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節</p>
眾所周知,近衛營已在前天回到南寧,那麽今天就將論功行賞。其他東西,但凡不是十分緊要的事統統都得讓路,所以也沒人找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來討人嫌。那當值太監一聲“有事早奏,無事退朝”剛剛喊完。兵部尚書戴稟已越眾而出,沉聲道:“啟稟娘娘,臣有本奏。”</p>
太後清冷的聲音灑遍全場:“戴卿家請講。”</p>
“去年廖賊藐視朝廷威嚴,太後下旨剿之。如今一年過去,廖青和大子廖勝伏誅,其餘二子一人癡呆,一人投降朝廷,朝廷可說大獲全勝。此次西征,近衛營立功甚巨,還望娘娘下旨嘉獎,以安軍心。”</p>
這就是今天的重頭戲。戴稟話聲一落,所有人都低頭噤聲,尖著耳朵看太後如何說。金殿裏本來就靜,此時更是落針可聞。太後瞟了目不斜視的吳明一眼,微笑道:“吳大人,近衛營是你一手帶出來的,西征戰事,大都也是你指揮的。你說說,你想本宮怎麽賞你?”</p>
吳明眼觀鼻,鼻觀心。沉聲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如何賞,賞多少,那是娘娘的事。微臣都將感激不盡。”</p>
太後嘴角一勾,喃喃道:“好個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她轉過頭,有些玩味的看了丞相一眼,接著道:“丞相主管天下軍政,西征軍論功行賞,也屬份內之責。不知丞相可有什麽好的建議?”</p>
吳明心下冷笑,兩隻狐狸開始設套了。但中西已在我手,任憑你們說得天花亂墜,還能飛了不曾?姑且看看你們說些什麽。</p>
丞相必恭必敬,也是沉聲道:“此次西征,初時戰局不利,幸得吳大人力挽狂瀾,這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所以老臣以為,應以中西總督之位賞之,否則難安將士之心。”</p>
聽到這裏,吳明舒了口氣。中西已在我手,看來兩人已知事不可為,並不打算在這個問題上為難自己了。那知他念頭還未轉完,丞相頓了頓,話鋒一轉道:“不過……”</p>
這下半截話才是應有之意吧。盡管吳明心態奇好,此時仍有些不忿。忍不住用眼角瞟了丞相一眼,就見對方正舉著個笏板,一臉的公事公辦:“吳大人能征善戰,老臣固然無話可說,但年紀尚輕,貿然以中西總督之位賞之,怕是難以服眾。”</p>
在太後麵前,丞相最大的一個優勢就是軍權。有兵才有話語權,說話時腰杆才硬。太後和丞相兩人相鬥多年,雖在朝堂上步步進逼,但始終難以打開局麵,就是因為丞相手中有兵。江南四省的軍力,幾乎有九成以上的將軍唯丞相之命是從,在這種大前提下,朝堂上就算有官員想倒向太後,也得三思而後行。反過來,如果丞相軍權得到削弱,或者有人能夠在朝堂上與他分庭抗禮,那麽他這種威懾就會慢慢減弱。</p>
吳明已與西北何家連成一氣,如再加個中西總督,在軍力上和影響上已是直追丞相,這對他威信就是個嚴重挑戰。太後自然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打一開始,就把皮球踢給了丞相。讓他來當這個出頭鳥,也好讓吳明清楚,他這個嶽父可是六親不認的。如此一來,才能念著她的好。</p>
“聯弱以勝強。”這固然是商羽坤獻給吳明的一條道路。太後心思慎密,自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丞相這次破天荒的找她商量,更讓她看到了一個契機。一個混水摸魚,趁機擴張勢力的契機。</p>
丞相的聲音在金殿上回蕩,雖然不怎麽大聲,但在多年的積威下,卻給人一種不容置疑的感覺。他的話已說完許久,金殿上仍是一片靜寂,落針可聞。過了半晌,陶雨才低聲道:“丞相認為,吳大人年齡尚稚,不足以擔當總督重任,列位卿家可有異議?”</p>
她這樣問,看起來不偏不倚,實則是想叫人跳出來唱對台。隻是她在軍方實在沒什麽人,吳明是事涉自己,自然不好多說。而唐軒等人有心想幫腔,但事涉軍方,也不好多嘴。陶雨掃了下方一眾文武,直接點將:“楊將軍,你對吳大人甚為了解,虎門楊家又長期擔任北方總督,為朝廷戍守北原州多年,家學淵源。在這方麵應該頗有見地,本宮想聽聽你的看法。”</p>
**以前就是四品將軍,第二次漢寧之戰時,他臨危受命,擔當守城主將。由於守禦得法,連續打退北漢多次進攻,如今已一躍成為正四品的實權將軍。環顧朝堂,太後在軍方也就**說得上話,如今需要有人援言,自然點名叫他了。</p>
**出列,恭恭敬敬的道:“啟稟娘娘,古人常言,有誌不在年高,無誌空長百歲。當年大晉分崩立析,高祖揭竿而起,救萬民於水火。而起事之時,高祖也不過而立。”</p>
他頓了頓,又道:“楊家戍守北原州期間,戰事連綿,楊家男丁每戰於前,更是死傷慘重。自高祖分封總督之位起,到李鐵陷害先父之日終,共計九百一十三年,楊家共有一百三十四位家主,他們大多在死於征戰,得享不惑者不足一半。所以微臣覺得,行軍打仗首重天分經驗,而與年齡無關。丞相出身軍伍,難道連這點都不懂麽?”</p>
朝堂上,大概也就他敢這麽對丞相說話了。雖然明知他是受太後指示,但吳明仍向他投去感激的一瞥。隻是**說完這些,又規規矩矩退回武將班子中去了,並沒看到他這個眼神。</p>
太後身子仰了仰,斜倚在禦座上,嘴角卻勾起一絲笑意,看著丞相道:“楊將軍說得頗有道理,丞相以為如何?”</p>
祝淮心頭暗罵。昨天她去找陶雨,自然是為中西總督之事。共同打壓吳明,在他做出一係列退讓後,陶雨終於答應了。可他萬沒想到的是,這個女人當麵一套,背後一套,關鍵時刻竟會來這麽一手。這**又是高祖又是楊家的,自己要是當麵反駁,豈不相當於否認高祖和楊家當年的事跡。他心頭暗暗發狠,暫且讓你先得意著,等會總有求我的時候。他心下轉得飛快,嘴裏仍是恭恭敬敬的道:“楊將軍所言甚是。但曆代新任總督,都在武學上超越了九段,這樣一來,方能做到家學淵源,長盛不衰。吳將軍雖是天資絕絕,但現在仍是八段後期。”</p>
“以九段武者,穩定軍心民意,真正做到鎮守一方。”他咳嗽一聲,抬頭看了一眼太後,慢吞吞的道:“這個規矩也高祖定下來的。”</p>
他這個動作已是大為逾矩,太後卻恍如不覺。幹脆的道:“這個好辦,那就在中西總督前加個‘行’字,讓吳大人暫懾總督之位。丞相,你覺得如何?”</p>
行中西總督,就是暫時的,還沒轉正。別說是丞相,就算是吳明也愣了愣,實沒想到太後會想到如此奇葩的主意。</p>
眼見事不可為,太後也為自己留了麵子,丞相悶聲道:“老臣隻是就事論事,娘娘自然早有主意,老臣無話可說。”</p>
太後笑了笑,又掃了其下一眾文武,清聲道:“眾卿覺得如何?”</p>
丞相都這樣說了,還能如何?底下傳來整齊劃一的聲音:“娘娘英明!”</p>
“既如此,那就這麽定了。”太後站了起來,對著旁邊的執筆官員道:“擬旨,鎮東將軍吳明英勇善戰,忠勇可嘉。在中西一役中表現不俗,現因功擢升為二品將軍,行中西總督之位。”</p>
總督之位,幹係實在太大,自然不能由太後口頭上草草說了算事。需要史部執筆仔細潤色,廣發天下告之。那個執筆恭聲道:“是。”</p>
太後又轉頭對吳明道:“吳大人對此可有怨言否?”</p>
吳明躬了躬身:“臣謝太後賞賜。豈敢挑三揀四,妄論是非。”行中西總督,聽起來有些滑稽,要的隻是這個名分,至於行與不行,吳明還真不在意。再說了,九段雖是個大坎,但在厚積薄發下,他也感覺得出,已有突破的征兆,而現在缺的,隻是一個契機而已。一旦到了九段,這個總督之位自然是實打實的,任何人都不能說三道四。</p>
正想著,太後微微一笑,接著道:“此次西征得勝,近衛營有大功。有大功自然不能隻賞你一人。吳督座自有軍方開府權,五品以下自行安排。”頓了頓,她又看了眼丞相:“四品將軍的話,還需報予丞相知曉,須軍部備案才可。”</p>
這自是題中應有之義,吳明仍是行了一禮:“謝娘娘。”</p>
陶雨坐下了。她清了清嗓子,半晌才接著道:“吳將軍統領中西,以督座之尊,還兼著近衛營統領之職,確實有些不便,本宮想擢升楊將軍為近衛營統領,不知督座覺得如何?”</p>
</p>
吳明心頭一凜,同時有些恍然。她幫自己如此不遺餘力,卻是原來如此。自己有了中西總督之位,那麽投桃報李,這個統領之位自然得讓給太後。不過**本來就是玄武隊正,更是虎門楊後裔。最重要的是,吳明對他為人頗為欽佩,如果真要為統領之職找個繼任,還真非他莫屬。</p>
他想了想,正要開口答應時,丞相沉聲道:“慢著。”</p>
眾所周知,近衛營已在前天回到南寧,那麽今天就將論功行賞。其他東西,但凡不是十分緊要的事統統都得讓路,所以也沒人找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來討人嫌。那當值太監一聲“有事早奏,無事退朝”剛剛喊完。兵部尚書戴稟已越眾而出,沉聲道:“啟稟娘娘,臣有本奏。”</p>
太後清冷的聲音灑遍全場:“戴卿家請講。”</p>
“去年廖賊藐視朝廷威嚴,太後下旨剿之。如今一年過去,廖青和大子廖勝伏誅,其餘二子一人癡呆,一人投降朝廷,朝廷可說大獲全勝。此次西征,近衛營立功甚巨,還望娘娘下旨嘉獎,以安軍心。”</p>
這就是今天的重頭戲。戴稟話聲一落,所有人都低頭噤聲,尖著耳朵看太後如何說。金殿裏本來就靜,此時更是落針可聞。太後瞟了目不斜視的吳明一眼,微笑道:“吳大人,近衛營是你一手帶出來的,西征戰事,大都也是你指揮的。你說說,你想本宮怎麽賞你?”</p>
吳明眼觀鼻,鼻觀心。沉聲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如何賞,賞多少,那是娘娘的事。微臣都將感激不盡。”</p>
太後嘴角一勾,喃喃道:“好個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她轉過頭,有些玩味的看了丞相一眼,接著道:“丞相主管天下軍政,西征軍論功行賞,也屬份內之責。不知丞相可有什麽好的建議?”</p>
吳明心下冷笑,兩隻狐狸開始設套了。但中西已在我手,任憑你們說得天花亂墜,還能飛了不曾?姑且看看你們說些什麽。</p>
丞相必恭必敬,也是沉聲道:“此次西征,初時戰局不利,幸得吳大人力挽狂瀾,這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所以老臣以為,應以中西總督之位賞之,否則難安將士之心。”</p>
聽到這裏,吳明舒了口氣。中西已在我手,看來兩人已知事不可為,並不打算在這個問題上為難自己了。那知他念頭還未轉完,丞相頓了頓,話鋒一轉道:“不過……”</p>
這下半截話才是應有之意吧。盡管吳明心態奇好,此時仍有些不忿。忍不住用眼角瞟了丞相一眼,就見對方正舉著個笏板,一臉的公事公辦:“吳大人能征善戰,老臣固然無話可說,但年紀尚輕,貿然以中西總督之位賞之,怕是難以服眾。”</p>
在太後麵前,丞相最大的一個優勢就是軍權。有兵才有話語權,說話時腰杆才硬。太後和丞相兩人相鬥多年,雖在朝堂上步步進逼,但始終難以打開局麵,就是因為丞相手中有兵。江南四省的軍力,幾乎有九成以上的將軍唯丞相之命是從,在這種大前提下,朝堂上就算有官員想倒向太後,也得三思而後行。反過來,如果丞相軍權得到削弱,或者有人能夠在朝堂上與他分庭抗禮,那麽他這種威懾就會慢慢減弱。</p>
吳明已與西北何家連成一氣,如再加個中西總督,在軍力上和影響上已是直追丞相,這對他威信就是個嚴重挑戰。太後自然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打一開始,就把皮球踢給了丞相。讓他來當這個出頭鳥,也好讓吳明清楚,他這個嶽父可是六親不認的。如此一來,才能念著她的好。</p>
“聯弱以勝強。”這固然是商羽坤獻給吳明的一條道路。太後心思慎密,自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丞相這次破天荒的找她商量,更讓她看到了一個契機。一個混水摸魚,趁機擴張勢力的契機。</p>
丞相的聲音在金殿上回蕩,雖然不怎麽大聲,但在多年的積威下,卻給人一種不容置疑的感覺。他的話已說完許久,金殿上仍是一片靜寂,落針可聞。過了半晌,陶雨才低聲道:“丞相認為,吳大人年齡尚稚,不足以擔當總督重任,列位卿家可有異議?”</p>
她這樣問,看起來不偏不倚,實則是想叫人跳出來唱對台。隻是她在軍方實在沒什麽人,吳明是事涉自己,自然不好多說。而唐軒等人有心想幫腔,但事涉軍方,也不好多嘴。陶雨掃了下方一眾文武,直接點將:“楊將軍,你對吳大人甚為了解,虎門楊家又長期擔任北方總督,為朝廷戍守北原州多年,家學淵源。在這方麵應該頗有見地,本宮想聽聽你的看法。”</p>
**以前就是四品將軍,第二次漢寧之戰時,他臨危受命,擔當守城主將。由於守禦得法,連續打退北漢多次進攻,如今已一躍成為正四品的實權將軍。環顧朝堂,太後在軍方也就**說得上話,如今需要有人援言,自然點名叫他了。</p>
**出列,恭恭敬敬的道:“啟稟娘娘,古人常言,有誌不在年高,無誌空長百歲。當年大晉分崩立析,高祖揭竿而起,救萬民於水火。而起事之時,高祖也不過而立。”</p>
他頓了頓,又道:“楊家戍守北原州期間,戰事連綿,楊家男丁每戰於前,更是死傷慘重。自高祖分封總督之位起,到李鐵陷害先父之日終,共計九百一十三年,楊家共有一百三十四位家主,他們大多在死於征戰,得享不惑者不足一半。所以微臣覺得,行軍打仗首重天分經驗,而與年齡無關。丞相出身軍伍,難道連這點都不懂麽?”</p>
朝堂上,大概也就他敢這麽對丞相說話了。雖然明知他是受太後指示,但吳明仍向他投去感激的一瞥。隻是**說完這些,又規規矩矩退回武將班子中去了,並沒看到他這個眼神。</p>
太後身子仰了仰,斜倚在禦座上,嘴角卻勾起一絲笑意,看著丞相道:“楊將軍說得頗有道理,丞相以為如何?”</p>
祝淮心頭暗罵。昨天她去找陶雨,自然是為中西總督之事。共同打壓吳明,在他做出一係列退讓後,陶雨終於答應了。可他萬沒想到的是,這個女人當麵一套,背後一套,關鍵時刻竟會來這麽一手。這**又是高祖又是楊家的,自己要是當麵反駁,豈不相當於否認高祖和楊家當年的事跡。他心頭暗暗發狠,暫且讓你先得意著,等會總有求我的時候。他心下轉得飛快,嘴裏仍是恭恭敬敬的道:“楊將軍所言甚是。但曆代新任總督,都在武學上超越了九段,這樣一來,方能做到家學淵源,長盛不衰。吳將軍雖是天資絕絕,但現在仍是八段後期。”</p>
“以九段武者,穩定軍心民意,真正做到鎮守一方。”他咳嗽一聲,抬頭看了一眼太後,慢吞吞的道:“這個規矩也高祖定下來的。”</p>
他這個動作已是大為逾矩,太後卻恍如不覺。幹脆的道:“這個好辦,那就在中西總督前加個‘行’字,讓吳大人暫懾總督之位。丞相,你覺得如何?”</p>
行中西總督,就是暫時的,還沒轉正。別說是丞相,就算是吳明也愣了愣,實沒想到太後會想到如此奇葩的主意。</p>
眼見事不可為,太後也為自己留了麵子,丞相悶聲道:“老臣隻是就事論事,娘娘自然早有主意,老臣無話可說。”</p>
太後笑了笑,又掃了其下一眾文武,清聲道:“眾卿覺得如何?”</p>
丞相都這樣說了,還能如何?底下傳來整齊劃一的聲音:“娘娘英明!”</p>
“既如此,那就這麽定了。”太後站了起來,對著旁邊的執筆官員道:“擬旨,鎮東將軍吳明英勇善戰,忠勇可嘉。在中西一役中表現不俗,現因功擢升為二品將軍,行中西總督之位。”</p>
總督之位,幹係實在太大,自然不能由太後口頭上草草說了算事。需要史部執筆仔細潤色,廣發天下告之。那個執筆恭聲道:“是。”</p>
太後又轉頭對吳明道:“吳大人對此可有怨言否?”</p>
吳明躬了躬身:“臣謝太後賞賜。豈敢挑三揀四,妄論是非。”行中西總督,聽起來有些滑稽,要的隻是這個名分,至於行與不行,吳明還真不在意。再說了,九段雖是個大坎,但在厚積薄發下,他也感覺得出,已有突破的征兆,而現在缺的,隻是一個契機而已。一旦到了九段,這個總督之位自然是實打實的,任何人都不能說三道四。</p>
正想著,太後微微一笑,接著道:“此次西征得勝,近衛營有大功。有大功自然不能隻賞你一人。吳督座自有軍方開府權,五品以下自行安排。”頓了頓,她又看了眼丞相:“四品將軍的話,還需報予丞相知曉,須軍部備案才可。”</p>
這自是題中應有之義,吳明仍是行了一禮:“謝娘娘。”</p>
陶雨坐下了。她清了清嗓子,半晌才接著道:“吳將軍統領中西,以督座之尊,還兼著近衛營統領之職,確實有些不便,本宮想擢升楊將軍為近衛營統領,不知督座覺得如何?”</p>
</p>
吳明心頭一凜,同時有些恍然。她幫自己如此不遺餘力,卻是原來如此。自己有了中西總督之位,那麽投桃報李,這個統領之位自然得讓給太後。不過**本來就是玄武隊正,更是虎門楊後裔。最重要的是,吳明對他為人頗為欽佩,如果真要為統領之職找個繼任,還真非他莫屬。</p>
他想了想,正要開口答應時,丞相沉聲道:“慢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