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武元年的八月中旬,萬邦來朝以賀大商新武皇帝登基萬歲,到了下旬時,大典完成,大多數使節便也陸陸續續的離開了。京中留下的使節團卻隻有西遼等寥寥數個,也大都是有自己的目的。
在這其間,京中還發生了一些事情,諸如有幾家愚蠢的勳貴竟然打算在新武至尊送別各國使節時,在至尊的酒裏投毒。然則,他們的這個計劃還未來得急實施,便已然被天子禁軍查知,於是也就少不得又是一輪滿門抄折,殺的人頭滾滾。
可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外地來的那個廣陽郡王,不知道是發了瘋還是聽到了某些消息,得知那些人被滿門抄折之後,急惶惶的跪在宮門前哭的稀裏嘩啦,本身就是個圓滾滾胖子,看起來很是憨厚子,又哭的那麽淒慘不免讓看到的人感到心酸。
新武皇帝在知道這件事情以後,便將他招進了宮,也不知說了些什麽,廣陽郡王出了宮後,便立刻去了宗人府,言說自己德行淺薄,資質愚鈍,對自己封地管理亂七八糟,所以代請宗人府管理。
而他自己,則在京中跟至尊要了一處宅府,將全家老小都接了過來,打算沐浴在至尊的光輝之下,安度晚年。很神奇的是,宗人府竟然準了。
這樣的事情自然也算不上什麽大事,但也算是給京中百姓增添了一些談資。
然後,人們便愕然的發現,至尊爺登基還未滿一年,便一直在殺人啊殺人,從來都沒有斷絕過,這段時間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抄家滅族了。然後有人便有些憂慮的說著什麽,至尊雖說要稽查天下,但若一直這麽殺下去,怕是沾染的殺伐之氣太重,會成為暴君的。
這樣的說法,起初也隻是一些老學究們在茶餘飯後的茶館酒肆裏隨便說說,然後不知怎麽便傳開了,文人士子們,特別是國子監的一些太學生,集會之後便紛紛來到宮門前請願,說著什麽望至尊暫且收攏殺戮之心,以免被殺氣迷了眼,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太學生們鬧的事情有些大,國子監的教諭們怎麽都攔不住他們。百姓們都說,這些書生們讀書讀傻了,不要命了。這樣鬧事,隻怕至尊爺又會命玄衣禁軍將他們都殺個幹淨的。
然而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禁軍並沒有出動,至尊竟然還招他們入宮了。
在禦花園裏,年輕的皇武皇帝與同樣年輕士子們還相談甚歡。起先,士子們還是十分忐忑的,總以為至尊殺戮過重,已經有了暴君的趨勢,說不定一個不好說,他們便會人頭落地,但那卻也是死得其所了。
但漸漸的,他們發現,事情似乎並不是他們所想象的那樣,這位至尊陛下並不如傳言中的那般殘暴,反而顯得溫文儒雅,身上有種讓人說不清道不明的魅力。起初至尊也並沒有說起他們集會請願的事情,隻是隨意的與眾人攀談。
“……你是種山,種萬嶺吧?朕是聽說過你的,你家竟貧寒,有老母在堂,至純至教,讀書也是極為用功的,能考進國子監本身,本身學問應該是十分了得的,你的事情,朕是聽你的老師講的,這些年來實屬不易……”
“……原來是大名鼎鼎的狂生餘放歌,你素有詩才,常以李太白自居,每有癲狂之舉,卻難得的有一副赤子之心,論起來朕與你是同門,朕的老師劉旬夫子曾與你做過啟蒙,說起來你當是朕的師兄了……”
“……言語如此犀利,卻又每每能說到點子上,想來應該是有‘大禦史’美稱的蔣鳳磐了,針砭時弊,不愧‘大禦史’之名……”
“……精研子集,沉穩豁達,喜引經據典,長相又老成,莫不是孟伯堪?……”
新武皇帝與士子們的相談中,總能在他們某人或是自報家門,或是言談舉之中說出他們的名字以及性情履曆,這讓士子感到吃驚的同時又與有榮焉,談活的氣氛也並不如何沉重,間或還有新武皇帝的幾句玩笑。
當每個人都說完了自己的想法之後,又閑聊了幾句之後,新武皇帝才說道:“你們每個人,朕都是記在心裏的,你們或許覺得奇怪,難道是朕派玄衣禁軍暗地裏調查過你們?朕的禁軍忙的很,哪裏有功夫來調查你們。”
眾人都不自覺得笑了起來。
“朕之所以把你們都記在心裏,是因為,你們這幾十人,國子監的兩千二百學子,乃至全天下有良知,有熱血,心懷正義、大義的讀書人,都是我大商未來的中流砥柱,國之柱石。所以,朕對你們的期望很高。”
“你們說朕殺心太重,說朕將來會變成暴君,想讓朕迷途知返,所以才會在宮門外請願。說真的,起初朕聽說了這樣的事情後當真是嚇了一跳,然而在知道了你們請願的目的後,朕心裏突然間變得欣慰了起來。”
“欣慰是因為你們是在替朕著想,替這大商六萬萬百姓著想,怕朕變成暴君,怕朕將來荼毒天下。你們,都是好樣的,是真正的讀書種子,立心,立命,繼絕學的讀書種子。然則,你們也是年輕人,年輕人做事,熱血是好事,卻也容易衝昏了頭腦。”
新武皇帝說得很平靜,眾士子們也在安靜的聽著。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接著又道:“衝動就容易做錯事情,做錯了,朕不怪你們,年輕人,誰又沒有做錯過事情呢?朕也是年輕人,朕有時候也想像你們一樣做上一兩回錯事,但朕不敢,因為朕若是做錯哪怕一件小事,那都是關乎天下蒼生的事情,所以朕不敢錯。”
餘放歌聽到這話,準備起身說什麽時,卻見新武皇帝向著他擺了擺手,餘放歌便又坐下了。
“你們有些人可能覺得,朕現在就在做錯事,自朕登基以來的這七個月裏,一直在不停的殺人,殺人,殺人。可是你們知不知道,朕必須得殺,不殺的話,這大商就完了。這天下爛成了什麽樣子,想必你們心裏也應該是有數的。”
“具本的大道理朕不與你們講了,什麽官員貪腐,勳貴跋扈,綠林橫行,豪強林立之類的,你們心裏也都明白。你們有人或許覺得,可以循序漸進,慢慢的來,在不動國家筋骨的同時,緩慢的將這些腐肉剔除。”
“但是朕可以告訴你們,先帝也是這麽想的,武宗皇帝也是這麽想的,大商曆代帝王都是這麽想的。結果呢?慢慢來,慢慢來,循序漸進,緩慢而行,最後,大商就徹底的病倒了,所以呐,朕是不能再慢了,再慢的話大商就病死了……”
這些年輕的士子,他們都是堅定的革新派,聽著新武皇帝說出這些話,他們也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談話的過程並不如何激昂,一切都是平平淡淡的在擺事實講道理。士子們也都似乎明白了什麽,便不如先前那般憤慨了。
八月二十七,新武皇帝親自將眾士子送出皇宮,末尾時自也免不了勉勵他們幾句。
然則有關士子們引出的風波卻並未就此平息,九月初一的大朝會上,便有禦史借著這一事件,彈劾玄衣禁軍大督都蠱惑聖聰,殺伐過重,有荼毒江山之勢。
這樣的彈劾,起初也隻是金殿之上某個小禦史突出其來的說詞而已,新武皇帝收了折子,壓在了一邊,大家也都沒有再放在心上。
然而過了兩天,到九月初五時,此類彈劾的折子便如雪片般的出現在了新武皇帝的龍書案上,在新武皇帝感到驚愕的同時,首、次二相,以及其餘閣臣亦有些措手不及。
新武皇帝依舊將這些折子全部押下,留中不發。
風暴便在此時開始醞釀,禁軍大督都李知安再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
九月初八,重陽節的前一天。
淨安侯府,前廳。
“原本早就想來拜訪大督都的,但小王的事情大督都應該也是知道的,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一直忙著家裏的事情,幾百口子人,實在不好安置,所以也就怠慢了大督都,實在是……實在是有些欠妥當了,還望大督都勿怪……”
胖胖的臉上滿是愧疚與討好,間或還帶著些縮手縮腳的局促。
李樂笑盈盈的看著眼前這個名叫朱成福的廣陽郡王,拿著茶杯,說道:“王駕這是哪裏話?王駕千金之軀,天家貴子,說這話可是折煞李某了。請茶,請茶……”
廣陽郡王目光遊移,不敢與他對視,底著頭,擦了擦額頭上因為緊張而出現的汗水,憨憨的樣子,很是可憐。
“小王……小王不善言詞,又是個笨腦子,小王已經將封地交還了朝廷……毒害至尊的事情真的與小王無關的,還請大督都在至尊跟前美言幾句,小王家資……家資還是有一些的,改日,改日便送到大督都府上……”
他那憨實的模樣顯得可笑又可憐,言語中多是些告饒的話。
:。:
在這其間,京中還發生了一些事情,諸如有幾家愚蠢的勳貴竟然打算在新武至尊送別各國使節時,在至尊的酒裏投毒。然則,他們的這個計劃還未來得急實施,便已然被天子禁軍查知,於是也就少不得又是一輪滿門抄折,殺的人頭滾滾。
可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外地來的那個廣陽郡王,不知道是發了瘋還是聽到了某些消息,得知那些人被滿門抄折之後,急惶惶的跪在宮門前哭的稀裏嘩啦,本身就是個圓滾滾胖子,看起來很是憨厚子,又哭的那麽淒慘不免讓看到的人感到心酸。
新武皇帝在知道這件事情以後,便將他招進了宮,也不知說了些什麽,廣陽郡王出了宮後,便立刻去了宗人府,言說自己德行淺薄,資質愚鈍,對自己封地管理亂七八糟,所以代請宗人府管理。
而他自己,則在京中跟至尊要了一處宅府,將全家老小都接了過來,打算沐浴在至尊的光輝之下,安度晚年。很神奇的是,宗人府竟然準了。
這樣的事情自然也算不上什麽大事,但也算是給京中百姓增添了一些談資。
然後,人們便愕然的發現,至尊爺登基還未滿一年,便一直在殺人啊殺人,從來都沒有斷絕過,這段時間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抄家滅族了。然後有人便有些憂慮的說著什麽,至尊雖說要稽查天下,但若一直這麽殺下去,怕是沾染的殺伐之氣太重,會成為暴君的。
這樣的說法,起初也隻是一些老學究們在茶餘飯後的茶館酒肆裏隨便說說,然後不知怎麽便傳開了,文人士子們,特別是國子監的一些太學生,集會之後便紛紛來到宮門前請願,說著什麽望至尊暫且收攏殺戮之心,以免被殺氣迷了眼,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太學生們鬧的事情有些大,國子監的教諭們怎麽都攔不住他們。百姓們都說,這些書生們讀書讀傻了,不要命了。這樣鬧事,隻怕至尊爺又會命玄衣禁軍將他們都殺個幹淨的。
然而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禁軍並沒有出動,至尊竟然還招他們入宮了。
在禦花園裏,年輕的皇武皇帝與同樣年輕士子們還相談甚歡。起先,士子們還是十分忐忑的,總以為至尊殺戮過重,已經有了暴君的趨勢,說不定一個不好說,他們便會人頭落地,但那卻也是死得其所了。
但漸漸的,他們發現,事情似乎並不是他們所想象的那樣,這位至尊陛下並不如傳言中的那般殘暴,反而顯得溫文儒雅,身上有種讓人說不清道不明的魅力。起初至尊也並沒有說起他們集會請願的事情,隻是隨意的與眾人攀談。
“……你是種山,種萬嶺吧?朕是聽說過你的,你家竟貧寒,有老母在堂,至純至教,讀書也是極為用功的,能考進國子監本身,本身學問應該是十分了得的,你的事情,朕是聽你的老師講的,這些年來實屬不易……”
“……原來是大名鼎鼎的狂生餘放歌,你素有詩才,常以李太白自居,每有癲狂之舉,卻難得的有一副赤子之心,論起來朕與你是同門,朕的老師劉旬夫子曾與你做過啟蒙,說起來你當是朕的師兄了……”
“……言語如此犀利,卻又每每能說到點子上,想來應該是有‘大禦史’美稱的蔣鳳磐了,針砭時弊,不愧‘大禦史’之名……”
“……精研子集,沉穩豁達,喜引經據典,長相又老成,莫不是孟伯堪?……”
新武皇帝與士子們的相談中,總能在他們某人或是自報家門,或是言談舉之中說出他們的名字以及性情履曆,這讓士子感到吃驚的同時又與有榮焉,談活的氣氛也並不如何沉重,間或還有新武皇帝的幾句玩笑。
當每個人都說完了自己的想法之後,又閑聊了幾句之後,新武皇帝才說道:“你們每個人,朕都是記在心裏的,你們或許覺得奇怪,難道是朕派玄衣禁軍暗地裏調查過你們?朕的禁軍忙的很,哪裏有功夫來調查你們。”
眾人都不自覺得笑了起來。
“朕之所以把你們都記在心裏,是因為,你們這幾十人,國子監的兩千二百學子,乃至全天下有良知,有熱血,心懷正義、大義的讀書人,都是我大商未來的中流砥柱,國之柱石。所以,朕對你們的期望很高。”
“你們說朕殺心太重,說朕將來會變成暴君,想讓朕迷途知返,所以才會在宮門外請願。說真的,起初朕聽說了這樣的事情後當真是嚇了一跳,然而在知道了你們請願的目的後,朕心裏突然間變得欣慰了起來。”
“欣慰是因為你們是在替朕著想,替這大商六萬萬百姓著想,怕朕變成暴君,怕朕將來荼毒天下。你們,都是好樣的,是真正的讀書種子,立心,立命,繼絕學的讀書種子。然則,你們也是年輕人,年輕人做事,熱血是好事,卻也容易衝昏了頭腦。”
新武皇帝說得很平靜,眾士子們也在安靜的聽著。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接著又道:“衝動就容易做錯事情,做錯了,朕不怪你們,年輕人,誰又沒有做錯過事情呢?朕也是年輕人,朕有時候也想像你們一樣做上一兩回錯事,但朕不敢,因為朕若是做錯哪怕一件小事,那都是關乎天下蒼生的事情,所以朕不敢錯。”
餘放歌聽到這話,準備起身說什麽時,卻見新武皇帝向著他擺了擺手,餘放歌便又坐下了。
“你們有些人可能覺得,朕現在就在做錯事,自朕登基以來的這七個月裏,一直在不停的殺人,殺人,殺人。可是你們知不知道,朕必須得殺,不殺的話,這大商就完了。這天下爛成了什麽樣子,想必你們心裏也應該是有數的。”
“具本的大道理朕不與你們講了,什麽官員貪腐,勳貴跋扈,綠林橫行,豪強林立之類的,你們心裏也都明白。你們有人或許覺得,可以循序漸進,慢慢的來,在不動國家筋骨的同時,緩慢的將這些腐肉剔除。”
“但是朕可以告訴你們,先帝也是這麽想的,武宗皇帝也是這麽想的,大商曆代帝王都是這麽想的。結果呢?慢慢來,慢慢來,循序漸進,緩慢而行,最後,大商就徹底的病倒了,所以呐,朕是不能再慢了,再慢的話大商就病死了……”
這些年輕的士子,他們都是堅定的革新派,聽著新武皇帝說出這些話,他們也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談話的過程並不如何激昂,一切都是平平淡淡的在擺事實講道理。士子們也都似乎明白了什麽,便不如先前那般憤慨了。
八月二十七,新武皇帝親自將眾士子送出皇宮,末尾時自也免不了勉勵他們幾句。
然則有關士子們引出的風波卻並未就此平息,九月初一的大朝會上,便有禦史借著這一事件,彈劾玄衣禁軍大督都蠱惑聖聰,殺伐過重,有荼毒江山之勢。
這樣的彈劾,起初也隻是金殿之上某個小禦史突出其來的說詞而已,新武皇帝收了折子,壓在了一邊,大家也都沒有再放在心上。
然而過了兩天,到九月初五時,此類彈劾的折子便如雪片般的出現在了新武皇帝的龍書案上,在新武皇帝感到驚愕的同時,首、次二相,以及其餘閣臣亦有些措手不及。
新武皇帝依舊將這些折子全部押下,留中不發。
風暴便在此時開始醞釀,禁軍大督都李知安再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
九月初八,重陽節的前一天。
淨安侯府,前廳。
“原本早就想來拜訪大督都的,但小王的事情大督都應該也是知道的,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一直忙著家裏的事情,幾百口子人,實在不好安置,所以也就怠慢了大督都,實在是……實在是有些欠妥當了,還望大督都勿怪……”
胖胖的臉上滿是愧疚與討好,間或還帶著些縮手縮腳的局促。
李樂笑盈盈的看著眼前這個名叫朱成福的廣陽郡王,拿著茶杯,說道:“王駕這是哪裏話?王駕千金之軀,天家貴子,說這話可是折煞李某了。請茶,請茶……”
廣陽郡王目光遊移,不敢與他對視,底著頭,擦了擦額頭上因為緊張而出現的汗水,憨憨的樣子,很是可憐。
“小王……小王不善言詞,又是個笨腦子,小王已經將封地交還了朝廷……毒害至尊的事情真的與小王無關的,還請大督都在至尊跟前美言幾句,小王家資……家資還是有一些的,改日,改日便送到大督都府上……”
他那憨實的模樣顯得可笑又可憐,言語中多是些告饒的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