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城和陽城離我南疆最近,晉人亦有重兵把守,寧城駐軍八萬,陽城駐軍十二萬,今日前來挑釁的,就是陽城駐軍,剩下的俞城駐軍四萬,青城和平城各駐軍三萬。”
姊顏問道,“可有路繞道俞城,青城和平城?”
南營主將答道,“路倒是有,但是各處關隘都有晉軍把守,恐怕很難繞過去。”
“是啊,俞,青,平三城拒寧陽二城都不過百裏,全力行軍,一日足矣,想要速戰速決恐怕不容易,再說,拿下五城之後,就算我們到時候拒城以守,晉軍也不會守城不出啊,到時候我們的兵力也會分散。”
姊顏道,“目前就是要將五城拿下,待五城成功拿下,太子殿下調動各藩王兵力命令應該已經下達,屆時諸位藩王至少可湊出二十五萬兵力,加上南疆原本的三十萬兵力和老侯爺調度的十萬,足矣守住南疆,不然晉軍踏入一步了。”
眾將麵麵相覷,難道要全力對付晉國了嗎?這樣的風險可不小,商國可不會坐視不理的。
大家商議了一會,想要繞過寧陽二城,拿下另外三城在包圍寧陽二城是行不通的,那就隻能合兵一處,速戰速決,壓往裕陽關了。
姊顏道,“南北西三營的二十萬人馬,合兵一處,為左路,直去寧城,然後壓向俞城,本座與左右兩營的十萬人馬加上老侯爺調度來的十萬共二十萬,為右路,取陽城,然後是青城,最重要的是速度,不能被晉軍發覺,要攻其不備,不能讓他們等到援軍,要將援軍堵在裕陽關內。”
“末將明白。”
“嗯,今日本座與他們正麵交鋒取得了一些優勢,他們應該會認為我們會趁機鼓舞人心,我們趁其沒有防備,今晚二十萬支弓箭也會運到,夜裏三更眾軍出發,各營快速合軍,然後直接攻城,先取陽城,抵達裕陽關下的有賞。”
大家各自趕回大營,磨刀霍霍。
既然晉國和商國以為楚國不敢當先出手,那就讓他們看看,楚國是不是好欺負到,晉國仗著商國,也來挑釁,那就先讓他們付出一些代價。
連晉想要漁翁得利,可惜晉國卻不是和楚國旗鼓相當的對手,五國之中,楚國是最不服輸,處境也是最危險的,所以楚國的軍隊,一直是五國之首,他兩國若是能夠真正互相信任,守望相助,也不至於這些年寸步未進,還丟了好幾個城池給楚國。
連晉雖然說是這些年最有天賦的商國皇室子弟,還一舉解決了各大家族把持朝政的弊端,可惜越是這樣的人,心思城府越深,算計太多,不肯相信盟友,甚至算計盟友。
楚國雖然結盟失敗,但是楚國一直靠自己都習慣了,越是這樣,楚國就越是強大。
南祺日夜趕路,恨不得一下子飛到南疆,懷裏揣著的繼承王位的詔書,越顯沉重。
他從來沒有想過繼承王位的那一天,因為那就意味著父親不在了,可是他寧願一輩子被困在京城,也不願意父親仙去。
世間哪有事事如意,越是珍視的東西,就越是容易失去。
陵王此時也已經收到了姊顏的來信,姊顏表示已經飛鴿傳信給太子,讓太子下詔書讓他帶兵前來支援,這些日子,陵王和將慶書加緊收攏封地的兵權,隻等詔書到來,點兵去邊關。
宮蘿方才有孕一個多月,卻十分支持他的決定,默默收拾著行裝,生怕漏了什麽,到時候王爺不習慣。
陵王府也接到了義寧的來信,幾乎是字字泣淚,信中多有指責,陵王也沒有說什麽,回信也未曾,隻有宮蘿最了解他心中的苦楚。
義寧怨他,恨他搶走了母後,更沒有保護母親,連最後一麵都不能讓她見,可是她是王爺最親的妹妹,王爺更是答應了要照顧好她,所以王爺不會去辯解,隻會默默的保護著她。
與此同時,謝淵等人在楚國的產業,都已經開始行動,一方麵瘋狂賣出各色商品,一方麵在暗中收購糧食。
旁人隻以為他們怕兩國戰起之後,生意做不了了,現在準備撤出商國,所以不疑有他。
他們急著出手,價格自然就壓的低了些,突然降價,引得眾人占便宜的心思起來,其它商人反應不及之下,就被搶了生意。
上到古董珍寶,下到吃喝穿用,市場突然活躍起來,一時間,為了防止楚國商人霸占市場,其它商人也紛紛降價。
市場一片混亂。
所有人目光都盯著這些東西的時候,一車車的糧食,正在往楚國運去,姊顏和謝茗早就在邊關為他們準備了一條最順利的路。
糧食源源不斷的到達楚國境內。
謝靈與齊帝皇叔達成協定,阻斷齊國幫助商國之路。
而後又和天沉兵分兩路,分別親自入商晉兩國親自探查他們的情況,。
找到最合適的位置,安插了人手,為以後策動晉國對商國反戈一擊做準備。
此時,連晉才發現二人的行跡,才確定了二人沒有死,連派三批探子前去探查,又派了三批殺手,見之就殺。
可惜謝靈和天沉已經和姊顏的人取得了聯係,有了和連晉周旋的資本。
帝師連敗敵軍七名大將的消息傳回南疆,百姓們無不歡呼,各個神采洋溢起來。
晉國主將回去後懊惱不已,沒想到這次惹到了這個殺神,早就聽說謝姊顏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妖女,還迷惑楚國太子,沒想到竟然神不知鬼不覺已經到了南疆。
今日之戰,一定會被他們宣揚出去,楚軍肯定會很快楚國雲南王戰死的打擊,謝姊顏一定會借機整頓軍心。
傳說此人性情不定,好勇鬥狠,肯定會不依不饒,這樣的話,若是能拿下她的人頭,恐怕比雲南王道人頭更管用。
因為此戰戰績太過丟臉,主將並沒有上報,而是先壓了下來。
三更天,楚軍已經整裝待發。
兩路軍各自到位以後,大軍開拔。
楚國上下各自激動不已,楚國可是鮮少有這樣主動出擊的時候。
半日之後,兩路軍隊各自到了敵城二十裏之外。
晉軍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有人立馬回城稟報。
楚國的這些將軍都是雲南王道得力幹將,離開雲南王,各自也都能獨當一麵,隻是一時失了主心骨,姊顏的到來,給他們吃了一劑定心丸,昨日之戰,更是鼓舞了他們的誌氣,所以今日對楚軍上下,都是雄赳赳氣昂昂。
寧城外,黑龍旗領著繡著南字的雲南王王旗飄揚著,寧城守軍很是慌亂。
再氣勢上,楚軍一心要報血仇,自然是勝了,晉軍一直以為楚軍不會主動攻來,所以沒什麽防備,慌亂的很。
二十萬大軍守在自家城外,是有多麽震撼,晉國已經有許多年沒有見過這樣這樣的場景了。
攻城雖然要難,但是晉軍沒有勇氣死守,不過一日,剩下的五萬晉軍便棄城而逃。
準備逃到陽城的寧城軍中半路得知了陽城也被圍的消息,居然沒有去支援,而是轉而準備去投往青城去了。
左路主將留下三萬楚軍接收城池,而後乘勝追去。
五萬晉軍狼狽潰逃,竟然毫無反抗之心。
楚軍未免他們逃到和別的晉軍合兵一處,全力追擊。
陽城這邊,主將沒想到謝姊顏竟然帶兵來圍城了,不過十二萬大軍還是能抵擋很久的。
可是他沒想到前去寧城求援的人,卻說寧城已破,寧城逃軍引著二十萬楚軍往陽城這邊來了。
那主將一聽,一下子就慌了,若是那二十萬楚軍趕到,那陽城就徹底被圍了,到時候想逃都逃不掉了。
在牆頭上看著下麵一片片楚國龍旗還有象征帝師的鳳凰旗。
主將竟然也做出決定,要棄城退守。
一日下來,晉軍損失少說也有三萬,主將帶著剩下的不足九萬晉軍從西門逃走,準備聯合其它各城軍隊抵禦楚軍。
姊顏也沒想到他這麽容易就棄城了,不由得搖頭道,“難怪當年兩國聯盟,我楚國還奪了晉國七城,晉人貪生怕死,就算是軍中也盛行此風,我楚國怎能不勝,原本還以為我們要比左路慢了,看來我們還能追上他們。”
派人接收陽城之後,姊顏帶兵親自追擊。
為了引晉軍應戰,故意隻帶了五萬大軍先行,十萬大軍押後。
晉軍見此,以為謝姊顏不通兵法,太過自大,回身反擊,卻被楚國大軍打的落花流水,後分成幾股且戰且退,一時又損失了兩萬剩下的七萬分成三股各自逃走了。
姊顏命五萬大軍守著陽城,接著帶著十五萬大軍往青城去了。
寧城軍見楚軍緊追不舍,害怕到了青城還是抵擋不住,又改道直往裕陽關去了。
左路大軍派出十萬大軍速去俞城,剩下的七萬追擊寧城軍。
一時間,寧陽二城的軍隊,倉皇逃竄,生怕被楚軍追上。
陽城駐將認為支援其它三城於事無補,不如保存兵力,竟然也決定直接回裕陽關。路上遠遠瞧見了左路七萬大軍,還以為這是謝姊顏事先安排好的,想圍剿他們,更是嚇的肝膽欲裂。
心緒不穩的他,帶著四萬大軍選擇了繞路逃走,就這樣錯失了和寧城軍夾擊楚國左路大軍打機會,後來更是被淪為笑柄。
姊顏問道,“可有路繞道俞城,青城和平城?”
南營主將答道,“路倒是有,但是各處關隘都有晉軍把守,恐怕很難繞過去。”
“是啊,俞,青,平三城拒寧陽二城都不過百裏,全力行軍,一日足矣,想要速戰速決恐怕不容易,再說,拿下五城之後,就算我們到時候拒城以守,晉軍也不會守城不出啊,到時候我們的兵力也會分散。”
姊顏道,“目前就是要將五城拿下,待五城成功拿下,太子殿下調動各藩王兵力命令應該已經下達,屆時諸位藩王至少可湊出二十五萬兵力,加上南疆原本的三十萬兵力和老侯爺調度的十萬,足矣守住南疆,不然晉軍踏入一步了。”
眾將麵麵相覷,難道要全力對付晉國了嗎?這樣的風險可不小,商國可不會坐視不理的。
大家商議了一會,想要繞過寧陽二城,拿下另外三城在包圍寧陽二城是行不通的,那就隻能合兵一處,速戰速決,壓往裕陽關了。
姊顏道,“南北西三營的二十萬人馬,合兵一處,為左路,直去寧城,然後壓向俞城,本座與左右兩營的十萬人馬加上老侯爺調度來的十萬共二十萬,為右路,取陽城,然後是青城,最重要的是速度,不能被晉軍發覺,要攻其不備,不能讓他們等到援軍,要將援軍堵在裕陽關內。”
“末將明白。”
“嗯,今日本座與他們正麵交鋒取得了一些優勢,他們應該會認為我們會趁機鼓舞人心,我們趁其沒有防備,今晚二十萬支弓箭也會運到,夜裏三更眾軍出發,各營快速合軍,然後直接攻城,先取陽城,抵達裕陽關下的有賞。”
大家各自趕回大營,磨刀霍霍。
既然晉國和商國以為楚國不敢當先出手,那就讓他們看看,楚國是不是好欺負到,晉國仗著商國,也來挑釁,那就先讓他們付出一些代價。
連晉想要漁翁得利,可惜晉國卻不是和楚國旗鼓相當的對手,五國之中,楚國是最不服輸,處境也是最危險的,所以楚國的軍隊,一直是五國之首,他兩國若是能夠真正互相信任,守望相助,也不至於這些年寸步未進,還丟了好幾個城池給楚國。
連晉雖然說是這些年最有天賦的商國皇室子弟,還一舉解決了各大家族把持朝政的弊端,可惜越是這樣的人,心思城府越深,算計太多,不肯相信盟友,甚至算計盟友。
楚國雖然結盟失敗,但是楚國一直靠自己都習慣了,越是這樣,楚國就越是強大。
南祺日夜趕路,恨不得一下子飛到南疆,懷裏揣著的繼承王位的詔書,越顯沉重。
他從來沒有想過繼承王位的那一天,因為那就意味著父親不在了,可是他寧願一輩子被困在京城,也不願意父親仙去。
世間哪有事事如意,越是珍視的東西,就越是容易失去。
陵王此時也已經收到了姊顏的來信,姊顏表示已經飛鴿傳信給太子,讓太子下詔書讓他帶兵前來支援,這些日子,陵王和將慶書加緊收攏封地的兵權,隻等詔書到來,點兵去邊關。
宮蘿方才有孕一個多月,卻十分支持他的決定,默默收拾著行裝,生怕漏了什麽,到時候王爺不習慣。
陵王府也接到了義寧的來信,幾乎是字字泣淚,信中多有指責,陵王也沒有說什麽,回信也未曾,隻有宮蘿最了解他心中的苦楚。
義寧怨他,恨他搶走了母後,更沒有保護母親,連最後一麵都不能讓她見,可是她是王爺最親的妹妹,王爺更是答應了要照顧好她,所以王爺不會去辯解,隻會默默的保護著她。
與此同時,謝淵等人在楚國的產業,都已經開始行動,一方麵瘋狂賣出各色商品,一方麵在暗中收購糧食。
旁人隻以為他們怕兩國戰起之後,生意做不了了,現在準備撤出商國,所以不疑有他。
他們急著出手,價格自然就壓的低了些,突然降價,引得眾人占便宜的心思起來,其它商人反應不及之下,就被搶了生意。
上到古董珍寶,下到吃喝穿用,市場突然活躍起來,一時間,為了防止楚國商人霸占市場,其它商人也紛紛降價。
市場一片混亂。
所有人目光都盯著這些東西的時候,一車車的糧食,正在往楚國運去,姊顏和謝茗早就在邊關為他們準備了一條最順利的路。
糧食源源不斷的到達楚國境內。
謝靈與齊帝皇叔達成協定,阻斷齊國幫助商國之路。
而後又和天沉兵分兩路,分別親自入商晉兩國親自探查他們的情況,。
找到最合適的位置,安插了人手,為以後策動晉國對商國反戈一擊做準備。
此時,連晉才發現二人的行跡,才確定了二人沒有死,連派三批探子前去探查,又派了三批殺手,見之就殺。
可惜謝靈和天沉已經和姊顏的人取得了聯係,有了和連晉周旋的資本。
帝師連敗敵軍七名大將的消息傳回南疆,百姓們無不歡呼,各個神采洋溢起來。
晉國主將回去後懊惱不已,沒想到這次惹到了這個殺神,早就聽說謝姊顏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妖女,還迷惑楚國太子,沒想到竟然神不知鬼不覺已經到了南疆。
今日之戰,一定會被他們宣揚出去,楚軍肯定會很快楚國雲南王戰死的打擊,謝姊顏一定會借機整頓軍心。
傳說此人性情不定,好勇鬥狠,肯定會不依不饒,這樣的話,若是能拿下她的人頭,恐怕比雲南王道人頭更管用。
因為此戰戰績太過丟臉,主將並沒有上報,而是先壓了下來。
三更天,楚軍已經整裝待發。
兩路軍各自到位以後,大軍開拔。
楚國上下各自激動不已,楚國可是鮮少有這樣主動出擊的時候。
半日之後,兩路軍隊各自到了敵城二十裏之外。
晉軍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有人立馬回城稟報。
楚國的這些將軍都是雲南王道得力幹將,離開雲南王,各自也都能獨當一麵,隻是一時失了主心骨,姊顏的到來,給他們吃了一劑定心丸,昨日之戰,更是鼓舞了他們的誌氣,所以今日對楚軍上下,都是雄赳赳氣昂昂。
寧城外,黑龍旗領著繡著南字的雲南王王旗飄揚著,寧城守軍很是慌亂。
再氣勢上,楚軍一心要報血仇,自然是勝了,晉軍一直以為楚軍不會主動攻來,所以沒什麽防備,慌亂的很。
二十萬大軍守在自家城外,是有多麽震撼,晉國已經有許多年沒有見過這樣這樣的場景了。
攻城雖然要難,但是晉軍沒有勇氣死守,不過一日,剩下的五萬晉軍便棄城而逃。
準備逃到陽城的寧城軍中半路得知了陽城也被圍的消息,居然沒有去支援,而是轉而準備去投往青城去了。
左路主將留下三萬楚軍接收城池,而後乘勝追去。
五萬晉軍狼狽潰逃,竟然毫無反抗之心。
楚軍未免他們逃到和別的晉軍合兵一處,全力追擊。
陽城這邊,主將沒想到謝姊顏竟然帶兵來圍城了,不過十二萬大軍還是能抵擋很久的。
可是他沒想到前去寧城求援的人,卻說寧城已破,寧城逃軍引著二十萬楚軍往陽城這邊來了。
那主將一聽,一下子就慌了,若是那二十萬楚軍趕到,那陽城就徹底被圍了,到時候想逃都逃不掉了。
在牆頭上看著下麵一片片楚國龍旗還有象征帝師的鳳凰旗。
主將竟然也做出決定,要棄城退守。
一日下來,晉軍損失少說也有三萬,主將帶著剩下的不足九萬晉軍從西門逃走,準備聯合其它各城軍隊抵禦楚軍。
姊顏也沒想到他這麽容易就棄城了,不由得搖頭道,“難怪當年兩國聯盟,我楚國還奪了晉國七城,晉人貪生怕死,就算是軍中也盛行此風,我楚國怎能不勝,原本還以為我們要比左路慢了,看來我們還能追上他們。”
派人接收陽城之後,姊顏帶兵親自追擊。
為了引晉軍應戰,故意隻帶了五萬大軍先行,十萬大軍押後。
晉軍見此,以為謝姊顏不通兵法,太過自大,回身反擊,卻被楚國大軍打的落花流水,後分成幾股且戰且退,一時又損失了兩萬剩下的七萬分成三股各自逃走了。
姊顏命五萬大軍守著陽城,接著帶著十五萬大軍往青城去了。
寧城軍見楚軍緊追不舍,害怕到了青城還是抵擋不住,又改道直往裕陽關去了。
左路大軍派出十萬大軍速去俞城,剩下的七萬追擊寧城軍。
一時間,寧陽二城的軍隊,倉皇逃竄,生怕被楚軍追上。
陽城駐將認為支援其它三城於事無補,不如保存兵力,竟然也決定直接回裕陽關。路上遠遠瞧見了左路七萬大軍,還以為這是謝姊顏事先安排好的,想圍剿他們,更是嚇的肝膽欲裂。
心緒不穩的他,帶著四萬大軍選擇了繞路逃走,就這樣錯失了和寧城軍夾擊楚國左路大軍打機會,後來更是被淪為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