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教育改革!切斷世家根基!活字印刷和造紙術!
這個禦史能處,有事他真噴 作者:愛喝闊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符帝駕崩,舉國上下皆一片縞素。
不管天符帝生前做過多少錯事,但是對於整個周國而言,他是功大於過。
在位六十七年、周國的國力整體來看一直在穩步提升,不斷地增長著。
文治方麵是足夠出色的,稱得上是賢明;武功方麵也不算差,在位期間徹底解決了大周的邊患,即蠻族的威脅。
這雖然是李青的功勞,但是在天符帝在位期間發生的,那便是他的功績。
所以總得來判斷的話,天符帝是一任相當出色的帝王,文治武功都算不俗。
天符帝駕崩後以後,元符帝便下旨舉國哀悼,並且寒食七日以示悲痛。
而至於天符帝的諡號,根據眾多大臣們的討論,定下了“景”與“康”這兩個字。
這兩個諡號都稱得上是美諡,拿給元符帝看了後,最終取了“康”字。
隨後便是盛大的天子葬禮,各地藩王、朝中文武、滿城百姓們盡皆參加。
慟哭之聲傳遍四野,百裏內可聞。
而天符帝的駕崩,也真正代表著舊時代的過去,一個新的時代將要到來。
一個屬於……元符帝的時代!
……
……
那一日李青和長寧公主在宮裏親眼目睹了天符帝的駕崩,這件事對長寧公主的打擊不可謂不大。
在臨死之前天符帝也終於和李青冰釋前嫌,將長寧公主托付給他。
長寧公主返回家中後,第二日便直接去了軍中,沒日沒夜的操練軍中士卒。
似乎隻有這樣,才能讓她的內心麻木,忘卻天符帝逝世的悲傷。
李青也沒有好的辦法安慰長寧公主,畢竟至親之人離世的悲傷不是言語可以化解的,需要用時間去撫慰。
而在葬禮後沒過幾日時間。
元符帝將李青也召入了宮中。
……
皇宮,乾元殿。
李青走入大殿內,朝著龍案後那道年輕又挺拔的身影躬身行禮:“參見陛下。”
元符帝轉過身來,望向李青。
而李青也直起身,看向前方。
李青依然是當初那個李青,但曾經的二皇子,如今卻已經是大周的元符帝。
“先生。”
元符帝笑了笑,對李青依然用先生進行尊稱,隨後讓太監搬來椅子賜座。
李青坐定後,元符帝笑道:“朕與先生許久未見了,先生倒是風采依舊。”
“長寧最近如何?朕近些日子一直忙於政務,倒是忘了關切她。”
“父皇與大哥接連過世,想必對她的打擊很大吧?”
元符帝首先問的居然是長寧公主。
“回稟陛下,長寧這些日子來都在軍中治兵,甚少歸家。”
李青如實回稟道。
元符帝聞言不由得微微一歎,搖頭道:“看來她心裏還是在怪朕。”
“但朕也是身不由己啊,生在這皇家,又有誰能獨善其身呢?”
李青沒有接話,隻是微微皺眉。
元符帝今日找他來做什麽?不會就是為了詢問長寧公主的事,或者敘敘舊吧?
就在李青心裏思索之際,元符帝也再次開口了:“先生,朕今日召你入宮,主要是想與你談論下免費學堂的事情。”
元符帝拋出了個讓李青吃驚的話題。
免費學堂!
這不是他之前向天符帝提出的改革政策麽,隻不過當世被天符帝拒絕。
但現在居然被元符帝再度提起!
“先生不必吃驚,關於在各個郡縣開設學堂之策,朕其實早已行動。”
元符帝將李青臉色變化盡收眼底,於是笑著說道,“先帝在時,因為顧忌世家反彈,所以不同意李先生的計策。”
“但朕不同,朕對此策大有興趣,因為這是真正可以斷世家根本的政策。”
“若先生有興趣,不妨與朕詳細聊一聊這免費學堂政策的具體內容?”
元符帝向李青發出了邀請。
他現在剛剛登基,躊躇滿誌,正要對朝堂、對國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而世家,便是他要動刀的首要對象!
李青當初所提出的免費學堂,讓天下普通人的孩子都能得到教育,這便能極大地提高普通人中出人才的概率。
而一旦能讓底層百姓的孩子得到教育,按照龐大的人口基數來計算,很快就能有大量出自寒門的優秀人才湧入朝堂。
到時候世家壟斷的局麵將會被打破!
“當然可以。”
李青自然不會拒絕,推行免費學堂的政策,這就是他的目標之一!
隨後他便為元符帝詳細說起他關於免費學堂的種種設想: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一個國家想要變得富強起來,那麽對百姓開智便是必不可少的,增強國家凝聚力、樹立文化自信、這是強盛之本!”
“現在國家的大部分資源都掌控在世家手中,民不富、國不強,世家獨大。長此以往隻會百姓恒窮、世家恒富。”
“而要想打破這一局麵,就得讓百姓脫離蒙昧,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提倡全民教育、從孩子們入手。”
李青首先跟元符帝講述了教育之於國家的重要性,而元符帝一臉認真地聽著。
緊接著李青開始講述具體方略。
“免費學堂,重點在於免費二字,教育的代價是很昂貴的,因為書籍還有筆墨紙硯,都非一般人家能買得起。”
“因此普通人家哪怕有想法讓孩子讀書,可受限於經濟狀況,沒法如願。”
“而此外還有些人家將孩子視為勞動力,從小便參與農事和家室,而對教育不屑一顧,這也是有很大問題。”
“因此,開辦免費學堂一來要免去學費、書本費以及筆墨紙硯的費用;二來則是要強製每戶人家的適齡孩子都必須入學,每天都需要上完固定課時。”
“至於入學年齡,最好定為六歲,每個孩子都需要上完三年的學堂。”
“我對此稱之為,義務教育。”
李青說完後,元符帝的眉頭卻是緊緊皺起,在消化分析李青說的政策。
誠然,李青說的這義務教育確實驚人,從長遠來看,於國家大大有利。
但……依然有很大的一個問題。
元符帝放下摸著下巴的手,說道:“這免費學堂雖好,但書本、筆墨紙硯一概免費,這支出是否太大了?”
“我周國那麽多郡縣地方,這免費學堂以後還要往村落開辦,若是都由朝廷負責,這一算下來,每年的開支都是一筆天文數字,國家財政無法支撐。”
免費學堂最大的敵人就是金錢。
全國範圍內開免費學堂,耗費的資金簡直恐怖!堪稱是無底洞也不為過!
“陛下。”
李青正色說道:“國家教育是一國之根基,想要大周強盛,這些投入是在所難免的。”
“至於錢財方麵的問題,臣有兩個辦法可以大大節省開支。”
一聽有辦法節省開支,元符帝頓時來了興致,挑眉問道:“什麽辦法?”
李青不慌不忙地說道:“從書籍印刷,以及紙張製作上進行入手。”
“臣之前溝通儒家大道,曾明晰了兩種上古的技術,名為造紙術還有活字印刷術。”
李青終於搬出了兩個大殺器。
這也是他有底氣推動教育改革的原因所在!甚至可以掀起一場文化變革!
“造紙術?活字印刷術?”
元符帝聽聞此言,頓時有些驚異。
因為李青說是從儒家大道裏得到的上古技術,一聽便極為不凡。
李青解釋道:“造紙術是一種全新的紙張製造技術,造一張紙的成本,大概是現有的紙張成本的十分之一左右。”
“雖然質量可能不如,但用於給免費學堂裏的學子使用,或者大量印刷書籍,已經是足夠了。”
“至於活字印刷術,則是鑄造一個個字的銅塊,然後排列擺正,沾染了墨汁後印刷在紙張上。”
“優點是製式統一、而且能夠大批量製造生產書籍,比傳統手抄高明無數,配合造紙術的廉價紙張,成本驟降。”
聽完李青的話,元符帝徹底動容。
甚至忍不住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先生所言……可為真?!”
元符帝死死盯著李青,難以置信地問道,語氣裏都帶上了微微的顫抖!
因為李青所說的事情實在太驚人!
先不提那造紙術的真假,光是李青所說的活字印刷術,元符帝一聽便知這完全可行,簡直堪稱是奇思妙想!
此外造紙術的成本要是能降到現有的紙張製造成本的十分之一,那麽哪怕材質差了些,也完全足夠全國的學堂使用!
而當這兩項技術結合到一起。
爆發出來的威力更是難以想象!
殊知現在之所以寒門子弟稀少,原因讀書困難;至於為什麽讀書困難,則是因為書籍和紙張昂貴!
很多寒門子弟都隻能借書閱讀,然後靠記憶硬背,或者連夜抄錄。
至於練字則隻能在沙子或地上練。
這種情況下寒門子弟能夠出頭簡直太過困難,但現在這這種情況能改變了!
不管新造紙術造出來的紙張是好是壞,但上麵記錄的知識是不變的!
所以元符帝才不由得懷疑李青所言這兩項技術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當然為真,臣又豈會糊弄陛下?”
李青正色點頭道,他一直壓著這兩項技術不拿出來,就是為了今日。
他要給所有世家真正的迎頭痛擊!
“呼……”
元符帝深吸一口氣,努力壓下心中的激動,起身對李青躬身一禮:“朕代天下寒門子弟、無數幼童,謝過先生的恩典!”
李青所說的這兩項技術一但推廣。
何止是造福天下那麽簡單?
簡直是為天下的寒門子弟都鋪平了讀書之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無論如何,元符帝也得行這一禮。
李青坦然受之,隨後道:“有了這兩項技術,免費學堂就可以放心推廣了。”
“至於學堂的老師先生,臣以為可以從各地聖院之中派遣。”
“教書育人,這也與我儒道理念相符,更能幫助蘊養讀書人的浩然正氣。”
老師人選這一點李青也想好了。
總的來說,這個計劃早已在他心中爛熟於心,方方麵麵俱到。
“一切便依先生所言!”
元符帝哈哈大笑,心中的積鬱一掃而空,上前攀著李青的胳膊笑道:“朕有李先生,乃是朕最大的福氣!”
“這個計劃等到朕擬定完全,便在下一次朝會上宣布施行。”
“是時候該給那些世家們一點顏色瞧瞧了,讓他們知道這大周是誰的大周!”
元符帝無比興奮。
李青聞言開口提醒道:“是大周百姓的大周,而並非陛下一人之大周。”
元符帝的笑容戛然而止。
一時間氣氛有些尷尬。
若是換做天符帝,恐怕現在已經開始發怒了,但元符帝卻不在意這些。
不管李青的思想如何,隻要於大周有益,他便能夠包容。
將這點小事全都拋之腦後,元符帝猶豫了一下,說道:“其實,朕還有一件事情要向李先生坦白。”
“是關於皇兄身死之事。”
這件事情,元符帝也在心裏糾結。
但他還是覺得與其讓李青自己去揪出來,最後鬧得無法收拾,不如現在主動和盤托出,尋求解決辦法。
他覺得李青不是迂腐不講理之人。
還沒等元符帝說話,李青便開口問道:“陛下可是想說,大皇子並非真的造反,而是被陛下奪位所殺?”
元符帝默然,點頭承認了,他本來就打算向李青說明此事,沒打算隱瞞。
李青聽完後在心裏微微一歎,說道:“此事,臣若是不管不顧,有違心中公義道德;但要是因此苛責陛下,則於大周百姓和國家社稷無益。”
“皇儲之爭血腥無比,自相殘殺更是罔顧人倫;然……自古難免。”
元符帝驚愕,抬頭看向李青。
“先生的意思是……”
李青神色嚴肅地看著元符帝,正色道:“臣希望陛下至少不要給大皇子安上汙名,保留其最後的體麵。”
“此外,臣會無時無刻不盯著陛下,若陛下懈怠朝政、做出昏庸不堪之事,臣定然會再次直言上諫!為天下先!”
元符帝怔然而立,良久後。
向著李青深深一禮。
7017k
不管天符帝生前做過多少錯事,但是對於整個周國而言,他是功大於過。
在位六十七年、周國的國力整體來看一直在穩步提升,不斷地增長著。
文治方麵是足夠出色的,稱得上是賢明;武功方麵也不算差,在位期間徹底解決了大周的邊患,即蠻族的威脅。
這雖然是李青的功勞,但是在天符帝在位期間發生的,那便是他的功績。
所以總得來判斷的話,天符帝是一任相當出色的帝王,文治武功都算不俗。
天符帝駕崩後以後,元符帝便下旨舉國哀悼,並且寒食七日以示悲痛。
而至於天符帝的諡號,根據眾多大臣們的討論,定下了“景”與“康”這兩個字。
這兩個諡號都稱得上是美諡,拿給元符帝看了後,最終取了“康”字。
隨後便是盛大的天子葬禮,各地藩王、朝中文武、滿城百姓們盡皆參加。
慟哭之聲傳遍四野,百裏內可聞。
而天符帝的駕崩,也真正代表著舊時代的過去,一個新的時代將要到來。
一個屬於……元符帝的時代!
……
……
那一日李青和長寧公主在宮裏親眼目睹了天符帝的駕崩,這件事對長寧公主的打擊不可謂不大。
在臨死之前天符帝也終於和李青冰釋前嫌,將長寧公主托付給他。
長寧公主返回家中後,第二日便直接去了軍中,沒日沒夜的操練軍中士卒。
似乎隻有這樣,才能讓她的內心麻木,忘卻天符帝逝世的悲傷。
李青也沒有好的辦法安慰長寧公主,畢竟至親之人離世的悲傷不是言語可以化解的,需要用時間去撫慰。
而在葬禮後沒過幾日時間。
元符帝將李青也召入了宮中。
……
皇宮,乾元殿。
李青走入大殿內,朝著龍案後那道年輕又挺拔的身影躬身行禮:“參見陛下。”
元符帝轉過身來,望向李青。
而李青也直起身,看向前方。
李青依然是當初那個李青,但曾經的二皇子,如今卻已經是大周的元符帝。
“先生。”
元符帝笑了笑,對李青依然用先生進行尊稱,隨後讓太監搬來椅子賜座。
李青坐定後,元符帝笑道:“朕與先生許久未見了,先生倒是風采依舊。”
“長寧最近如何?朕近些日子一直忙於政務,倒是忘了關切她。”
“父皇與大哥接連過世,想必對她的打擊很大吧?”
元符帝首先問的居然是長寧公主。
“回稟陛下,長寧這些日子來都在軍中治兵,甚少歸家。”
李青如實回稟道。
元符帝聞言不由得微微一歎,搖頭道:“看來她心裏還是在怪朕。”
“但朕也是身不由己啊,生在這皇家,又有誰能獨善其身呢?”
李青沒有接話,隻是微微皺眉。
元符帝今日找他來做什麽?不會就是為了詢問長寧公主的事,或者敘敘舊吧?
就在李青心裏思索之際,元符帝也再次開口了:“先生,朕今日召你入宮,主要是想與你談論下免費學堂的事情。”
元符帝拋出了個讓李青吃驚的話題。
免費學堂!
這不是他之前向天符帝提出的改革政策麽,隻不過當世被天符帝拒絕。
但現在居然被元符帝再度提起!
“先生不必吃驚,關於在各個郡縣開設學堂之策,朕其實早已行動。”
元符帝將李青臉色變化盡收眼底,於是笑著說道,“先帝在時,因為顧忌世家反彈,所以不同意李先生的計策。”
“但朕不同,朕對此策大有興趣,因為這是真正可以斷世家根本的政策。”
“若先生有興趣,不妨與朕詳細聊一聊這免費學堂政策的具體內容?”
元符帝向李青發出了邀請。
他現在剛剛登基,躊躇滿誌,正要對朝堂、對國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而世家,便是他要動刀的首要對象!
李青當初所提出的免費學堂,讓天下普通人的孩子都能得到教育,這便能極大地提高普通人中出人才的概率。
而一旦能讓底層百姓的孩子得到教育,按照龐大的人口基數來計算,很快就能有大量出自寒門的優秀人才湧入朝堂。
到時候世家壟斷的局麵將會被打破!
“當然可以。”
李青自然不會拒絕,推行免費學堂的政策,這就是他的目標之一!
隨後他便為元符帝詳細說起他關於免費學堂的種種設想: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一個國家想要變得富強起來,那麽對百姓開智便是必不可少的,增強國家凝聚力、樹立文化自信、這是強盛之本!”
“現在國家的大部分資源都掌控在世家手中,民不富、國不強,世家獨大。長此以往隻會百姓恒窮、世家恒富。”
“而要想打破這一局麵,就得讓百姓脫離蒙昧,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提倡全民教育、從孩子們入手。”
李青首先跟元符帝講述了教育之於國家的重要性,而元符帝一臉認真地聽著。
緊接著李青開始講述具體方略。
“免費學堂,重點在於免費二字,教育的代價是很昂貴的,因為書籍還有筆墨紙硯,都非一般人家能買得起。”
“因此普通人家哪怕有想法讓孩子讀書,可受限於經濟狀況,沒法如願。”
“而此外還有些人家將孩子視為勞動力,從小便參與農事和家室,而對教育不屑一顧,這也是有很大問題。”
“因此,開辦免費學堂一來要免去學費、書本費以及筆墨紙硯的費用;二來則是要強製每戶人家的適齡孩子都必須入學,每天都需要上完固定課時。”
“至於入學年齡,最好定為六歲,每個孩子都需要上完三年的學堂。”
“我對此稱之為,義務教育。”
李青說完後,元符帝的眉頭卻是緊緊皺起,在消化分析李青說的政策。
誠然,李青說的這義務教育確實驚人,從長遠來看,於國家大大有利。
但……依然有很大的一個問題。
元符帝放下摸著下巴的手,說道:“這免費學堂雖好,但書本、筆墨紙硯一概免費,這支出是否太大了?”
“我周國那麽多郡縣地方,這免費學堂以後還要往村落開辦,若是都由朝廷負責,這一算下來,每年的開支都是一筆天文數字,國家財政無法支撐。”
免費學堂最大的敵人就是金錢。
全國範圍內開免費學堂,耗費的資金簡直恐怖!堪稱是無底洞也不為過!
“陛下。”
李青正色說道:“國家教育是一國之根基,想要大周強盛,這些投入是在所難免的。”
“至於錢財方麵的問題,臣有兩個辦法可以大大節省開支。”
一聽有辦法節省開支,元符帝頓時來了興致,挑眉問道:“什麽辦法?”
李青不慌不忙地說道:“從書籍印刷,以及紙張製作上進行入手。”
“臣之前溝通儒家大道,曾明晰了兩種上古的技術,名為造紙術還有活字印刷術。”
李青終於搬出了兩個大殺器。
這也是他有底氣推動教育改革的原因所在!甚至可以掀起一場文化變革!
“造紙術?活字印刷術?”
元符帝聽聞此言,頓時有些驚異。
因為李青說是從儒家大道裏得到的上古技術,一聽便極為不凡。
李青解釋道:“造紙術是一種全新的紙張製造技術,造一張紙的成本,大概是現有的紙張成本的十分之一左右。”
“雖然質量可能不如,但用於給免費學堂裏的學子使用,或者大量印刷書籍,已經是足夠了。”
“至於活字印刷術,則是鑄造一個個字的銅塊,然後排列擺正,沾染了墨汁後印刷在紙張上。”
“優點是製式統一、而且能夠大批量製造生產書籍,比傳統手抄高明無數,配合造紙術的廉價紙張,成本驟降。”
聽完李青的話,元符帝徹底動容。
甚至忍不住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先生所言……可為真?!”
元符帝死死盯著李青,難以置信地問道,語氣裏都帶上了微微的顫抖!
因為李青所說的事情實在太驚人!
先不提那造紙術的真假,光是李青所說的活字印刷術,元符帝一聽便知這完全可行,簡直堪稱是奇思妙想!
此外造紙術的成本要是能降到現有的紙張製造成本的十分之一,那麽哪怕材質差了些,也完全足夠全國的學堂使用!
而當這兩項技術結合到一起。
爆發出來的威力更是難以想象!
殊知現在之所以寒門子弟稀少,原因讀書困難;至於為什麽讀書困難,則是因為書籍和紙張昂貴!
很多寒門子弟都隻能借書閱讀,然後靠記憶硬背,或者連夜抄錄。
至於練字則隻能在沙子或地上練。
這種情況下寒門子弟能夠出頭簡直太過困難,但現在這這種情況能改變了!
不管新造紙術造出來的紙張是好是壞,但上麵記錄的知識是不變的!
所以元符帝才不由得懷疑李青所言這兩項技術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當然為真,臣又豈會糊弄陛下?”
李青正色點頭道,他一直壓著這兩項技術不拿出來,就是為了今日。
他要給所有世家真正的迎頭痛擊!
“呼……”
元符帝深吸一口氣,努力壓下心中的激動,起身對李青躬身一禮:“朕代天下寒門子弟、無數幼童,謝過先生的恩典!”
李青所說的這兩項技術一但推廣。
何止是造福天下那麽簡單?
簡直是為天下的寒門子弟都鋪平了讀書之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無論如何,元符帝也得行這一禮。
李青坦然受之,隨後道:“有了這兩項技術,免費學堂就可以放心推廣了。”
“至於學堂的老師先生,臣以為可以從各地聖院之中派遣。”
“教書育人,這也與我儒道理念相符,更能幫助蘊養讀書人的浩然正氣。”
老師人選這一點李青也想好了。
總的來說,這個計劃早已在他心中爛熟於心,方方麵麵俱到。
“一切便依先生所言!”
元符帝哈哈大笑,心中的積鬱一掃而空,上前攀著李青的胳膊笑道:“朕有李先生,乃是朕最大的福氣!”
“這個計劃等到朕擬定完全,便在下一次朝會上宣布施行。”
“是時候該給那些世家們一點顏色瞧瞧了,讓他們知道這大周是誰的大周!”
元符帝無比興奮。
李青聞言開口提醒道:“是大周百姓的大周,而並非陛下一人之大周。”
元符帝的笑容戛然而止。
一時間氣氛有些尷尬。
若是換做天符帝,恐怕現在已經開始發怒了,但元符帝卻不在意這些。
不管李青的思想如何,隻要於大周有益,他便能夠包容。
將這點小事全都拋之腦後,元符帝猶豫了一下,說道:“其實,朕還有一件事情要向李先生坦白。”
“是關於皇兄身死之事。”
這件事情,元符帝也在心裏糾結。
但他還是覺得與其讓李青自己去揪出來,最後鬧得無法收拾,不如現在主動和盤托出,尋求解決辦法。
他覺得李青不是迂腐不講理之人。
還沒等元符帝說話,李青便開口問道:“陛下可是想說,大皇子並非真的造反,而是被陛下奪位所殺?”
元符帝默然,點頭承認了,他本來就打算向李青說明此事,沒打算隱瞞。
李青聽完後在心裏微微一歎,說道:“此事,臣若是不管不顧,有違心中公義道德;但要是因此苛責陛下,則於大周百姓和國家社稷無益。”
“皇儲之爭血腥無比,自相殘殺更是罔顧人倫;然……自古難免。”
元符帝驚愕,抬頭看向李青。
“先生的意思是……”
李青神色嚴肅地看著元符帝,正色道:“臣希望陛下至少不要給大皇子安上汙名,保留其最後的體麵。”
“此外,臣會無時無刻不盯著陛下,若陛下懈怠朝政、做出昏庸不堪之事,臣定然會再次直言上諫!為天下先!”
元符帝怔然而立,良久後。
向著李青深深一禮。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