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節</p>
吳明到了小鎮,匯合了隊伍裏的一百多人,和孔老漢夫婦結了帳。在孔老漢夫婦崇敬的目光中,領著眾人,迎著風雪朝京都而去。</p>
京都目前人口兩百多萬,這在地球上,也算得上是個大城了。在這個世界,卻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城市。也許是地處平原,依山而建,沒有南方城市那麽多水路湖泊,所以規劃得非常好。整個城市約為一個正方形,東西,南北寬都近四十裏,分為內外兩城,城市裏茶肆酒樓,大型園林,庭院等等,應有盡有。正因為如此,京都人口比南寧多不了一倍,但地理麵積卻有近三倍。</p>
聖山離京都並不遠,現在所有隊伍,除了幾個宣詔的太監外,幾乎清一色的騎士了。所以行走起來也是非常快。**雖然平時沉默寡言,但也頂不住南望的魅力。和幾個戰士跟在吳明身後,一路上嘖嘖稱奇。大雪飄了一夜,到了現在,天竟然放晴了,天地之間,一片銀裝素裹。在陽光的反射下,耀眼生輝。</p>
普通良種宛馬,一般兩米高就算是非常雄健了。而南望則高近三米,好在吳明本身就是個武者,這點高度,輕輕一躍就可以達到。要是普通人,恐怕真得專門定製馬墩了。聽著幾個戰士在後麵交頭接耳,吳明心頭也不禁有點得意,但他們這樣喧嘩,終歸是不好。他拍了拍南望,止住了馬,然後轉過頭,道:“別鬧了,京都馬上就要到了,你們這樣子,成何體統。”</p>
**道:“大人,真沒想到,我還能活著回到京都。”吳明也不由得有點感慨,還依稀記得,太子南征時,站在京都郊外的閱兵校場,那意氣風發的樣子。到了現在,早已是物是人非。</p>
天雖然放晴了,但南郊的官道上,卻沒有一個行人。吳明心頭暗暗納罕,他依稀記得,以前這條官道,可是人來人往,人流如潮的。就算是剛下過一場大雪,也斷不會如此冷清,**他們,早在幾天前就已經回到了京都,帶去了吳明他們即將來訪京都的消息。難道,李鐵已經決定和南方翻臉?所以準備來個閉門不出?那也不對,他大可以把自己騙進城去,直接動手得了,豈不是一了百了,想到這裏,心頭又是一陣不安。</p>
正在這時,前方一個戰士突然指著遠方高聲道:“大人,京都到了,你看。”</p>
他騎在馬上,大呼小叫,臉上卻有掩藏不住的激動。這也難怪,近衛營的大本營“近衛宮”就在京都的內城,大部分戰士都在京都生活了好幾年,南寧的條件再好,對他們來說,仍然是頗不習慣。吳明聽得他叫喊,端坐在南望上,運足目力朝遠方望去。隻見茫茫天地間,隱約現出一溜淡淡的黑色,那正是京都的城牆。</p>
東漢的幾個大城,自然以京都和南寧為冠,不光是人多。其城牆也是所有城市最高的。尤其是京都的城牆,為了防止武者淩空飛躍,竟然高達十五米,這樣的高度,除非到達宗師,其他人恐怕都隻能望牆興歎了。</p>
京都在前朝大晉時,本來就是一座大城。高祖當時為了攻陷此城,調集了幾十萬大軍,把此城團團圍住。連續攻擊了近一個月,才陷了此城。城破之時,整個城牆上血跡斑斑。城牆上也破損得不成樣子。後來高祖立都於此,命魯工子修整城牆,魯工子在原先城牆的基礎上,用磨得極其光滑的大青石夯實,\再灌以上等糯米漿,整個牆麵更是平整如境。再配以近十五米高的城牆,終成第一雄城。</p>
這麽高的城牆,再加上其光滑的牆麵。武者想要攀援,連個借力之處也欠奉,勢必難上加難。年深日久,上麵的血跡和青石都變得漆黑,更如生鐵也似,所以也有“鐵鑄的京都”之說。</p>
隊伍一路緩緩前行,接近了城牆。老遠就見到南城門竟然大門緊閉,吳明眉頭大皺,正有點搞不清楚狀況時,突然前方一陣號角聲響,那緊閉的南城門頓時打開了。一大隊鐵甲士兵在號角聲中,蜂擁而出。這些士兵每個人背著一把長弓,騎著駿馬,鎧甲在雪光中泛著黝冷的光芒。</p>
吳明大吃一驚,帶住了南望,正在這時,又是一陣號角聲響,城牆之上,“嘩啦啦”的樹起一片靛青鑲邊大旗,大大的“李”隨著這些旗麵展開,在上麵張牙舞爪,飛騰變化,似乎馬上就要活過來一般。</p>
隨著這些旗幟展開,城牆上也是人影綽綽,閃現出一片刀槍如林。那些騎士從裏麵蜂擁而出,卻都默不作聲,然後整整齊齊地排在兩旁。吳明心頭打了個突,正有點搞不清楚狀況之時,又是一陣號角聲響,從城門裏又奔出幾十騎出來,這幾十騎後麵,還跟著一輛馬車。</p>
這些人和剛才的騎士不同,未曾披甲。當先一人白衣飄飄,吳明定睛一看,這人還是老熟人,正是李鐵的五子李忠。他身後十幾人俱都是隨從打扮。不用說,就是他的家丁護衛了。**打馬走到吳明身旁,掃了排在大道兩側的騎士一眼,如臨大敵:“大人,這些騎士全部是征北軍強弓營的精騎。他們怎麽在這裏來了?”</p>
征北軍,顧名思義,就是駐紮在東漢和北蒙交界處雙山關的一支勁旅,非特殊情況,是不得輕易調動的。前段時間,李鐵征調了十幾個武者到南寧保護林應歡,這次又把強弓營調到京都。那雙山關豈不是兵力不足了?小除夕之時,祝淮曾跟自己說,今年北蒙曾有大規模的調兵舉動,難道李鐵已經和北蒙達成了什麽承諾?否則怎麽如此大膽,竟敢在如此緊張的局勢下,還從雙山關調兵?</p>
他正在這裏揣摩著種種可能,李忠已經在十幾騎的簇擁下,飛速跑到了眾人近前。然後一控馬韁,拉住了馬,“吳大人,咱們又見麵了。”語氣中,卻又一股說不出的怨恨。</p>
去年他出使江南,本以為是個肥差,江山美人雙雙收於觳中,卻沒想到,在江南晃蕩了好幾個月,最後卻是碰了個灰頭土臉。在他看來,吳明可以說是讓他上次南行泡湯的罪魁禍首。這次抓著了機會,怎麽也要好好折辱對方一番。</p>
</p>
吳明騎在南望上,居高臨下的俯視著李忠,也有點拿捏不準,不知道李鐵唱出這一套又是個什麽意思。他微笑道:“李公子,去年南寧一別,公子臨走也不打聲招呼,深以為憾。沒想到,今天卻拉出這麽大個排場來迎接於我,這讓我於心何安。”</p>
李忠看著端坐在南望上的吳明,臉色一變,仔仔細細的打量了一番南望,不由得吞了一口唾沫。口中卻是冷笑:“吳大人,你可別想得太多,今日隻是我外出打獵,偶爾路過而已。何來迎接一說。”</p>
吳明望了望他身後的一片刀槍如林,正欲再說。這時候,呆在馬車的宣詔太監撂起了簾子,然後從馬車裏鑽了出來。他似乎仍有點搞不清楚狀況,站在馬車上,厲喝道:“大膽,爾等何人?賢莊娘娘前來宣旨,你等還不下馬恭侯,竟然還在馬上頤指氣使。你等想造反麽?”</p>
陶雨剛到南寧,行宮裏太監還沒來得及補充。隻有幾個太監是帕卜裏臨走送他的,其他都是原南寧送子寺的輪值太監。這些太監都是心思單純,和京都那些經過千錘百煉的老太監差得遠了。總認為天大地大,老子服侍的主子為大。不過他這一番話說出來,正好把吳明的心頭疑問給說了出來。所以他看著那太監發瘋,也沒去阻止。</p>
李忠被這太監一通搶白,早已是臉皮脹紫。他冷笑了一聲,道:“這位公公真是好大的脾氣,在下李忠。”他本以為說出這話,這太監怎麽也要著意三分的。那知道這老太監也是個人才,站在馬車上背起了雙手,尖聲道:“李忠?雜家隻記得娘娘懿旨指明太尉李鐵來接,李忠又是個什麽東西?”</p>
李忠氣極反笑,他揮了揮手道:“來人,把這個聒噪的東西拉下去。”</p>
吳明嚇了一跳,正要有所動作之時。這時候,這支隊伍裏馬車終於趕了上來,從上麵下來一個瘦瘦的文官,看見當前局勢,頓時大急,大叫道:“李公子,使不得。”他穿著禮部官員朝服,由於太瘦,那衣服穿在他身上,也是空蕩蕩的,說不出的滑稽。吳明心頭一動,禮部尚書林應歡已然身死,這人看來就是新選出來的禮部代表了。既然李鐵派了禮部官員前來,那麽,證明他現在還不想和自己撕破臉皮。李忠之舉,多半是對方公報私仇,挾此以泄憤。隻是李鐵好大的架子,連陶雨的懿旨也如此馬虎,隻派了個李忠來接。</p>
李忠聽得那個官員的話,似乎想起了什麽,平了下心氣,冷聲道:“在下李忠,京都南門校尉,奉太尉之命,前來恭迎娘娘懿旨。”</p>
南門校尉?雖然隻是一個中級將領,但由於關係到京都安全問題,卻是一個肥差。以前的南門校尉是誰,吳明並不知曉,但鐵定不是李忠。</p>
吳明到了小鎮,匯合了隊伍裏的一百多人,和孔老漢夫婦結了帳。在孔老漢夫婦崇敬的目光中,領著眾人,迎著風雪朝京都而去。</p>
京都目前人口兩百多萬,這在地球上,也算得上是個大城了。在這個世界,卻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城市。也許是地處平原,依山而建,沒有南方城市那麽多水路湖泊,所以規劃得非常好。整個城市約為一個正方形,東西,南北寬都近四十裏,分為內外兩城,城市裏茶肆酒樓,大型園林,庭院等等,應有盡有。正因為如此,京都人口比南寧多不了一倍,但地理麵積卻有近三倍。</p>
聖山離京都並不遠,現在所有隊伍,除了幾個宣詔的太監外,幾乎清一色的騎士了。所以行走起來也是非常快。**雖然平時沉默寡言,但也頂不住南望的魅力。和幾個戰士跟在吳明身後,一路上嘖嘖稱奇。大雪飄了一夜,到了現在,天竟然放晴了,天地之間,一片銀裝素裹。在陽光的反射下,耀眼生輝。</p>
普通良種宛馬,一般兩米高就算是非常雄健了。而南望則高近三米,好在吳明本身就是個武者,這點高度,輕輕一躍就可以達到。要是普通人,恐怕真得專門定製馬墩了。聽著幾個戰士在後麵交頭接耳,吳明心頭也不禁有點得意,但他們這樣喧嘩,終歸是不好。他拍了拍南望,止住了馬,然後轉過頭,道:“別鬧了,京都馬上就要到了,你們這樣子,成何體統。”</p>
**道:“大人,真沒想到,我還能活著回到京都。”吳明也不由得有點感慨,還依稀記得,太子南征時,站在京都郊外的閱兵校場,那意氣風發的樣子。到了現在,早已是物是人非。</p>
天雖然放晴了,但南郊的官道上,卻沒有一個行人。吳明心頭暗暗納罕,他依稀記得,以前這條官道,可是人來人往,人流如潮的。就算是剛下過一場大雪,也斷不會如此冷清,**他們,早在幾天前就已經回到了京都,帶去了吳明他們即將來訪京都的消息。難道,李鐵已經決定和南方翻臉?所以準備來個閉門不出?那也不對,他大可以把自己騙進城去,直接動手得了,豈不是一了百了,想到這裏,心頭又是一陣不安。</p>
正在這時,前方一個戰士突然指著遠方高聲道:“大人,京都到了,你看。”</p>
他騎在馬上,大呼小叫,臉上卻有掩藏不住的激動。這也難怪,近衛營的大本營“近衛宮”就在京都的內城,大部分戰士都在京都生活了好幾年,南寧的條件再好,對他們來說,仍然是頗不習慣。吳明聽得他叫喊,端坐在南望上,運足目力朝遠方望去。隻見茫茫天地間,隱約現出一溜淡淡的黑色,那正是京都的城牆。</p>
東漢的幾個大城,自然以京都和南寧為冠,不光是人多。其城牆也是所有城市最高的。尤其是京都的城牆,為了防止武者淩空飛躍,竟然高達十五米,這樣的高度,除非到達宗師,其他人恐怕都隻能望牆興歎了。</p>
京都在前朝大晉時,本來就是一座大城。高祖當時為了攻陷此城,調集了幾十萬大軍,把此城團團圍住。連續攻擊了近一個月,才陷了此城。城破之時,整個城牆上血跡斑斑。城牆上也破損得不成樣子。後來高祖立都於此,命魯工子修整城牆,魯工子在原先城牆的基礎上,用磨得極其光滑的大青石夯實,\再灌以上等糯米漿,整個牆麵更是平整如境。再配以近十五米高的城牆,終成第一雄城。</p>
這麽高的城牆,再加上其光滑的牆麵。武者想要攀援,連個借力之處也欠奉,勢必難上加難。年深日久,上麵的血跡和青石都變得漆黑,更如生鐵也似,所以也有“鐵鑄的京都”之說。</p>
隊伍一路緩緩前行,接近了城牆。老遠就見到南城門竟然大門緊閉,吳明眉頭大皺,正有點搞不清楚狀況時,突然前方一陣號角聲響,那緊閉的南城門頓時打開了。一大隊鐵甲士兵在號角聲中,蜂擁而出。這些士兵每個人背著一把長弓,騎著駿馬,鎧甲在雪光中泛著黝冷的光芒。</p>
吳明大吃一驚,帶住了南望,正在這時,又是一陣號角聲響,城牆之上,“嘩啦啦”的樹起一片靛青鑲邊大旗,大大的“李”隨著這些旗麵展開,在上麵張牙舞爪,飛騰變化,似乎馬上就要活過來一般。</p>
隨著這些旗幟展開,城牆上也是人影綽綽,閃現出一片刀槍如林。那些騎士從裏麵蜂擁而出,卻都默不作聲,然後整整齊齊地排在兩旁。吳明心頭打了個突,正有點搞不清楚狀況之時,又是一陣號角聲響,從城門裏又奔出幾十騎出來,這幾十騎後麵,還跟著一輛馬車。</p>
這些人和剛才的騎士不同,未曾披甲。當先一人白衣飄飄,吳明定睛一看,這人還是老熟人,正是李鐵的五子李忠。他身後十幾人俱都是隨從打扮。不用說,就是他的家丁護衛了。**打馬走到吳明身旁,掃了排在大道兩側的騎士一眼,如臨大敵:“大人,這些騎士全部是征北軍強弓營的精騎。他們怎麽在這裏來了?”</p>
征北軍,顧名思義,就是駐紮在東漢和北蒙交界處雙山關的一支勁旅,非特殊情況,是不得輕易調動的。前段時間,李鐵征調了十幾個武者到南寧保護林應歡,這次又把強弓營調到京都。那雙山關豈不是兵力不足了?小除夕之時,祝淮曾跟自己說,今年北蒙曾有大規模的調兵舉動,難道李鐵已經和北蒙達成了什麽承諾?否則怎麽如此大膽,竟敢在如此緊張的局勢下,還從雙山關調兵?</p>
他正在這裏揣摩著種種可能,李忠已經在十幾騎的簇擁下,飛速跑到了眾人近前。然後一控馬韁,拉住了馬,“吳大人,咱們又見麵了。”語氣中,卻又一股說不出的怨恨。</p>
去年他出使江南,本以為是個肥差,江山美人雙雙收於觳中,卻沒想到,在江南晃蕩了好幾個月,最後卻是碰了個灰頭土臉。在他看來,吳明可以說是讓他上次南行泡湯的罪魁禍首。這次抓著了機會,怎麽也要好好折辱對方一番。</p>
</p>
吳明騎在南望上,居高臨下的俯視著李忠,也有點拿捏不準,不知道李鐵唱出這一套又是個什麽意思。他微笑道:“李公子,去年南寧一別,公子臨走也不打聲招呼,深以為憾。沒想到,今天卻拉出這麽大個排場來迎接於我,這讓我於心何安。”</p>
李忠看著端坐在南望上的吳明,臉色一變,仔仔細細的打量了一番南望,不由得吞了一口唾沫。口中卻是冷笑:“吳大人,你可別想得太多,今日隻是我外出打獵,偶爾路過而已。何來迎接一說。”</p>
吳明望了望他身後的一片刀槍如林,正欲再說。這時候,呆在馬車的宣詔太監撂起了簾子,然後從馬車裏鑽了出來。他似乎仍有點搞不清楚狀況,站在馬車上,厲喝道:“大膽,爾等何人?賢莊娘娘前來宣旨,你等還不下馬恭侯,竟然還在馬上頤指氣使。你等想造反麽?”</p>
陶雨剛到南寧,行宮裏太監還沒來得及補充。隻有幾個太監是帕卜裏臨走送他的,其他都是原南寧送子寺的輪值太監。這些太監都是心思單純,和京都那些經過千錘百煉的老太監差得遠了。總認為天大地大,老子服侍的主子為大。不過他這一番話說出來,正好把吳明的心頭疑問給說了出來。所以他看著那太監發瘋,也沒去阻止。</p>
李忠被這太監一通搶白,早已是臉皮脹紫。他冷笑了一聲,道:“這位公公真是好大的脾氣,在下李忠。”他本以為說出這話,這太監怎麽也要著意三分的。那知道這老太監也是個人才,站在馬車上背起了雙手,尖聲道:“李忠?雜家隻記得娘娘懿旨指明太尉李鐵來接,李忠又是個什麽東西?”</p>
李忠氣極反笑,他揮了揮手道:“來人,把這個聒噪的東西拉下去。”</p>
吳明嚇了一跳,正要有所動作之時。這時候,這支隊伍裏馬車終於趕了上來,從上麵下來一個瘦瘦的文官,看見當前局勢,頓時大急,大叫道:“李公子,使不得。”他穿著禮部官員朝服,由於太瘦,那衣服穿在他身上,也是空蕩蕩的,說不出的滑稽。吳明心頭一動,禮部尚書林應歡已然身死,這人看來就是新選出來的禮部代表了。既然李鐵派了禮部官員前來,那麽,證明他現在還不想和自己撕破臉皮。李忠之舉,多半是對方公報私仇,挾此以泄憤。隻是李鐵好大的架子,連陶雨的懿旨也如此馬虎,隻派了個李忠來接。</p>
李忠聽得那個官員的話,似乎想起了什麽,平了下心氣,冷聲道:“在下李忠,京都南門校尉,奉太尉之命,前來恭迎娘娘懿旨。”</p>
南門校尉?雖然隻是一個中級將領,但由於關係到京都安全問題,卻是一個肥差。以前的南門校尉是誰,吳明並不知曉,但鐵定不是李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