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步履蹣跚地往前走,半道上發現了兩三具青鬃馬的屍體。我認得那都是君母車駕的腳力。


    “走到圓溝口,果然看到君母的車駕--那輛靛羅蓋車橫倒在地上,車轅插在土裏,一邊的車輪隻剩半個,車身早已被摔得七零八落。


    “我繞著靛羅蓋車仔細檢查了一番,車裏車外都沒發現人。


    “突然,我聽到車身咣地響了一下,像是有什麽東西打在上麵。


    “還沒等我反應過來,不遠處的灌木叢間傳出來一個聲音:‘不要動車裏的東西,快點走開,不然我的彈弓可不長眼。’


    “我一聽這聲音,分明就是三鍋飽。


    “此時我也顧不得走山人的禁忌,大聲喊道:‘是三鍋飽嗎?’


    “黑暗中,剛剛發出聲音的灌木叢中站出一個人影,故意壓低聲音問道:‘你誰呀?’


    “我說:‘我是佛爺代。’


    “三鍋飽聽完三步並作兩步從灌木叢裏跑了出來,跑到我麵前。


    “他將我從上到下仔細打量了一遍,確實身份後,急切而又略帶責備地說:‘佛爺代,你這兩天跑哪兒去了,大夥都急死了。’


    “我心裏想著君母的事,根本沒心思回答他的問題,指著眼前的車子說:‘先別問我去哪兒了,這輛車子是從哪兒來的?’


    “三鍋飽看了看車子說:‘誰知道從哪兒來的,我們也都奇怪呢。


    “‘今天日落時分,上山采圓木的人還沒回來,我和三才正在鋸板,突然溝裏刮起了大風,吹翻了兩座帳篷。


    “‘我倆停了工,正準備重新支帳篷,就聽到溝口轟隆一聲,像有東西撞在了地麵。


    “‘我和三才連忙向溝口跑去,就看到這輛車子歪倒在這裏。


    “‘正好采圓木的同伴們也趕了過來,說剛剛他們在半山腰,看到這輛車從高空墜下,被風吹著羅傘,斜飄到了這溝口。’


    “我問:‘車裏沒有人嗎?’


    “三鍋飽說:‘我還沒說到呢,你就打斷我。


    “‘那時候天已經擦黑了,我們幾個慢慢靠近車子去看。


    “‘突然裏麵爬出來一個穿壽衣的老婦人,臉上都是血。


    “‘我們一看以為是鬼,嚇得往後退了幾步。


    “‘那個老婦人爬出車外,口裏不斷喊救命。


    “‘她看我們都不敢上前,就說讓我們別怕,她不是鬼,身上的衣服是山民的裝束,不是壽衣。


    “‘我們才敢慢慢上前去。


    “‘等我們走到她跟前,她已經昏迷了過去。


    “‘還是建禮膽子大些,說先不管是人是鬼,救命要緊。


    “‘說著一把抱起那個婦人就回了營地。’


    “知道君母沒死,我提著的心稍稍放鬆了一點,但聽到她昏迷的消息,心裏又開始擔憂起來。


    “我追著問三鍋飽:‘那後來呢?那婦人醒了沒?’


    “三鍋飽說:‘沒醒呢。’


    “他看我神情緊張,問道:‘你怎麽這麽關心這車和老婦人的事,你難道知道車和婦人的來曆?’


    “我搖了搖頭,說:‘發生這麽怪異的事,就不該打聽一下嗎?’


    “三鍋飽也不再追問,說道:‘你趕緊回營地吧,他們一直在為你擔心,吃晚飯的時候大家還在議論,你是不是被熊瞎子拍了。’


    “我說:‘那咱走吧。’


    “三鍋飽說:‘我不能回去,建禮安排我在這兒看著車子。這車子看著這麽華麗,上麵鑲這那些閃閃亮亮的東西,我們雖然不知道是什麽,但肯定很值錢,如果被人偷了,老婦人醒來我們都說不清楚。’


    “我叮囑三鍋飽仔細一點,然後一個人進了圓溝,來到營地。


    “大夥兒見了我都喜出望外,一個個圍著我說,大家都以為我死在山裏了。


    “完了又問我這兩天到底去哪兒了。


    “到了這時,我知道不能再蒙混過關糊弄過去了。


    “於是編了個謊話:‘那天晚上,我去找三鍋飽,走出了圓溝,都沒看到他。


    “‘我又往前走了十幾裏,聽到林中有小孩的哭聲。


    “‘我循著哭聲走過去,看到一個八九歲的孩子,他說他是山民的孩子,白天和大人走散了。


    “‘我覺得一個小孩晚上單獨在林裏,肯定會凶多吉少,就問他家在那裏。


    “‘他說他家就在那附近,我按著他的描述,領他找到了家人。


    “‘那家人非常熱情,為了感謝我,非要讓我在他家住兩天。


    “‘我卻不過,就留下了。


    “‘今晚吃過晚飯,他們還不讓我走,我說我的同伴還等著我呢,我不回來他們會很著急的。


    “‘那家人隻好讓我回來了。’


    “大夥聽了都信以為真,隻有你爺心思縝密,疑惑地看著我說:‘不對呀,山裏有山民居住,這不假,但這片森林,隻有邊緣地帶有山民村落。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是森林腹地,怎麽會有山民呢?就算真有山民的小孩丟在林中,要把他送到有山民村落的地方,至少也要走個一天一夜。’


    “我解釋道:‘那家是個獵戶,單獨長住山裏狩獵。他們一入夏就進山了,一家人住在半山腰的石洞裏,過幾天天冷了就要回村了。’


    “你爺聽完,這才信了。


    “扯完我失蹤的事,我才有機會問君母的情況:‘你們救的那個婦人怎麽樣了。’


    “建禮說:‘一直昏迷不醒,剛剛我們給她灌了點水,臉色看著好了一點。——對了,佛爺代,你和存禮上首陽山學武藝,不是也學了點醫術了嗎,正好進去給瞧瞧。’


    “我進了君母的帳篷,見她躺在地墊上,身上蓋著走山人的被子,額頭右邊有個銅錢大的傷口,傷口和臉上的血已經被擦幹淨,臉色看上去略顯紅潤。


    “我給她診了診脈,才長舒了一口氣。


    “從脈象上看,君母除了額頭的外傷,應沒有受到內創,昏迷隻是因為驚嚇和勞累所致。


    “我出了帳篷,對眾人說:‘沒什麽大礙,睡一晚上,明天就會醒的。’


    “我想著燃裳苴還在野外等候消息,就又撒了個謊說:‘我去看看三鍋飽吧,晚上要是有人打那車的主意,他一個人怕應付不過來。’


    “沒等大家答複,我就朝溝口跑去。


    “到了圓溝口,我故意上了山坡,遠遠繞過了三鍋飽,一路跑到旱魃人大部隊等候的地方。


    “燃裳苴見我來了,迎上來問:‘怎麽樣?找到陛下沒有?’


    “我說:‘放心吧,君母安全著呢,她被我的同伴救了,現在正在我們營地的窩棚裏躺著呢。’


    “燃裳苴一聽躺著兩個字,臉色立馬變得很緊張,憂心忡忡地問道:‘躺著?陛下是不是受傷了?’


    “我安慰道:‘不用擔心,隻是點小傷。還有,就是受了點驚嚇,又太勞累了,現在在昏迷。不過睡一覺明天就會醒來。你先帶領將士們回山吧,明天巳時,你再帶人到這裏等候,我把君母送過來。’


    “燃裳苴一臉憂愁地蹲在地上,不一會兒,她突然站起來說:‘不行,我要去把她老人家接會山上,宮裏有禦醫調理。在這荒山野外,讓她待在帳篷裏,我實在放心不下。’


    “我說:‘君母現在還在昏迷,你現在帶她上山,一路上的顛簸她吃得消嗎?更何況我是隨孤竹公學過醫術的,由我照顧君母,你還有什麽不放心呢。’


    “燃裳苴拉著我的手說:‘那就拜托你了。’


    “說完帶著旱魃族將士們向附近的地道暗口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煤油燈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寤並收藏煤油燈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