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怒斥群儒!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
這個禦史能處,有事他真噴 作者:愛喝闊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每一位讀書人的追求。
國子監會講廣場之上,上千名來自大周各地的讀書人,全都屏氣凝神,等待著眾位大儒對治國之道的辯論。
陽山書院的山長,門生遍布天下,在文壇上德高望重的大儒王林甫率先開口道:
“禮者,所以固國家,定社稷,使君無失其民者也。
主臣,禮之正也。威德在君,禮之分也。尊卑大小,強弱有位,禮之數也。
禮,天子愛天下,諸侯愛境內,大夫愛官屬,士庶各愛其家,失愛不仁,過愛不義。
昔人皇以禮治國,才有了人族的黃金盛世,才有了封神時代的璀璨。
後世禮崩樂壞,致使國家動亂,百姓民不聊生。盛世不存,人族衰落。以至於人道不興,道佛趁勢而起。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乎?如禮何?
治國之道,當遵禮製!以禮治國,以仁興邦!”
王林甫一番對禮製的解讀,立馬迎來了在場上千名讀書人的喝彩。
許多大儒,也紛紛點頭。
尤其是孔嵬,對王林甫這番話更是認同至極。
做人以禮,禮是人之為人的規矩。
治國以禮,禮是王朝運行的規矩。
它也就是相當於佛教的戒律,戒沒了,佛就沒有了。
同樣於儒家而言,禮沒有了,儒也就沒有了。
文淵閣大學士朱九淵補充道:“禮是規矩人和國家都應該恪守的規矩,如同做文章,文章有文章的章法,要懂得章法,才能寫出好文章。作詩詞,亦有詩詞的格調韻律,如此才能做出好詩詞。
禮者,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
做人便要學禮,以禮恪守自身,方能為君子。
不同階級的人,按照不同的禮約束己身。如此國家才能強大興盛起來。
此之謂孔聖所言,不學禮,無以立。
故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作為繼承先祖朱齕理學思想的大儒,朱九淵在禮製上麵侃侃而談。
他深入淺出的言論,結合孔聖所言,令不少讀書人恍然大悟,受益匪淺。
一眾大儒盡皆麵帶微笑,表示讚同和認可。
國子監祭酒孔嵬聽到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窮輕重皆有稱者也這番話,臉色有點複雜。
受李青“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衝擊,他對禮的階級劃分,產生了懷疑。
稷山書院的山長司馬鏡,已經打心底裏認為禮不該分高低貴賤。
他直接開口說道:“禦史李青曾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並以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來進行佐證。
老夫以為,民貴君輕社稷次之方乃至理!
禮不該根據人在貴賤、長幼、貧富此類的階級,而使人放在一個固定的地位。
君王治國,應根據人的學問、能力、忠誠等諸多因素考量,決定其在一個國家當中充當什麽角色,將其放在適合的位置上。
如此國家才能興盛,百姓才能安康。”
司馬鏡一番話說完,現場沒有之前的滿堂喝彩,甚至陷入了一片靜默當中。
陽山書院的王林甫,當即吹胡子瞪眼,怒斥道: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此乃離經叛道,背離禮製!”
文淵閣大學士朱九淵也跟著大罵:“李青此人,不尊禮製,不尊先賢,實乃大逆不道之輩也!”
如今是國子監會講,朱九淵不可能如從前那般隱於幕後。
而是毫不掩飾的對李青進行批判。
若現在不給李青扣上一頂大帽子,一旦知行合一的學說盛行起來,朱家將麵臨巨大的衝擊。
其餘大儒,包括國子監的四位國子學博士,也紛紛加入批判李青的隊伍當中。
口中句句不離有悖禮製,有悖孔聖思想。
批判之語,也句句都是離經叛道,大逆不道。
來來回回這幾句,就是沒有從正麵來反駁民貴君輕社稷次之的思想。
再加上現場聆聽大儒會講的讀書人參與進來。
一時之間,整個會講廣場,都充斥著對李青的批判。
他赫然成為了受所有讀書人唾罵的對象,被千夫所指。
麵對千夫所指,群儒唾罵。
李青站起身來,橫眉冷對千夫指。
一雙清明透徹的雙眼,冷冷地掃視在場所有人。
口中緩緩吐出八個字。
“一群阿諛諂媚之輩!”
話音落下,如同石破天驚。
眾人聞言,頓時雙目通紅,怒火衝天。
鋪天蓋地的謾罵聲,瞬間將李青淹沒。
麵對著漫天罵聲,李青不為所動,臉色無比平靜。
“讀書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並非對皇權阿諛諂媚,爾等當真是枉讀聖賢書。李青羞與爾等為伍!”
李青如此輕蔑之言,如同一把利劍,通過擴音陣法,深深地插入在場之人的心髒。
士可殺不可辱。
可李青言語無比犀利,字字紮人心。
把包括一眾大儒在內的所有讀書人,都罵得狗血淋頭。
“李青!你如此辱我,老夫定叫你血濺當場!”
陽山書院的王林甫,鏘的一聲拔出腰間佩劍,直指李青眉心。
其餘有佩劍在身的讀書人,也怒而拔劍。
李青一腳踹飛王林甫的佩劍,目光如炬,直直的刺向王林甫。
“爾等阿諛小人,也配向我拔劍?”
眾人大怒。
不少人直接從席位上一躍而起,提劍衝向李青。
稷山書院的司馬鏡,立馬起身阻止。
“國子監會講,本就是學說之爭,思想之爭。爾等爭不過李青,便要動用武力。如此行徑,不是小人又是什麽?”
眾人被攔,終究還是沒敢對德高望重的司馬鏡動手,更加憤憤不平。
被踹掉佩劍的大儒王林甫怒視李青。
“好!你說說,為何我們成了阿諛諂媚皇權的小人!”
李青臉上帶著輕蔑的笑容,不屑地看向王林甫和他身後的一眾讀書人。
道:自古以來,王朝幾經更迭,君王不斷更改。敢問,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可否更改成蠻族?可否更改成妖族?
如若人族君王的統治之下,皆為蠻族、妖族,這王朝可還是人族王朝?
若無百姓,何來的國家?若無國家,何來的君王?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何錯之有?
王林甫語塞。
眾多大儒語塞。
上千名讀書人語塞。
他們除了高舉禮製之外,沒有辦法解釋,沒有辦法反駁。
李青又道:“人皇治世,禮不下庶民!在那個時代,這並沒有錯。
後來朝代更迭,時代變化,孔聖提出仁愛天下。改變了禮不下庶民的禮製!
從此之後,君王尊禮,諸侯尊禮,大夫尊禮,庶民亦尊禮。
隨著王朝的更迭,隨著時代的發展,禮的含義定然會發生更改,若無更改,便是後世讀書人食古不化,迂腐之極!
但凡你們能夠從實際出發,找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錯誤,我還敬你們一尺。
可爾等隻知道高舉禮製大旗,站在禮製的製高點,站在孔聖的肩膀上抨擊我。以此來維護皇權的至高無上,這不是諂媚小人又是什麽!
如此小人行徑,如此不思進取,不思延伸和完善儒家思想,一味仿古,如何稱得上是讀書人,如何稱得上是飽讀聖賢書之人!”
李青聲如洪鍾,聽得在場所有人振聾發聵。
這些大儒喜歡高舉禮製,李青同樣以孔聖更改禮不下庶民的禮製來進行回擊。
在場之人,原先一個個看向李青充滿憤怒的雙眼,此時竟然不敢與之對視。
“孔聖是聖人,他的道理自然是正確的。你一個離經叛道不尊禮製之狂徒,如何能與孔聖相提並論?”
突然,平靜的國子監廣場上,響起了一個讀書人的謾罵聲。
他一說完,立馬引來許多附議聲。
“沒錯,孔聖是聖人,他老人家更改禮製自然是正確的。你李青算什麽東西,也配更改禮製?也配談什麽延伸和完善儒家思想?”
“閉嘴!”王林甫回頭怒斥繼續抨擊李青的讀書人。
當這些讀書人,從身份地位這種角度來抨擊李青之時,他們就已經輸了。
因為他們已經沒有其他的手段來反駁李青民貴君輕社稷次之的思想了。
王林甫看向李青,沉聲問道:“你認為民貴君輕社稷次之,那當以何治國?”
李青道:“古者諸侯世國,而後大夫緣之以世官,勢所必亂也。士之子恒為士,農之子恒為農!
而天之生才也無擇,則士有頑而農有秀。
正因如此,所以才有了如今人族七國所奉行的科舉選才!
隻要胸懷韜略,有治國之能,便打破出身桎梏、打破貴賤桎梏,從科舉中脫穎而出。
我出身微末,若按照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的禮製,便隻能在家鄉種地務農。豈能有如今三元及第?
是以治國之道,不該循規蹈矩,不該尊古法今。
而應順應時代,根據國家之局勢進行調整,並非一定要以禮治國。”
“一派胡言!”文淵閣大學士朱九淵勃然大怒。
若不分貴賤,不分長幼,不尊禮法治國。
朱家的理學思想,便怦然崩塌。
“子夏子曰: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又曰:不知名,無以為君子。君子屬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幸。
命者,人所稟受,若貴賤天壽之屬也!
孔聖早已說過,一個人的命運,一個人的貧賤富貴,上天早已做好安排。
人人接受自己的天命,便能安分守己,國家便能國泰民康。
唯有小人不肯聽從天命,往往冒險強求,希望有幸得個好結果。
也因此帶來國家動蕩。
你雖出身微末,但三元及第乃天命所致!”
朱九淵搬出天命論,並以孔聖之言論駁斥李青。
將李青之所以能夠三元及第,強加在天命之上。
意圖以此,來維護貴賤有等,長幼有序,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的禮製,來維持先祖朱齕的理學思想。
並且用天命論來確定皇權至高無上,百姓生來低賤。從側麵抨擊李青的民貴君輕社稷次之的思想。
在場之人,除李青之外,皆是世家大族之子弟。
生來就認為自己比黔首、庶民要高貴。
對朱九淵所言,高度讚同和認同。
在一片為朱九淵喝彩的聲音當中。
李青嗤笑道:“若我三元及第乃天命使然,我生來便有三元及第的命。那是不是意味著,即便這些年來我不用寒窗苦讀,不用讀一本聖賢書,甚至不用識字,都能高中狀元?
在我看來,朱大人如此奉行天命論,才是一派胡言,荒謬至極!
倘若認天命,昔年人皇如何能一統人族,創下人族的黃金盛世?
我隻認同人定勝天,天命可改!”
朱九淵大怒,怒斥李青。
“你不認天命,不守禮法,不遵祖製。實乃數祖忘典,大逆不道!就不怕遭到全天下讀書人的唾棄嗎!”
伴隨著朱九淵的聲音落下,在場無數讀書人也紛紛大罵。
“數祖忘典,大逆不道之輩!”
在一片片罵聲當中,李青昂然挺立。
“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
眾人聞言,頓時臉色大變。
李青已經不能用大逆不道來形容了。
正當他們要對李青進行厲聲指責之時,天空中陡然傳來一陣驚天雷鳴之聲。
一道肉眼不可見的儒家大道,在九天之上若隱若現。
這是儒家大道,認可了李青的思想。
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進一步完善了儒家大道。
隨著異象傳來,李青胸前的浩然正氣,瘋狂激蕩。
朱九淵看著空中漫天雷霆,大喊道:“李青,你大逆不道,連上天都震怒了!再不悔改,定遭五雷轟頂!”
雷聲轟隆之間,所有認可天命論的讀書人,都認為李青惹惱了上天。
臉上一陣歡呼雀躍,紛紛喊道:
“上天,降下雷罰,劈死這大逆不道的狂徒吧!”
李青麵無表情地看著這群人,如同在看小醜。
他已經冥冥之中有感,九天之上的儒家大道,似乎到了快要徹底顯化的時候。
但就差最後的臨門一腳。
李青不知道儒家大道顯化意味著什麽,但他知道如若自己以契合儒家大道的思想開宗立言,就能邁過那臨門一腳。
屆時儒家大道顯化,他自身的儒道可成。
在一群如小醜般謾罵聲當中,李青的心思已經飄遠了。
他在思考。
思考用什麽思想來開宗立言。
7017k
國子監會講廣場之上,上千名來自大周各地的讀書人,全都屏氣凝神,等待著眾位大儒對治國之道的辯論。
陽山書院的山長,門生遍布天下,在文壇上德高望重的大儒王林甫率先開口道:
“禮者,所以固國家,定社稷,使君無失其民者也。
主臣,禮之正也。威德在君,禮之分也。尊卑大小,強弱有位,禮之數也。
禮,天子愛天下,諸侯愛境內,大夫愛官屬,士庶各愛其家,失愛不仁,過愛不義。
昔人皇以禮治國,才有了人族的黃金盛世,才有了封神時代的璀璨。
後世禮崩樂壞,致使國家動亂,百姓民不聊生。盛世不存,人族衰落。以至於人道不興,道佛趁勢而起。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乎?如禮何?
治國之道,當遵禮製!以禮治國,以仁興邦!”
王林甫一番對禮製的解讀,立馬迎來了在場上千名讀書人的喝彩。
許多大儒,也紛紛點頭。
尤其是孔嵬,對王林甫這番話更是認同至極。
做人以禮,禮是人之為人的規矩。
治國以禮,禮是王朝運行的規矩。
它也就是相當於佛教的戒律,戒沒了,佛就沒有了。
同樣於儒家而言,禮沒有了,儒也就沒有了。
文淵閣大學士朱九淵補充道:“禮是規矩人和國家都應該恪守的規矩,如同做文章,文章有文章的章法,要懂得章法,才能寫出好文章。作詩詞,亦有詩詞的格調韻律,如此才能做出好詩詞。
禮者,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
做人便要學禮,以禮恪守自身,方能為君子。
不同階級的人,按照不同的禮約束己身。如此國家才能強大興盛起來。
此之謂孔聖所言,不學禮,無以立。
故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作為繼承先祖朱齕理學思想的大儒,朱九淵在禮製上麵侃侃而談。
他深入淺出的言論,結合孔聖所言,令不少讀書人恍然大悟,受益匪淺。
一眾大儒盡皆麵帶微笑,表示讚同和認可。
國子監祭酒孔嵬聽到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窮輕重皆有稱者也這番話,臉色有點複雜。
受李青“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衝擊,他對禮的階級劃分,產生了懷疑。
稷山書院的山長司馬鏡,已經打心底裏認為禮不該分高低貴賤。
他直接開口說道:“禦史李青曾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並以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來進行佐證。
老夫以為,民貴君輕社稷次之方乃至理!
禮不該根據人在貴賤、長幼、貧富此類的階級,而使人放在一個固定的地位。
君王治國,應根據人的學問、能力、忠誠等諸多因素考量,決定其在一個國家當中充當什麽角色,將其放在適合的位置上。
如此國家才能興盛,百姓才能安康。”
司馬鏡一番話說完,現場沒有之前的滿堂喝彩,甚至陷入了一片靜默當中。
陽山書院的王林甫,當即吹胡子瞪眼,怒斥道: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此乃離經叛道,背離禮製!”
文淵閣大學士朱九淵也跟著大罵:“李青此人,不尊禮製,不尊先賢,實乃大逆不道之輩也!”
如今是國子監會講,朱九淵不可能如從前那般隱於幕後。
而是毫不掩飾的對李青進行批判。
若現在不給李青扣上一頂大帽子,一旦知行合一的學說盛行起來,朱家將麵臨巨大的衝擊。
其餘大儒,包括國子監的四位國子學博士,也紛紛加入批判李青的隊伍當中。
口中句句不離有悖禮製,有悖孔聖思想。
批判之語,也句句都是離經叛道,大逆不道。
來來回回這幾句,就是沒有從正麵來反駁民貴君輕社稷次之的思想。
再加上現場聆聽大儒會講的讀書人參與進來。
一時之間,整個會講廣場,都充斥著對李青的批判。
他赫然成為了受所有讀書人唾罵的對象,被千夫所指。
麵對千夫所指,群儒唾罵。
李青站起身來,橫眉冷對千夫指。
一雙清明透徹的雙眼,冷冷地掃視在場所有人。
口中緩緩吐出八個字。
“一群阿諛諂媚之輩!”
話音落下,如同石破天驚。
眾人聞言,頓時雙目通紅,怒火衝天。
鋪天蓋地的謾罵聲,瞬間將李青淹沒。
麵對著漫天罵聲,李青不為所動,臉色無比平靜。
“讀書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並非對皇權阿諛諂媚,爾等當真是枉讀聖賢書。李青羞與爾等為伍!”
李青如此輕蔑之言,如同一把利劍,通過擴音陣法,深深地插入在場之人的心髒。
士可殺不可辱。
可李青言語無比犀利,字字紮人心。
把包括一眾大儒在內的所有讀書人,都罵得狗血淋頭。
“李青!你如此辱我,老夫定叫你血濺當場!”
陽山書院的王林甫,鏘的一聲拔出腰間佩劍,直指李青眉心。
其餘有佩劍在身的讀書人,也怒而拔劍。
李青一腳踹飛王林甫的佩劍,目光如炬,直直的刺向王林甫。
“爾等阿諛小人,也配向我拔劍?”
眾人大怒。
不少人直接從席位上一躍而起,提劍衝向李青。
稷山書院的司馬鏡,立馬起身阻止。
“國子監會講,本就是學說之爭,思想之爭。爾等爭不過李青,便要動用武力。如此行徑,不是小人又是什麽?”
眾人被攔,終究還是沒敢對德高望重的司馬鏡動手,更加憤憤不平。
被踹掉佩劍的大儒王林甫怒視李青。
“好!你說說,為何我們成了阿諛諂媚皇權的小人!”
李青臉上帶著輕蔑的笑容,不屑地看向王林甫和他身後的一眾讀書人。
道:自古以來,王朝幾經更迭,君王不斷更改。敢問,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可否更改成蠻族?可否更改成妖族?
如若人族君王的統治之下,皆為蠻族、妖族,這王朝可還是人族王朝?
若無百姓,何來的國家?若無國家,何來的君王?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何錯之有?
王林甫語塞。
眾多大儒語塞。
上千名讀書人語塞。
他們除了高舉禮製之外,沒有辦法解釋,沒有辦法反駁。
李青又道:“人皇治世,禮不下庶民!在那個時代,這並沒有錯。
後來朝代更迭,時代變化,孔聖提出仁愛天下。改變了禮不下庶民的禮製!
從此之後,君王尊禮,諸侯尊禮,大夫尊禮,庶民亦尊禮。
隨著王朝的更迭,隨著時代的發展,禮的含義定然會發生更改,若無更改,便是後世讀書人食古不化,迂腐之極!
但凡你們能夠從實際出發,找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錯誤,我還敬你們一尺。
可爾等隻知道高舉禮製大旗,站在禮製的製高點,站在孔聖的肩膀上抨擊我。以此來維護皇權的至高無上,這不是諂媚小人又是什麽!
如此小人行徑,如此不思進取,不思延伸和完善儒家思想,一味仿古,如何稱得上是讀書人,如何稱得上是飽讀聖賢書之人!”
李青聲如洪鍾,聽得在場所有人振聾發聵。
這些大儒喜歡高舉禮製,李青同樣以孔聖更改禮不下庶民的禮製來進行回擊。
在場之人,原先一個個看向李青充滿憤怒的雙眼,此時竟然不敢與之對視。
“孔聖是聖人,他的道理自然是正確的。你一個離經叛道不尊禮製之狂徒,如何能與孔聖相提並論?”
突然,平靜的國子監廣場上,響起了一個讀書人的謾罵聲。
他一說完,立馬引來許多附議聲。
“沒錯,孔聖是聖人,他老人家更改禮製自然是正確的。你李青算什麽東西,也配更改禮製?也配談什麽延伸和完善儒家思想?”
“閉嘴!”王林甫回頭怒斥繼續抨擊李青的讀書人。
當這些讀書人,從身份地位這種角度來抨擊李青之時,他們就已經輸了。
因為他們已經沒有其他的手段來反駁李青民貴君輕社稷次之的思想了。
王林甫看向李青,沉聲問道:“你認為民貴君輕社稷次之,那當以何治國?”
李青道:“古者諸侯世國,而後大夫緣之以世官,勢所必亂也。士之子恒為士,農之子恒為農!
而天之生才也無擇,則士有頑而農有秀。
正因如此,所以才有了如今人族七國所奉行的科舉選才!
隻要胸懷韜略,有治國之能,便打破出身桎梏、打破貴賤桎梏,從科舉中脫穎而出。
我出身微末,若按照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的禮製,便隻能在家鄉種地務農。豈能有如今三元及第?
是以治國之道,不該循規蹈矩,不該尊古法今。
而應順應時代,根據國家之局勢進行調整,並非一定要以禮治國。”
“一派胡言!”文淵閣大學士朱九淵勃然大怒。
若不分貴賤,不分長幼,不尊禮法治國。
朱家的理學思想,便怦然崩塌。
“子夏子曰: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又曰:不知名,無以為君子。君子屬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幸。
命者,人所稟受,若貴賤天壽之屬也!
孔聖早已說過,一個人的命運,一個人的貧賤富貴,上天早已做好安排。
人人接受自己的天命,便能安分守己,國家便能國泰民康。
唯有小人不肯聽從天命,往往冒險強求,希望有幸得個好結果。
也因此帶來國家動蕩。
你雖出身微末,但三元及第乃天命所致!”
朱九淵搬出天命論,並以孔聖之言論駁斥李青。
將李青之所以能夠三元及第,強加在天命之上。
意圖以此,來維護貴賤有等,長幼有序,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的禮製,來維持先祖朱齕的理學思想。
並且用天命論來確定皇權至高無上,百姓生來低賤。從側麵抨擊李青的民貴君輕社稷次之的思想。
在場之人,除李青之外,皆是世家大族之子弟。
生來就認為自己比黔首、庶民要高貴。
對朱九淵所言,高度讚同和認同。
在一片為朱九淵喝彩的聲音當中。
李青嗤笑道:“若我三元及第乃天命使然,我生來便有三元及第的命。那是不是意味著,即便這些年來我不用寒窗苦讀,不用讀一本聖賢書,甚至不用識字,都能高中狀元?
在我看來,朱大人如此奉行天命論,才是一派胡言,荒謬至極!
倘若認天命,昔年人皇如何能一統人族,創下人族的黃金盛世?
我隻認同人定勝天,天命可改!”
朱九淵大怒,怒斥李青。
“你不認天命,不守禮法,不遵祖製。實乃數祖忘典,大逆不道!就不怕遭到全天下讀書人的唾棄嗎!”
伴隨著朱九淵的聲音落下,在場無數讀書人也紛紛大罵。
“數祖忘典,大逆不道之輩!”
在一片片罵聲當中,李青昂然挺立。
“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
眾人聞言,頓時臉色大變。
李青已經不能用大逆不道來形容了。
正當他們要對李青進行厲聲指責之時,天空中陡然傳來一陣驚天雷鳴之聲。
一道肉眼不可見的儒家大道,在九天之上若隱若現。
這是儒家大道,認可了李青的思想。
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進一步完善了儒家大道。
隨著異象傳來,李青胸前的浩然正氣,瘋狂激蕩。
朱九淵看著空中漫天雷霆,大喊道:“李青,你大逆不道,連上天都震怒了!再不悔改,定遭五雷轟頂!”
雷聲轟隆之間,所有認可天命論的讀書人,都認為李青惹惱了上天。
臉上一陣歡呼雀躍,紛紛喊道:
“上天,降下雷罰,劈死這大逆不道的狂徒吧!”
李青麵無表情地看著這群人,如同在看小醜。
他已經冥冥之中有感,九天之上的儒家大道,似乎到了快要徹底顯化的時候。
但就差最後的臨門一腳。
李青不知道儒家大道顯化意味著什麽,但他知道如若自己以契合儒家大道的思想開宗立言,就能邁過那臨門一腳。
屆時儒家大道顯化,他自身的儒道可成。
在一群如小醜般謾罵聲當中,李青的心思已經飄遠了。
他在思考。
思考用什麽思想來開宗立言。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