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老夫人笑斥道,“沒規矩的丫頭,還笑話起你姐姐來了。”
姬曉佳如今倒是不怎麽怕姬老夫人了,聽得姬老夫人的話,笑著應道,“祖母教訓的是,曉佳知錯了。”
隻那麵上的表情,卻沒有一點悔改的意思。
姬老夫人本就隨口說說,也沒打算真的責備姬曉佳,也沒跟她繼續計較,而是轉移了話題,“今兒可是如歡十八周歲的生辰,我之前還想著,趁著還沒嫁人之前,定要給你大辦一場,可惜趕上了宮裏的花燈宴,隻得作罷了,不過生辰禮肯定是少不了你的,紅杏。”
這時紅杏便從一旁端了個托盤過來,放到了姬老夫人的麵前。
姬老夫人朝著姬如歡招了招手,等姬如歡到了她身邊坐下,才揭開了托盤,上麵躺著一把精致的匕首。
姬老夫人拿起匕首笑著說道,“知道你這丫頭不愛首飾頭麵之類的東西,就特意尋了這把匕首,據說削鐵如泥,可是鋒利的很,是難得一見的好匕首,我這老婆子也不懂這些東西,你自己拿去琢磨吧。”
姬如歡接過來匕首,抽出來看了看,便有些愛不釋手了,邊把玩邊高興的笑著應道,“還是祖母疼我,知道我喜歡這些東西。”
一旁沈氏笑著應道,“看了老夫人的生辰禮,妾身準備的東西,都不好意思拿出手了。”
姬如歡嘿嘿笑著應道,“母親隻管拿出來便是,三嬸跟二嫂是不是也準備了?如歡定不會嫌棄的。”
姬老夫人伸手拍了拍姬如歡,笑斥道,“貪心的丫頭。”
在姬老夫人的院子裏收獲了一堆生辰禮,又一起用過了早膳之後,姬如歡便先行離開了祖母的院子,回了縈念閣。
看到小金,姬如歡便開口問道,“可安排妥當了?”
小金拍的胸脯一臉得意的應道,“我辦事,小姐放心,定不會出問題。”
姬如歡點了點頭,“晚點進宮的時候,你帶著王鐵柱,到時你知道該怎麽辦吧?可不能出什麽紕漏,知道麽?”
小金應道,“小姐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而此時長公主府,慧寧縣主日常摔打了一通之後,麵色陰沉的看著前麵戰戰兢兢的一群丫鬟,“一群沒用的東西,幫本小姐想個出府的法子都想不出來,要你們何用。”
其中一丫鬟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的開口應道,“小、小姐,長公主殿下說了,您再、再偷跑出府,就要送您去祠堂關禁閉了。”
慧寧縣主伸手抓起一旁的茶杯,便用力朝著丫鬟丟了過去,丫鬟躲也不敢,生生挨了那一下,額頭上瞬間多了一道口子。
額頭上被砸出了血,丫鬟卻是聲都不敢出的跪在了地上。
其它丫鬟嚇的大氣都不敢出,倒是有一個丫鬟站了出來,開口說道,“小姐,奴婢倒是有個辦法,定能讓小姐得償所願。”
慧寧縣主看向那丫鬟,陰沉著臉問道,“什麽辦法?”
丫鬟看了其它丫鬟一眼,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慧寧縣主便揮了揮手,“你們都下去。”
等著隻留下了那個丫鬟,慧寧縣主才急不可耐的開口問道,“什麽辦法,趕緊說。”
丫鬟湊到慧寧縣主身邊,放低了聲音嘀咕了幾句,慧寧縣主陰沉的眼神也跟著漸漸開始冒出了精光。
獨孤馳硯白日裏有事要忙,倒是沒有過來找如歡,隻讓冬雪通知了如歡,他傍晚時會來鎮國公府門口接如歡一起進宮。
下晌的時候,姬如歡便又被冬雪拉著一番搗騰,這次姬如歡卻是堅持不要梳那繁複的發髻,戴那累贅的釵環了,冬雪拗不過,隻得給她將頭發如自家主子一般簡單的綁了起來,雖不如女子的發髻婉約動人,倒也別有一番風味。
傍晚的時候,姬家所有人便一起出發前往皇宮,在門口見著獨孤馳硯已經在門口等著如歡了。
兩人穿著同款紅白廣袖對襟長袍,綁著同樣的發髻,站在一起如一對璧人,都不忍拆散他們,讓他們坐上了同一輛馬車。
進宮的路上,坐在馬車裏,姬如歡也能感受到街道上的節日氣氛。
到處都燃著花燈,京都的百姓,都家家戶戶的出了門,成群結隊有說有笑的走在街上,邊賞燈邊閑逛。
到了宮門口,便見著已經停了不少的馬車,朝臣們下了馬車,攜家帶眷的在宮門口排著隊接受者禁軍檢查進宮。
姬家一行人的到來,朝臣們便主動了讓開了位置,邊給他們施禮,邊招呼著他們先過。
獨孤馳硯帶著姬如歡看著那長長的隊伍,倒是一點都不客氣,直接拉著姬如歡上了前。
姬將軍看著女婿都帶著女兒上前了,也不得不扶著老母親帶著其他姬家人跟上。
這來參加宮宴的朝臣,大多都隻帶了正室的夫人或是長子長女,最多也就三到四個人,像姬家這麽一大家子十來個人,加上丫鬟下人,差不多二三十人,如此龐大的隊伍的,倒是少見。
那些個禁軍見著姬家人,也都很是客氣,象征性的檢查了一下,就給他們放了行。
裏麵早準備好了軟轎步輦,宮人招呼著主子們有序的上了步輦軟轎,伺候的丫鬟下人則都跟在主子的軟轎步輦邊上步行。
禦花園早已經掛滿了花燈,隻此時花燈宴暫未開始,所有進宮參加宴會的人都暫時被迎進了禦花園裏的賞花殿。
等著所有人到齊了,皇上過來之後,花燈宴才會正式開始,那時便可以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喝酒賞花燈猜燈謎,吟詩作賦都可。
獨孤馳硯跟著姬如歡的出現,可謂是晃花了所有人的眼,不管是誰都忍不住感歎一句,這兩人真真是一對璧人。
兩人仍舊是被宮人引到了龍椅右下首的位置坐下,等著人差不多都到齊了,才聽得賞花殿門口傳來尖細的唱喝,“皇上駕到,太子太子妃駕到。”
大殿裏所有人都起身施禮,“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參見太子太子妃千歲。”
即便是這種場合,太後也沒有在出麵,卻也沒人敢說一句不是,畢竟太後所做的事情,皇上雖未過多的追究,眾人心裏卻清楚明白的很。
姬曉佳如今倒是不怎麽怕姬老夫人了,聽得姬老夫人的話,笑著應道,“祖母教訓的是,曉佳知錯了。”
隻那麵上的表情,卻沒有一點悔改的意思。
姬老夫人本就隨口說說,也沒打算真的責備姬曉佳,也沒跟她繼續計較,而是轉移了話題,“今兒可是如歡十八周歲的生辰,我之前還想著,趁著還沒嫁人之前,定要給你大辦一場,可惜趕上了宮裏的花燈宴,隻得作罷了,不過生辰禮肯定是少不了你的,紅杏。”
這時紅杏便從一旁端了個托盤過來,放到了姬老夫人的麵前。
姬老夫人朝著姬如歡招了招手,等姬如歡到了她身邊坐下,才揭開了托盤,上麵躺著一把精致的匕首。
姬老夫人拿起匕首笑著說道,“知道你這丫頭不愛首飾頭麵之類的東西,就特意尋了這把匕首,據說削鐵如泥,可是鋒利的很,是難得一見的好匕首,我這老婆子也不懂這些東西,你自己拿去琢磨吧。”
姬如歡接過來匕首,抽出來看了看,便有些愛不釋手了,邊把玩邊高興的笑著應道,“還是祖母疼我,知道我喜歡這些東西。”
一旁沈氏笑著應道,“看了老夫人的生辰禮,妾身準備的東西,都不好意思拿出手了。”
姬如歡嘿嘿笑著應道,“母親隻管拿出來便是,三嬸跟二嫂是不是也準備了?如歡定不會嫌棄的。”
姬老夫人伸手拍了拍姬如歡,笑斥道,“貪心的丫頭。”
在姬老夫人的院子裏收獲了一堆生辰禮,又一起用過了早膳之後,姬如歡便先行離開了祖母的院子,回了縈念閣。
看到小金,姬如歡便開口問道,“可安排妥當了?”
小金拍的胸脯一臉得意的應道,“我辦事,小姐放心,定不會出問題。”
姬如歡點了點頭,“晚點進宮的時候,你帶著王鐵柱,到時你知道該怎麽辦吧?可不能出什麽紕漏,知道麽?”
小金應道,“小姐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而此時長公主府,慧寧縣主日常摔打了一通之後,麵色陰沉的看著前麵戰戰兢兢的一群丫鬟,“一群沒用的東西,幫本小姐想個出府的法子都想不出來,要你們何用。”
其中一丫鬟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的開口應道,“小、小姐,長公主殿下說了,您再、再偷跑出府,就要送您去祠堂關禁閉了。”
慧寧縣主伸手抓起一旁的茶杯,便用力朝著丫鬟丟了過去,丫鬟躲也不敢,生生挨了那一下,額頭上瞬間多了一道口子。
額頭上被砸出了血,丫鬟卻是聲都不敢出的跪在了地上。
其它丫鬟嚇的大氣都不敢出,倒是有一個丫鬟站了出來,開口說道,“小姐,奴婢倒是有個辦法,定能讓小姐得償所願。”
慧寧縣主看向那丫鬟,陰沉著臉問道,“什麽辦法?”
丫鬟看了其它丫鬟一眼,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慧寧縣主便揮了揮手,“你們都下去。”
等著隻留下了那個丫鬟,慧寧縣主才急不可耐的開口問道,“什麽辦法,趕緊說。”
丫鬟湊到慧寧縣主身邊,放低了聲音嘀咕了幾句,慧寧縣主陰沉的眼神也跟著漸漸開始冒出了精光。
獨孤馳硯白日裏有事要忙,倒是沒有過來找如歡,隻讓冬雪通知了如歡,他傍晚時會來鎮國公府門口接如歡一起進宮。
下晌的時候,姬如歡便又被冬雪拉著一番搗騰,這次姬如歡卻是堅持不要梳那繁複的發髻,戴那累贅的釵環了,冬雪拗不過,隻得給她將頭發如自家主子一般簡單的綁了起來,雖不如女子的發髻婉約動人,倒也別有一番風味。
傍晚的時候,姬家所有人便一起出發前往皇宮,在門口見著獨孤馳硯已經在門口等著如歡了。
兩人穿著同款紅白廣袖對襟長袍,綁著同樣的發髻,站在一起如一對璧人,都不忍拆散他們,讓他們坐上了同一輛馬車。
進宮的路上,坐在馬車裏,姬如歡也能感受到街道上的節日氣氛。
到處都燃著花燈,京都的百姓,都家家戶戶的出了門,成群結隊有說有笑的走在街上,邊賞燈邊閑逛。
到了宮門口,便見著已經停了不少的馬車,朝臣們下了馬車,攜家帶眷的在宮門口排著隊接受者禁軍檢查進宮。
姬家一行人的到來,朝臣們便主動了讓開了位置,邊給他們施禮,邊招呼著他們先過。
獨孤馳硯帶著姬如歡看著那長長的隊伍,倒是一點都不客氣,直接拉著姬如歡上了前。
姬將軍看著女婿都帶著女兒上前了,也不得不扶著老母親帶著其他姬家人跟上。
這來參加宮宴的朝臣,大多都隻帶了正室的夫人或是長子長女,最多也就三到四個人,像姬家這麽一大家子十來個人,加上丫鬟下人,差不多二三十人,如此龐大的隊伍的,倒是少見。
那些個禁軍見著姬家人,也都很是客氣,象征性的檢查了一下,就給他們放了行。
裏麵早準備好了軟轎步輦,宮人招呼著主子們有序的上了步輦軟轎,伺候的丫鬟下人則都跟在主子的軟轎步輦邊上步行。
禦花園早已經掛滿了花燈,隻此時花燈宴暫未開始,所有進宮參加宴會的人都暫時被迎進了禦花園裏的賞花殿。
等著所有人到齊了,皇上過來之後,花燈宴才會正式開始,那時便可以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喝酒賞花燈猜燈謎,吟詩作賦都可。
獨孤馳硯跟著姬如歡的出現,可謂是晃花了所有人的眼,不管是誰都忍不住感歎一句,這兩人真真是一對璧人。
兩人仍舊是被宮人引到了龍椅右下首的位置坐下,等著人差不多都到齊了,才聽得賞花殿門口傳來尖細的唱喝,“皇上駕到,太子太子妃駕到。”
大殿裏所有人都起身施禮,“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參見太子太子妃千歲。”
即便是這種場合,太後也沒有在出麵,卻也沒人敢說一句不是,畢竟太後所做的事情,皇上雖未過多的追究,眾人心裏卻清楚明白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