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華朝著貞姨離去的方向跪了下去,我也跟著跪在了她旁邊。
“看著遠去的貞姨背影,玉華哭著喊到:‘娘,請您保重身體。我不求您的原諒,但我永遠不會忘記您的養育之恩。如果您哪一天想通了,我還會回到您身邊盡孝的。’
“貞姨頭也不回地消失在了洞裏的階梯入口處。
“見貞姨離開,君母收起了君王的尊容,流著淚走到玉華麵前,蹲下身一把摟住了玉華,大放悲戚之聲:‘我的娣兒,為娘想你想得好苦哇!’
“玉華一把推開了君母,站起身來說道:‘你是什麽人?’
“君母坐在地上,抬手示意上前來扶的侍從退下,仰麵望著玉華,滿臉茫然地說道:‘我是你的親娘,你一點都不記得了嗎?六歲時你被人抱走,到如今已經十五年了,十五年來,我沒有一天不想著你,每次想到你,我的心就在滴血,這麽多年,眼淚都快哭幹了。’
“君母說著,又忍不住大哭了起來。
“玉華看了一眼地上的君母,轉頭看著遠處的洞口,冷冷地說道:‘這世上,我隻有一個娘。雖然我逃離了她,傷透了她的心,或許她今後不會再理我,但我永遠都是她的女兒。’
“停頓了一下,玉華又回過頭輕蔑地看著君母說道:‘我知道我不是我娘親生的,可生我的那個人,我根本不在乎她是誰。我也不會再有第二個娘。’
“我知道玉華對她的生母有著深深的誤解。因為自從貞姨有了玉華之後,莊裏人隻要問她玉華的來曆,她都說是在莊外的溝渠裏撿到的,除此之外,貞姨在外人麵前一直都回避談到玉華的身世,至於因為情怨糾葛而偷偷抱走賀郎女兒的事,她是絕對不可能對人提起半個字的,尤其是對玉華。
“莊外的溝渠,在莊裏人的內心和口中,也就成了與玉華身世相關的唯一線索。但這個線索遠遠不能滿足莊裏人的獵奇之心。
“於是,便有人開始憑空想象出了各種各樣的離奇故事,都是圍繞著莊外的溝渠展開的。故事的內容雖各不相同,但其中都有個狠心的母親,親手將昏睡中六歲的女兒丟進了肮髒的溝渠,然後決然離去,就像丟掉了一塊沒用的石頭。
“這些故事從小就在玉華的心裏深深地紮下了根。在玉華看來,她的生母就是個毫無人性的狠毒婦人。
“看著玉華如此對待君母,我有點過意不去,輕輕拉了拉她的衣角。
“玉華轉過身看著我,蹲在地上哭了起來。
“我也連忙蹲下身去安慰她:‘玉華,很多事情都不是你想的那樣。你不要哭了,今天應該是一個高興的日子。我們終於可以自由自在在一起生活了。’
“玉華雙手抱著頭,哭著說:‘佛爺代,我看錯人了,我不應該把我的一切都交給你。這些都是你們設好的圈套。我就像個傻子一樣,被你們愚弄。’
“玉華邊說邊站起身來,用袖口擦掉了眼淚,麵無表情地向通往山下階梯的洞口走去。
“我上前拉住了她的手臂,她一甩胳膊,歇斯底裏地吼了一聲:‘離我遠點!’繼續朝前走去。
“就在這時,燃裳荼領著一大隊旱魃戰士走出了洞裏的階梯口。
“當她走出洞口的時候,迎麵碰上了玉華。
“燃裳荼向玉華行了個禮,問道:‘公主這是要去哪兒啊?’
“玉華見燃裳荼帶領的大隊人馬源源不斷從洞裏出來,堵住了洞口,便停了下來,站在了一邊。但她並沒有回應燃裳荼的話。
“燃裳荼抬眼看了看四周,見君母坐在地上,連忙跑過來扶起了君母,退後兩步,跪下行了禮,稟道:‘陛下,末將有罪。昨日東南要塞受到了歡兜人的襲擊,我守關將士幾乎全軍覆沒,我在眾人掩護下方才逃脫。後來見歡兜人向君山方向飛來,我連夜馬不停蹄一路趕來報信,卻不料君山已被攻陷。方才末將見天乙城內激戰正酣,單憑一人之力無法扭轉局麵,於是想下山到曲雲嶺去搬救兵,半路上碰到了丘將軍領兵來救駕。末將有辱使命,請陛下降罪。’
“與燃裳荼同來的領兵將領,也單膝跪地,向君母行禮道:‘末將燃裳丘救駕來遲,也請陛下一並降罪。’
“君母轉過身體,拿起侍從端上來的巾帕,擦去眼淚,複又回轉身去,看著兩位將領說道:‘此次遭歡兜之禍,本是我早就預料到的事。歡兜人重拾雙翼,我族戰力已經處於絕對劣勢。東南失利,也是必然,責不在荼將軍。再者,曲雲嶺至此,遠隔百裏,丘將軍能如此快速趕來救駕,實屬不易,我實當嘉賞,怎能問罪於你。二位將軍都請起身吧。’
“兩人起身,燃裳丘退向一邊,燃裳荼卻立在君母麵前沒動。
“她回頭看了看玉華,又朝著燃裳苴問道:‘請問長姊,公主這是為何惱怒?’
“燃裳苴搖了搖頭,歎了口氣,低下了頭。
“君母說道:‘十幾年來,我沒有盡當娘的職責,她對我心中有恨也屬正常。’
“我插言道:‘她可能對君母陛下有誤會。玉華從小都認為她是被她親娘拋棄在野外的。她對陛下如此反應,也是情有可原的。請君母不要怪她。’
“君母看著我說:‘我這當娘的,怎麽能怪自己的女兒呢。隻是不知道怎麽才能解開她的心結。’
“燃裳荼聽罷,朝玉華走去。
“這時旱魃戰士的隊伍已經全部走出了山洞,玉華又要朝洞口走去。
“燃裳荼說道:‘公主請留步,容我說兩句話。’
“玉華站在了原地,沒有回頭。
“燃裳荼走上前去,問道:‘請問公主頸上所佩何物。’
“玉華伸手摸了一下胸前佩戴的香囊,並沒作聲。
“燃裳荼說:‘此香囊乃是陛下親手所繡。如今公主還佩戴在身,足見對著香囊的喜愛。’
“玉華聽了,抬起頭望著燃裳荼,驚疑地說道:‘這怎麽可能!’
“燃裳荼說:‘請公主回想一下,此物是從何而來?’
“玉華說:‘這是五年前一位外鄉的貨郎婆所贈。’
“燃裳荼問道:‘公主可知道那位貨郎婆是什麽人?’
“玉華不耐煩地說道:‘說了是外鄉人,我如何認得。你想說什麽就盡快說,不然我走了。’
“燃裳荼說:‘那貨郎婆就是君母陛下,公主您的親娘。’
“玉華聽完,愣了半天,然後鼻孔裏哼了一聲,說道:‘既然當初將我拋棄,何苦要做這無謂之事。’
“說著一把扯下香囊丟在了地上。”
“看著遠去的貞姨背影,玉華哭著喊到:‘娘,請您保重身體。我不求您的原諒,但我永遠不會忘記您的養育之恩。如果您哪一天想通了,我還會回到您身邊盡孝的。’
“貞姨頭也不回地消失在了洞裏的階梯入口處。
“見貞姨離開,君母收起了君王的尊容,流著淚走到玉華麵前,蹲下身一把摟住了玉華,大放悲戚之聲:‘我的娣兒,為娘想你想得好苦哇!’
“玉華一把推開了君母,站起身來說道:‘你是什麽人?’
“君母坐在地上,抬手示意上前來扶的侍從退下,仰麵望著玉華,滿臉茫然地說道:‘我是你的親娘,你一點都不記得了嗎?六歲時你被人抱走,到如今已經十五年了,十五年來,我沒有一天不想著你,每次想到你,我的心就在滴血,這麽多年,眼淚都快哭幹了。’
“君母說著,又忍不住大哭了起來。
“玉華看了一眼地上的君母,轉頭看著遠處的洞口,冷冷地說道:‘這世上,我隻有一個娘。雖然我逃離了她,傷透了她的心,或許她今後不會再理我,但我永遠都是她的女兒。’
“停頓了一下,玉華又回過頭輕蔑地看著君母說道:‘我知道我不是我娘親生的,可生我的那個人,我根本不在乎她是誰。我也不會再有第二個娘。’
“我知道玉華對她的生母有著深深的誤解。因為自從貞姨有了玉華之後,莊裏人隻要問她玉華的來曆,她都說是在莊外的溝渠裏撿到的,除此之外,貞姨在外人麵前一直都回避談到玉華的身世,至於因為情怨糾葛而偷偷抱走賀郎女兒的事,她是絕對不可能對人提起半個字的,尤其是對玉華。
“莊外的溝渠,在莊裏人的內心和口中,也就成了與玉華身世相關的唯一線索。但這個線索遠遠不能滿足莊裏人的獵奇之心。
“於是,便有人開始憑空想象出了各種各樣的離奇故事,都是圍繞著莊外的溝渠展開的。故事的內容雖各不相同,但其中都有個狠心的母親,親手將昏睡中六歲的女兒丟進了肮髒的溝渠,然後決然離去,就像丟掉了一塊沒用的石頭。
“這些故事從小就在玉華的心裏深深地紮下了根。在玉華看來,她的生母就是個毫無人性的狠毒婦人。
“看著玉華如此對待君母,我有點過意不去,輕輕拉了拉她的衣角。
“玉華轉過身看著我,蹲在地上哭了起來。
“我也連忙蹲下身去安慰她:‘玉華,很多事情都不是你想的那樣。你不要哭了,今天應該是一個高興的日子。我們終於可以自由自在在一起生活了。’
“玉華雙手抱著頭,哭著說:‘佛爺代,我看錯人了,我不應該把我的一切都交給你。這些都是你們設好的圈套。我就像個傻子一樣,被你們愚弄。’
“玉華邊說邊站起身來,用袖口擦掉了眼淚,麵無表情地向通往山下階梯的洞口走去。
“我上前拉住了她的手臂,她一甩胳膊,歇斯底裏地吼了一聲:‘離我遠點!’繼續朝前走去。
“就在這時,燃裳荼領著一大隊旱魃戰士走出了洞裏的階梯口。
“當她走出洞口的時候,迎麵碰上了玉華。
“燃裳荼向玉華行了個禮,問道:‘公主這是要去哪兒啊?’
“玉華見燃裳荼帶領的大隊人馬源源不斷從洞裏出來,堵住了洞口,便停了下來,站在了一邊。但她並沒有回應燃裳荼的話。
“燃裳荼抬眼看了看四周,見君母坐在地上,連忙跑過來扶起了君母,退後兩步,跪下行了禮,稟道:‘陛下,末將有罪。昨日東南要塞受到了歡兜人的襲擊,我守關將士幾乎全軍覆沒,我在眾人掩護下方才逃脫。後來見歡兜人向君山方向飛來,我連夜馬不停蹄一路趕來報信,卻不料君山已被攻陷。方才末將見天乙城內激戰正酣,單憑一人之力無法扭轉局麵,於是想下山到曲雲嶺去搬救兵,半路上碰到了丘將軍領兵來救駕。末將有辱使命,請陛下降罪。’
“與燃裳荼同來的領兵將領,也單膝跪地,向君母行禮道:‘末將燃裳丘救駕來遲,也請陛下一並降罪。’
“君母轉過身體,拿起侍從端上來的巾帕,擦去眼淚,複又回轉身去,看著兩位將領說道:‘此次遭歡兜之禍,本是我早就預料到的事。歡兜人重拾雙翼,我族戰力已經處於絕對劣勢。東南失利,也是必然,責不在荼將軍。再者,曲雲嶺至此,遠隔百裏,丘將軍能如此快速趕來救駕,實屬不易,我實當嘉賞,怎能問罪於你。二位將軍都請起身吧。’
“兩人起身,燃裳丘退向一邊,燃裳荼卻立在君母麵前沒動。
“她回頭看了看玉華,又朝著燃裳苴問道:‘請問長姊,公主這是為何惱怒?’
“燃裳苴搖了搖頭,歎了口氣,低下了頭。
“君母說道:‘十幾年來,我沒有盡當娘的職責,她對我心中有恨也屬正常。’
“我插言道:‘她可能對君母陛下有誤會。玉華從小都認為她是被她親娘拋棄在野外的。她對陛下如此反應,也是情有可原的。請君母不要怪她。’
“君母看著我說:‘我這當娘的,怎麽能怪自己的女兒呢。隻是不知道怎麽才能解開她的心結。’
“燃裳荼聽罷,朝玉華走去。
“這時旱魃戰士的隊伍已經全部走出了山洞,玉華又要朝洞口走去。
“燃裳荼說道:‘公主請留步,容我說兩句話。’
“玉華站在了原地,沒有回頭。
“燃裳荼走上前去,問道:‘請問公主頸上所佩何物。’
“玉華伸手摸了一下胸前佩戴的香囊,並沒作聲。
“燃裳荼說:‘此香囊乃是陛下親手所繡。如今公主還佩戴在身,足見對著香囊的喜愛。’
“玉華聽了,抬起頭望著燃裳荼,驚疑地說道:‘這怎麽可能!’
“燃裳荼說:‘請公主回想一下,此物是從何而來?’
“玉華說:‘這是五年前一位外鄉的貨郎婆所贈。’
“燃裳荼問道:‘公主可知道那位貨郎婆是什麽人?’
“玉華不耐煩地說道:‘說了是外鄉人,我如何認得。你想說什麽就盡快說,不然我走了。’
“燃裳荼說:‘那貨郎婆就是君母陛下,公主您的親娘。’
“玉華聽完,愣了半天,然後鼻孔裏哼了一聲,說道:‘既然當初將我拋棄,何苦要做這無謂之事。’
“說著一把扯下香囊丟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