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牛肉賀州還能忍得住口水,暫時等一等,那酒的味道一出來,肚子裏就發癢。
“居然還有酒,快給我喝幾口。”
姊顏暼了他一眼“你不想好了?”
“嘿嘿,我就喝一口,你看這風吹的挺冷的哈”說著還盯著姊顏手裏的水袋搓搓手。
西州本就偏炎熱,如今也已入夏,雖然有風,也不算冷,何況還有一堆火,看這家夥酒蟲上頭,啥也顧不上了。
“你要是喝死了,我們給你準備的棺材本可已經花完了哦,你說我們怎麽辦呢”眼睛一轉“不如就把你丟在荒野上,聽說這一帶有許多禿鷲,讓它們把你處理了吧。”
這家夥卻是不以為意“且不說我喝不死,就算喝死了,讓它們飽腹一餐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反正死了也就死了,還能如何?”
天沉隻好打斷二人,“算了,你要是不給他喝,這一夜怕是安生不了了。”
“給你。”
迫不及待一下拔開塞子,仰頭就是一大口,雖不是有名的好酒,但是融入許多釀造者的心意,也足矣慰浪子之心。
二人相視一笑,頭上月雖不圓,卻一如既往的皎潔。
隻聽喝美了的人“我報了心頭大仇,一路隻顧奔逃,還沒來得及開心,今日你們兩個千裏相救,有與你們對著月亮喝著美酒,此時方才暢快淋漓。”
大聲放歌,歌聲清郎
“起初
不知何謂江湖,
趁月色
披滿肩星光上路,
天漸明
又行至日將暮,
以天為蓋地為廬,
月出
滿天星河如瀑,
又聽聞
有人行歌擊築,
遙相和
一曲長笛酒一壺,
待與你把盞共祝,
下一程並轡這長安路,
我與你即是江湖,
路窮時在天涯解鞍稍駐,
酒飲盡尋過杏花旗再沽,
揚州雪樓蘭月又一季寒暑,
把每段旅途寫一誌風物,
也曾路遇不平拔劍逞一怒,
勝與負相視一笑誰在乎,
自在唯吾,
開懷則笑痛則哭,
待他日各自沉浮,
此一去清風明月不回顧”
――
姊顏長蕭相和,風聲攜著歌聲笛聲悠揚而去,天沉曲起腿,胳膊撐著膝蓋托著臉,一邊是心愛之人,一邊是至交好友,歲月若是停在此刻,也不錯,就是怕天不遂人願,人生哪能一直停留。
一曲終了,賀州扶著腰齜牙咧嘴,麵上還是笑的停不下來。
“少時人說我喪父喪母,但我有慈愛的爺爺嚴厲的師父,待我出了江湖,人說我桀驁不馴,我卻有你們這樣千裏相救的摯友,今日我有撿得一命,清風明月,有你們二位,豈不是圓滿至極。”
“你大仇得報,今後天高海闊,還不任你馳騁。”
天沉起身取出兩件披風,先給姊顏披上,自己才披好。
三人談至深夜,賀州率先抵不住困意,倒在板車上沉沉睡去,手中還攥著喝幹了的水袋。姊顏也靠在樹前半眯著眼睛,看著就要睡了。
天沉隻好起來給賀州蓋上被子,後又給姊顏攏攏披風,讓她靠在自己肩上,不一會兒也漸漸睡著。
隻餘風聲,還在不停歇的匆匆趕去,好像時光,從不停歇。
賀州感到一陣刺眼,睜開眼睛天已大亮,兩人正在火堆旁修習心法。
打了個嗬欠“啊~早啊,”
“吃點東西咱們就走吧,找個地方買一輛馬車,再找個大夫給你看看。”
“好啊”
就著他們取來的水洗把臉漱漱口
,又是美好的一天啊。
又趕了小半日的路,終於到了一個小城,見到兩個風姿出眾的人牽著一輛破驢車走在街上實在是有些不搭,一看原來車上還有個人,這幾人都佩劍帶刀的,看著似乎不是好惹的,人們也隻看看稀奇。
隻有少數幾人看裝束佩劍認出姊顏天沉,看到驢車上配著一雙短刀的賀州,想來二人真的從郢都一路趕來,救了賀州。
幾人叫住一個穿著破舊的半大孩子,讓他帶著找了一家醫館,看到身後或好奇,或不懷好意的眼神,姊顏讓天沉跟著孩子去買個馬車,再給孩子買些吃的。
自己執劍跟著捂著腰的賀州進了醫館。
自從傳出賀州殺了趙高並被趙家莊追殺,後又爆出趙高見包起義,是賀州殺父殺母的仇人,謝言暮天沉放言保賀州,有人花大價錢請來兮閣的殺手保護賀州之後,大多數江湖人士開始觀望,一些年輕人更是熱血上湧。
原本爆出謝言是蘇越謝家之人,許多人不屑與她身世,認為她不是一個真的江湖人,二人千裏相救,打破有心人的臆想,許多人趕往西州,想親眼一見,可惜二人已經悄無聲息救了賀州,似乎也不怕趙家莊再來找麻煩,大搖大擺進了城中。
如今親眼所見二人救了重傷的賀州,不得不感概少年義氣任俠生。
大夫不過是一個普通大夫,醫術也不甚高明,見包紮手法十分熟練專業,自歎不如啊,解開傷口是扯到皮肉,這青年卻一聲不吭,也是毅力不小。
傷口不過一夜,大部分已經結痂,看起來危險不大。這藥的效果讓大夫驚歎不已,提出把藥給他看看,一看之下驚為天人,這藥的純度效果,比普通傷藥好了一倍不止,自己行醫多年,也是第一次見。
又清洗一遍傷口,重新上藥包紮,“這傷藥已經是頂好的了,若要恢複的快些,我開些喝的藥相輔相成就好。”
一聽喝藥,被砍一刀都不皺眉的少俠,臉都皺成了包子“我身體好,恢複的快,還要趕路,我不用喝藥,多謝大夫。”
這個家夥什麽都不怕,就怕喝苦藥,單純的苦就算了,還有各種各樣的怪味,想想肚子裏麵就不舒服。
店裏的人都無言的看著他,在他的堅持下,隻好給他開了一些製好的補血養身,強身健體的藥丸,隻是要不能再飲酒。
姊顏在旁邊涼涼道“我會好好監督你的,嗬嗬。”
而此時的京城,已經翻起軒然大波。
大理寺的人將證據和濱州一幹涉事人員押送到京城,經過連夜整理審問,大理寺卿舒賦連夜寫了折子呈上去,第二日早朝上皇帝大發雷霆。
“好啊,好啊,這真是朕的好臣子,好兒子。”
各位大臣還不知具體情況,個個做出惶恐姿態,低著頭,不敢多言。
看著他們一個個極力減輕自己的存在感,一腔怒火無處發泄,雖然謝靈早有報告,今日看到結果,還是不免失望“把將卿正給我帶上來。”
那將卿正被兩名禦林軍押了進來,哪裏還有一州之牧的威風,披頭散發,短短十幾日就消瘦無比,胡須瘋長,一副落魄至極的樣子。
那將卿正一下跪倒在地,伏在地上,悲痛道“罪臣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險些沒認出來那個伏倒在地的人,是自己曾經信任重用的人,人心果然是能被腐蝕的。
“你可知罪?”
他也不辯解“罪臣知罪”
“你辜負了朕的信任”
“臣罪該萬死,但臣有一言,請陛下一聽。”
“朕到要聽聽你要說些什麽。”
“罪臣辜負了陛下信任,辜負了一方百姓,此罪辯無可辯,臣自從去往濱州平叛,至今已有七年有餘,雖知濱州是我大楚要地,但總是想回京都,謀個錦繡前程,私心一日勝過一日,最終成了午夜夢回的執念。”
想著自己那些午夜夢回難眠的日子,心魔啊心魔,“兩年前臣進京述職,卻並未得償所願,後為了私心,暗地裏投入陵王殿下門下,誰知越陷越深,直至如今,犯下如此大錯,臣隻求陛下念在罪臣之前的功勞,饒我將家上下老小一命。”
說完狠狠磕了幾個頭。
皇帝還未說話,隻見前排的陵王撲通跪下,心知此事皇帝心中已有計較,但不可不認錯,“父皇,兒臣知錯,不該以一時貪心,釀下大錯,兒臣願意盡出財產補救,且自請入太廟為萬民祈福。”
陵王黨此時自當為主子開脫,以求再起之機。
有老臣出列道“陛下,陵王殿下也是初犯,如今也已經知錯,常言道:知錯就改,善莫大焉,請陛下從輕發落。”
一言既出,反對的同意的亂做一團,皇帝壓著一肚子火,看他的臣子,分門別派,你爭我執。
殿上之人,或站或跪,無不有著自己的心思,有幾個是真正心係受災的百姓?
隨舒賦一同上殿的謝靈,施施然走上前去,躬身道“陛下”
皇帝正被那些大臣弄得心煩不已,見謝靈有話說,“何事?”
“臣知道陛下仁厚,可是此事並非是普通的貪汙,此事傷及百姓,百姓對朝廷失去信任和敬畏,就是動搖國本。拒前往探案的人來報,由於災情沒有得到及時抑製,濱州百姓死傷十之二三,大半百姓失去家園,後續又因叛賊煽動,許多百姓暴起,開始無視法規,並且正在蔓延,事關重大,怎可輕輕放下。”
跪在前列的陵王,雙手緊握,此人就是要與自己作對嗎,日後,定要讓你臣服在我腳下。
一向不在哪方陣營的襄陽候也附和“陵王身為皇子,不知律己,釀成大錯,若不嚴懲,豈不是為天下人議論。”
好你個襄陽候,本王拉攏你拒絕就算了,如今還敢落井下石。
皇帝看著跪著的兩個人,一個是自己曾經信任的人,他也曾經一心為民,想要建功立業,可惜還是變了。一個是自己的嫡子,因為有一個更名正言順卻勢弱的哥哥,從小被自己刻意忽略,打壓,最後逼的他做下錯事,自己所做所為沒錯,他們也沒錯,不過是想要爭取,但是,卻忽略了底線。
“居然還有酒,快給我喝幾口。”
姊顏暼了他一眼“你不想好了?”
“嘿嘿,我就喝一口,你看這風吹的挺冷的哈”說著還盯著姊顏手裏的水袋搓搓手。
西州本就偏炎熱,如今也已入夏,雖然有風,也不算冷,何況還有一堆火,看這家夥酒蟲上頭,啥也顧不上了。
“你要是喝死了,我們給你準備的棺材本可已經花完了哦,你說我們怎麽辦呢”眼睛一轉“不如就把你丟在荒野上,聽說這一帶有許多禿鷲,讓它們把你處理了吧。”
這家夥卻是不以為意“且不說我喝不死,就算喝死了,讓它們飽腹一餐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反正死了也就死了,還能如何?”
天沉隻好打斷二人,“算了,你要是不給他喝,這一夜怕是安生不了了。”
“給你。”
迫不及待一下拔開塞子,仰頭就是一大口,雖不是有名的好酒,但是融入許多釀造者的心意,也足矣慰浪子之心。
二人相視一笑,頭上月雖不圓,卻一如既往的皎潔。
隻聽喝美了的人“我報了心頭大仇,一路隻顧奔逃,還沒來得及開心,今日你們兩個千裏相救,有與你們對著月亮喝著美酒,此時方才暢快淋漓。”
大聲放歌,歌聲清郎
“起初
不知何謂江湖,
趁月色
披滿肩星光上路,
天漸明
又行至日將暮,
以天為蓋地為廬,
月出
滿天星河如瀑,
又聽聞
有人行歌擊築,
遙相和
一曲長笛酒一壺,
待與你把盞共祝,
下一程並轡這長安路,
我與你即是江湖,
路窮時在天涯解鞍稍駐,
酒飲盡尋過杏花旗再沽,
揚州雪樓蘭月又一季寒暑,
把每段旅途寫一誌風物,
也曾路遇不平拔劍逞一怒,
勝與負相視一笑誰在乎,
自在唯吾,
開懷則笑痛則哭,
待他日各自沉浮,
此一去清風明月不回顧”
――
姊顏長蕭相和,風聲攜著歌聲笛聲悠揚而去,天沉曲起腿,胳膊撐著膝蓋托著臉,一邊是心愛之人,一邊是至交好友,歲月若是停在此刻,也不錯,就是怕天不遂人願,人生哪能一直停留。
一曲終了,賀州扶著腰齜牙咧嘴,麵上還是笑的停不下來。
“少時人說我喪父喪母,但我有慈愛的爺爺嚴厲的師父,待我出了江湖,人說我桀驁不馴,我卻有你們這樣千裏相救的摯友,今日我有撿得一命,清風明月,有你們二位,豈不是圓滿至極。”
“你大仇得報,今後天高海闊,還不任你馳騁。”
天沉起身取出兩件披風,先給姊顏披上,自己才披好。
三人談至深夜,賀州率先抵不住困意,倒在板車上沉沉睡去,手中還攥著喝幹了的水袋。姊顏也靠在樹前半眯著眼睛,看著就要睡了。
天沉隻好起來給賀州蓋上被子,後又給姊顏攏攏披風,讓她靠在自己肩上,不一會兒也漸漸睡著。
隻餘風聲,還在不停歇的匆匆趕去,好像時光,從不停歇。
賀州感到一陣刺眼,睜開眼睛天已大亮,兩人正在火堆旁修習心法。
打了個嗬欠“啊~早啊,”
“吃點東西咱們就走吧,找個地方買一輛馬車,再找個大夫給你看看。”
“好啊”
就著他們取來的水洗把臉漱漱口
,又是美好的一天啊。
又趕了小半日的路,終於到了一個小城,見到兩個風姿出眾的人牽著一輛破驢車走在街上實在是有些不搭,一看原來車上還有個人,這幾人都佩劍帶刀的,看著似乎不是好惹的,人們也隻看看稀奇。
隻有少數幾人看裝束佩劍認出姊顏天沉,看到驢車上配著一雙短刀的賀州,想來二人真的從郢都一路趕來,救了賀州。
幾人叫住一個穿著破舊的半大孩子,讓他帶著找了一家醫館,看到身後或好奇,或不懷好意的眼神,姊顏讓天沉跟著孩子去買個馬車,再給孩子買些吃的。
自己執劍跟著捂著腰的賀州進了醫館。
自從傳出賀州殺了趙高並被趙家莊追殺,後又爆出趙高見包起義,是賀州殺父殺母的仇人,謝言暮天沉放言保賀州,有人花大價錢請來兮閣的殺手保護賀州之後,大多數江湖人士開始觀望,一些年輕人更是熱血上湧。
原本爆出謝言是蘇越謝家之人,許多人不屑與她身世,認為她不是一個真的江湖人,二人千裏相救,打破有心人的臆想,許多人趕往西州,想親眼一見,可惜二人已經悄無聲息救了賀州,似乎也不怕趙家莊再來找麻煩,大搖大擺進了城中。
如今親眼所見二人救了重傷的賀州,不得不感概少年義氣任俠生。
大夫不過是一個普通大夫,醫術也不甚高明,見包紮手法十分熟練專業,自歎不如啊,解開傷口是扯到皮肉,這青年卻一聲不吭,也是毅力不小。
傷口不過一夜,大部分已經結痂,看起來危險不大。這藥的效果讓大夫驚歎不已,提出把藥給他看看,一看之下驚為天人,這藥的純度效果,比普通傷藥好了一倍不止,自己行醫多年,也是第一次見。
又清洗一遍傷口,重新上藥包紮,“這傷藥已經是頂好的了,若要恢複的快些,我開些喝的藥相輔相成就好。”
一聽喝藥,被砍一刀都不皺眉的少俠,臉都皺成了包子“我身體好,恢複的快,還要趕路,我不用喝藥,多謝大夫。”
這個家夥什麽都不怕,就怕喝苦藥,單純的苦就算了,還有各種各樣的怪味,想想肚子裏麵就不舒服。
店裏的人都無言的看著他,在他的堅持下,隻好給他開了一些製好的補血養身,強身健體的藥丸,隻是要不能再飲酒。
姊顏在旁邊涼涼道“我會好好監督你的,嗬嗬。”
而此時的京城,已經翻起軒然大波。
大理寺的人將證據和濱州一幹涉事人員押送到京城,經過連夜整理審問,大理寺卿舒賦連夜寫了折子呈上去,第二日早朝上皇帝大發雷霆。
“好啊,好啊,這真是朕的好臣子,好兒子。”
各位大臣還不知具體情況,個個做出惶恐姿態,低著頭,不敢多言。
看著他們一個個極力減輕自己的存在感,一腔怒火無處發泄,雖然謝靈早有報告,今日看到結果,還是不免失望“把將卿正給我帶上來。”
那將卿正被兩名禦林軍押了進來,哪裏還有一州之牧的威風,披頭散發,短短十幾日就消瘦無比,胡須瘋長,一副落魄至極的樣子。
那將卿正一下跪倒在地,伏在地上,悲痛道“罪臣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險些沒認出來那個伏倒在地的人,是自己曾經信任重用的人,人心果然是能被腐蝕的。
“你可知罪?”
他也不辯解“罪臣知罪”
“你辜負了朕的信任”
“臣罪該萬死,但臣有一言,請陛下一聽。”
“朕到要聽聽你要說些什麽。”
“罪臣辜負了陛下信任,辜負了一方百姓,此罪辯無可辯,臣自從去往濱州平叛,至今已有七年有餘,雖知濱州是我大楚要地,但總是想回京都,謀個錦繡前程,私心一日勝過一日,最終成了午夜夢回的執念。”
想著自己那些午夜夢回難眠的日子,心魔啊心魔,“兩年前臣進京述職,卻並未得償所願,後為了私心,暗地裏投入陵王殿下門下,誰知越陷越深,直至如今,犯下如此大錯,臣隻求陛下念在罪臣之前的功勞,饒我將家上下老小一命。”
說完狠狠磕了幾個頭。
皇帝還未說話,隻見前排的陵王撲通跪下,心知此事皇帝心中已有計較,但不可不認錯,“父皇,兒臣知錯,不該以一時貪心,釀下大錯,兒臣願意盡出財產補救,且自請入太廟為萬民祈福。”
陵王黨此時自當為主子開脫,以求再起之機。
有老臣出列道“陛下,陵王殿下也是初犯,如今也已經知錯,常言道:知錯就改,善莫大焉,請陛下從輕發落。”
一言既出,反對的同意的亂做一團,皇帝壓著一肚子火,看他的臣子,分門別派,你爭我執。
殿上之人,或站或跪,無不有著自己的心思,有幾個是真正心係受災的百姓?
隨舒賦一同上殿的謝靈,施施然走上前去,躬身道“陛下”
皇帝正被那些大臣弄得心煩不已,見謝靈有話說,“何事?”
“臣知道陛下仁厚,可是此事並非是普通的貪汙,此事傷及百姓,百姓對朝廷失去信任和敬畏,就是動搖國本。拒前往探案的人來報,由於災情沒有得到及時抑製,濱州百姓死傷十之二三,大半百姓失去家園,後續又因叛賊煽動,許多百姓暴起,開始無視法規,並且正在蔓延,事關重大,怎可輕輕放下。”
跪在前列的陵王,雙手緊握,此人就是要與自己作對嗎,日後,定要讓你臣服在我腳下。
一向不在哪方陣營的襄陽候也附和“陵王身為皇子,不知律己,釀成大錯,若不嚴懲,豈不是為天下人議論。”
好你個襄陽候,本王拉攏你拒絕就算了,如今還敢落井下石。
皇帝看著跪著的兩個人,一個是自己曾經信任的人,他也曾經一心為民,想要建功立業,可惜還是變了。一個是自己的嫡子,因為有一個更名正言順卻勢弱的哥哥,從小被自己刻意忽略,打壓,最後逼的他做下錯事,自己所做所為沒錯,他們也沒錯,不過是想要爭取,但是,卻忽略了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