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事府的一切對於黃去疾來說,都是新鮮事物,所以在他跟隨著郭都踏入大殿之後,靜聲坐於屬於自己的座位。</p>


    座位上還有著筆墨紙硯,他的工作便是如此,聽太子和朝臣之間談論了什麽。</p>


    可這該死的他根本不認識人啊,於是隻好坐在一旁看戲,靜靜的看著那些朝臣站在殿中和太子殿下討論事情。</p>


    他一進入,太子殿下也隻是瞟了一眼,繼續和那些朝臣們商討事情。</p>


    而那些跟太子殿下商討的也都是身穿青袍之人,一行六人,都是五品到七品之間,雖然不算是頂尖權貴,可能站在此地和太子商討朝政的也不是一般人了。</p>


    “安陸州遭遇洪水之事,著令知州開倉放糧,賑濟災民,事後幫助災民重建民居,督促湖廣承宣布政使著手辦理此事,一應糧款從稅收裏麵扣除。”</p>


    朱高熾隻是看了一眼奏折,向那幾名官員詢問了一番安陸州的情況後,便開口說道,同時手中筆墨不斷揮灑,很快便將奏折處理好了。</p>


    向這種對於國家而言隻是雞毛蒜皮的朝政之事,多是由他處理。</p>


    一個直轄州遭了水災而已,雖然對於當地百姓是滅頂之災,可放眼整個大明又算不得什麽。</p>


    妥善安置災民,發放賑濟物資就好了。</p>


    明初對於這點還是效率很高的,不會太過貪墨賑濟糧款,災民多半也是能夠活下去的。</p>


    所以生在什麽時代很重要,若是後世,絲毫不用考慮生存,但放在如今的朝代之中,能夠活下去便是極好的了。</p>


    黃去疾在一旁看得較為精彩,也沒拿筆,就這麽獨自的坐在一旁,看著太子殿下指點江山的模樣。</p>


    隨著一批人的進去,以及一批人的出去,郭都以及另外負責記錄的兩位官員手都寫的有些發酸了。</p>


    </p>


    但他的紙張前,什麽都沒有。</p>


    空白一處,一字未落。</p>


    之前那批人還說是他不認識人,但是之後進入的官員可都是一一有著通報的,也就是說他都認識那些官員。</p>


    憑借他強大的記憶力,想要將那些人的臉和通報的名字一一對應,不是什麽壞事。</p>


    可他就是懶得記,這種瑣碎小事,真沒什麽記得。</p>


    反正朱棣問起來就直接說這些事情沒有什麽好記的,又不是什麽值得陛下親自閱覽的事情,有其餘三人記錄就足夠了,自己隻負責記錄那些真正的大事。</p>


    那些大事其餘三人還不知敢不敢記錄,但是自己是一定會記下來的。</p>


    小事通順不如大事滿意。</p>


    對於太子接見的那些低級官員問的那些事情,朱棣實際上是壓根就不在乎的,之所以如此也是規章製度的原因。</p>


    倘若真的太子與誰密謀之類的,那些平日裏記錄這些的官員也未必真的敢記錄下來奏表上去,而且以他們的能力也未必真的能捕捉到太子和誰密謀。</p>


    畢竟太子處理常事的時候會讓他們旁聽,但真要是私下裏見客,談的什麽,那可就隻有當事人知道了。</p>


    而太子今日裏見的這些人也多是五六七品官員,隻有一位是三品大員。</p>


    實際上三品大員已經勉強能算的上是位極人臣了,相當於後世的副部級官員了,那是真正的高官了。</p>


    而更高的二品大員,那可是實打實的國家級,那是真正的位極人臣。</p>


    當然了,二品官員之中也是有高有低的,比如正二品的六部尚書,那就是後世的副國級人物了,當然了,他們實際上的權力那就是國家級的。</p>


    一品官員雖然享盡榮華,但實際上多是虛銜,像三公、三孤、宗正、宗人、柱國、文武散勳之類的便是如此,多是加的榮耀。</p>


    但也有例外,就比如五軍都督府中的左右都督,這可是實打實的正一品大員!</p>


    在如今的時候,五軍都督府尚未權力被兵部架空,開國勳貴們也大多還在。</p>


    真正的五軍都督府的權力被架空是在正統年間,由於戰神一役而武將勳貴崩,北京保衛戰時兵部於謙為主,打贏了那場衛國之戰,此後,屬於五軍都督府的權力都加在了於謙的身上。</p>


    而哪怕是後來的奪門之變於謙身死,但兵部掌管的這些權力亦未交還都督府,到了後期,左右都督也就成了三公、三孤一樣的榮譽稱號。</p>


    但是在現在,五軍都督府可是還管理著天下軍籍以及軍政一應事務,所以五軍都督府便是武將的最終殿堂。</p>


    而兵部在軍隊之中有任免將領、升調、訓練軍隊的權力,但不能統帥軍隊打仗。而五軍都督府雖然有統兵作戰、管理屯田、掌管軍籍、推選將領的職能,但五軍都督府沒有調遣軍隊的權力。</p>


    這就是朱元章推選出來的兩大陣營,確保自己的絕對皇權掌控。</p>


    但是隨著之後的土木堡之變,導致的兵部架空五軍都督府,從而導致了兵部一家獨大,而後皇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喪失了對於軍隊的絕對掌控。</p>


    這也是為何,後期那些皇帝總是容易死於非命了。</p>


    當武將不支,文官一支獨秀之後,黨爭便也隨之而出。</p>


    明朝後期的像極了宋朝之時,文官當政,武將旁落,後世帝王也都跟著深受文官集團的掣肘。</p>


    武將勳貴獨大的結果便是造反,改朝換代,文官集團獨大的結果便是君權旁落處處受掣肘。</p>


    無論是哪一方獨大了都不好,最好的結果便是雙方找到一個平衡的點,相互平衡起來。</p>


    如此,皇帝當的才算是皇帝樣。</p>


    當然了,皇帝過度的權力最終往往會導致一種悲哀的場麵出來。</p>


    皇帝若是勤政愛民倒還罷了,那是百姓的萬幸,但倘若碰上了乾隆那種敗家子。</p>


    名義上號稱十全老人,實際上大興文字獄,稍有人說自己的不好你就等著誅九族吧!</p>


    清朝的文字獄那是相當出名的,其中當以乾隆為最。</p>


    所謂的十大戰功,除了平定準噶爾叛亂之外,其餘的都是些什麽戰功?</p>


    打個特麽的小部落都能給你折騰的死去活來,最後花費了不知道多少人力物力才平定,這也能算是戰功?</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攤牌了,我是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二和布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二和布布並收藏大明:我攤牌了,我是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