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今夜聽到的話,姬如歡便麵色陰沉,開口應道,“你所猜不差,正是四皇子勾結了大涼,打算算計除掉我父親和兩位哥哥。”
吳越軒麵色同樣不怎麽好看,冷聲應道,“真要是這樣一個人繼承了大統,這大明怕是也快要走到盡頭了。”
姬如歡讚同點頭,這一世,不管是付出什麽樣的代價,她也不能讓四皇子再坐上那個位置。
想著這事兒關係到姬如歡的父親,吳越軒開口詢問道,“既知道了這消息,你有什麽打算?”
姬如歡對於吳越軒這個人,是沒什麽意見的,兩個人一起上過戰場殺過敵,也算是過命的交情。
雖然兩人之前又些過節,對彼此也有些誤解,但相處過之後,都覺得彼此人品並不似表麵看到的那般。
知道這人的人品靠得住,姬如歡也不打算隱瞞,開口說道,“我父親可能現在都不知道如今京都的具體情況,我懷疑是有人刻意攔下了送去北境的消息,所以我打算親自去北境一趟。”
吳越軒挑了挑眉,對於姬如歡的決定倒不是太驚訝,畢竟當初北境大戰之際,這人都敢往北境跑,還幹出了不少驚天動地的事情。
“我陪你去一趟。”吳越軒開口說道。
姬如歡吃驚的看著吳越軒,“你不回遼東了?”
吳越軒應道,“暫時不回去了。”
姬如歡緊緊盯著吳越軒,盯了好一會兒,也不說話,吳越軒都有些不自在了,開口說道,“你有什麽話就直說,老盯著我看幹什麽?”
姬如歡這才開口說道,“你老實說,你跟我去北境,是不是想替你吳家拉攏我父親?”
吳越軒愣了愣,才斥道,“什麽亂七八糟的?我是那種人麽?我是擔心姬將軍,那可是未來嶽父,未來嶽父有事,我怎麽能袖手旁觀。”
姬如歡很是無語的看著吳越軒,“閉嘴吧你,誰是嶽父,真想讓我父親給你當嶽父,我倒是可以給父親說說,讓他把我那好妹妹嫁給你。”
吳越軒眼裏閃過一絲失望,正色應道,“若真是讓大涼得逞,你父親出了事,大周也趁機發難,這北境絕對要落入大涼之手。”
姬如歡聽得吳越軒的話,歎息應道,“我父親兢兢業業的保衛大明的江山,可是這些在京都裏養尊處優的達官貴人皇親國戚們,卻這般算計,心心念念的想置我父親於死地……,真是讓人寒心,你說我父親這般,值麽?”
吳越軒沉默了一會兒,才開口應道,“當你真正成為了一名保家衛國的士戰士,才能體會,他們這般兢兢業業保衛的並不隻是大明的江山,或許在他們心裏,保衛的更是他們身後的家人,他們的親人、朋友,還有他們作為一個大明百姓的尊嚴。”
姬如歡聽得雲裏霧裏,卻是不太能體會,可沒想到有一天,她居然也會變成他們其中的一員。
看著姬如歡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吳越軒轉移了話題,“扯遠了,既打算去北境,你打算何時動身?”
姬如歡歎息一聲,“在過幾天吧。”
她倒是想即可動身,越快越好,見到父親,告訴了父親京都的情況,她也好安心。
可是大伯還住在鎮國公府,她不能讓鎮國公府一直被大伯控製在手裏,她必須想辦法盡快將大伯一家趕出鎮國公府,並讓鎮國公府與大伯劃清界限。
想著今天夜裏聽得的話,姬如歡眼裏閃過一絲冷意,或許她倒是可以將計就計,剛好也是將大伯一家趕出鎮國公府的契機。
姬如歡看向吳越軒,若是有他跟著一起去北境也不錯,畢竟自己如今沒什麽人手。
經過了今夜之事,姬如歡也明白的一個道理,即便是自己一個人再厲害,也是雙拳難敵四手,架不住別人的人多來著。
若是多個人一起,也多了一份力量,加上今夜所見,估計吳越軒手裏也還有一幫子人手。
這般想著,姬如歡便開口說道,“你如今住哪裏?我出發時派人通知你。”
吳越軒應道,“暫時就這兒落腳。”
姬如歡微微皺眉,雖心裏有猜測,卻還是開口問道,“這地方是?”
便聽得吳越軒應道,“國色天香。”
一聽名字,就知道是個妓院,姬如歡很是嫌棄的看了一眼吳越軒,“居然找這麽個位置落腳。”
吳越軒接收到姬如歡眼裏的嫌棄,很是無奈的應道,“沒辦法,就這地方比較隱蔽,不會被家裏發現,要是被發現了,定會被家裏人抓起來送回遼東去。”
兩個人聊得差不多,姬如歡便起身告辭,打算跟小花一起回去鎮國公府了。
吳越軒卻不放心,硬是帶了兩個人將姬如歡送到了鎮國公府的院牆外麵,看著姬如歡飛身翻過院牆才回去。
當然這一路回去,也發現這京都裏鬧出了不小的動靜,應該是四皇子等人還在抓刺客,好在幾個人都身手了得,並沒有被那些巡邏護衛發現。
悄無聲息的回了小院,收拾了一番躺在床上後,姬如歡卻有些睡不著。
想著吳越軒所說,將消息告訴了他大哥之後,他大哥的反應。
吳越軒大哥的反應,當然也代表了吳家的態度,這是明明知道了大明有人勾結大涼打算構陷她父親,吳家也並不打算插手,選擇袖手旁觀?
打算坐收漁翁之利,或者是想著反正拉攏不了父親,被人除掉,倒是少了一個對手?
奪儲之爭,她發現,即便是想要獨善其身並不參與也這麽難,既都拉攏不了,又擔心被別人拉攏,還不如除之而後快,安心!
姬如歡歎息一聲,待去了北境見了父親,她或許該跟父親好好談一談,這以後的路到底要如何選擇。
或許是別院裏見的人不為外人道,四皇子在別院遭遇刺客的事情,並沒有在京都軒起多大的波瀾,一切都風平浪靜,似是什麽都沒發生一般。
姬如歡倒是沒機會閑下來。
姬將軍一家都去了北境,而鳳陽郡主離京兩年突然歸來,大多也都是猜測鳳陽郡主是從北境歸來。
這般猜想著,便有不少人同樣關心起鎮國姬將軍的態度來。
於是便有不少王宮貴胄家眷貴女們找上門來,或送來各種宴會的請柬,或是送來了探望的拜帖,甚至有人直接拿著拜帖上了門。
宴會請柬倒是能推了,可直接拿著拜帖上門來的,也不好直接將人拒之門外。
隻得將人請進來,勉強應付一二,當然也不會給他們透露任何其它的消息,所有前來打探的人,也都隻能無功而返。
吳越軒麵色同樣不怎麽好看,冷聲應道,“真要是這樣一個人繼承了大統,這大明怕是也快要走到盡頭了。”
姬如歡讚同點頭,這一世,不管是付出什麽樣的代價,她也不能讓四皇子再坐上那個位置。
想著這事兒關係到姬如歡的父親,吳越軒開口詢問道,“既知道了這消息,你有什麽打算?”
姬如歡對於吳越軒這個人,是沒什麽意見的,兩個人一起上過戰場殺過敵,也算是過命的交情。
雖然兩人之前又些過節,對彼此也有些誤解,但相處過之後,都覺得彼此人品並不似表麵看到的那般。
知道這人的人品靠得住,姬如歡也不打算隱瞞,開口說道,“我父親可能現在都不知道如今京都的具體情況,我懷疑是有人刻意攔下了送去北境的消息,所以我打算親自去北境一趟。”
吳越軒挑了挑眉,對於姬如歡的決定倒不是太驚訝,畢竟當初北境大戰之際,這人都敢往北境跑,還幹出了不少驚天動地的事情。
“我陪你去一趟。”吳越軒開口說道。
姬如歡吃驚的看著吳越軒,“你不回遼東了?”
吳越軒應道,“暫時不回去了。”
姬如歡緊緊盯著吳越軒,盯了好一會兒,也不說話,吳越軒都有些不自在了,開口說道,“你有什麽話就直說,老盯著我看幹什麽?”
姬如歡這才開口說道,“你老實說,你跟我去北境,是不是想替你吳家拉攏我父親?”
吳越軒愣了愣,才斥道,“什麽亂七八糟的?我是那種人麽?我是擔心姬將軍,那可是未來嶽父,未來嶽父有事,我怎麽能袖手旁觀。”
姬如歡很是無語的看著吳越軒,“閉嘴吧你,誰是嶽父,真想讓我父親給你當嶽父,我倒是可以給父親說說,讓他把我那好妹妹嫁給你。”
吳越軒眼裏閃過一絲失望,正色應道,“若真是讓大涼得逞,你父親出了事,大周也趁機發難,這北境絕對要落入大涼之手。”
姬如歡聽得吳越軒的話,歎息應道,“我父親兢兢業業的保衛大明的江山,可是這些在京都裏養尊處優的達官貴人皇親國戚們,卻這般算計,心心念念的想置我父親於死地……,真是讓人寒心,你說我父親這般,值麽?”
吳越軒沉默了一會兒,才開口應道,“當你真正成為了一名保家衛國的士戰士,才能體會,他們這般兢兢業業保衛的並不隻是大明的江山,或許在他們心裏,保衛的更是他們身後的家人,他們的親人、朋友,還有他們作為一個大明百姓的尊嚴。”
姬如歡聽得雲裏霧裏,卻是不太能體會,可沒想到有一天,她居然也會變成他們其中的一員。
看著姬如歡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吳越軒轉移了話題,“扯遠了,既打算去北境,你打算何時動身?”
姬如歡歎息一聲,“在過幾天吧。”
她倒是想即可動身,越快越好,見到父親,告訴了父親京都的情況,她也好安心。
可是大伯還住在鎮國公府,她不能讓鎮國公府一直被大伯控製在手裏,她必須想辦法盡快將大伯一家趕出鎮國公府,並讓鎮國公府與大伯劃清界限。
想著今天夜裏聽得的話,姬如歡眼裏閃過一絲冷意,或許她倒是可以將計就計,剛好也是將大伯一家趕出鎮國公府的契機。
姬如歡看向吳越軒,若是有他跟著一起去北境也不錯,畢竟自己如今沒什麽人手。
經過了今夜之事,姬如歡也明白的一個道理,即便是自己一個人再厲害,也是雙拳難敵四手,架不住別人的人多來著。
若是多個人一起,也多了一份力量,加上今夜所見,估計吳越軒手裏也還有一幫子人手。
這般想著,姬如歡便開口說道,“你如今住哪裏?我出發時派人通知你。”
吳越軒應道,“暫時就這兒落腳。”
姬如歡微微皺眉,雖心裏有猜測,卻還是開口問道,“這地方是?”
便聽得吳越軒應道,“國色天香。”
一聽名字,就知道是個妓院,姬如歡很是嫌棄的看了一眼吳越軒,“居然找這麽個位置落腳。”
吳越軒接收到姬如歡眼裏的嫌棄,很是無奈的應道,“沒辦法,就這地方比較隱蔽,不會被家裏發現,要是被發現了,定會被家裏人抓起來送回遼東去。”
兩個人聊得差不多,姬如歡便起身告辭,打算跟小花一起回去鎮國公府了。
吳越軒卻不放心,硬是帶了兩個人將姬如歡送到了鎮國公府的院牆外麵,看著姬如歡飛身翻過院牆才回去。
當然這一路回去,也發現這京都裏鬧出了不小的動靜,應該是四皇子等人還在抓刺客,好在幾個人都身手了得,並沒有被那些巡邏護衛發現。
悄無聲息的回了小院,收拾了一番躺在床上後,姬如歡卻有些睡不著。
想著吳越軒所說,將消息告訴了他大哥之後,他大哥的反應。
吳越軒大哥的反應,當然也代表了吳家的態度,這是明明知道了大明有人勾結大涼打算構陷她父親,吳家也並不打算插手,選擇袖手旁觀?
打算坐收漁翁之利,或者是想著反正拉攏不了父親,被人除掉,倒是少了一個對手?
奪儲之爭,她發現,即便是想要獨善其身並不參與也這麽難,既都拉攏不了,又擔心被別人拉攏,還不如除之而後快,安心!
姬如歡歎息一聲,待去了北境見了父親,她或許該跟父親好好談一談,這以後的路到底要如何選擇。
或許是別院裏見的人不為外人道,四皇子在別院遭遇刺客的事情,並沒有在京都軒起多大的波瀾,一切都風平浪靜,似是什麽都沒發生一般。
姬如歡倒是沒機會閑下來。
姬將軍一家都去了北境,而鳳陽郡主離京兩年突然歸來,大多也都是猜測鳳陽郡主是從北境歸來。
這般猜想著,便有不少人同樣關心起鎮國姬將軍的態度來。
於是便有不少王宮貴胄家眷貴女們找上門來,或送來各種宴會的請柬,或是送來了探望的拜帖,甚至有人直接拿著拜帖上了門。
宴會請柬倒是能推了,可直接拿著拜帖上門來的,也不好直接將人拒之門外。
隻得將人請進來,勉強應付一二,當然也不會給他們透露任何其它的消息,所有前來打探的人,也都隻能無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