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日考慮,皇帝終於對謀逆那夜涉事人等做出處置。
十皇子大逆不道,毒害皇帝,起兵謀逆,褫奪皇子身份,貶為庶民,念其為細作所迷惑,免於死罪,幽禁於太廟,為民請罪,終身不得出,十皇子府上下,按謀逆罪論處。
鄭國公府為十皇子府幫凶,削爵位,族中男丁流放,女眷沒入賤籍,其它涉事人等,按律自處。
陵王擁兵自重,皇後把持後宮,無視宗法,皇後於宮中禁足,陵王罰俸三年,暫且先參與壽辰安排,容後處置。
禁軍統領嶽陽隨機應變,機敏處事,賜玉帶一條,寶刀一對,黃金萬兩。
珺王與謝靈化解危機,不懼危難,特嘉許之。
謝靈於平叛,糾察奸細有首功,酌升為正三品中書侍郎,賞金萬兩。
兵部尚書之子薑瑜,於糾察奸細有功,補為正六品太仆寺主事,賞金千兩。
其它處置,封賞令論。
因商楚兩國之事,這謀逆之案的結果,居然沒掀起多大的浪花。
有官員參本,認為皇帝的處置不妥,卻被駁回。
隻是薑瑜的封賞,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薑瑜的死訊,當時也是傳遍了京中世家豪門,畢竟是兵部尚書嫡次子,如今突然冒了出來。
細細想來,居然是假死之計,薑瑜與謝靈串通,暗查細作之事,看樣子陛下早已得知此事,還是極為支持此事的。
忠於楚國之人,自然是慶幸不已,幸好陛下被救了回來,不然細作一事,肯定不會成功查出。
有些人則是脊背發涼,謝靈如此耐心,僅憑濱州一案中的疑點,就能敏銳的發現其中的不對之處,然後再查西州礦產一事,乘勝追擊,一舉擊破商國的計劃。
這樣的步步為營,實在是讓人寢食難安啊。
無論別人怎麽想,幾個月的事,終於算是有個定論。
鄭嫻得知這些消息,當真是為他們鬆了一口氣,自己在深閨之時,他們已經做了這麽多危險的事。
襄陽候倒是十分滿意,這孩子有勇有謀,又對嫻兒一片真心,打算等薑瑜回京,就替兩個孩子定親。
薑府卻是一片震驚,沒想到一向被忽略的二公子,盡然立下了這樣的功勞。
哪怕是身負一府期待的大公子,如今也隻是掛了個從六品的職位,還在等機會露臉。
兵部侍郎暗自感歎,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啊,瑜兒,希望你能平安回來。
詔令下來,無論大家心裏怎麽想,已經算是塵埃落定了。
謝府之人,看到這結果,心裏終究是憋著一股氣,十皇子本就應該處死罪,陛下終究還是心軟了,不過貶為庶民,終身幽禁,也算是懲罰了他,隻是對於皇後和陵王母子,輕輕放過,實在是說不過去。
假傳聖旨,欲擁兵自立,居然就這樣一筆帶過,不似陛下的作風啊。
姊顏得知消息之後,久久無語,不知這位陛下,到底是明辨是非,還是糊塗了事,私心太重,如何護得住一國安穩。
陵王欠天下人一個交代,還欠青緹一命,十皇子也是作惡多端,他們都因為是皇帝的兒子,就能免了死罪,甚至後半生,還能錦衣玉食度過。
縱然心中再不平,事已至此,想要堂堂正正的為大家討個公道,已經是遙不可及了。
謝靈拍拍姊顏的肩,以示安慰,“沒事,他們肯定不會有好結果的。”
“也不知陛下是心太軟,還是糊塗了。”
謝靈搖搖頭,“你啊。”
“十皇子你打算怎麽辦?你不會真的想留他一命吧。”
謝靈微微一笑,“怎會,他正是最好的誘餌,他是導致連晉計劃失敗的關鍵,知道不少秘密,連晉的人絕對不會放過他,當然,釣魚的時候,我們不必保證魚餌的安危。”
“身為皇族,丟了皇族的尊嚴和骨氣,如今就為楚國做最後一份貢獻,也好。”
“所以你放心,改替他們討回來的,我都會討回來,崔月就要進京了,你安心對付他們就是。”
“嘖,你終於有了個哥哥的樣子了。”
“傻丫頭,如今陛下懷疑我和珺王早有勾結,所以故意保下陵王,試探我們,你不要多心,以皇後和陵王性子,早晚會自取滅亡。”
“嗯,你行事小心些,現在大家的盯著你的一舉一動,不要讓人抓到你的把柄,現在你還不能失去陛下的信任。”
謝靈點點頭,表示知道了,“我已經讓人去收拾大宅了,過幾日,我們就搬去大宅,不打擾二哥他們了。”
謝家下一任家主,自然要入主謝家在京中的主宅,以證謝家的立場。
塵封了十年的大宅,終於迎來了它的主人。
“我看你啊,是為了向林姿提親吧,自立門戶,迎候主母,倒是不錯的主意。”
“她可是你嫂子,你以後不許欺負她。”
姊顏翻了個白眼,“懶得理你,我先回去了。”
四國使臣中,最先抵達楚京的,竟然是商國。
得知消息的楚京百姓,還有早已到達的各國豪傑誌士,也想看看如此大膽的人,是什麽樣子的。
因此寧明一行入楚京時,主街兩旁,集滿了看熱鬧的人,兩邊的酒樓鋪子,也是人滿為患。
若不是知道大家隻是來看熱鬧,寧明都快要誤會自己多麽受歡迎,讓人夾道相迎了。
陵王分管迎賓一道,派了數千禁軍才鎮住場麵,若不是官府出麵,為了楚國顏麵,恐怕百姓們手中的菜葉子,臭雞蛋,早就飛到來使的臉上去了。
端起皇子的涵養,即使是心中厭惡,也不得不以禮相待,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更別說兩國還沒打起來,正是緊張時期。
不能亂來,甚至還要仔細保護他們的安全,真是憋屈。
寧明在城門口,帶著崔月向陵王行禮,兩方會麵,陵王隻是淡淡的,不願過多搭理,寧明也知道自己是不速之客,也不多交流,日後打交道的機會,還多的是呢。
城門口的人,看到商國使臣,如此大膽,還敢站出來,心中不忿。
周圍各種不善的眼光,寧明並不在意,在意也沒有用。
姊顏三人從國子監回府,正好路過主街,碰上使臣的車架。
駐足觀望片刻,街上人聲鼎沸,不堪其擾,賀州道,“沒什麽好看的,又不是什麽絕世大美人,以後機會多的是,咱們還是回去吧。”
三人順著路,打道回府。
路過寧明崔月馬車之時,崔月正好撩開簾子往外看,賀州眼尖,“崔月。”
姊顏轉頭看了她一眼,並沒有帶著仇恨,隻是滿滿的漠視。
二人眼神相撞,崔月心神搖曳,驚怒不已。
“謝姊顏,是你吧,終於見麵了。”
寧明見她臉色不對,往外一看,姊顏已經轉過臉去,寧明隻看到三人騎馬淡然離去的身影。
百姓見三人路過,一時也看的忘了旁邊的熱鬧,就在詭異的寂靜中,三人遠去。
寧明道,“果真是傳聞中風姿卓然的少俠,他們三人,就奪了所有人的目光,尤其是謝姊顏,姿容上比咱們號稱商國第一的公主殿下還勝三分。”
“你就隻看到他們的容貌?”
“這麽遠,能看到容貌已經不錯了。”
崔月卻沒心思跟他開玩笑,“她看我的眼神,一絲仇恨也沒有,就像看一隻自尋死路的螞蟻,實在是可恨。”
“那你就輸人家一籌咯,人家睥睨天下,你卻隻困於一人眼光之中,注定贏不了。”
崔月看了他一眼,這人話雖不好聽,卻一句說中要害,自己的格局,還是太小了,謝姊顏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阻礙,自己應該看到更廣闊的天地。
而這邊,賀州道,“沒想到你這麽平靜,我還以為你會上去先刺她一劍。
“你當我的白癡嗎?”
天沉笑道,“姊顏這麽多天都等了,自然不會急於一時,倒是你,等不及了吧。”
“我這個人呢,從來沒有什麽不打女人的講究,相反,我覺得壞女人有時候比有些小人更可惡,所以見一個,是要打一個的,上次讓她跑了,這次當然是打個爽了。”
姊顏道,“現在正是敏感的時候,他們敢明目張膽的進京,不過是仗著楚國不會輕易與商國開戰,更是挑釁我們,不過大哥給我的這份禮物,我一定會好好收下來。”
“話說你們的身份,想要對付陵王啊,十皇子啊,崔月啊,不是小意思,何必如此顧忌呢?”
“帝師平日裏隻是作為精神象征支撐著百姓,隻有在緊急時刻,才會有無上的權威,不能拿來解決私怨,況且連晉一定在等我們出手,若是要亮明身份,需要一個好時機,不然難以立威。”
“真是麻煩,就是不能用唄,老皇帝昏庸,但是他還是清醒的,也沒什麽大錯,所以你們還沒能派上用場唄。”
姊顏天沉二人默認。
想改變現狀也不是不行,隻是太過卑劣,姊顏二人的心性,也不能允許。
虛渺應皇帝的召見,入宮覲見,正好遇到三人。
十皇子大逆不道,毒害皇帝,起兵謀逆,褫奪皇子身份,貶為庶民,念其為細作所迷惑,免於死罪,幽禁於太廟,為民請罪,終身不得出,十皇子府上下,按謀逆罪論處。
鄭國公府為十皇子府幫凶,削爵位,族中男丁流放,女眷沒入賤籍,其它涉事人等,按律自處。
陵王擁兵自重,皇後把持後宮,無視宗法,皇後於宮中禁足,陵王罰俸三年,暫且先參與壽辰安排,容後處置。
禁軍統領嶽陽隨機應變,機敏處事,賜玉帶一條,寶刀一對,黃金萬兩。
珺王與謝靈化解危機,不懼危難,特嘉許之。
謝靈於平叛,糾察奸細有首功,酌升為正三品中書侍郎,賞金萬兩。
兵部尚書之子薑瑜,於糾察奸細有功,補為正六品太仆寺主事,賞金千兩。
其它處置,封賞令論。
因商楚兩國之事,這謀逆之案的結果,居然沒掀起多大的浪花。
有官員參本,認為皇帝的處置不妥,卻被駁回。
隻是薑瑜的封賞,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薑瑜的死訊,當時也是傳遍了京中世家豪門,畢竟是兵部尚書嫡次子,如今突然冒了出來。
細細想來,居然是假死之計,薑瑜與謝靈串通,暗查細作之事,看樣子陛下早已得知此事,還是極為支持此事的。
忠於楚國之人,自然是慶幸不已,幸好陛下被救了回來,不然細作一事,肯定不會成功查出。
有些人則是脊背發涼,謝靈如此耐心,僅憑濱州一案中的疑點,就能敏銳的發現其中的不對之處,然後再查西州礦產一事,乘勝追擊,一舉擊破商國的計劃。
這樣的步步為營,實在是讓人寢食難安啊。
無論別人怎麽想,幾個月的事,終於算是有個定論。
鄭嫻得知這些消息,當真是為他們鬆了一口氣,自己在深閨之時,他們已經做了這麽多危險的事。
襄陽候倒是十分滿意,這孩子有勇有謀,又對嫻兒一片真心,打算等薑瑜回京,就替兩個孩子定親。
薑府卻是一片震驚,沒想到一向被忽略的二公子,盡然立下了這樣的功勞。
哪怕是身負一府期待的大公子,如今也隻是掛了個從六品的職位,還在等機會露臉。
兵部侍郎暗自感歎,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啊,瑜兒,希望你能平安回來。
詔令下來,無論大家心裏怎麽想,已經算是塵埃落定了。
謝府之人,看到這結果,心裏終究是憋著一股氣,十皇子本就應該處死罪,陛下終究還是心軟了,不過貶為庶民,終身幽禁,也算是懲罰了他,隻是對於皇後和陵王母子,輕輕放過,實在是說不過去。
假傳聖旨,欲擁兵自立,居然就這樣一筆帶過,不似陛下的作風啊。
姊顏得知消息之後,久久無語,不知這位陛下,到底是明辨是非,還是糊塗了事,私心太重,如何護得住一國安穩。
陵王欠天下人一個交代,還欠青緹一命,十皇子也是作惡多端,他們都因為是皇帝的兒子,就能免了死罪,甚至後半生,還能錦衣玉食度過。
縱然心中再不平,事已至此,想要堂堂正正的為大家討個公道,已經是遙不可及了。
謝靈拍拍姊顏的肩,以示安慰,“沒事,他們肯定不會有好結果的。”
“也不知陛下是心太軟,還是糊塗了。”
謝靈搖搖頭,“你啊。”
“十皇子你打算怎麽辦?你不會真的想留他一命吧。”
謝靈微微一笑,“怎會,他正是最好的誘餌,他是導致連晉計劃失敗的關鍵,知道不少秘密,連晉的人絕對不會放過他,當然,釣魚的時候,我們不必保證魚餌的安危。”
“身為皇族,丟了皇族的尊嚴和骨氣,如今就為楚國做最後一份貢獻,也好。”
“所以你放心,改替他們討回來的,我都會討回來,崔月就要進京了,你安心對付他們就是。”
“嘖,你終於有了個哥哥的樣子了。”
“傻丫頭,如今陛下懷疑我和珺王早有勾結,所以故意保下陵王,試探我們,你不要多心,以皇後和陵王性子,早晚會自取滅亡。”
“嗯,你行事小心些,現在大家的盯著你的一舉一動,不要讓人抓到你的把柄,現在你還不能失去陛下的信任。”
謝靈點點頭,表示知道了,“我已經讓人去收拾大宅了,過幾日,我們就搬去大宅,不打擾二哥他們了。”
謝家下一任家主,自然要入主謝家在京中的主宅,以證謝家的立場。
塵封了十年的大宅,終於迎來了它的主人。
“我看你啊,是為了向林姿提親吧,自立門戶,迎候主母,倒是不錯的主意。”
“她可是你嫂子,你以後不許欺負她。”
姊顏翻了個白眼,“懶得理你,我先回去了。”
四國使臣中,最先抵達楚京的,竟然是商國。
得知消息的楚京百姓,還有早已到達的各國豪傑誌士,也想看看如此大膽的人,是什麽樣子的。
因此寧明一行入楚京時,主街兩旁,集滿了看熱鬧的人,兩邊的酒樓鋪子,也是人滿為患。
若不是知道大家隻是來看熱鬧,寧明都快要誤會自己多麽受歡迎,讓人夾道相迎了。
陵王分管迎賓一道,派了數千禁軍才鎮住場麵,若不是官府出麵,為了楚國顏麵,恐怕百姓們手中的菜葉子,臭雞蛋,早就飛到來使的臉上去了。
端起皇子的涵養,即使是心中厭惡,也不得不以禮相待,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更別說兩國還沒打起來,正是緊張時期。
不能亂來,甚至還要仔細保護他們的安全,真是憋屈。
寧明在城門口,帶著崔月向陵王行禮,兩方會麵,陵王隻是淡淡的,不願過多搭理,寧明也知道自己是不速之客,也不多交流,日後打交道的機會,還多的是呢。
城門口的人,看到商國使臣,如此大膽,還敢站出來,心中不忿。
周圍各種不善的眼光,寧明並不在意,在意也沒有用。
姊顏三人從國子監回府,正好路過主街,碰上使臣的車架。
駐足觀望片刻,街上人聲鼎沸,不堪其擾,賀州道,“沒什麽好看的,又不是什麽絕世大美人,以後機會多的是,咱們還是回去吧。”
三人順著路,打道回府。
路過寧明崔月馬車之時,崔月正好撩開簾子往外看,賀州眼尖,“崔月。”
姊顏轉頭看了她一眼,並沒有帶著仇恨,隻是滿滿的漠視。
二人眼神相撞,崔月心神搖曳,驚怒不已。
“謝姊顏,是你吧,終於見麵了。”
寧明見她臉色不對,往外一看,姊顏已經轉過臉去,寧明隻看到三人騎馬淡然離去的身影。
百姓見三人路過,一時也看的忘了旁邊的熱鬧,就在詭異的寂靜中,三人遠去。
寧明道,“果真是傳聞中風姿卓然的少俠,他們三人,就奪了所有人的目光,尤其是謝姊顏,姿容上比咱們號稱商國第一的公主殿下還勝三分。”
“你就隻看到他們的容貌?”
“這麽遠,能看到容貌已經不錯了。”
崔月卻沒心思跟他開玩笑,“她看我的眼神,一絲仇恨也沒有,就像看一隻自尋死路的螞蟻,實在是可恨。”
“那你就輸人家一籌咯,人家睥睨天下,你卻隻困於一人眼光之中,注定贏不了。”
崔月看了他一眼,這人話雖不好聽,卻一句說中要害,自己的格局,還是太小了,謝姊顏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阻礙,自己應該看到更廣闊的天地。
而這邊,賀州道,“沒想到你這麽平靜,我還以為你會上去先刺她一劍。
“你當我的白癡嗎?”
天沉笑道,“姊顏這麽多天都等了,自然不會急於一時,倒是你,等不及了吧。”
“我這個人呢,從來沒有什麽不打女人的講究,相反,我覺得壞女人有時候比有些小人更可惡,所以見一個,是要打一個的,上次讓她跑了,這次當然是打個爽了。”
姊顏道,“現在正是敏感的時候,他們敢明目張膽的進京,不過是仗著楚國不會輕易與商國開戰,更是挑釁我們,不過大哥給我的這份禮物,我一定會好好收下來。”
“話說你們的身份,想要對付陵王啊,十皇子啊,崔月啊,不是小意思,何必如此顧忌呢?”
“帝師平日裏隻是作為精神象征支撐著百姓,隻有在緊急時刻,才會有無上的權威,不能拿來解決私怨,況且連晉一定在等我們出手,若是要亮明身份,需要一個好時機,不然難以立威。”
“真是麻煩,就是不能用唄,老皇帝昏庸,但是他還是清醒的,也沒什麽大錯,所以你們還沒能派上用場唄。”
姊顏天沉二人默認。
想改變現狀也不是不行,隻是太過卑劣,姊顏二人的心性,也不能允許。
虛渺應皇帝的召見,入宮覲見,正好遇到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