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馳硯淡聲應道,“這事兒皇上應該去跟三皇子商量。”
皇上則看著獨孤馳硯,一臉真誠的繼續說道,“朕還是想聽聽賢王的意見。”
若不是姬如歡早對新帝有所防備,聽得他這般詢問,她估計還真的會認為新帝是看中九皇叔的意見。、
但是心裏對新帝有了防備之後,再一琢磨,這就是妥妥的試探了,很明顯,皇上是想試探他們對三皇子的態度。
獨孤馳硯心裏當然也明白,隻淡淡應道,“這樣的大事,陛下不應該單問我的意見,而是應該在明日早朝上,跟朝臣一起商議才是。”
見著賢王獨孤馳硯說話滴水不漏,完全沒有要表態的意思,新帝也不好再繼續追問,隻得作罷,開口應道,“朕還是跟三弟先商量商量再說吧。”
真要拿到朝堂上去說,那意義可就不同了,說不定在眾人眼中,就成了明顯奪弟弟兵權的事情,他可不希望自己剛登基,就傳出打壓弟弟的名聲。
獨孤馳硯沒在開口回應,這時皇後便開口,招呼他們先用晚膳。
先皇剛駕崩,說是為兩人設宴,其實準備的也比較簡單,都是素齋,不過倒還算精致。
表姐不再是曾叫的表姐,新帝也不再是當初的太子,姬如歡就覺得這樣的宴會很沒有意思,也沒再主動開口,倒是安安靜靜的吃著素齋。
但顯然皇上跟皇後叫兩人過來並不是真的請他們吃飯的,沒一會兒便聽得皇上再次開口,“我聽說你們今日去見了天牢裏那位?”
姬如歡知道這事兒肯定是不可能瞞著皇上的,所以也不打算隱瞞,開口應道,“剛想跟陛下說這事兒,先皇後可能跟大祭司和天玄教都有些關係,還很有可能跟外界有聯係,所以咱們想給先皇後換個地方,將她監管起來,若是她還跟外麵的勢力聯係,咱們也能及時發現。”
皇上聽得眉頭微皺,“你說她居然跟外界還有聯係?”
姬如歡抿唇應道,“我猜應該是。”
皇上繼續追問,“她外界還有勢力?你們可清楚是哪些人?不能直接派軍清剿?”
姬如歡無奈應道,“若是咱們清楚,就不用這般麻煩了。”
皇上沉默了一會兒,才開口說道,“不若還是朕派人加強天牢的看管吧,畢竟天牢還是比外麵穩妥一些。”
這時獨孤馳硯出聲應道,“不穩妥,畢竟咱們也不知道誰是先皇後的人,根本無從防備。”
聽得獨孤馳硯的話,皇上再次沉默了下來,思量了一會兒,才開口應道,“那便麻煩你們了,若是有什麽需要朕協助的地方,隻管開口。”
之後皇後便又問起了三皇子跟姬綰綰的親事,感歎道,“父皇這一去,他們的親事肯定是要耽擱了,隻委屈了綰綰,這一耽誤,怕是要耽誤不小年紀了。”
姬如歡應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不過我問過綰綰,她倒是沒覺得委屈。”
皇後詫異道,“哦?難道綰綰對三皇子不是太……?”
姬如歡笑著道,“怎麽會,能嫁給三皇子,那是她的福氣,她高興還來不及,自是心甘情願等三年後再跟三皇子成親的。”
姬如歡說話的時候,一直在盯著皇後表姐,雖然皇後表姐掩飾的很好,姬如歡還是清楚的從她眼中看到了一抹失望一閃而過。
所以說,皇後其實還是想綰綰對三皇子不滿意?
姬如歡心裏一思索,便明了皇上皇後心中所想。
本來就忌憚三皇子,這個時候就想著將三皇子手裏的禦林軍軍權給奪了,當然也擔心三皇子娶了姬家二小姐,跟姬家聯姻。
畢竟如今姬家在大明的威望,可不是皇上皇後能隨意動搖的,若三皇子跟姬家聯姻,那便更讓他忌憚了。
姬如歡忍不住在心裏歎息,他們姬家對大明皇室可謂是忠心耿耿,可是卻仍舊逃不過一句‘功高蓋主,惹人忌憚’。
當初三皇子跟姬綰綰的親事,姬如歡便不是很讚同,無奈姬綰綰居然自己想嫁給三皇子,顯然上一世姬綰綰很可能就對三皇子動了心生了情,她也不可能去棒打鴛鴦拆散有情人。
一頓晚飯下來,話裏話外的試探,各種各樣的機鋒,這飯吃的姬如歡都有些消化不良。
總算是結束,坐在回去的馬車上,姬如歡隻覺得比打架都累,整個人靠在一旁九皇叔身上,歎息道,“怎麽就成了這樣了呢。”
獨孤馳硯隻摟住姬如歡,安慰的拍了拍姬如歡的背。
當初還是他提議,扶持太子來掣肘打壓四皇子。
他也沒想到,會有這樣一天,他們親手扶持上來的太子,卻是開始忌憚他們,且還不知道以後會如何對他們。
如今也隻能安慰懷裏的人,“放心,有我呢。”
若這位真的恩將仇報,想對他們下手,他們也隻能將他拉下來,再扶持一位了。
先皇到底是看的通透,似乎早就想到了這一層,也料到了真的發生,會導致怎樣的結果,所以才把該留的後路都留好了。
姬如歡眼睛微閉靠在獨孤馳硯的懷裏,卻是沒有睡,而是再想著事情。
雖然她的重生改變了如今大明的格局,解除了姬家的危機,原本以為一切都好起來了,卻不想他們親手解救扶持的新帝,卻開始懷疑忌憚他們,再次讓他們陷入窘地,著實是令人心塞。
她原本還想著,等解決了天玄教的事情,她就著手準備進攻大涼的計劃,完成自己心裏一直心心念念的執念,踏平大涼,為前世的自己和家人報仇。
如今看來,怕是沒那麽容易了,等著新帝的皇位坐穩了,很可能會想辦法削他們姬家的兵權了,哪兒還會放手讓他們進攻大涼?
獨孤馳硯似是明白姬如歡心中的擔心,開口安慰道,“別瞎想,再不濟咱們還能去西夏,忘了我是西夏攝政王,還是真正的西夏皇室血脈了?”
姬如歡歎息一聲,“但是姬家不可能跟咱們去西夏,我父親也會堅持守護大明的。”
皇上則看著獨孤馳硯,一臉真誠的繼續說道,“朕還是想聽聽賢王的意見。”
若不是姬如歡早對新帝有所防備,聽得他這般詢問,她估計還真的會認為新帝是看中九皇叔的意見。、
但是心裏對新帝有了防備之後,再一琢磨,這就是妥妥的試探了,很明顯,皇上是想試探他們對三皇子的態度。
獨孤馳硯心裏當然也明白,隻淡淡應道,“這樣的大事,陛下不應該單問我的意見,而是應該在明日早朝上,跟朝臣一起商議才是。”
見著賢王獨孤馳硯說話滴水不漏,完全沒有要表態的意思,新帝也不好再繼續追問,隻得作罷,開口應道,“朕還是跟三弟先商量商量再說吧。”
真要拿到朝堂上去說,那意義可就不同了,說不定在眾人眼中,就成了明顯奪弟弟兵權的事情,他可不希望自己剛登基,就傳出打壓弟弟的名聲。
獨孤馳硯沒在開口回應,這時皇後便開口,招呼他們先用晚膳。
先皇剛駕崩,說是為兩人設宴,其實準備的也比較簡單,都是素齋,不過倒還算精致。
表姐不再是曾叫的表姐,新帝也不再是當初的太子,姬如歡就覺得這樣的宴會很沒有意思,也沒再主動開口,倒是安安靜靜的吃著素齋。
但顯然皇上跟皇後叫兩人過來並不是真的請他們吃飯的,沒一會兒便聽得皇上再次開口,“我聽說你們今日去見了天牢裏那位?”
姬如歡知道這事兒肯定是不可能瞞著皇上的,所以也不打算隱瞞,開口應道,“剛想跟陛下說這事兒,先皇後可能跟大祭司和天玄教都有些關係,還很有可能跟外界有聯係,所以咱們想給先皇後換個地方,將她監管起來,若是她還跟外麵的勢力聯係,咱們也能及時發現。”
皇上聽得眉頭微皺,“你說她居然跟外界還有聯係?”
姬如歡抿唇應道,“我猜應該是。”
皇上繼續追問,“她外界還有勢力?你們可清楚是哪些人?不能直接派軍清剿?”
姬如歡無奈應道,“若是咱們清楚,就不用這般麻煩了。”
皇上沉默了一會兒,才開口說道,“不若還是朕派人加強天牢的看管吧,畢竟天牢還是比外麵穩妥一些。”
這時獨孤馳硯出聲應道,“不穩妥,畢竟咱們也不知道誰是先皇後的人,根本無從防備。”
聽得獨孤馳硯的話,皇上再次沉默了下來,思量了一會兒,才開口應道,“那便麻煩你們了,若是有什麽需要朕協助的地方,隻管開口。”
之後皇後便又問起了三皇子跟姬綰綰的親事,感歎道,“父皇這一去,他們的親事肯定是要耽擱了,隻委屈了綰綰,這一耽誤,怕是要耽誤不小年紀了。”
姬如歡應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不過我問過綰綰,她倒是沒覺得委屈。”
皇後詫異道,“哦?難道綰綰對三皇子不是太……?”
姬如歡笑著道,“怎麽會,能嫁給三皇子,那是她的福氣,她高興還來不及,自是心甘情願等三年後再跟三皇子成親的。”
姬如歡說話的時候,一直在盯著皇後表姐,雖然皇後表姐掩飾的很好,姬如歡還是清楚的從她眼中看到了一抹失望一閃而過。
所以說,皇後其實還是想綰綰對三皇子不滿意?
姬如歡心裏一思索,便明了皇上皇後心中所想。
本來就忌憚三皇子,這個時候就想著將三皇子手裏的禦林軍軍權給奪了,當然也擔心三皇子娶了姬家二小姐,跟姬家聯姻。
畢竟如今姬家在大明的威望,可不是皇上皇後能隨意動搖的,若三皇子跟姬家聯姻,那便更讓他忌憚了。
姬如歡忍不住在心裏歎息,他們姬家對大明皇室可謂是忠心耿耿,可是卻仍舊逃不過一句‘功高蓋主,惹人忌憚’。
當初三皇子跟姬綰綰的親事,姬如歡便不是很讚同,無奈姬綰綰居然自己想嫁給三皇子,顯然上一世姬綰綰很可能就對三皇子動了心生了情,她也不可能去棒打鴛鴦拆散有情人。
一頓晚飯下來,話裏話外的試探,各種各樣的機鋒,這飯吃的姬如歡都有些消化不良。
總算是結束,坐在回去的馬車上,姬如歡隻覺得比打架都累,整個人靠在一旁九皇叔身上,歎息道,“怎麽就成了這樣了呢。”
獨孤馳硯隻摟住姬如歡,安慰的拍了拍姬如歡的背。
當初還是他提議,扶持太子來掣肘打壓四皇子。
他也沒想到,會有這樣一天,他們親手扶持上來的太子,卻是開始忌憚他們,且還不知道以後會如何對他們。
如今也隻能安慰懷裏的人,“放心,有我呢。”
若這位真的恩將仇報,想對他們下手,他們也隻能將他拉下來,再扶持一位了。
先皇到底是看的通透,似乎早就想到了這一層,也料到了真的發生,會導致怎樣的結果,所以才把該留的後路都留好了。
姬如歡眼睛微閉靠在獨孤馳硯的懷裏,卻是沒有睡,而是再想著事情。
雖然她的重生改變了如今大明的格局,解除了姬家的危機,原本以為一切都好起來了,卻不想他們親手解救扶持的新帝,卻開始懷疑忌憚他們,再次讓他們陷入窘地,著實是令人心塞。
她原本還想著,等解決了天玄教的事情,她就著手準備進攻大涼的計劃,完成自己心裏一直心心念念的執念,踏平大涼,為前世的自己和家人報仇。
如今看來,怕是沒那麽容易了,等著新帝的皇位坐穩了,很可能會想辦法削他們姬家的兵權了,哪兒還會放手讓他們進攻大涼?
獨孤馳硯似是明白姬如歡心中的擔心,開口安慰道,“別瞎想,再不濟咱們還能去西夏,忘了我是西夏攝政王,還是真正的西夏皇室血脈了?”
姬如歡歎息一聲,“但是姬家不可能跟咱們去西夏,我父親也會堅持守護大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