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節</p>


    當太後與吳明在城頭談論的時候,於照彬的前鋒已抵達大江中部,果不其然,隨著一聲鑼響,敵人船隊源源不斷開出,欲與南漢水軍部隊互搶先手。</p>


    不論南寧或是漢水,兩座城市都是依水而建,其城防對大江也多有倚靠。如果敵人來攻,水軍龜縮不出,則失了大江之險,敵人一旦占據大江之利,進可以占據碼頭,退可以利用水軍對城頭進行無休止的騷擾,所以對於雙方來說,江上主動權是不爭也得爭。南人固然占據水軍之利,北方吃虧之後,亦是拚命擴展水軍,漢水經過幾年發展,與江南水軍相差無幾,至少從規模上來說,雙方已是不相伯仲。</p>


    北方水軍主將,仍是樂浪水師驍將王知慶。第一次漢水之戰後,讓李鐵見識到了南北水軍戰力的差距,痛定思痛之下,決定在漢水擴建水軍,以對抗強大的江南水軍。可要建立水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首先要有船,其次要有人。船倒是好弄,豐林山上林木成蔭,就近取之,就是造船的上好原料。但人就有些傷腦筋了,俗話說“北人擅馬,南人擅船。”要在北方找個騎將,可說一抓一大把。可若換成水將,那就屈指可數了。</p>


    其實李鐵也知道,前兩次漢寧之戰,其戰敗之責都不在王知慶身上,思來想去,實在無人可用,隻得把他從樂浪調來,再駐南寧。</p>


    南漢最近調兵遣將,北方自然有所警覺。他們也清楚,在中西,西北與南漢連為一體的情況下,南方無論從地盤還是國力上都已超過北方,發動反擊隻是遲早問題,隻是南漢的反擊來得如此之快,卻有些出乎意料。</p>


    這幾天,王知慶一直寢食難安,就怕南漢在睡夢中攻下了漢水,他有兩次戰敗的經曆,如若漢水失守,以李鐵的脾氣,非得把他大卸八塊不可。</p>


    眼見南方全軍出動,王知慶反而鬆了口氣,喝道:“傳令左右兩翼,立刻壓上,與中軍齊頭並進,給予南人迎頭痛擊,讓其不能越雷池一步。”</p>


    南寧漢水一江之隔,自兩漢立國以來,雙方圍繞大江時起衝突,在小規模的遭遇戰中,北漢初期大為吃虧,在死傷了無數人之後,其水軍部隊已迅速成長起來,不論是大規模作戰,還是小規模衝突,排出的陣勢也似模似樣.到得現在,雙方在遭遇戰中也是互有攻守,北漢甚至還訓練出一些如夏侯天的水鬼部之類的特殊水軍,令南方吃了不少的虧,江南水軍深為忌憚,再也不敢像以前一樣橫衝直撞。現在的遭遇戰,最大的可能就是互有傷亡,然後各自增援,齊齊排出陣形,誰也不敢輕舉妄動,以免進入對方投石車範圍落了後手,最後的結果,無非是誰也不攻,對峙良久後無疾而終,最後不了了之,各自撤退。</p>


    王知慶的左翼,是他的屬下兼副手任賢之,為人老成持重。而右翼則由夏侯天負責,夏侯霸鎮守漢水之後,夏侯天這幾年一直跟隨其父。和王知慶的不如意相反,他的官職一升再升,現在已是五品蕩寇將軍。官一大,人也有些驕慢,王知慶現在最怕的,就是夏侯天不服指揮,來個自行其是,到時陣勢一亂,就可能大敗。</p>


    江風一如既往的凜冽,雙方戰船緩緩逼進,一片肅然。雙方相距五百步,於照彬對身邊的親兵下達了攻擊的命令:“命令各船霹靂車發動,排炬石轟陣,對敵艦進行第一輪打擊。”</p>


    水獅營長於照彬統領的,是能載五十人的中型船隻。而北方的出動的船隻則要大得多,王知慶的旗艦奮威號,滿員可到五百人,剛好十倍於南方,於照彬的坐艦和其一比,體型差距直若雲泥,以此等小艦打頭陣,若在平時自然不妥,但這些船上都裝了如意機,規避性極強,加之霹靂車的遠程打擊力,就可施行風箏戰術,用“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方法,玩也可以把對方玩死。</p>


    王知慶排的是長蛇陣,幾百艘大小船隻在大江上一字排開,齊頭並進。而江南水軍則排的玄囊陣,此陣分散,各船之間有很大的機動空間。就是考慮到如意機的機動性,給予各船更多的閃避空間。</p>


    石油彈與火藥彈應用於軍事後,各國都有量產,所謂的炬石轟陣,就是利用霹靂車的遠程打擊力,將石油彈或火藥彈拋入對方陣中,船隻閃避不易,一般都將中彈,就算不能擊沉對方,也能擊傷敵艦,讓其機動力大減。如意機發明後,江南水軍已開始試用此法,效果甚好,北方已吃了好幾次悶虧。</p>


    他命令一下,身邊的親兵馬上打出了燈語,前鋒的艦隊得到命令,一下分散了。從南軍艦船上,升起一團團紅通通的火焰,帶著絢麗的火光,直撲北方戰艦。</p>


    “轟隆,轟隆……”</p>


    拋彈一落在戰艦上,就發出劇烈炸響。就算霹靂車不易瞄準,但雙方相距如此之近,北方戰艦龐大,規避力更是不強。這一波打擊下來,雖有很大一部分拋彈落入了江中,但仍有相當一部分命中了敵艦。不少北方艦上,馬上就有火光冒起,甚至有兩艘稍小點的船,火光甚烈,戰艦開始緩緩下沉,顯然已失去再戰之力。</p>


    遇見這種打法,逃跑隻會吃大虧,因為南方有如意機,機動性十足,掉轉船頭逃跑,南方戰船可以邊追邊打,隻會給別人當活靶子,其實於照彬也是如此想的。最好的應對辦法,無外乎全速前進,衝上前與敵方肉搏,或直接橫衝直撞,擾亂敵方陣勢,把自身船身高大的優勢發揮出來。</p>


    可江上硝煙彌漫,敵艦似乎被打懵了,並沒有迎上來,而是緩緩轉身,一字排開,把側麵掉轉過來,對準了於照彬部。</p>


    見對方如此應法,於照彬不由一怔,這樣的話,豈不讓整個船隊都成了霹靂車活靶子?不過戰機稍縱即逝,他也沒法多想,馬上喝道:“傳令下去,即刻發動第二波攻勢。”</p>


    他話才落音,突的一陣巨響,似乎整個江麵都顫動起來,從敵方戰艦側麵,突地閃出一溜火光,這些火光一出敵艦,就變成一顆顆火球,猛的朝己方高速飛來,落入大江之中,就翻起滔天巨浪,一旦落到戰艦上, 則馬上發生大爆炸,威力比炬石轟陣更甚,有幾艘戰船被火球擊中,在劇烈爆炸聲中四分五裂,間或夾雜著一聲聲戰士臨死前的慘叫。</p>


    這是什麽鬼玩意,盡管於照彬熟諳水戰,但這種武器還是頭一次見,當場就有些不知所措,被這一波攻擊打懵了。</p>


    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時候,城頭上的吳明卻是大驚失色。別人不清楚那是什麽,但他作為過來人,豈會不知,那是舷炮。北方竟發明出這等利器了?傳言北漢工部尚書弋冠比劉澤強上一截,看來所言非虛,僅從舷炮開發一點來說,北方就占了老大的先機。不過這世上本有火藥,南方能想到熱氣球,北方開發出舷炮,也在情理之中。</p>


    他心頭哀歎,戰爭能促進科技發展,看來所言非虛,從雙方努力備戰的成果來說,又深切的說明的這一點。可現在卻不是感歎的時候,他定了定神,向身邊燈語手道:“即刻通知諸葛將軍,令於將軍部轉向,繞至敵方正麵,從正麵突擊敵人,進行肉搏戰。”</p>


    水戰的曆史,要翻開新的一頁,進入炮戰時代了,他心頭想著。不過舷炮也並非沒有弱點,初期的時候,炮膛並非特製鋼材,開上幾炮就要熄火,否則就要炸膛。而且要把舷炮威力達到最大,非得一字排開,把側麵麵敵人才可。如果敵人繞至正麵進攻,除了轉向別無他法。至於後來出現的船尾炮,船首炮,那也隻是改進後的權宜之計,威力仍不能和側麵的排炮相比。</p>


    </p>


    吳明熟讀史書,對舷炮也是略知一二,所以馬上就想到了應對之法。那個傳令兵得令,馬上在城頭打出了燈語,第一時間向諸葛飛傳達了命令。</p>


    北方排的長蛇陣,而南方則應的是玄囊陣。這個陣除了左右兩翼外,中軍則分為兩個部分,一為前軍,一為後軍,前軍自然是於照彬,而後軍則是諸葛飛鎮守。諸葛飛排這個陣,固然有讓如意車發揮最大威力的想法,其實還有一點他沒宣諸於口,那就是南軍的左翼,是由中西軍負責,雖然中西軍精銳,向有百戰百勝之說,但那隻是在陸地上,到了江上的話,其戰力如何,諸葛飛心頭實在沒底,他居中策應,向前可以策應於照彬,一旦左翼出事,也可緊急增援。</p>


    雙方出動的水軍兵力,南方有近四萬,北方則是三萬出頭,兵力對比之下,似乎是南方占優,可排陣下來,這點優勢卻又蕩然無存。北方一輪舷炮下來,不但打懵了於照彬,同時也讓諸葛飛驚駭欲死,這等東西聞所未聞,又該如何應對?正有些茫然,旁邊的親兵叫道:“將軍,鎮西侯有令。”</p>


    未免遺漏,燈語一般要打三遍以上,除了群體命令外,還得等對方打出確認收到的信息才能停止。諸葛飛轉目望去,正好看到城頭上重複第二輪燈語。他雖對中西軍水戰之力存疑,但廣陽海戰一役,吳明隻手挽瀾,在己方主帥失陷敵手的情況下,一舉擊潰南蠻水軍。當時諸葛飛也在場,所以對吳明的指揮,卻無絲毫存疑,馬上對那個親兵道:“即刻燈語傳令,令於將軍繞至敵艦正麵進攻。”</p>


    想了想,他又道:“全軍壓上,開始準備肉搏戰。”</p>


    對方竟有此等利器,看來用霹靂車實行“風箏戰法”的計劃已行不通了,而於照彬的戰船都是小船,肉搏的話,敵人居高臨下,他就極為吃虧。諸葛飛也是個果毅之將,馬上就選擇了增援中路。至於左翼可能的隱憂,他此時也顧不得了。</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指南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思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思語並收藏指南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