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笑了,從桌桉上取過一份錦帛遞給他,“這裏就有一個人要替朕打匈奴去。”</p>
劉據接過來打開一看,正是趙王劉彭祖的自辯書。</p>
“充逋逃小臣,苟為奸訛,激怒聖朝,欲取必於萬乘以複私怨。後雖亨醢,計猶不悔。臣願選從趙國勇敢士,從軍擊匈奴,極盡死力,以贖丹罪!”</p>
這位趙王寫的自辯書還真有水平,把劉據看得直皺眉。</p>
不管怎麽說,意思表達清楚了,先把江充定性為奸詐小人,跑到皇上麵前挾私報複告黑狀,然後再請願自帶人馬參軍打匈奴去。</p>
劉徹見他表情怪異,問道,“你也覺得口不對心是不是?”</p>
劉據搖頭道,“兒臣隻看明白一部分。”</p>
劉徹道,“全是廢話,不看也罷。據兒,你覺得應該如何處置劉丹?”</p>
劉據想了想反問道,“父皇,您是否準備啟用江充?”</p>
劉徹注視著他,嘴角微微上揚,“朕是有此意,但要看他能否從匈奴平安歸來。”</p>
劉據道,“兒臣以為,父皇若要啟用江充,趙王和丹太子就隻能譴不能誅。”</p>
劉徹眉頭一動,“為何?”</p>
劉據道,“兒臣以為,趙王和丹太子不法之事一定不少,但江充所言與胞姐私通一事,絕無可能,至於與王妃有奸情,兒臣也不信。”</p>
“但趙王和丹太子還是要處置,趙王如何兒臣不知,劉丹的太子之位怕是不能留了。”</p>
“隻要有這兩人在,父皇盡可放心使用江充。”</p>
劉徹讚許地點點頭,“你能看到這些,的確長進不小。劉丹朕可以留他一命,趙王請命赴邊一事……就算了吧!”</p>
“軍中無小事,若非出自真心,必生禍亂。”</p>
“但也不能不處置。朕往趙國派過幾任刺史,都被他以各種理由治罪遣回,還以為朕不知呢!”</p>
劉彭祖這個人,脾氣有點怪,心機很深。朝廷派給他的將也好,相也罷,二千石官員沒一個能留得下的。</p>
此人做派奇特,初時高階遠迎,卑躬屈膝,甚至給朝廷官洗腳他都沒二話,可用不了多久,他便會抓住對方把柄,一招置人死地。</p>
所以,劉彭祖便有了一個“千石殺手”的綽號,沒人敢到他的封國去做官。</p>
他的這些作為,精明如武帝劉徹,怎麽可能不知道?</p>
劉徹道,“他這個富貴王爺也該收斂一下了,罰金二千萬應該拿得出來。”</p>
劉據暗自乍舌,劉丹花一千萬金買一幅字都象挖心掏肝一樣難受,再拿兩千萬金出來……趙國的百姓有難了!</p>
見劉據沒有說話,劉徹轉移話題問道,“據兒,你對朕準備用兵西南夷有何見解?”</p>
劉據忙道,“兒臣不懂軍事,不敢妄言。”</p>
“你我父子二人,但說無妨。”</p>
劉徹坐下,劉據躬身道,“兒臣以為,西南蠻夷眾多,地理複雜,交通不便,陸路難行,水道縱橫,不利於大規模作戰。”</p>
“兒臣以為,其不臣者十不過其三,應以夷製夷,召安為主。”</p>
劉徹不住點頭,“甚合朕意!可惜朕諸事纏身,不得自由,否則何懼一方小小蠻夷?!”</p>
他言語間頗多無奈。</p>
劉據心頭一動,俯身跪拜,“父皇,兒臣願代父皇隨軍,平定西南!”</p>
劉徹一愣,注視他良久搖頭道,“史上哪有隨軍的太子?不妥!”</p>
劉據道,“天子都可督軍遠行,何況兒臣隻是一個待位儲君?”</p>
劉徹忽然俯身靠近,低聲問道,“你就不怕……離開京城,太子之位不保了嗎?”</p>
劉據兩眼放光,誠摯道,“隻要父皇龍體康泰,兒臣就算戰死沙場,也於我大漢無損,至於太子之位……兒臣隻知父皇是兒臣的父親!”</p>
“沒有父皇便沒有兒臣的一切,苟利社稷生死以,*******!太子之位何足道哉?”</p>
劉徹久久不語。</p>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重重地拍了拍劉據的肩膀,“據兒!朕便答應你的請求,以郭昌領兵,你來監軍。”</p>
劉據道:“兒臣叩謝父皇!”</p>
劉徹正聲道,“朕賜你臨機專斷之權,代行皇命。”</p>
劉據:“喏!”</p>
“還有!”劉徹語氣凝重,“你必須平安歸來,朕不能沒有你,大漢不能沒有你這個太子!”</p>
</p>
劉據感動道:“喏!”</p>
他剛剛站起,劉徹凝望遠方殿宇,幽幽道,“據兒,你可知父皇允你隨軍出征,另一層用意為何嗎?”</p>
劉據道,“兒臣不知!”</p>
劉徹道,“在外雖有未知風險,可宮廷之中也不太平。你不在,有些事情朕便可以毫無牽掛地去做了。”</p>
劉據心頭一顫,這位漢武大帝又要幹什麽?</p>
劉徹接著說道,“帶多少兵,用哪些人,你和郭昌商議即可,不用報朕。”</p>
劉據道,“父皇,兒臣有個想法,還要請父皇準允。兒臣準備把詔獄中的兩萬流民帶上,以他們為士卒南下作戰。”</p>
劉徹一愣,“流民……如何使得?”</p>
劉據道,“父皇,兒臣以為西南夷部族眾多,肯定沒有統一作訓的士兵,頂多也就是一群不愁吃喝的流民。用咱們的正規部隊反倒不如流民對流民更有效。”</p>
劉徹眼睛一亮,“有理!據兒,你每每都能給朕意想不到的驚喜,此策甚妙!”</p>
劉徹又道,“看到遠處那片湖了嗎?”</p>
劉據循向望去,遠處一片白鏈若隱若現,點頭道,“兒臣知道,那是父皇修築的昆明池。”</p>
劉徹道,“朕本想拔些水軍給你,你既然屬意流民,水軍也就用不上了。”</p>
昆明池始建於元狩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20年,是武帝用來訓練水軍的場所,昆明池完全彷照滇池修建,雖然後來多以遊樂為主,但其軍事功能一直都在。</p>
可見武帝對西南一帶的心思不是一天兩天了。</p>
事實上,在當時的條件下,南北信息互通極為不便,武帝以為南方水係豐盛,就一定有水軍,其實西南部族眾多,山川縱橫,連象樣的陸軍都沒有,更別提什麽水軍了。</p>
劉徹忽然起身道,“據兒,陪朕到水上走一走如何?”</p>
劉據:“兒臣遵命!”</p>
劉據接過來打開一看,正是趙王劉彭祖的自辯書。</p>
“充逋逃小臣,苟為奸訛,激怒聖朝,欲取必於萬乘以複私怨。後雖亨醢,計猶不悔。臣願選從趙國勇敢士,從軍擊匈奴,極盡死力,以贖丹罪!”</p>
這位趙王寫的自辯書還真有水平,把劉據看得直皺眉。</p>
不管怎麽說,意思表達清楚了,先把江充定性為奸詐小人,跑到皇上麵前挾私報複告黑狀,然後再請願自帶人馬參軍打匈奴去。</p>
劉徹見他表情怪異,問道,“你也覺得口不對心是不是?”</p>
劉據搖頭道,“兒臣隻看明白一部分。”</p>
劉徹道,“全是廢話,不看也罷。據兒,你覺得應該如何處置劉丹?”</p>
劉據想了想反問道,“父皇,您是否準備啟用江充?”</p>
劉徹注視著他,嘴角微微上揚,“朕是有此意,但要看他能否從匈奴平安歸來。”</p>
劉據道,“兒臣以為,父皇若要啟用江充,趙王和丹太子就隻能譴不能誅。”</p>
劉徹眉頭一動,“為何?”</p>
劉據道,“兒臣以為,趙王和丹太子不法之事一定不少,但江充所言與胞姐私通一事,絕無可能,至於與王妃有奸情,兒臣也不信。”</p>
“但趙王和丹太子還是要處置,趙王如何兒臣不知,劉丹的太子之位怕是不能留了。”</p>
“隻要有這兩人在,父皇盡可放心使用江充。”</p>
劉徹讚許地點點頭,“你能看到這些,的確長進不小。劉丹朕可以留他一命,趙王請命赴邊一事……就算了吧!”</p>
“軍中無小事,若非出自真心,必生禍亂。”</p>
“但也不能不處置。朕往趙國派過幾任刺史,都被他以各種理由治罪遣回,還以為朕不知呢!”</p>
劉彭祖這個人,脾氣有點怪,心機很深。朝廷派給他的將也好,相也罷,二千石官員沒一個能留得下的。</p>
此人做派奇特,初時高階遠迎,卑躬屈膝,甚至給朝廷官洗腳他都沒二話,可用不了多久,他便會抓住對方把柄,一招置人死地。</p>
所以,劉彭祖便有了一個“千石殺手”的綽號,沒人敢到他的封國去做官。</p>
他的這些作為,精明如武帝劉徹,怎麽可能不知道?</p>
劉徹道,“他這個富貴王爺也該收斂一下了,罰金二千萬應該拿得出來。”</p>
劉據暗自乍舌,劉丹花一千萬金買一幅字都象挖心掏肝一樣難受,再拿兩千萬金出來……趙國的百姓有難了!</p>
見劉據沒有說話,劉徹轉移話題問道,“據兒,你對朕準備用兵西南夷有何見解?”</p>
劉據忙道,“兒臣不懂軍事,不敢妄言。”</p>
“你我父子二人,但說無妨。”</p>
劉徹坐下,劉據躬身道,“兒臣以為,西南蠻夷眾多,地理複雜,交通不便,陸路難行,水道縱橫,不利於大規模作戰。”</p>
“兒臣以為,其不臣者十不過其三,應以夷製夷,召安為主。”</p>
劉徹不住點頭,“甚合朕意!可惜朕諸事纏身,不得自由,否則何懼一方小小蠻夷?!”</p>
他言語間頗多無奈。</p>
劉據心頭一動,俯身跪拜,“父皇,兒臣願代父皇隨軍,平定西南!”</p>
劉徹一愣,注視他良久搖頭道,“史上哪有隨軍的太子?不妥!”</p>
劉據道,“天子都可督軍遠行,何況兒臣隻是一個待位儲君?”</p>
劉徹忽然俯身靠近,低聲問道,“你就不怕……離開京城,太子之位不保了嗎?”</p>
劉據兩眼放光,誠摯道,“隻要父皇龍體康泰,兒臣就算戰死沙場,也於我大漢無損,至於太子之位……兒臣隻知父皇是兒臣的父親!”</p>
“沒有父皇便沒有兒臣的一切,苟利社稷生死以,*******!太子之位何足道哉?”</p>
劉徹久久不語。</p>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重重地拍了拍劉據的肩膀,“據兒!朕便答應你的請求,以郭昌領兵,你來監軍。”</p>
劉據道:“兒臣叩謝父皇!”</p>
劉徹正聲道,“朕賜你臨機專斷之權,代行皇命。”</p>
劉據:“喏!”</p>
“還有!”劉徹語氣凝重,“你必須平安歸來,朕不能沒有你,大漢不能沒有你這個太子!”</p>
</p>
劉據感動道:“喏!”</p>
他剛剛站起,劉徹凝望遠方殿宇,幽幽道,“據兒,你可知父皇允你隨軍出征,另一層用意為何嗎?”</p>
劉據道,“兒臣不知!”</p>
劉徹道,“在外雖有未知風險,可宮廷之中也不太平。你不在,有些事情朕便可以毫無牽掛地去做了。”</p>
劉據心頭一顫,這位漢武大帝又要幹什麽?</p>
劉徹接著說道,“帶多少兵,用哪些人,你和郭昌商議即可,不用報朕。”</p>
劉據道,“父皇,兒臣有個想法,還要請父皇準允。兒臣準備把詔獄中的兩萬流民帶上,以他們為士卒南下作戰。”</p>
劉徹一愣,“流民……如何使得?”</p>
劉據道,“父皇,兒臣以為西南夷部族眾多,肯定沒有統一作訓的士兵,頂多也就是一群不愁吃喝的流民。用咱們的正規部隊反倒不如流民對流民更有效。”</p>
劉徹眼睛一亮,“有理!據兒,你每每都能給朕意想不到的驚喜,此策甚妙!”</p>
劉徹又道,“看到遠處那片湖了嗎?”</p>
劉據循向望去,遠處一片白鏈若隱若現,點頭道,“兒臣知道,那是父皇修築的昆明池。”</p>
劉徹道,“朕本想拔些水軍給你,你既然屬意流民,水軍也就用不上了。”</p>
昆明池始建於元狩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20年,是武帝用來訓練水軍的場所,昆明池完全彷照滇池修建,雖然後來多以遊樂為主,但其軍事功能一直都在。</p>
可見武帝對西南一帶的心思不是一天兩天了。</p>
事實上,在當時的條件下,南北信息互通極為不便,武帝以為南方水係豐盛,就一定有水軍,其實西南部族眾多,山川縱橫,連象樣的陸軍都沒有,更別提什麽水軍了。</p>
劉徹忽然起身道,“據兒,陪朕到水上走一走如何?”</p>
劉據:“兒臣遵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