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閑聊一會(1)
大齡傻女:農家姑娘不愁嫁 作者:霏風玲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嘴裏這樣問著,人也側過身子,讓站在門外的李大福和江氏進堂屋。
瞧見堂屋坐著的人,李大福和江氏也有些驚訝,視線在李春兒的身上停留了一會兒,隨即轉開,心裏卻想著,看這架勢,不會是為了村子裏傳的那事兒吧!
於是,江氏先開口問道:"大哥,大嫂,怎麽都一個個還沒睡?"
趙氏起身拿了一條長凳給兩人坐,笑著道:"正商量著事兒,這不,正說到二弟妹,二弟妹你就來了。"
江氏和李大福兩人挨著長凳坐下,好奇的問道:"哦,說我啥事?"
"二嬸子,是這樣的,我們正商量著要做些辣椒醬,可家裏種的辣椒實在太少了。想著您經常在村子裏走動,認識的人也多,看能不能幫著問問,哪戶人家種的辣椒比較多,有沒有要往外賣的?"李春兒笑著出聲。
江氏一愣,想到白天去村子裏一戶李姓人家送豆腐時,聽到的事兒,一拍大腿道:"這倒是巧了!"
見她這動作,李春兒內心歡喜,看來,收購辣椒這事兒,比想像中還要容易。也不多問,隻是眉眼帶笑地望著她,靜等著她的下文。
江氏望了她一眼,轉而問著李大業和趙氏,"大哥,大嫂,村子西頭那老李頭家,你們知道吧?"
李大業回憶了一下,頓時,渾濁的雙眼在昏黃的燭光下,錚錚發亮,"是兩年前,被縣城裏一酒樓掌櫃看中,然後專門種植辣椒,往縣城那酒樓送辣椒的老李頭家。"
兩年前,縣城有一灑樓的掌櫃親自到村子裏來挑選辣椒種植戶,這一消息一傳開,村子裏有不少人都熱情的去請那酒樓掌櫃到自已家中坐客,帶他到菜園子裏欣賞自家種的辣椒,就是為了把這大好的賺錢機會攏過來。他還記得,那時候他似乎也請了那酒樓掌櫃來家中坐客。隻可惜,那酒樓掌櫃獨獨看中了村子西頭的老李頭家種的辣椒,於是,這大好的賺錢機會就落到了那老李頭家上。
當時,這可是羨煞了村子裏不少人,直說那村子西頭的老李頭家是走了狗屎運。
可不是,老李頭家就兩人,一個老李頭,一個他媳婦,沒有一兒半女,日子過得也清貧,那時,還要靠著村子裏一些好心人家的接濟才勉強過日子。如今,隻怕是他家接濟別家了。
剛剛聽江氏的意思,怕是老李頭家往縣城那酒樓送辣椒的事兒,出問題了。
想到這裏,李大業不禁催促道,"二弟妹,你也別賣關子,快說說,這到底咋回事?"
"對,對,對,跟大哥他們還賣啥關子?"一旁的李大福也跟著道。
這時,李三元似是想到了什麽,道:"二嬸子,是不是縣城那酒樓,突然不要老李頭家種的辣椒了?"
聽他這樣一問,聯想到江氏一開始的反應,眾人是個個眼睛生輝的望著她,就連李春兒也不例外。
如果這事兒是真的,那真真是一個特大的好消息!
"瞧你們一個個急的。"江氏笑出聲來,接著又道:"老三隻猜對了一半,我是聽說,縣城那酒樓開不下去了,三天前就關了門,老李頭家的辣椒自然也就沒人要了。這三天,可是把那老李頭急得頭發都白了一大片,天天坐在那半畝辣椒地裏垂足頓胸,直道,老天爺要亡他!"
"二嬸子,這會不會太誇張了一點。"江氏的誇張措詞,把李春兒逗笑了。
不過是種的辣椒突然斷了銷路,也沒必要一副天塌下來的樣子吧!
"春妮兒,二嬸子可是一點也不誇張,那都是別人學著在那裏說的。"江氏瞪了她一眼,又道,"對了,你剛剛不是說要做什麽辣椒醬,需要辣椒嗎?我看,這倒是個好機會。我估摸著,這個時候隻要有人買老李頭家的辣椒,哪怕是價格壓到最低,他也肯。"
不得不說,江氏的想法與李春兒的想法不謀而同,"那就麻煩二嬸子幫著去問問,最好能定下來。至於價錢方麵,可以商量。"
李春兒嘴裏說著這事,可心裏卻是想著另外一件事。
想了想,還是問道:"二嬸子,您可知縣城那關門的酒樓叫什麽名字?"
江氏剛從她說到價錢方麵,那爽快的模樣中回過神來,這會兒聽她這樣一問,心中雖然疑惑,但還是把聽來的告訴她,"我聽人說,好像叫什麽望江樓,那酒樓,似乎是建在江邊的。"
聞言,李春兒若有所思。
沿江而建,那酒樓的風景想必不錯,又是在縣城,如果買下那酒樓,不知要多少銀錢?
可是,這都關門三天了,也不知道有沒有人搶了先。
隨後又一想,辣椒醬的事情才開了個頭,她就想著開酒樓,這想法是美好,會不會太超脫現實了。
想來,還是自己的心太大,太急了。
心思又一轉,既然有這麽好的事情,就算沒錢買下那酒樓,去看看也不為過吧!再說,她也沒去過縣城,就當是去縣城見識見識也好呀!
思及此,李春兒便朝著李大業和趙氏道:"爹,娘,我想明天去縣城瞧瞧那望江樓。"
李大業微微一愣,一時不清楚她意思,但還是道:"你二嬸子剛不是說,那酒樓關門了嗎?一間關了門的酒樓,有啥好瞧的?"
"是啊,這裏離縣城可是遠得很,就是坐牛車,來回也得三四個時辰,沒事兒去那裏做什麽?"趙氏也附合道。
而此時的李三元則是陷入了沉思,他,大概猜到李春兒的意思了,想了想,便道:"爹,娘,既然妹妹想去看看,這也不是什麽大事兒。反正我明日也沒什麽事,不如,我去借一輛牛車,載她一起去縣城瞧瞧,順道去鎮上問問壇子的事情。"
如果換作是以前,李三元絕不會說出這些話,因為向村子裏的人借牛車用,那可是很貴的,一天,至少得三十個銅板,抵得了他去鎮上做兩天的活計。
說到底,還是上次李春兒在聚文軒贏來的那筆彩頭給了他說這話的權力。
聽到他的話,李春兒很感動,果然,家裏還是三哥最了解她的心思。(未完待續)
瞧見堂屋坐著的人,李大福和江氏也有些驚訝,視線在李春兒的身上停留了一會兒,隨即轉開,心裏卻想著,看這架勢,不會是為了村子裏傳的那事兒吧!
於是,江氏先開口問道:"大哥,大嫂,怎麽都一個個還沒睡?"
趙氏起身拿了一條長凳給兩人坐,笑著道:"正商量著事兒,這不,正說到二弟妹,二弟妹你就來了。"
江氏和李大福兩人挨著長凳坐下,好奇的問道:"哦,說我啥事?"
"二嬸子,是這樣的,我們正商量著要做些辣椒醬,可家裏種的辣椒實在太少了。想著您經常在村子裏走動,認識的人也多,看能不能幫著問問,哪戶人家種的辣椒比較多,有沒有要往外賣的?"李春兒笑著出聲。
江氏一愣,想到白天去村子裏一戶李姓人家送豆腐時,聽到的事兒,一拍大腿道:"這倒是巧了!"
見她這動作,李春兒內心歡喜,看來,收購辣椒這事兒,比想像中還要容易。也不多問,隻是眉眼帶笑地望著她,靜等著她的下文。
江氏望了她一眼,轉而問著李大業和趙氏,"大哥,大嫂,村子西頭那老李頭家,你們知道吧?"
李大業回憶了一下,頓時,渾濁的雙眼在昏黃的燭光下,錚錚發亮,"是兩年前,被縣城裏一酒樓掌櫃看中,然後專門種植辣椒,往縣城那酒樓送辣椒的老李頭家。"
兩年前,縣城有一灑樓的掌櫃親自到村子裏來挑選辣椒種植戶,這一消息一傳開,村子裏有不少人都熱情的去請那酒樓掌櫃到自已家中坐客,帶他到菜園子裏欣賞自家種的辣椒,就是為了把這大好的賺錢機會攏過來。他還記得,那時候他似乎也請了那酒樓掌櫃來家中坐客。隻可惜,那酒樓掌櫃獨獨看中了村子西頭的老李頭家種的辣椒,於是,這大好的賺錢機會就落到了那老李頭家上。
當時,這可是羨煞了村子裏不少人,直說那村子西頭的老李頭家是走了狗屎運。
可不是,老李頭家就兩人,一個老李頭,一個他媳婦,沒有一兒半女,日子過得也清貧,那時,還要靠著村子裏一些好心人家的接濟才勉強過日子。如今,隻怕是他家接濟別家了。
剛剛聽江氏的意思,怕是老李頭家往縣城那酒樓送辣椒的事兒,出問題了。
想到這裏,李大業不禁催促道,"二弟妹,你也別賣關子,快說說,這到底咋回事?"
"對,對,對,跟大哥他們還賣啥關子?"一旁的李大福也跟著道。
這時,李三元似是想到了什麽,道:"二嬸子,是不是縣城那酒樓,突然不要老李頭家種的辣椒了?"
聽他這樣一問,聯想到江氏一開始的反應,眾人是個個眼睛生輝的望著她,就連李春兒也不例外。
如果這事兒是真的,那真真是一個特大的好消息!
"瞧你們一個個急的。"江氏笑出聲來,接著又道:"老三隻猜對了一半,我是聽說,縣城那酒樓開不下去了,三天前就關了門,老李頭家的辣椒自然也就沒人要了。這三天,可是把那老李頭急得頭發都白了一大片,天天坐在那半畝辣椒地裏垂足頓胸,直道,老天爺要亡他!"
"二嬸子,這會不會太誇張了一點。"江氏的誇張措詞,把李春兒逗笑了。
不過是種的辣椒突然斷了銷路,也沒必要一副天塌下來的樣子吧!
"春妮兒,二嬸子可是一點也不誇張,那都是別人學著在那裏說的。"江氏瞪了她一眼,又道,"對了,你剛剛不是說要做什麽辣椒醬,需要辣椒嗎?我看,這倒是個好機會。我估摸著,這個時候隻要有人買老李頭家的辣椒,哪怕是價格壓到最低,他也肯。"
不得不說,江氏的想法與李春兒的想法不謀而同,"那就麻煩二嬸子幫著去問問,最好能定下來。至於價錢方麵,可以商量。"
李春兒嘴裏說著這事,可心裏卻是想著另外一件事。
想了想,還是問道:"二嬸子,您可知縣城那關門的酒樓叫什麽名字?"
江氏剛從她說到價錢方麵,那爽快的模樣中回過神來,這會兒聽她這樣一問,心中雖然疑惑,但還是把聽來的告訴她,"我聽人說,好像叫什麽望江樓,那酒樓,似乎是建在江邊的。"
聞言,李春兒若有所思。
沿江而建,那酒樓的風景想必不錯,又是在縣城,如果買下那酒樓,不知要多少銀錢?
可是,這都關門三天了,也不知道有沒有人搶了先。
隨後又一想,辣椒醬的事情才開了個頭,她就想著開酒樓,這想法是美好,會不會太超脫現實了。
想來,還是自己的心太大,太急了。
心思又一轉,既然有這麽好的事情,就算沒錢買下那酒樓,去看看也不為過吧!再說,她也沒去過縣城,就當是去縣城見識見識也好呀!
思及此,李春兒便朝著李大業和趙氏道:"爹,娘,我想明天去縣城瞧瞧那望江樓。"
李大業微微一愣,一時不清楚她意思,但還是道:"你二嬸子剛不是說,那酒樓關門了嗎?一間關了門的酒樓,有啥好瞧的?"
"是啊,這裏離縣城可是遠得很,就是坐牛車,來回也得三四個時辰,沒事兒去那裏做什麽?"趙氏也附合道。
而此時的李三元則是陷入了沉思,他,大概猜到李春兒的意思了,想了想,便道:"爹,娘,既然妹妹想去看看,這也不是什麽大事兒。反正我明日也沒什麽事,不如,我去借一輛牛車,載她一起去縣城瞧瞧,順道去鎮上問問壇子的事情。"
如果換作是以前,李三元絕不會說出這些話,因為向村子裏的人借牛車用,那可是很貴的,一天,至少得三十個銅板,抵得了他去鎮上做兩天的活計。
說到底,還是上次李春兒在聚文軒贏來的那筆彩頭給了他說這話的權力。
聽到他的話,李春兒很感動,果然,家裏還是三哥最了解她的心思。(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