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監正到訪!鎮國大陣!
這個禦史能處,有事他真噴 作者:愛喝闊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晨光穿透薄霧照在林間的小路上。
一群孩子嬉笑著相互打鬧,歡笑聲打破了林間的靜謐,也抖落了露珠。
這些孩子看起來都不過七八歲的年紀,而他們每個人身上都背著個布包。
裏麵裝著的是書本,還有筆墨紙硯。
這些孩子全都是附近村莊的孩子,現在是為了前往石頭村上學的。
這一年當中,隨著免費學堂政策的落實推進,還有造紙術、印刷術的普及。
讀書終於不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新的政策規定,年滿六歲的孩子必須要上學,違令的家庭便要增加稅收。
免費學堂不收學費,上學所用的書籍也免費發放,每個月還會定量發放紙張給學生。
各個送孩子來上學的家庭,隻需要每個月交給學堂不多的糧食就行了。
這些糧食也不是學費,而是學生們每天中午的餐食所需。
這種入學條件簡直無比優厚!
要知道換做以前想讓孩子去讀私塾,每年花的錢都夠買幾車糧食了!
總而言之,對於普通百姓家來說,能花一些糧食便可以讓自家孩子上學,簡直是無比劃算的事情。
這年頭風調雨順的,收成都不低,誰家還差那幾口糧食?
反正自家孩子在家裏也是整天上樹掏鳥下水摸魚,不如送去學堂讀書。
即便讀不出什麽功名,至少也能識得幾個字,不必如他們這些父母一般目不識丁,家裏也能說出了個讀書人了。
因而免費學堂一經推出就很受歡迎。
石頭村是附近的一個比較大的村子了,免費學堂自然不可能開到每個村。
所以便在石頭村裏開設了一處,然後讓附近村子的孩子都來這裏上學。
當然,石頭村之所以能作為免費學堂的開設地點,還有一個原因。
之前的一位私塾的教書先生,去了皇都一趟,參拜聖院的三聖雕像以後,竟然出奇地被授予了文位!
而且聽聞這位教書先生還蘊養出了浩然正氣,讓聖院的一眾先生都大為吃驚,甚至要直接破格將他錄入聖院。
不過這位教書先生卻謝絕了聖院的邀請,反而請求在石頭村設立免費學堂。
於是,石頭村便有了免費學堂。
而這位教書先生也回到了學堂裏麵,繼續擔任所有學生們的老師。
這也是為什麽周遭百姓都願意讓孩子們過來上學的一個很大的原因。
誰不希望自家孩子能跟這位教書先生一樣,靠讀書改變人生呢?
“先生好——”
學堂裏麵,五六十個孩子起身,朝著講台上的先生鞠躬作揖行禮。
雖然動作不很標準,但看得出來都十分認真,也十分努力了。
而講台上的那位老師。
正是曾經的那位陳先生!
“都坐下吧。”
陳先生點了點頭,隨後掃了一眼學堂,看見那一雙雙清澈而充滿好奇的目光後,臉上不由得露出了一絲笑意。
他輕輕放下手中戒尺,對眾多孩子們說道:“今天是你們的第一堂課。”
“為師就不給你們傳授什麽知識學問了,先為你們講一講,讀書的意義。”
“以及你們為什麽要讀書。”
陳先生緩緩說道,開始為眾多蒙童予以啟迪,講述讀書的意義。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但最重要的還是為學生指明方向。
隻有這樣,才是合格的老師。
陳先生將那一日李青在課堂上對學生們說的道理,又對這些孩子說了一遍。
孩子們一個個都聽得極為認真。
陳先生的話為他們點明了道路。
許多孩子其實過來上學都是抱著玩玩的態度,畢竟這是朝廷強製要求的。
但聽完陳先生說的話後,他們卻對讀書升起了濃厚的興趣。
因為不管他們以後的目標是做什麽,從商、務農、參軍、從政、手藝……若是讀的書多,則更加有好處。
目不識丁,走到哪裏都會被欺負。
但要是掌握一定知識,至少能夠擺脫基本的愚昧,懂得道理避免犯錯。
陳先生沒跟孩子們談什麽讀書報國安天下之類的大道理,隻是說了這些與他們的人生息息相關的事情。
事實上,這樣才能讓他們聽進去。
等到講完後陳先生又與學生們互動了一下,上午的時間也差不多了。
免費學堂裏是有食堂的,孩子們每天中午都在食堂吃飯,所以下課後便一窩蜂過去了。
嗯,比起上課,吃飯更有吸引力。
陳先生在學堂裏將學生們的書本仔細收拾好,這才走出學堂屋舍。
這時他發現有兩隻燕子在屋舍裏飛來飛去,於屋簷下築巢。
“誰家新燕啄春泥啊。”
見到這一幕,陳先生會心一笑,心中想起來這句詩,覺得著實貼切。
這一年來他的經曆可謂是夢幻。
那次經過來到石頭村幫他代課的年輕人提點後,他決定嚐試一下去參拜聖像。
他覺得自己沒有功名在身,都是自己瞎琢磨學問瞎看書,根本不可能被授予文位來著,但結果卻讓他吃驚。
不但被聖像賜予了文位、得以開辟文宮,而且還凝聚了浩然正氣!
這可是非賢德之人不能有的!
一萬個讀書人裏,能擁有浩然正氣的也沒有一個,可見有多嚒稀少。
於是他也上瞬間吸引了很多目光,甚至連盛京聖院的院長王林甫豆露麵了,然後親自邀請他加入聖院。
不過他猶豫了一下後還是拒絕了。
隻是請求聖院能在他出身的村子裏設立一處免費學堂,由他去擔任教書先生。
本以為這樣的無理要求會被拒絕,誰知道王林甫居然笑了笑同意了。
於是便有了現在的這一切。
而陳先生之所以會拒絕聖院邀請,除了他割舍不了這裏的一切,想幫助石頭村的孩子外,也有另外一個原因。
是因為那天來這裏的那個年輕人。
那個和三位聖像其中一座一模一樣的年輕人,那位儒教的教主!
“連教主那般人物都肯屈身教一群普通孩子,我不過是一個僥幸凝聚了浩然正氣的幸運兒,又怎能忘卻職責?”
“或許這裏才是我的歸宿吧。”
陳先生喃喃自語道,心中無限感慨。
比起功成名就,他更想埋首做一些別人不願做的實事,比如教書育人。
就在陳先生思緒萬千的時候,他忽然發現院子裏不知道何時多了個人。
當他看清對方模樣後頓時大吃一驚。
“李兄?不………教主?!”
陳先生無比吃驚地喊了出來。
因為出現在院子裏的這個年輕人,正是他一年前所見到的李青!
“陳先生,好久不見。”
李青笑著跟陳先生打招呼道。
後者連忙上前作揖,同時聽到李青的稱呼,不由得赫然道:“教主嚴重,學生哪裏當得起教主一聲先生之稱?”
“一年前未識得教主身份,讓您幫學生代課,實在是太過失禮,還請先生恕罪。”
聽到陳先生的話,李青不由得笑著道:“我也是讀書人,如何就教不得書了?“
“況且我隻是教了幾日而已,比起你一教十幾年,又算得了什麽。”
他對陳先生這樣的純粹讀書人是很欣賞的,天下都需要更多這樣的人。
讀書修煉儒道,成為頂尖的大儒、聖人對,注定是鳳毛麟角,那樣的人有更好沒有也影響不大。
可是要教化天下,就需要更多陳先生這樣的人,默默付出的人。
“教主過譽了,這是份內之事。”
陳先生有些感到激動。
畢竟李青這樣的身份誇讚別人,那分量可是非同尋常的。
李青看了看學堂,隨後道:“我今日隻是突然興起回來看看,不過見到了故人,還是很高興的。”
“再過些年,等學堂穩定下來,你可願拜入我門下?”
李青忽然提議道,他想收徒了。
換做任何一位讀書人要是聽到李青這樣的話,恐怕都會激動的無以複加。
陳先生也十分驚訝,但他也在猶豫,畢竟他割舍不了學堂的孩子。
當他鼓起勇氣想回答李青時,卻發現李青的身影已經消失了,隻餘下一陣淡淡的梅花香氣,與溫和聲音殘留。
“不用急著回答,慢慢思考。”
“若是有緣還會再見的。”
陳先生愣神許久,最後對李青剛剛所在的方位躬身一拜。
………
………
石頭村的免費學堂,隻是大周現在各地實行免費學堂的一個縮影。
免費學堂在各地推行的都很順利。
也有許許多多跟陳先生這樣的人願意為底層孩子普及教育。
李青這一年萊便一直在跟進免費學堂的推行,同時還時不時被元符帝邀請入宮,與他探討一些家國大事。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文人湧入大周,再大周參拜聖像,修煉儒道。
對於這些來自各國的讀書人,李青全都一視同仁,對他們授予文位。
畢竟儒道是天下人的儒道。
而並非是大周一國的儒道。
各國民間的呼聲都很高,希望他能前往其他國家傳播儒道。
李青倒不是不想去,隻是現在瑣事纏身,抽不開空,免費學堂的推行總不能半途而廢,他得保證徹底落實才行。
除此之外,他也預感到周國接下來幾年會有很重大的動蕩發生。
畢竟元符帝對世家的打壓太盛,世家肯定會劇烈反彈,但不知道以什麽方式。
所以這個節骨眼上他不能離開。
以免那些人對新政下手。
這個問題他也跟元符帝提過,但元符帝並不在意,似乎擁有十足的底氣。
對此李青也是沒辦法。
從石頭村離開、返回盛京後,李青一路回家,卻發現府前有馬車停放。
“來客人了?”
李青眉頭一挑,返回府內。
隨後他便見到府內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司天監監正,陸成洵!
這位道骨仙風的老人正在大堂裏麵坐著,但敖雪卻騎在他頭上揪他胡子玩。
陸成洵不但不生氣,反而笑嗬嗬的。
李青見到這一幕後上前去皺眉嗬斥道:“小雪!不得無禮!”
聽到李青的聲音,敖雪瞬間一個激靈,然後幹脆利落地跳了下來,乖巧地朝李青喊道:“師父~”
李青板著臉上前道:“撒嬌賣萌也沒用,忘了為師教你的禮儀了嗎?”
“雖然你年紀七百多歲,但是隻是龍族幼崽,要對人族的長者保持尊重。”
“手伸出來。”
敖雪一聽頓時哭喪著個臉,本想繼續求饒,但見到李青的臉色,便知道自己是躲不過去了,隻能乖乖伸出小手。
李青伸手,一陣清光湧動,浩然正氣勃發,儒教至寶戒尺浮現。
隨後他拿著戒尺,重重地在敖雪手心裏打了三下,隨後敖雪手心便紅了,大眼睛更是淚眼汪汪。
盡管她是龍族體魄,可戒尺也是儒教至寶,打她直接無視她的防禦。
每一下都是鑽心的疼。
打完後,李青才收起戒尺,平靜說道:“去後院麵壁思過。”
“哦……”
敖雪癟著嘴,擦了擦眼淚後就走了。
大堂裏就剩下了李青跟陸成洵。
陸成洵將剛剛李青教訓敖雪的那一幕都看在眼裏,等敖雪走後,才忍不住苦笑道:“堂堂一位龍族公主,被鎮妖王如此訓誡,不知龍族知道了會如何反應。”
敖雪麵對李青簡直不要太聽話了。
這簡直讓人驚掉下巴。
這可是龍族公主、業海龍王的女兒!李青卻直接當普通孩子來管教。
想打就打想罵就罵,關鍵是敖雪還乖乖聽話,實在是……匪夷所思。
“既然入了我的門成為我的學生,那麽我便有責任管教好,不然才是失責。”
李青平靜地回答道,抬頭看向陸成洵:“監正今日到訪,不知所謂何事?”
陸成洵的身份地位也很特殊。
活了上百年的金庭山老道。
便是天符帝對他也是很信任很尊重,但從來都隻是呆在司天監裏與世無爭。
朝堂上也不是沒人想要接近拉攏他,不過對方卻始終不與任何人接觸。
今天突然過來,肯定有要事。
陸成洵笑了笑說道:“其實也並非什麽大事,就是想請鎮妖王幫個忙。”
“關於奠定鎮國大陣的事情。”
陸成洵的話讓李青略感驚異。
鎮國大陣?這是什麽東西?
7017k
一群孩子嬉笑著相互打鬧,歡笑聲打破了林間的靜謐,也抖落了露珠。
這些孩子看起來都不過七八歲的年紀,而他們每個人身上都背著個布包。
裏麵裝著的是書本,還有筆墨紙硯。
這些孩子全都是附近村莊的孩子,現在是為了前往石頭村上學的。
這一年當中,隨著免費學堂政策的落實推進,還有造紙術、印刷術的普及。
讀書終於不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新的政策規定,年滿六歲的孩子必須要上學,違令的家庭便要增加稅收。
免費學堂不收學費,上學所用的書籍也免費發放,每個月還會定量發放紙張給學生。
各個送孩子來上學的家庭,隻需要每個月交給學堂不多的糧食就行了。
這些糧食也不是學費,而是學生們每天中午的餐食所需。
這種入學條件簡直無比優厚!
要知道換做以前想讓孩子去讀私塾,每年花的錢都夠買幾車糧食了!
總而言之,對於普通百姓家來說,能花一些糧食便可以讓自家孩子上學,簡直是無比劃算的事情。
這年頭風調雨順的,收成都不低,誰家還差那幾口糧食?
反正自家孩子在家裏也是整天上樹掏鳥下水摸魚,不如送去學堂讀書。
即便讀不出什麽功名,至少也能識得幾個字,不必如他們這些父母一般目不識丁,家裏也能說出了個讀書人了。
因而免費學堂一經推出就很受歡迎。
石頭村是附近的一個比較大的村子了,免費學堂自然不可能開到每個村。
所以便在石頭村裏開設了一處,然後讓附近村子的孩子都來這裏上學。
當然,石頭村之所以能作為免費學堂的開設地點,還有一個原因。
之前的一位私塾的教書先生,去了皇都一趟,參拜聖院的三聖雕像以後,竟然出奇地被授予了文位!
而且聽聞這位教書先生還蘊養出了浩然正氣,讓聖院的一眾先生都大為吃驚,甚至要直接破格將他錄入聖院。
不過這位教書先生卻謝絕了聖院的邀請,反而請求在石頭村設立免費學堂。
於是,石頭村便有了免費學堂。
而這位教書先生也回到了學堂裏麵,繼續擔任所有學生們的老師。
這也是為什麽周遭百姓都願意讓孩子們過來上學的一個很大的原因。
誰不希望自家孩子能跟這位教書先生一樣,靠讀書改變人生呢?
“先生好——”
學堂裏麵,五六十個孩子起身,朝著講台上的先生鞠躬作揖行禮。
雖然動作不很標準,但看得出來都十分認真,也十分努力了。
而講台上的那位老師。
正是曾經的那位陳先生!
“都坐下吧。”
陳先生點了點頭,隨後掃了一眼學堂,看見那一雙雙清澈而充滿好奇的目光後,臉上不由得露出了一絲笑意。
他輕輕放下手中戒尺,對眾多孩子們說道:“今天是你們的第一堂課。”
“為師就不給你們傳授什麽知識學問了,先為你們講一講,讀書的意義。”
“以及你們為什麽要讀書。”
陳先生緩緩說道,開始為眾多蒙童予以啟迪,講述讀書的意義。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但最重要的還是為學生指明方向。
隻有這樣,才是合格的老師。
陳先生將那一日李青在課堂上對學生們說的道理,又對這些孩子說了一遍。
孩子們一個個都聽得極為認真。
陳先生的話為他們點明了道路。
許多孩子其實過來上學都是抱著玩玩的態度,畢竟這是朝廷強製要求的。
但聽完陳先生說的話後,他們卻對讀書升起了濃厚的興趣。
因為不管他們以後的目標是做什麽,從商、務農、參軍、從政、手藝……若是讀的書多,則更加有好處。
目不識丁,走到哪裏都會被欺負。
但要是掌握一定知識,至少能夠擺脫基本的愚昧,懂得道理避免犯錯。
陳先生沒跟孩子們談什麽讀書報國安天下之類的大道理,隻是說了這些與他們的人生息息相關的事情。
事實上,這樣才能讓他們聽進去。
等到講完後陳先生又與學生們互動了一下,上午的時間也差不多了。
免費學堂裏是有食堂的,孩子們每天中午都在食堂吃飯,所以下課後便一窩蜂過去了。
嗯,比起上課,吃飯更有吸引力。
陳先生在學堂裏將學生們的書本仔細收拾好,這才走出學堂屋舍。
這時他發現有兩隻燕子在屋舍裏飛來飛去,於屋簷下築巢。
“誰家新燕啄春泥啊。”
見到這一幕,陳先生會心一笑,心中想起來這句詩,覺得著實貼切。
這一年來他的經曆可謂是夢幻。
那次經過來到石頭村幫他代課的年輕人提點後,他決定嚐試一下去參拜聖像。
他覺得自己沒有功名在身,都是自己瞎琢磨學問瞎看書,根本不可能被授予文位來著,但結果卻讓他吃驚。
不但被聖像賜予了文位、得以開辟文宮,而且還凝聚了浩然正氣!
這可是非賢德之人不能有的!
一萬個讀書人裏,能擁有浩然正氣的也沒有一個,可見有多嚒稀少。
於是他也上瞬間吸引了很多目光,甚至連盛京聖院的院長王林甫豆露麵了,然後親自邀請他加入聖院。
不過他猶豫了一下後還是拒絕了。
隻是請求聖院能在他出身的村子裏設立一處免費學堂,由他去擔任教書先生。
本以為這樣的無理要求會被拒絕,誰知道王林甫居然笑了笑同意了。
於是便有了現在的這一切。
而陳先生之所以會拒絕聖院邀請,除了他割舍不了這裏的一切,想幫助石頭村的孩子外,也有另外一個原因。
是因為那天來這裏的那個年輕人。
那個和三位聖像其中一座一模一樣的年輕人,那位儒教的教主!
“連教主那般人物都肯屈身教一群普通孩子,我不過是一個僥幸凝聚了浩然正氣的幸運兒,又怎能忘卻職責?”
“或許這裏才是我的歸宿吧。”
陳先生喃喃自語道,心中無限感慨。
比起功成名就,他更想埋首做一些別人不願做的實事,比如教書育人。
就在陳先生思緒萬千的時候,他忽然發現院子裏不知道何時多了個人。
當他看清對方模樣後頓時大吃一驚。
“李兄?不………教主?!”
陳先生無比吃驚地喊了出來。
因為出現在院子裏的這個年輕人,正是他一年前所見到的李青!
“陳先生,好久不見。”
李青笑著跟陳先生打招呼道。
後者連忙上前作揖,同時聽到李青的稱呼,不由得赫然道:“教主嚴重,學生哪裏當得起教主一聲先生之稱?”
“一年前未識得教主身份,讓您幫學生代課,實在是太過失禮,還請先生恕罪。”
聽到陳先生的話,李青不由得笑著道:“我也是讀書人,如何就教不得書了?“
“況且我隻是教了幾日而已,比起你一教十幾年,又算得了什麽。”
他對陳先生這樣的純粹讀書人是很欣賞的,天下都需要更多這樣的人。
讀書修煉儒道,成為頂尖的大儒、聖人對,注定是鳳毛麟角,那樣的人有更好沒有也影響不大。
可是要教化天下,就需要更多陳先生這樣的人,默默付出的人。
“教主過譽了,這是份內之事。”
陳先生有些感到激動。
畢竟李青這樣的身份誇讚別人,那分量可是非同尋常的。
李青看了看學堂,隨後道:“我今日隻是突然興起回來看看,不過見到了故人,還是很高興的。”
“再過些年,等學堂穩定下來,你可願拜入我門下?”
李青忽然提議道,他想收徒了。
換做任何一位讀書人要是聽到李青這樣的話,恐怕都會激動的無以複加。
陳先生也十分驚訝,但他也在猶豫,畢竟他割舍不了學堂的孩子。
當他鼓起勇氣想回答李青時,卻發現李青的身影已經消失了,隻餘下一陣淡淡的梅花香氣,與溫和聲音殘留。
“不用急著回答,慢慢思考。”
“若是有緣還會再見的。”
陳先生愣神許久,最後對李青剛剛所在的方位躬身一拜。
………
………
石頭村的免費學堂,隻是大周現在各地實行免費學堂的一個縮影。
免費學堂在各地推行的都很順利。
也有許許多多跟陳先生這樣的人願意為底層孩子普及教育。
李青這一年萊便一直在跟進免費學堂的推行,同時還時不時被元符帝邀請入宮,與他探討一些家國大事。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文人湧入大周,再大周參拜聖像,修煉儒道。
對於這些來自各國的讀書人,李青全都一視同仁,對他們授予文位。
畢竟儒道是天下人的儒道。
而並非是大周一國的儒道。
各國民間的呼聲都很高,希望他能前往其他國家傳播儒道。
李青倒不是不想去,隻是現在瑣事纏身,抽不開空,免費學堂的推行總不能半途而廢,他得保證徹底落實才行。
除此之外,他也預感到周國接下來幾年會有很重大的動蕩發生。
畢竟元符帝對世家的打壓太盛,世家肯定會劇烈反彈,但不知道以什麽方式。
所以這個節骨眼上他不能離開。
以免那些人對新政下手。
這個問題他也跟元符帝提過,但元符帝並不在意,似乎擁有十足的底氣。
對此李青也是沒辦法。
從石頭村離開、返回盛京後,李青一路回家,卻發現府前有馬車停放。
“來客人了?”
李青眉頭一挑,返回府內。
隨後他便見到府內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司天監監正,陸成洵!
這位道骨仙風的老人正在大堂裏麵坐著,但敖雪卻騎在他頭上揪他胡子玩。
陸成洵不但不生氣,反而笑嗬嗬的。
李青見到這一幕後上前去皺眉嗬斥道:“小雪!不得無禮!”
聽到李青的聲音,敖雪瞬間一個激靈,然後幹脆利落地跳了下來,乖巧地朝李青喊道:“師父~”
李青板著臉上前道:“撒嬌賣萌也沒用,忘了為師教你的禮儀了嗎?”
“雖然你年紀七百多歲,但是隻是龍族幼崽,要對人族的長者保持尊重。”
“手伸出來。”
敖雪一聽頓時哭喪著個臉,本想繼續求饒,但見到李青的臉色,便知道自己是躲不過去了,隻能乖乖伸出小手。
李青伸手,一陣清光湧動,浩然正氣勃發,儒教至寶戒尺浮現。
隨後他拿著戒尺,重重地在敖雪手心裏打了三下,隨後敖雪手心便紅了,大眼睛更是淚眼汪汪。
盡管她是龍族體魄,可戒尺也是儒教至寶,打她直接無視她的防禦。
每一下都是鑽心的疼。
打完後,李青才收起戒尺,平靜說道:“去後院麵壁思過。”
“哦……”
敖雪癟著嘴,擦了擦眼淚後就走了。
大堂裏就剩下了李青跟陸成洵。
陸成洵將剛剛李青教訓敖雪的那一幕都看在眼裏,等敖雪走後,才忍不住苦笑道:“堂堂一位龍族公主,被鎮妖王如此訓誡,不知龍族知道了會如何反應。”
敖雪麵對李青簡直不要太聽話了。
這簡直讓人驚掉下巴。
這可是龍族公主、業海龍王的女兒!李青卻直接當普通孩子來管教。
想打就打想罵就罵,關鍵是敖雪還乖乖聽話,實在是……匪夷所思。
“既然入了我的門成為我的學生,那麽我便有責任管教好,不然才是失責。”
李青平靜地回答道,抬頭看向陸成洵:“監正今日到訪,不知所謂何事?”
陸成洵的身份地位也很特殊。
活了上百年的金庭山老道。
便是天符帝對他也是很信任很尊重,但從來都隻是呆在司天監裏與世無爭。
朝堂上也不是沒人想要接近拉攏他,不過對方卻始終不與任何人接觸。
今天突然過來,肯定有要事。
陸成洵笑了笑說道:“其實也並非什麽大事,就是想請鎮妖王幫個忙。”
“關於奠定鎮國大陣的事情。”
陸成洵的話讓李青略感驚異。
鎮國大陣?這是什麽東西?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