的頭上,也不是不可以。”
皇帝的麵色變的越來越陰沉,待胡奎說完,便大聲道,“大理寺卿何在?”
“臣在。”
“重新徹查鳳陽郡主遇刺一事,朕倒是要看看,到底是何人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翻雲覆雨。”
“微臣領命。”
這時外麵響起內侍的唱嗬,“陛下,證人和吳小公子帶到。”
“傳。”
看了看下麵跪著的一行官員,皇帝總算開恩,開口說道,“都起來吧。”
眾人謝恩回到各自的位置,便見著內侍領著一個身穿鎮北軍鐵甲的士兵,和吳家小公子吳越軒進了大殿。
那士兵走在吳小公子的身邊,低著頭戰戰兢兢的模樣一看就有些害怕,走起路來一顫一顫的似乎腿都在抖,與一旁氣定神閑的吳小公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吳越軒半跪施禮,“越軒參見陛下。”
那士兵則雙膝跪地匍匐下身子道,“小的王、王三兒,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朝著吳越軒揮了揮手,“你先一旁等著。”
吳越軒站起身來,沒往自己大哥身邊站,卻是站到了姬將軍身邊去了,吳越銘看著這般情形,在心裏歎息一聲,今日之事,怕是終不能如父親所願,反而會得不償失了。
難道是因為九皇叔以為自己是他的侄女兒,才對他這般照顧?
可是也不對呀,這陛下可不止一個皇子公主,他們如今怕是都不知道這個九皇叔的存在,為何九皇叔獨獨對她這般好?
而且每次都在自己最危難的時候出現,救她於水火,是出於什麽目的?
她實在好奇這原因,卻又一直想不明白。
背上的傷隱隱作痛,姬如歡閉合眼睛卻是有些睡不著,幹脆睜開眼睛看向坐在窗邊的人。
歪頭看著坐在床邊看書的九皇叔,姬如歡小聲說道,“那個,咱們現在是在哪兒?”
九皇叔抬頭看了一眼趴在床上的姬如歡,開口應道,“好好養傷。”
明顯不打算告訴自己是在哪兒,姬如歡撅了撅嘴,繼續開口說道,“那您能不能通知我父親一聲,告訴他我沒事。”
已經把視線放回了手中書上的九皇叔輕輕的“嗯”了一聲,便再沒了動靜。
“您是不是派人跟蹤我了?為何每次我有危險的時候您都能及時出現,救下我。”
“您真的是皇上的弟弟麽?為何進宮還要冒充刺客啊?”
窗邊的人似是沒聽見一般,繼續看著手裏的書。
得不到回答的姬如歡,氣惱的將頭轉向了另一邊,開始擔憂起父親。
宮裏鬧刺客,皇上跟父親怕是都已經知道了,父親會不會因為自己跟太後鬧翻?也不知道如今是什麽情況。
正胡思亂想著,可能是喝的藥發揮了作用,姬如歡漸漸的閉上了眼睛,睡了過去。
而此時窗邊的人,視線已經從書上移開,正眼神複雜的看著趴在床上的人。
這時外麵響起了敲門聲,獨孤馳硯微微皺眉,放下手裏的書悄無聲息的出了門。
看著門口候著的夏至,獨孤馳硯放低的聲音開口問道,“何事?”
夏至施禮開口應道,“主子,外麵在到處搜捕刺客和姬大小姐的下落,咱還是想辦法悄悄將姬大姑娘送回去吧。”
獨孤馳硯微微皺眉,“讓你查的事情可有眉目?”
夏至應道,“太後突然想殺姬姑娘,應該是受了長公主的攛掇,屬下猜測,可能是因為姬姑娘跟吳家小公子的婚約。”
害怕吵到屋裏的人,獨孤馳硯邊離開屋裏門口邊開口說道,“不是已經解除了婚約?”
夏至跟在獨孤馳硯身後應道,“吳家小公子回來後並不樂意,吵著非姬姑娘不娶,還折騰的自己大病了一場,但吳家好像並不願跟姬家結親,特別是太後。”
獨孤馳硯抿唇應道,“看來太後應該也知道她的身世。”
夏至擔心的道,“主子,咱們不能攙和這些事情。”
獨孤馳硯頓了頓,應道,“我自有分寸,繼續查,長公主為何要攛掇太後殺她。”
夏至有些不情願的應下,轉身離開,獨孤馳硯看著夏至離開的方向,若有所思。
此時的朝堂之上,卻因為刺客和鳳陽郡主失蹤一事,吵的不可開交。
“陛下,鳳陽郡主勾結西夏軍一事,乃有人親眼所見,還請陛下明察,決不能讓那勾結賣國之賊人逍遙法外。”
“是啊,陛下,鳳陽郡主突然失蹤,說不定就是那埋伏在京都的西夏細作所為。”
姬將軍氣惱的指著兩人,“胡說八道,若不是我兒不顧自身危險燒了西夏戰船糧草,甚至為了此事差點喪命西海,西夏哪兒會輕易退兵,你們居然敢汙蔑我兒勾結西夏,簡直血口噴人。”
坐在龍椅上的皇上陰沉著臉,看著下麵俞家和吳家的兩人,冷聲問道,“把那個親眼所見之人帶上來,朕倒是要看看,他到底親眼所見到了什麽!順便也把吳越軒叫來,是他帶著鳳陽郡主去的北境,鳳陽郡主勾結西夏一事,他想必應該知情。“
吳越銘忙站住來開口說道,“這,陛下,越軒跟鳳陽郡主到了衡山之後,便分道揚鑣了,定不會知道鳳陽郡主勾結西夏一事的。”
皇帝怒斥道,“怎麽,朕想要見誰,如今還做不了主了,還要經過你們的允許才成了?”
吳越銘忙上前跪下請罪,“陛下息怒,微臣絕非此意。”
皇帝冷哼一聲,並不搭理跪著的吳越銘,而是大聲斥道,“胡奎何在?”
京兆府尹胡奎抬起袖子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從後麵站了出來,上前跪下施禮,“臣在。”
皇帝冷冷看著跪在下麵的人,開口斥道,“你倒是給朕好好解釋解釋,這京都剛清理了大涼刺客,怎麽又冒出來了西夏刺客?”
京兆府尹胡奎在心裏暗歎一聲倒黴,腦子邊轉邊開口應道,“啟稟陛下,之前鳳陽郡主遇刺一事,臣便對京都外來之人徹查了一番,絕無西夏刺客混入的可能,除非是長期潛伏在京都的細作,若不犯事,微臣、微臣便也無能為力。”
皇帝拿起前麵的奏折便朝著那胡奎扔了過去,“無能為力?你一京兆府尹,京都出了刺客,你卻告訴朕無能為力?朕要你何用!”
被遷怒的京兆府尹頭冒冷汗,他當然聽出來皇上明顯有袒護鳳陽郡主之心,眼神一閃,磕頭應道,“微臣無能,陛下恕罪,不過微臣覺得鳳陽郡主一事,倒不似西夏刺客所為,更像是有人想要借刺客之手,置鳳陽郡主於死地。”
皇帝倒是收起了自己的怒火,麵露疑惑看向下麵的胡奎,“繼續說。”
胡奎稍稍鬆了一口氣,開口應道,“鳳陽郡主雖貴為郡主,卻也不至於讓大涼跟西夏同時出動,畢竟大涼跟西夏費如此大的力氣,刺殺一個還未及笄的女子,對他們有何好處?明顯得不償失。”
“微臣覺得,這買通死士冒充大涼或西夏細作,將罪名安在西夏跟大涼的頭上,也不是不可以。”
皇帝的麵色變的越來越陰沉,待胡奎說完,便大聲道,“大理寺卿何在?”
“臣在。”
“重新徹查鳳陽郡主遇刺一事,朕倒是要看看,到底是何人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翻雲覆雨。”
“微臣領命。”
這時外麵響起內侍的唱嗬,“陛下,證人和吳小公子帶到。”
“傳。”
看了看下麵跪著的一行官員,皇帝總算開恩,開口說道,“都起來吧。”
眾人謝恩回到各自的位置,便見著內侍領著一個身穿鎮北軍鐵甲的士兵,和吳家小公子吳越軒進了大殿。
那士兵走在吳小公子的身邊,低著頭戰戰兢兢的模樣一看就有些害怕,走起路來一顫一顫的似乎腿都在抖,與一旁氣定神閑的吳小公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吳越軒半跪施禮,“越軒參見陛下。”
那士兵則雙膝跪地匍匐下身子道,“小的王、王三兒,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朝著吳越軒揮了揮手,“你先一旁等著。”
吳越軒站起身來,沒往自己大哥身邊站,卻是站到了姬將軍身邊去了,吳越銘看著這般情形,在心裏歎息一聲,今日之事,怕是終不能如父親所願,反而會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