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河鎮守年輕時是一位溫文爾雅的翩翩書生。科試之後被派往中原,從縣吏一步步走到一方鎮守,在這一片土地之上殫精竭慮,奉獻了半生。此時的他已經洗去了年少時的稚拙,被烈日和風沙染上了一層粗糲。
商河城作為西行商路上的一個節點,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保證了此地商業上的繁盛,但同時也是龍蛇混雜,各種人群夾雜其中。更遑論作為和劍塚這麽一個大修行宗派距離最近的節點城邑,不時更是會有一些修行者在此地中轉逗留,其間明爭暗鬥又怎麽會少得了?
如此複雜的環境,令得此地鎮守非得日夜勞心勞力才可保證一城的正常運轉,這也使商河鎮守在並不蒼老的年紀裏便已經早生華發,顯出一些滄桑的感覺。
好在皇朝對於這等重鎮,從來不憚於下心力和狠手去維持秩序,單單就是一方鎮守印配合城防大陣,就足夠給任何想在城內生事端的人一個警告。
須知此二者一並調用,借助皇朝氣運,引動的可是地脈天威,對於地字境以內都有著極其大的威懾力。同時一城的異動也會引起周圍其餘鎮守的共鳴,一旦需要援助,數方大印同時激活,數百乃至上千裏地脈共同被引動,天威降下,恐怕最強大的那一批天字境修道者,也不會想要去試一試鋒芒。
商河鎮守並不是修行者出身。事實上,在年少的那些歲月裏,所謂的修行者對於他來講隻存在於村頭那些閑人不著邊際的閑聊和吹噓之中。
然而隨著他入京趕考,一路途經那些從未見識過的雄城,看到那些奢華遠超他想象的車架別院,直至在京城朝龍門外五百裏,親眼看到高來高去的所謂仙家按落雲頭收斂光華,他方才相信,在這個世界上,有那麽一群凡人眼中尊貴無比高高在上的存在似有若無地淩駕在凡夫俗子之上,享用著凡人終其一生都難以觸及的權柄和資源。
而這些分封的重鎮和鎮守的大印,便是皇朝憑之製衡這個舉手投足便可以摧山葬海的修行者群體最強有力的仰仗,同時也是凡夫俗子們得以在自己的世界裏安居樂業最大的仰仗。
可是今夜,商河鎮守在城防大陣的例行巡城反饋中發現了一點不太對勁的地方。
就仿佛一架運轉良好的馬車,在某個不為人察覺的地方出現了一點小小的裂痕。這裂痕並不足以破壞掉馬車,甚至不足以有足夠的能力令馬車的正常運轉出現什麽異常,但是對於一個駕馭這架馬車數年的老練車夫來講,這點不和諧就已經足夠被察覺到,不僅僅是察覺到,更是能夠隱隱生出一種無法如以前那般得心應手駕馭的難受。
這一點難受足以引起商河鎮守足夠的重視。
用冰涼的水浸透了方巾,按在因為睡眠不足而顯出頹態的麵上。冰涼的觸感迅速喚醒了商河鎮守帶著倦意的精神。
例行引動鎮守大陣,然後書房之中出現了一副商河城內概圖。
標記城內生人氣息的光點在某處出現了一片空白。
夜深人靜的街巷路麵上其實多的是這樣的空白,但是這種景象卻絕對不應該出現在那一片深宅大院所在之處。
更何況在這片空白之上,兩點標記著修行者的明亮的刺眼的光點明滅不定。
看起來似乎像是這兩個修道者不知為何屠盡了陳府上下。
難道陳府有哪裏得罪了這些修道者,還是有什麽別的緣故?
而且這兩名修道者不但沒有退去,還一直停留在原地,也不知是囂張還是無知。
商河鎮守眉頭緊鎖。
陳府前掌家故去之後,老太太執掌陳家運轉,一向低調,鋒芒收斂,甚至散財為善也是常有。城內兩處醫堂一處學堂,便是陳府前日所捐。這些日子聽聞老太太身子不好,他作為一城鎮守,還專程遣人送去過幾味調理養氣的藥材。
陳家人家業雖大,卻極少樹敵,若說是如何得罪修道者,商河鎮守委實是無法相信。
此刻天色初白的街巷上,巡夜的兵士們結束了巡查,交接了文書,正三五成群來到吃慣了的食攤。一碗白皮麵蒯一勺油亮的肉醬,拌勻了配上清脆爽口的醃菜。若是剛發俸的那天,就再多加兩片鹵得入味的大肥肉片,三五文錢,就是犒賞自己一夜辛勞的最好獎勵。
城內人煙未起,四處還留著夜色初退的靜謐倦懶。也就是食攤上熱水咕嘟咕嘟聲,還有食客吸溜的吃麵喝湯聲不遠不近傳開。間或幾句閑聊,多是終於可以回家見媳婦抱孩子這一類的家常絮叨。
就在此時,馬蹄聲驚起,從鎮守府一路飛奔而過。
兵士們雖已交接,但是看到這等架勢,心知必是有事情發生,也不顧熱湯燙口,三兩大口吞掉吃食,拍下銅錢,抄起佩刀,便追著那馬蹄聲疾奔而去。
商河鎮守坐騎腳程極快,從鎮守府飛奔到陳府所在,不過一刻有餘。其間注意到他動靜而自發加入跟隨的兵卒,此時也有近百之眾,隻是未得命令,隻敢遠遠跟著。待得鎮守停馬,又未有散去的命令,方才近前來,在鎮守身前和側方排出一個禦敵的簡單軍陣。
他看著這些跟來的兵卒,心頭微暖。
起先看到那一片空白和那兩個光點,從鎮守府策馬奔出之時,他隨身隻帶了兩名府內武官教頭。畢竟以那兩點光芒的刺眼程度,若真的產生衝突,不依靠城防大陣,隻是一城的城防兵卒砸上去,恐怕隻是白白送死,所以他並沒有急著召集人馬。但是作為皇朝正封鎮守,庇護一方子民,這陳府上下近千條性命,是一定要討個說法回來的。
下一刻,一片死寂的陳府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沒有遲疑。下馬,推門,進府。
隻兩名教頭中的一人被準許隨行,另一人在外按兵不動候命等待。
畢竟,若真是窮凶極惡的修道者,憑著他現在身後的這些人,恐怕進去多少都隻是一個死字。
不如隻簡行入內,伺機而動。
商河鎮守握緊了手中的鎮守大印,像是要從這方印中汲取一些力量一般。
陳府極大,縱使已經摹下了府邸概圖,找到後院也花費了一些工夫。
一路沒有伏屍,沒有血跡,甚至有些地方還留存著生活的氣息。
一府人仿佛就這麽憑空消失不見了一般,連一點點最起碼的掙紮或者對抗的痕跡都沒有留下。
鎮守微微皺眉。這超出了他的預估。
而轉過一扇小門,突兀地顯出和府內其餘地方全然不同的頹敗之色的後院之中,一個靜立一個盤膝的兩人,更是超出了他對於“凶徒”的猜測。
商河城作為西行商路上的一個節點,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保證了此地商業上的繁盛,但同時也是龍蛇混雜,各種人群夾雜其中。更遑論作為和劍塚這麽一個大修行宗派距離最近的節點城邑,不時更是會有一些修行者在此地中轉逗留,其間明爭暗鬥又怎麽會少得了?
如此複雜的環境,令得此地鎮守非得日夜勞心勞力才可保證一城的正常運轉,這也使商河鎮守在並不蒼老的年紀裏便已經早生華發,顯出一些滄桑的感覺。
好在皇朝對於這等重鎮,從來不憚於下心力和狠手去維持秩序,單單就是一方鎮守印配合城防大陣,就足夠給任何想在城內生事端的人一個警告。
須知此二者一並調用,借助皇朝氣運,引動的可是地脈天威,對於地字境以內都有著極其大的威懾力。同時一城的異動也會引起周圍其餘鎮守的共鳴,一旦需要援助,數方大印同時激活,數百乃至上千裏地脈共同被引動,天威降下,恐怕最強大的那一批天字境修道者,也不會想要去試一試鋒芒。
商河鎮守並不是修行者出身。事實上,在年少的那些歲月裏,所謂的修行者對於他來講隻存在於村頭那些閑人不著邊際的閑聊和吹噓之中。
然而隨著他入京趕考,一路途經那些從未見識過的雄城,看到那些奢華遠超他想象的車架別院,直至在京城朝龍門外五百裏,親眼看到高來高去的所謂仙家按落雲頭收斂光華,他方才相信,在這個世界上,有那麽一群凡人眼中尊貴無比高高在上的存在似有若無地淩駕在凡夫俗子之上,享用著凡人終其一生都難以觸及的權柄和資源。
而這些分封的重鎮和鎮守的大印,便是皇朝憑之製衡這個舉手投足便可以摧山葬海的修行者群體最強有力的仰仗,同時也是凡夫俗子們得以在自己的世界裏安居樂業最大的仰仗。
可是今夜,商河鎮守在城防大陣的例行巡城反饋中發現了一點不太對勁的地方。
就仿佛一架運轉良好的馬車,在某個不為人察覺的地方出現了一點小小的裂痕。這裂痕並不足以破壞掉馬車,甚至不足以有足夠的能力令馬車的正常運轉出現什麽異常,但是對於一個駕馭這架馬車數年的老練車夫來講,這點不和諧就已經足夠被察覺到,不僅僅是察覺到,更是能夠隱隱生出一種無法如以前那般得心應手駕馭的難受。
這一點難受足以引起商河鎮守足夠的重視。
用冰涼的水浸透了方巾,按在因為睡眠不足而顯出頹態的麵上。冰涼的觸感迅速喚醒了商河鎮守帶著倦意的精神。
例行引動鎮守大陣,然後書房之中出現了一副商河城內概圖。
標記城內生人氣息的光點在某處出現了一片空白。
夜深人靜的街巷路麵上其實多的是這樣的空白,但是這種景象卻絕對不應該出現在那一片深宅大院所在之處。
更何況在這片空白之上,兩點標記著修行者的明亮的刺眼的光點明滅不定。
看起來似乎像是這兩個修道者不知為何屠盡了陳府上下。
難道陳府有哪裏得罪了這些修道者,還是有什麽別的緣故?
而且這兩名修道者不但沒有退去,還一直停留在原地,也不知是囂張還是無知。
商河鎮守眉頭緊鎖。
陳府前掌家故去之後,老太太執掌陳家運轉,一向低調,鋒芒收斂,甚至散財為善也是常有。城內兩處醫堂一處學堂,便是陳府前日所捐。這些日子聽聞老太太身子不好,他作為一城鎮守,還專程遣人送去過幾味調理養氣的藥材。
陳家人家業雖大,卻極少樹敵,若說是如何得罪修道者,商河鎮守委實是無法相信。
此刻天色初白的街巷上,巡夜的兵士們結束了巡查,交接了文書,正三五成群來到吃慣了的食攤。一碗白皮麵蒯一勺油亮的肉醬,拌勻了配上清脆爽口的醃菜。若是剛發俸的那天,就再多加兩片鹵得入味的大肥肉片,三五文錢,就是犒賞自己一夜辛勞的最好獎勵。
城內人煙未起,四處還留著夜色初退的靜謐倦懶。也就是食攤上熱水咕嘟咕嘟聲,還有食客吸溜的吃麵喝湯聲不遠不近傳開。間或幾句閑聊,多是終於可以回家見媳婦抱孩子這一類的家常絮叨。
就在此時,馬蹄聲驚起,從鎮守府一路飛奔而過。
兵士們雖已交接,但是看到這等架勢,心知必是有事情發生,也不顧熱湯燙口,三兩大口吞掉吃食,拍下銅錢,抄起佩刀,便追著那馬蹄聲疾奔而去。
商河鎮守坐騎腳程極快,從鎮守府飛奔到陳府所在,不過一刻有餘。其間注意到他動靜而自發加入跟隨的兵卒,此時也有近百之眾,隻是未得命令,隻敢遠遠跟著。待得鎮守停馬,又未有散去的命令,方才近前來,在鎮守身前和側方排出一個禦敵的簡單軍陣。
他看著這些跟來的兵卒,心頭微暖。
起先看到那一片空白和那兩個光點,從鎮守府策馬奔出之時,他隨身隻帶了兩名府內武官教頭。畢竟以那兩點光芒的刺眼程度,若真的產生衝突,不依靠城防大陣,隻是一城的城防兵卒砸上去,恐怕隻是白白送死,所以他並沒有急著召集人馬。但是作為皇朝正封鎮守,庇護一方子民,這陳府上下近千條性命,是一定要討個說法回來的。
下一刻,一片死寂的陳府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沒有遲疑。下馬,推門,進府。
隻兩名教頭中的一人被準許隨行,另一人在外按兵不動候命等待。
畢竟,若真是窮凶極惡的修道者,憑著他現在身後的這些人,恐怕進去多少都隻是一個死字。
不如隻簡行入內,伺機而動。
商河鎮守握緊了手中的鎮守大印,像是要從這方印中汲取一些力量一般。
陳府極大,縱使已經摹下了府邸概圖,找到後院也花費了一些工夫。
一路沒有伏屍,沒有血跡,甚至有些地方還留存著生活的氣息。
一府人仿佛就這麽憑空消失不見了一般,連一點點最起碼的掙紮或者對抗的痕跡都沒有留下。
鎮守微微皺眉。這超出了他的預估。
而轉過一扇小門,突兀地顯出和府內其餘地方全然不同的頹敗之色的後院之中,一個靜立一個盤膝的兩人,更是超出了他對於“凶徒”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