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王死的突然,雖有蹊蹺,大家卻沒有證據,卻不得不讓他先入土為安
。
一夜之間,皇帝好像成長了不少,王府如今隻有王妃一個弱質女流,長公主有虛弱的隨時要昏過去,一切都壓在皇帝身上,難得的是,他雖然不熟悉事務,凡是接受的很快。
著人安排好王府的事之後,小皇帝將姐姐拉到一邊,勸她先回去休息,“皇姐,你臉上一點血色都沒了,快去休息吧,皇叔的事有我。”
“沒事,我撐得住,你是一國之君,斷然沒有為臣子守孝的道理,雲陽不在,我總要替他陪皇叔一程。”
“你要愛惜自己的身子啊,現在我隻有皇姐了。”
長公主蒼白的笑了笑,“這些日子我恐怕不能再幫你了,你可不能鬆懈了。”
“嗯,皇姐,心雨真的是叛徒嗎?她人在哪兒?”
長公主看他一眼,想看看他是不是真的不知道,心雨是皇後安插在自己身邊的人,難道皇後當年沒有跟心雨和雲澤交代什麽?若是他們之間有聯係,要毒殺皇叔之事,她不可能不告訴雲澤。
這樣想著,抬眼看著他,不帶情緒道,“心雨如今恐怕隻剩一堆肉片了,你真的相信皇叔是被別人所害嗎?”
皇帝一副驚訝的樣子看著長公主,不可置信道,“難道,真的是,皇姐你。”
“怎麽?你要懲罰我嗎。”
皇帝看她痛心的樣子,心中一動,上前保住她,低聲道,“皇姐為我做的太多了,日後我定不會負你。”
長公主咳嗽兩聲,不動聲色的退後一步。
“皇姐為什麽這麽虛弱?”
“用了些手段,不然怎麽騙得皇叔信任。”
“日後雲澤保護你,再也不會讓皇姐如此了。”
長公主微微點頭。
皇帝解下披風,披在長公主身上。
警戒的護衛來報,“王妃找過來了。”
二人一起,迎麵過去。
王妃麵無表情,雙目失去了神采,“雲媚身體不好,還是回去休息吧,我還撐得住。”
“皇嬸說的沒錯,皇姐,你先回去歇著吧。”
長公主知道王妃不是真的關心她的身體,隻是怕她沒了鬥誌,讓雲澤收攬大權,讓先皇後得逞。
她想看自己姐弟二人不和,互相折磨。
“那好,辛苦皇嬸了,我明天一早來陪你。”
“嗯。”
長公主走了,王妃和皇帝相顧無言。
皇帝身上漸漸已經有了帝王之勢,已經不是那個不學無術的孩子了。
通商一事,秦國沒有楚國那麽多顧慮,很快就敲定了。
秦國出了變故,使臣與小皇帝頂下章程,便出發回齊國。
攝政王去了的消息,各國的探子,第一時間就傳了回去給各家主子。
不出半月,秦國攝政王去世的消息天下皆知,大家可不關心攝政王死的蹊蹺不蹊蹺,隻知道這下子,局勢又要變了。
謝靈等人在攝政王去世八天,就收到了飛鴿傳書,果然,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誰知道他死的如此突然。
楚國朝廷上下又對要不要和楚國結盟發生了分歧。
謝靈等人並不出聲,任他們爭論,要不要結盟,不是現在說了算的,是有局勢說了算的。
此時已近十月底,離楚商兩國矛盾爆出已經兩月,薑瑜和小侯爺也已經去了一個月了,除了抓人殺人之外,還估算了楚國的損失。
這些損失清單,一式兩份,一份送往楚京,一份送往商國。
而商國這邊,經過數月鬥爭,世家這邊損兵折將,再這樣下去,就要全部被連晉各個擊破了。
世家聯合,孤注一擲,發起兵變,想要利用各家在京控製的兵權,發兵‘清君側’,廢太子。
連晉對此早有準備,甚至準備了陷阱讓他們跳,此局,延續數月,但連晉用了十年準備,等待,一舉壓下世家氣焰。
把牽頭的,心懷幻想的家族,完全打壓入泥裏。
商都一時之間,血流成河。
已經成長起來的崔月,堪比連晉的左右手,心硬如鐵,一個月內不知道處死了多少了,連帶著她的眼底,好像的染上了血色。
未免她再走向另一個極端,連晉派寧明去刑部,和崔月一起處理這些叛軍叛臣,主要是看著崔月,讓她不要走火入魔。
寧明見了她嗜殺的一麵,卻絲毫不害怕,反而很是憐惜,她心中定然是忍耐了太久,如今已經不在乎其它人的看法了,隻求能夠幫到太子。
那個堅強隱忍的她,已經不見,如今已經成為了京中人人害怕的羅刹鬼,就算她容貌也算出眾,眾人見了她也是如見惡鬼,避之不及,她反而很享受這種感覺了。
寧明卻沒有辦法,隻能盡量多陪著她,看著她,開導開導,以免她真的入了歧途。
身上的蠱蟲,瞞著太子和太子妃,隻有寧明和六皇子清楚,六皇子與她關係不好,自然不會理會她。
每次毒性發作,要用自己身體給蠱蟲喂食毒藥,忍受劇痛的時候,也隻有寧明陪著她。
這次在毒性過了之後,滿頭大汗的她,看著寧明緊緊皺著的眉頭,臉色蒼白的笑道,“凡事有好有壞,我現在百毒不侵了不是?謝姊顏想害我就沒那麽容易了。”
寧明輕歎一聲,將她扶起來,“你們這些女人,真是可怕。”
“那你怕不怕?”
“我?我不怕。”
“那不就得了,我可怕的樣子你全都看到了,你要是敢說出去,我可是會讓你嚐嚐真正的可怕哦。”
寧明無奈道,“知道了,崔大人,小的給你拿吃的來。”
轉過身,卻露出一絲苦笑。
連晉終於解決了商國幾百年來的心頭大患,雖然是各代君王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削弱了世家的實力,但是連晉有這個決心,耐心和實力,解決了問題,那他的確是了不起。
不過他也付出了代價,又經過這一遭,埋在楚國的人手,折了九成以上,謝靈等人可是一層一層過濾,一點兒都不手軟的。
不僅如此,因為楚國,其它各國也開始重視細作,明裏暗裏都在查探,隻是沒有楚國那麽狠而已。
收到楚國送來的清單時,連晉手下的一幹人等,已經在收拾殘局了。
官員變動,空出許多職位,亟待補上,一些軍權,也無人節製,連晉讓人統計了一番,共有二十萬軍隊,全權交給崔捷處理。
至此,崔捷一人掌管大軍六十萬,商國人心惶惶,日後商國就是太子和崔家的天下了。
同時,大家也心懷不滿,太子雖然處理了眾多不服管教的世家大族,卻一手捧出來一個無人匹敵的崔家,日後太子繼位,嫡長子也有崔家的血脈,那商國,到底是連氏,還是崔氏的。
連晉自然是不理會這些質疑。
拿著國書去麵見皇帝,皇帝對他的決斷很是滿意,此事自然還是交給他處置了。
連晉直接安排了一隻使團,再次出使楚國,商議賠償,以及兩國今後的關係。
使團主要成員,都是連晉自己親自挑選,還與他們深談至半夜。
於此同時,齊國使團,在行至秦國晉國交界之處,被邊疆悍匪所害,無一生還。
此事一出,又是驚動天下。
秦國和晉國立刻表麵,一定會嚴查此事,給齊國一個交代。
齊國上下雖然憤怒,卻隻是敢怒不敢言,什麽樣的悍匪能殺死一個使團,還一個活口都沒有,分明是有人有意為之。
甚至有人懷疑,是晉國和商國不滿齊國想要擺脫控製,與楚國秦國‘私通’,所以出手警告齊國。
消息真真假假,這一下子,各國都不得安寧,五國交纏在一起,誰也脫不了身。
齊國太保得知長子身殞,連日勞累的他,當場暈倒,醒來之後,一口老血吐出,痛苦號哭不已。
皇帝親自上門慰問,二人單獨在屋內。
“皇叔,您不要太過傷心,朕一定要他們給個說法。”
“說法,要說法有什麽用,齊國又能把他們如何。”
皇帝眼中閃過一絲痛苦,轉瞬即逝,“齊國已經病入膏肓了。”
太保聽此,更是傷心,“老臣痛哭,不止為我的兒子,也是為齊國,如今齊國已經淪落到人人可欺還不能反抗的地步了,我齊國子民,又當如何啊。”
“總比做階下囚的好。”
太保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無力的閉上眼睛。
難怪齊國露出要和楚國秦國通商的意圖,商晉兩國都沒有動作,原來是讓人看到希望之後,再一舉斷人希望。
皇帝走後,太保大病一場,越發消瘦,病愈之後,堅持主持朝政,大家都用同情的眼光看著他。
政敵甚至當麵嘲笑他,異想天開,想要做無端反抗,觸怒了商國晉國,把自己兒子都搭進去了。
反正商國晉國又約定,不動齊國,為什麽要去挑釁人家呢。
商國使臣此次輕裝簡行,以求早日到達楚京,兩國相商,楚國也已經做好了接待他們的準備,天下的目光,再次聚集到楚京。
薑瑜和小侯爺也準備返程楚京,小侯爺卻臨時改了主意,給老侯爺去信一封,自己獨自去了鎮南軍中。
。
一夜之間,皇帝好像成長了不少,王府如今隻有王妃一個弱質女流,長公主有虛弱的隨時要昏過去,一切都壓在皇帝身上,難得的是,他雖然不熟悉事務,凡是接受的很快。
著人安排好王府的事之後,小皇帝將姐姐拉到一邊,勸她先回去休息,“皇姐,你臉上一點血色都沒了,快去休息吧,皇叔的事有我。”
“沒事,我撐得住,你是一國之君,斷然沒有為臣子守孝的道理,雲陽不在,我總要替他陪皇叔一程。”
“你要愛惜自己的身子啊,現在我隻有皇姐了。”
長公主蒼白的笑了笑,“這些日子我恐怕不能再幫你了,你可不能鬆懈了。”
“嗯,皇姐,心雨真的是叛徒嗎?她人在哪兒?”
長公主看他一眼,想看看他是不是真的不知道,心雨是皇後安插在自己身邊的人,難道皇後當年沒有跟心雨和雲澤交代什麽?若是他們之間有聯係,要毒殺皇叔之事,她不可能不告訴雲澤。
這樣想著,抬眼看著他,不帶情緒道,“心雨如今恐怕隻剩一堆肉片了,你真的相信皇叔是被別人所害嗎?”
皇帝一副驚訝的樣子看著長公主,不可置信道,“難道,真的是,皇姐你。”
“怎麽?你要懲罰我嗎。”
皇帝看她痛心的樣子,心中一動,上前保住她,低聲道,“皇姐為我做的太多了,日後我定不會負你。”
長公主咳嗽兩聲,不動聲色的退後一步。
“皇姐為什麽這麽虛弱?”
“用了些手段,不然怎麽騙得皇叔信任。”
“日後雲澤保護你,再也不會讓皇姐如此了。”
長公主微微點頭。
皇帝解下披風,披在長公主身上。
警戒的護衛來報,“王妃找過來了。”
二人一起,迎麵過去。
王妃麵無表情,雙目失去了神采,“雲媚身體不好,還是回去休息吧,我還撐得住。”
“皇嬸說的沒錯,皇姐,你先回去歇著吧。”
長公主知道王妃不是真的關心她的身體,隻是怕她沒了鬥誌,讓雲澤收攬大權,讓先皇後得逞。
她想看自己姐弟二人不和,互相折磨。
“那好,辛苦皇嬸了,我明天一早來陪你。”
“嗯。”
長公主走了,王妃和皇帝相顧無言。
皇帝身上漸漸已經有了帝王之勢,已經不是那個不學無術的孩子了。
通商一事,秦國沒有楚國那麽多顧慮,很快就敲定了。
秦國出了變故,使臣與小皇帝頂下章程,便出發回齊國。
攝政王去了的消息,各國的探子,第一時間就傳了回去給各家主子。
不出半月,秦國攝政王去世的消息天下皆知,大家可不關心攝政王死的蹊蹺不蹊蹺,隻知道這下子,局勢又要變了。
謝靈等人在攝政王去世八天,就收到了飛鴿傳書,果然,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誰知道他死的如此突然。
楚國朝廷上下又對要不要和楚國結盟發生了分歧。
謝靈等人並不出聲,任他們爭論,要不要結盟,不是現在說了算的,是有局勢說了算的。
此時已近十月底,離楚商兩國矛盾爆出已經兩月,薑瑜和小侯爺也已經去了一個月了,除了抓人殺人之外,還估算了楚國的損失。
這些損失清單,一式兩份,一份送往楚京,一份送往商國。
而商國這邊,經過數月鬥爭,世家這邊損兵折將,再這樣下去,就要全部被連晉各個擊破了。
世家聯合,孤注一擲,發起兵變,想要利用各家在京控製的兵權,發兵‘清君側’,廢太子。
連晉對此早有準備,甚至準備了陷阱讓他們跳,此局,延續數月,但連晉用了十年準備,等待,一舉壓下世家氣焰。
把牽頭的,心懷幻想的家族,完全打壓入泥裏。
商都一時之間,血流成河。
已經成長起來的崔月,堪比連晉的左右手,心硬如鐵,一個月內不知道處死了多少了,連帶著她的眼底,好像的染上了血色。
未免她再走向另一個極端,連晉派寧明去刑部,和崔月一起處理這些叛軍叛臣,主要是看著崔月,讓她不要走火入魔。
寧明見了她嗜殺的一麵,卻絲毫不害怕,反而很是憐惜,她心中定然是忍耐了太久,如今已經不在乎其它人的看法了,隻求能夠幫到太子。
那個堅強隱忍的她,已經不見,如今已經成為了京中人人害怕的羅刹鬼,就算她容貌也算出眾,眾人見了她也是如見惡鬼,避之不及,她反而很享受這種感覺了。
寧明卻沒有辦法,隻能盡量多陪著她,看著她,開導開導,以免她真的入了歧途。
身上的蠱蟲,瞞著太子和太子妃,隻有寧明和六皇子清楚,六皇子與她關係不好,自然不會理會她。
每次毒性發作,要用自己身體給蠱蟲喂食毒藥,忍受劇痛的時候,也隻有寧明陪著她。
這次在毒性過了之後,滿頭大汗的她,看著寧明緊緊皺著的眉頭,臉色蒼白的笑道,“凡事有好有壞,我現在百毒不侵了不是?謝姊顏想害我就沒那麽容易了。”
寧明輕歎一聲,將她扶起來,“你們這些女人,真是可怕。”
“那你怕不怕?”
“我?我不怕。”
“那不就得了,我可怕的樣子你全都看到了,你要是敢說出去,我可是會讓你嚐嚐真正的可怕哦。”
寧明無奈道,“知道了,崔大人,小的給你拿吃的來。”
轉過身,卻露出一絲苦笑。
連晉終於解決了商國幾百年來的心頭大患,雖然是各代君王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削弱了世家的實力,但是連晉有這個決心,耐心和實力,解決了問題,那他的確是了不起。
不過他也付出了代價,又經過這一遭,埋在楚國的人手,折了九成以上,謝靈等人可是一層一層過濾,一點兒都不手軟的。
不僅如此,因為楚國,其它各國也開始重視細作,明裏暗裏都在查探,隻是沒有楚國那麽狠而已。
收到楚國送來的清單時,連晉手下的一幹人等,已經在收拾殘局了。
官員變動,空出許多職位,亟待補上,一些軍權,也無人節製,連晉讓人統計了一番,共有二十萬軍隊,全權交給崔捷處理。
至此,崔捷一人掌管大軍六十萬,商國人心惶惶,日後商國就是太子和崔家的天下了。
同時,大家也心懷不滿,太子雖然處理了眾多不服管教的世家大族,卻一手捧出來一個無人匹敵的崔家,日後太子繼位,嫡長子也有崔家的血脈,那商國,到底是連氏,還是崔氏的。
連晉自然是不理會這些質疑。
拿著國書去麵見皇帝,皇帝對他的決斷很是滿意,此事自然還是交給他處置了。
連晉直接安排了一隻使團,再次出使楚國,商議賠償,以及兩國今後的關係。
使團主要成員,都是連晉自己親自挑選,還與他們深談至半夜。
於此同時,齊國使團,在行至秦國晉國交界之處,被邊疆悍匪所害,無一生還。
此事一出,又是驚動天下。
秦國和晉國立刻表麵,一定會嚴查此事,給齊國一個交代。
齊國上下雖然憤怒,卻隻是敢怒不敢言,什麽樣的悍匪能殺死一個使團,還一個活口都沒有,分明是有人有意為之。
甚至有人懷疑,是晉國和商國不滿齊國想要擺脫控製,與楚國秦國‘私通’,所以出手警告齊國。
消息真真假假,這一下子,各國都不得安寧,五國交纏在一起,誰也脫不了身。
齊國太保得知長子身殞,連日勞累的他,當場暈倒,醒來之後,一口老血吐出,痛苦號哭不已。
皇帝親自上門慰問,二人單獨在屋內。
“皇叔,您不要太過傷心,朕一定要他們給個說法。”
“說法,要說法有什麽用,齊國又能把他們如何。”
皇帝眼中閃過一絲痛苦,轉瞬即逝,“齊國已經病入膏肓了。”
太保聽此,更是傷心,“老臣痛哭,不止為我的兒子,也是為齊國,如今齊國已經淪落到人人可欺還不能反抗的地步了,我齊國子民,又當如何啊。”
“總比做階下囚的好。”
太保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無力的閉上眼睛。
難怪齊國露出要和楚國秦國通商的意圖,商晉兩國都沒有動作,原來是讓人看到希望之後,再一舉斷人希望。
皇帝走後,太保大病一場,越發消瘦,病愈之後,堅持主持朝政,大家都用同情的眼光看著他。
政敵甚至當麵嘲笑他,異想天開,想要做無端反抗,觸怒了商國晉國,把自己兒子都搭進去了。
反正商國晉國又約定,不動齊國,為什麽要去挑釁人家呢。
商國使臣此次輕裝簡行,以求早日到達楚京,兩國相商,楚國也已經做好了接待他們的準備,天下的目光,再次聚集到楚京。
薑瑜和小侯爺也準備返程楚京,小侯爺卻臨時改了主意,給老侯爺去信一封,自己獨自去了鎮南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