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的時候,每逢過年,家裏臘肉臘魚可是必不可少的,還有糍粑什麽的。


    至於臘魚,她則是準備過幾天讓大哥他們去年麵買些回來。等到明年酒樓開張的時候,臘魚,臘肉可是都能用上。至於糍粑,她則是還沒考慮要不要做些出來,讓家裏人嚐嚐。


    "那成,兩頭豬都給留下來吧!"聽她這麽一說,李大業便點點頭,隨後又對李大福道:"二弟,趁著現在天氣還好,不如,明兒個,你就去找了村子裏的劉屠夫來,把兩頭豬給宰了。"


    "成,我明天一早就去劉屠夫那裏走一趟。"李大業都發話了,李大福自然不會再勸說什麽。


    "對了,二嬸子,你們家現在天天還有磨豆腐吧!"李春兒突然想起什麽,便問著江氏。


    "有了,有了。春妮兒,你是不是又有什麽新奇法子了?"一聽李春兒問起這些,江氏首先想到的就是她又有主意了。


    "嗬嗬,其實也沒什麽,就是突然想到做些豆腐乳來吃吃。"李春兒笑了笑,說出自己突然想到的主意。


    她記得,上次去鎮上買鹽巴時候,在那鋪子裏看到有辣椒粉賣,對於嗜辣的人來說,豆腐乳似乎也不錯,而且和辣椒醬一樣下飯。或許,她還可以考慮考慮做些豆腐乳來賣。


    "這豆腐一聽,就是好吃的吃食。"江氏的雙眼一亮,爽快的道:"春妮兒,家裏的豆子都是現成的,你說,你要多少豆腐,什麽時候要,跟二嬸子說一聲就成。"


    "那就謝謝二嬸子,也不要多了,三板就成。咱也不靠這個賺錢,做些豆腐乳出來嚐嚐鮮就好。價錢方麵,二嬸子也別推,就按平時賣豆腐的錢算。"江氏爽快,李春兒更爽快。


    "成,春妮兒說啥就是啥,我這就回去把豆子用水泡著先。"江氏本來想說都是一家人,不談價錢啥的,可也知道李春兒的性子,便點點頭,起身就拉著李大福回去了。


    看著兩人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李春兒突然問著李大業和趙氏,"爹,娘,你們說,今年平安堂哥會不會帶著嫂子回來過年?"


    李平安,便是江氏和李大福唯一的兒子。


    因為在李平安之前,生下的大兒子與女兒都不幸夭折,所以,小兒子生下來之後,便取名叫平安,寓意上天能保佑他平平安安的活下來。


    "唉,誰知道啊!去年是沒有回來過年,但願今年能回來吧!"想起這些,李大業和趙氏便止不住的歎氣。


    這好不容易養大的兒子,倒是成別人家的了,這讓做父母的如何不傷心難過,就是他們做大伯,大伯母的心裏也難受得緊。


    "爹,娘,你們也別想太多,就算平安堂哥不回來,不也有我們嗎?過年的時候,叫上二叔,二嬸子就成,一家人熱熱鬧鬧也挺好。"見兩人不停的唉聲唉氣,李春兒便後悔提起這事兒了,忙安慰著,隨即轉移話題,朝著李一元他們道:"二哥,三哥,你們明天去鎮上把上次定下的罐子拉回來,我和大哥他們則去山上把蜂蜜提回來。今年,賣出這一批蜂蜜也差不多了,到時候,再去把欠周大哥的那一千兩給還上。"


    李春兒估算得不錯,後來增加了十五個蜂箱之後,一個月隻能提一次蜂蜜,每一次的蜂蜜,都能裝滿一百六十個罐子,這也算是固定下來了。於是,購買罐子的商家也定了下來,每個月固定時間,去拉一百六十個罐子回來就成,這樣也能省事很多。


    "成。"李一元等人齊點頭,上次賣掉一百六十罐子的蜂蜜,足足賺了八千兩,一想到過幾天,家裏又有八千兩的進項,眾人就全身都是興奮勁兒,幹勁十足。


    第二天,李家人剛吃過早飯,李大福便過來說了一聲,說是劉屠夫在午飯過後才會過來殺豬。


    臨近年邊,家裏麵殺豬也算是一件大事,李大福家的兩頭豬又是自家定下來的,不用說,李大業父子四人自是要過去幫忙的,還有趙氏也必會去幫著江氏燒水什麽的。


    於是,趁著上午的時候,李二元和李三元兩人便駕著馬車去鎮上拉罐子去了,順便買些辣椒粉和鹽巴回來,辣椒粉自是用來做豆腐乳,而鹽巴,暫時不需要做辣椒醬,當然是用來醃肉的。


    李春兒和林氏,孫氏,劉氏三人,帶著李正和李美兒兩人則是去了山上提蜂蜜塊。


    忙忙碌碌一個上午,一家人早早的吃過午飯,便去了李大福家。


    聽說二爺爺家要殺豬,小孩子們也一個個的興奮異常,不顧外麵的天兒冷,一蹦一跳的跟著。


    在農村,每家每戶都是獨立存在的,都有著一個自家的院子,李大福家的自然也不例外。


    因為家裏人少,李大福家的房間自是沒有李大業家的多,院子也不大,除了一間豆腐坊,另外也說一間堂屋,一間廚房,兩間臥房。房間雖少,可每一間屋子卻是都要比李大業家的寬敞。


    對於李大福家,李春兒等人自是不陌生,一個個的去到家裏,也不縮手縮腳的,完全是當成自家一樣。


    趙氏和林氏兩人是直接去了廚房,幫著江氏。


    殺豬的事情,李春兒也不懂,便在堂屋與孫氏,劉氏一起聊著天,烤著火,順便看著孩子們。


    李大業父子四人則是與李大福直接去了豬圈,看那兩頭豬去了。


    等了約一刻鍾左右,劉屠夫背著殺豬的工具來了。


    劉屠夫估計也是個大忙人,來到李大福家,喝了一碗熱水,暖暖胃,烤了一小會兒炭火,暖和暖和凍僵的手,二話不說,便去了豬圈,和李大福他們就準備動手讓豬出欄。


    孫氏和劉氏兩人也不再烤火了,讓李春兒幫忙看著幾個孩子,便去廚房幫著提熱水去外麵。


    不一會兒,外麵就傳來豬慘烈的叫聲,嚇得堂屋裏的孩子們一個個的捂著耳朵,不敢去聽,卻又忍不住好奇,想要去外麵看個究竟。


    見一個個的想出去看,卻又不敢的樣子,李春兒覺得好笑,便出聲道:"想去看就去看吧!"(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齡傻女:農家姑娘不愁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霏風玲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霏風玲月並收藏大齡傻女:農家姑娘不愁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