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下意識反駁道,“呸呸呸,什麽殺人凶手,那是小孩子不懂事。”
一見是謝湍進來,又支支吾吾不敢再說了。
當年謝湍雖然是用了二十萬兩銀子“贖”回了自家夫人的自由,也不是任他們宰割的,也是用了些手段,震住這些貪心不足的人,才給了銀子,權當替夫人孝敬他父母了,買個清靜。
自從謝家搬走,李家也與謝家多年不成聯係,最多也隻是李氏年節時依禮送些禮物,口信過去罷了,李家則是隻收禮,不回話,這麽多年也就過去了。
若不是嫁與了謝家,若不是謝湍對李氏一片真心,這樣的娘家,李氏的日子可是難過,因此,李氏也是死心塌地的把自己當做了謝家人,謝家的孩子,視若己出,姊顏是唯一的女孩子,更是少不了疼愛。
這多年不見,連信也不寫的母親,上來就謀算姊顏,別說謝湍了,就是李氏,都不答應。
方才忍一時,隻是想從母親口中,探知還有那些人在算計著姊顏,誰知謝湍來了,一向以長輩自居的母親竟然有些害怕,李氏心裏也放心了。
這些人一麵嫉妒姊顏,在私下說姊顏性子嬌縱,一身傲氣,難以駕馭,不是賢妻良母的人選,一麵又算計她的婚事,實在是難以容忍。
謝湍若無其事的走到李氏旁邊坐下,“嶽母大人十年來不曾問過外孫,怎麽盡然倒關心起姊顏來了。”
王氏呐呐道,“姊顏是你們的親侄女,也和我的外孫差不多,我這不是關懷關懷她。”
“哦,這樣啊,雖然我們暫時還沒有為她擇婿之意,不過早些看看也無所謂,不知嶽母大人心中有哪些好人選,像方才那種德行不端的,就算了吧。”
王氏抬眼看了看謝湍的臉色,沒有什麽不悅的樣子,也就試探說了幾人,謝湍隻是淡淡的,沒有發表意見。
漸漸的膽子也大了些,王氏以為謝湍經過時間打磨,已經失了銳氣,猶豫片刻,“你們三哥的兒子,我的小孫兒,品格優異,容貌上乘,兩家又是姻親,相互熟悉,親上加親,我以為可堪相配。”
果真如此,前麵的人不過是拿來鋪墊的炮灰,好處當然是要留給自己家,她那個小孫子,表麵看起來如她所說,實際上色厲內荏,內裏懦弱,難當大任,如何配得上小九。
李氏心中悲憤,家裏人果然還是把自己當作踏腳石,竟然肖想小九,真真是可惡。
謝湍道,“可惜啊可惜,嶽母大人說的這麽好,隻怕你忘了一件事。”
“啊?什麽事?”
謝湍輕笑一聲,抬眼睨了王氏一眼,“李家已經十年未曾認過我們這門親了,何來的熟悉,又何來的親上加親。”
被他一眼鎮住了心神,王氏當年的噩夢即是如此,當日謝湍到李家交涉,眾人都以為書生好欺,誰知他隻是這樣傲然並不喜的看了大家一眼,剖析利弊,將眾人嚇的肝膽俱裂,雖然最後得了二十萬兩銀子,也是戰戰兢兢,驚大於喜。
最後他所言幾事,十有八九應驗了,還有一二李家還接觸不到,大家方知他才是隱而不發的猛虎。
謝家四位爺中,人都說二爺性子溫和,隻是一介書生,其實他最難得的,是有一雙看破時局的慧眼。
後來謝家回鄉,再也占不到他們的好處,李家索性與謝家瞥清幹係,連女兒也不認了,誰知道謝家會突然東山再起,而且謝家的新掌舵人,居然是自己的親外孫,此時不搭上關係,還等什麽時候。
被謝湍說破,王氏十分尷尬,隻好道,“你不要誤會,隻是蘇越據京城山高路遠,再加上我們以為你們一直怨恨我們,所以不敢隨意親近,其實我這十年想你們的緊。”
當著李氏的麵,謝湍也不願把話說的太過難聽,雖然長輩有錯,卻不能不顧及李氏的麵子。
“嶽母大人嚴重了,夫人之孝心,我都看在眼裏,還是莫要誤會的好,若是夫人年節送的禮物,書信,被人中途截留了,我讓夫人把單子都找出來,也好尋回。”
再說下去,就難以收場了,王氏也立馬見好就收,“不用不用,她是個孝順孩子,我知道的,是不會怨恨自己父母親的。”
謝湍道,“你說的幾個人選,我都記住了,姊顏父母雖然不在,還有我們做伯父伯母的,還有她哥哥在,她哥哥都是有見識,又寵愛妹妹的,定會幫她好好勘查,好好斟酌的。”
言下之意,姊顏不是孤身一人的孤女,好欺負,大家都會護著他,他哥哥也不是好欺瞞的,這些人都會派人好好的查探虛實,至於結果,就不用你管了。
王氏被說的忐忑不安,心中想著,早知道謝家寵女孩兒,沒想到這麽寵,差點捅了馬蜂窩了。
“果然是親侄女,你們夫婦多費心了。”
謝湍低頭喝茶並不理會,李氏道,“這是自然,母親年紀大了,還是頤養天年,這些事,讓我們操心就好。”
王氏忙點頭。
有謝湍坐在一旁,王氏也不敢過分,耐住性子與李氏聊了許久,謝湍就在一旁坐著,也不插話。
最後王氏裝作無意間問起,“朗兒如今也大了,也不回來讓外祖母看看。”
李氏道,“他如今大了,能頂事兒了,就留在家裏處理事物,管理書院,我們才得空回來。”
“也不知我這一把老骨頭,還能不能喝到朗兒的喜酒,朗兒何時成婚啊。”
有了謝湍的教訓,李家再也不敢小看書生,自然是抱著一絲希望,能夠拉攏謝朗,讓他與李家結親,進而綁住謝靈。
李氏自然不喜自己一家人被他們算計了個遍,終於不悅道,“孩子們的婚事,大家都有數母親不用試探了,屆時定然有母親的上席和喜酒。”
王氏本想訓斥她,卻又被謝湍看了一眼,便改了口,“我知道了,你不必驚慌,我隻說問問,問問。”
耽擱了幾個時辰,王氏沒占到一絲便宜,最後惹得女兒女婿連句留飯的話都沒有,就這麽從哪來,回哪兒去了。
李氏終於算是解脫了,沒想到與自己的母親說話,也如此“勾心鬥角”,真是累極了。
謝湍道,“難為你了,要你應付他們,他們原本是衝著謝家來的。”
“我是謝家的人,應付幾個人有什麽關係,何況他們盯著的是我的兒子,侄女,我也不能袖手旁觀。”
謝湍起身拉著她起來,活動活動,“我是看你累著了,我是你的夫君,理應護著你,不讓你為難傷心的。”
李氏借勢半靠在謝湍身上,“那裏的話,我為人妻子,為人長輩,那裏還能隻圖自己快活,孩子們還小,我們總要護著些。”
“對,隻不過我要比你多護著一個人,就是你。”
李氏羞澀一笑,轉而問道,“怎麽我母親好像有些忌憚你?”
“我知道他們本性貪婪,若直接給他們二十萬兩,他們肯定還想要二百兩,所以我先嚇唬了他們一番,再給了銀子,才換得了清靜。”
“難怪,我母親一向有些不講理的,遇到你就變得講理了,她的無禮,還請你多包涵。”
“無事,隻要再嚇唬嚇唬他們,就安分了,你不用擔心。”
看他一副信心滿滿的樣子,李氏也安心了,對自己的夫君也是很放心了。
“那好,不過我覺得有件事我母親說的有道理。”
謝湍見她這麽快就不再煩惱,也跟著開懷了些,“什麽話?”
“小九漸漸的大了,雖然不急於成親,但是咱們得找幾個真正的好男子備著,到時候讓小九選選,說不定就有她喜歡的。”
謝湍無奈道,“那你可要好好看看了,這些人沒有一個不精的。”
“好好好,聽你的。”
傍晚,皇帝又招群臣議事,誰知每次謝靈一出言,總有許多人附和。
而那險險脫罪的曾學知,也開始支持謝靈來。
臣子們為國考慮,皇帝本應高興,那冕冠後麵的臉上,居然浮現了一種莫名的情緒,又愛又恨。
愛的是謝靈的能力,恨的是謝靈居然在短時間之內,收服了這麽多人,甚至連經常和謝靈對著幹的曾學知也順風改了方向。
明知謝靈沒有別的意思,皇帝心裏的難受還是一陣蓋過一陣。
中書省已經擬好了討伐國書,皇帝仔細看過之後,讚道,“不錯,沒什麽遺漏,錯誤。”
正準備蓋章,隻聽那遞國書之人突然道,“國書早前已經請謝侍郎細斟酌了一番,指出了不足之處,才有了這樣完美的國書。”
玉璽落下,留下朱紅的大印,由人立刻送往商國。
謝運跟隨皇帝多年,那裏猜不到皇帝的心思,隻是感覺心中發涼。
老七,你要頂住啊。
這是謝靈早已預料到的是,隻是這些讚同自己的人,有一大半並不是真心讚同自己,要麽是敷衍,要麽是有人想要捧殺,其心惡毒。
不過曾學知的變化,讓人意外他的樣子,好像真的是要走憂國憂民,為國為民的路子,也不知道小九跟他說了什麽。
一見是謝湍進來,又支支吾吾不敢再說了。
當年謝湍雖然是用了二十萬兩銀子“贖”回了自家夫人的自由,也不是任他們宰割的,也是用了些手段,震住這些貪心不足的人,才給了銀子,權當替夫人孝敬他父母了,買個清靜。
自從謝家搬走,李家也與謝家多年不成聯係,最多也隻是李氏年節時依禮送些禮物,口信過去罷了,李家則是隻收禮,不回話,這麽多年也就過去了。
若不是嫁與了謝家,若不是謝湍對李氏一片真心,這樣的娘家,李氏的日子可是難過,因此,李氏也是死心塌地的把自己當做了謝家人,謝家的孩子,視若己出,姊顏是唯一的女孩子,更是少不了疼愛。
這多年不見,連信也不寫的母親,上來就謀算姊顏,別說謝湍了,就是李氏,都不答應。
方才忍一時,隻是想從母親口中,探知還有那些人在算計著姊顏,誰知謝湍來了,一向以長輩自居的母親竟然有些害怕,李氏心裏也放心了。
這些人一麵嫉妒姊顏,在私下說姊顏性子嬌縱,一身傲氣,難以駕馭,不是賢妻良母的人選,一麵又算計她的婚事,實在是難以容忍。
謝湍若無其事的走到李氏旁邊坐下,“嶽母大人十年來不曾問過外孫,怎麽盡然倒關心起姊顏來了。”
王氏呐呐道,“姊顏是你們的親侄女,也和我的外孫差不多,我這不是關懷關懷她。”
“哦,這樣啊,雖然我們暫時還沒有為她擇婿之意,不過早些看看也無所謂,不知嶽母大人心中有哪些好人選,像方才那種德行不端的,就算了吧。”
王氏抬眼看了看謝湍的臉色,沒有什麽不悅的樣子,也就試探說了幾人,謝湍隻是淡淡的,沒有發表意見。
漸漸的膽子也大了些,王氏以為謝湍經過時間打磨,已經失了銳氣,猶豫片刻,“你們三哥的兒子,我的小孫兒,品格優異,容貌上乘,兩家又是姻親,相互熟悉,親上加親,我以為可堪相配。”
果真如此,前麵的人不過是拿來鋪墊的炮灰,好處當然是要留給自己家,她那個小孫子,表麵看起來如她所說,實際上色厲內荏,內裏懦弱,難當大任,如何配得上小九。
李氏心中悲憤,家裏人果然還是把自己當作踏腳石,竟然肖想小九,真真是可惡。
謝湍道,“可惜啊可惜,嶽母大人說的這麽好,隻怕你忘了一件事。”
“啊?什麽事?”
謝湍輕笑一聲,抬眼睨了王氏一眼,“李家已經十年未曾認過我們這門親了,何來的熟悉,又何來的親上加親。”
被他一眼鎮住了心神,王氏當年的噩夢即是如此,當日謝湍到李家交涉,眾人都以為書生好欺,誰知他隻是這樣傲然並不喜的看了大家一眼,剖析利弊,將眾人嚇的肝膽俱裂,雖然最後得了二十萬兩銀子,也是戰戰兢兢,驚大於喜。
最後他所言幾事,十有八九應驗了,還有一二李家還接觸不到,大家方知他才是隱而不發的猛虎。
謝家四位爺中,人都說二爺性子溫和,隻是一介書生,其實他最難得的,是有一雙看破時局的慧眼。
後來謝家回鄉,再也占不到他們的好處,李家索性與謝家瞥清幹係,連女兒也不認了,誰知道謝家會突然東山再起,而且謝家的新掌舵人,居然是自己的親外孫,此時不搭上關係,還等什麽時候。
被謝湍說破,王氏十分尷尬,隻好道,“你不要誤會,隻是蘇越據京城山高路遠,再加上我們以為你們一直怨恨我們,所以不敢隨意親近,其實我這十年想你們的緊。”
當著李氏的麵,謝湍也不願把話說的太過難聽,雖然長輩有錯,卻不能不顧及李氏的麵子。
“嶽母大人嚴重了,夫人之孝心,我都看在眼裏,還是莫要誤會的好,若是夫人年節送的禮物,書信,被人中途截留了,我讓夫人把單子都找出來,也好尋回。”
再說下去,就難以收場了,王氏也立馬見好就收,“不用不用,她是個孝順孩子,我知道的,是不會怨恨自己父母親的。”
謝湍道,“你說的幾個人選,我都記住了,姊顏父母雖然不在,還有我們做伯父伯母的,還有她哥哥在,她哥哥都是有見識,又寵愛妹妹的,定會幫她好好勘查,好好斟酌的。”
言下之意,姊顏不是孤身一人的孤女,好欺負,大家都會護著他,他哥哥也不是好欺瞞的,這些人都會派人好好的查探虛實,至於結果,就不用你管了。
王氏被說的忐忑不安,心中想著,早知道謝家寵女孩兒,沒想到這麽寵,差點捅了馬蜂窩了。
“果然是親侄女,你們夫婦多費心了。”
謝湍低頭喝茶並不理會,李氏道,“這是自然,母親年紀大了,還是頤養天年,這些事,讓我們操心就好。”
王氏忙點頭。
有謝湍坐在一旁,王氏也不敢過分,耐住性子與李氏聊了許久,謝湍就在一旁坐著,也不插話。
最後王氏裝作無意間問起,“朗兒如今也大了,也不回來讓外祖母看看。”
李氏道,“他如今大了,能頂事兒了,就留在家裏處理事物,管理書院,我們才得空回來。”
“也不知我這一把老骨頭,還能不能喝到朗兒的喜酒,朗兒何時成婚啊。”
有了謝湍的教訓,李家再也不敢小看書生,自然是抱著一絲希望,能夠拉攏謝朗,讓他與李家結親,進而綁住謝靈。
李氏自然不喜自己一家人被他們算計了個遍,終於不悅道,“孩子們的婚事,大家都有數母親不用試探了,屆時定然有母親的上席和喜酒。”
王氏本想訓斥她,卻又被謝湍看了一眼,便改了口,“我知道了,你不必驚慌,我隻說問問,問問。”
耽擱了幾個時辰,王氏沒占到一絲便宜,最後惹得女兒女婿連句留飯的話都沒有,就這麽從哪來,回哪兒去了。
李氏終於算是解脫了,沒想到與自己的母親說話,也如此“勾心鬥角”,真是累極了。
謝湍道,“難為你了,要你應付他們,他們原本是衝著謝家來的。”
“我是謝家的人,應付幾個人有什麽關係,何況他們盯著的是我的兒子,侄女,我也不能袖手旁觀。”
謝湍起身拉著她起來,活動活動,“我是看你累著了,我是你的夫君,理應護著你,不讓你為難傷心的。”
李氏借勢半靠在謝湍身上,“那裏的話,我為人妻子,為人長輩,那裏還能隻圖自己快活,孩子們還小,我們總要護著些。”
“對,隻不過我要比你多護著一個人,就是你。”
李氏羞澀一笑,轉而問道,“怎麽我母親好像有些忌憚你?”
“我知道他們本性貪婪,若直接給他們二十萬兩,他們肯定還想要二百兩,所以我先嚇唬了他們一番,再給了銀子,才換得了清靜。”
“難怪,我母親一向有些不講理的,遇到你就變得講理了,她的無禮,還請你多包涵。”
“無事,隻要再嚇唬嚇唬他們,就安分了,你不用擔心。”
看他一副信心滿滿的樣子,李氏也安心了,對自己的夫君也是很放心了。
“那好,不過我覺得有件事我母親說的有道理。”
謝湍見她這麽快就不再煩惱,也跟著開懷了些,“什麽話?”
“小九漸漸的大了,雖然不急於成親,但是咱們得找幾個真正的好男子備著,到時候讓小九選選,說不定就有她喜歡的。”
謝湍無奈道,“那你可要好好看看了,這些人沒有一個不精的。”
“好好好,聽你的。”
傍晚,皇帝又招群臣議事,誰知每次謝靈一出言,總有許多人附和。
而那險險脫罪的曾學知,也開始支持謝靈來。
臣子們為國考慮,皇帝本應高興,那冕冠後麵的臉上,居然浮現了一種莫名的情緒,又愛又恨。
愛的是謝靈的能力,恨的是謝靈居然在短時間之內,收服了這麽多人,甚至連經常和謝靈對著幹的曾學知也順風改了方向。
明知謝靈沒有別的意思,皇帝心裏的難受還是一陣蓋過一陣。
中書省已經擬好了討伐國書,皇帝仔細看過之後,讚道,“不錯,沒什麽遺漏,錯誤。”
正準備蓋章,隻聽那遞國書之人突然道,“國書早前已經請謝侍郎細斟酌了一番,指出了不足之處,才有了這樣完美的國書。”
玉璽落下,留下朱紅的大印,由人立刻送往商國。
謝運跟隨皇帝多年,那裏猜不到皇帝的心思,隻是感覺心中發涼。
老七,你要頂住啊。
這是謝靈早已預料到的是,隻是這些讚同自己的人,有一大半並不是真心讚同自己,要麽是敷衍,要麽是有人想要捧殺,其心惡毒。
不過曾學知的變化,讓人意外他的樣子,好像真的是要走憂國憂民,為國為民的路子,也不知道小九跟他說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