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一開口便壓製了全場所有人。


    等到眾人都安靜下來後,李青才放開了壓製,而此時已經沒人再敢吵鬧了。


    “王爺,陛下現在情況如何?”


    魏搉上前想李青畢恭畢敬地行了一禮,隨後有些緊張地詢問道。


    元符帝現在的狀況才是最重要的。


    李青搖了搖頭,沉聲說道:“情況很不好,受傷極重,現在勉強續命。”


    “等陸監正來了以後再說吧,淮信王現在在何處?”


    元符帝重傷,需要有人穩固大局。


    他已經在家不問朝政幾年,還是由淮信王來負責此事更加合適。


    “王爺已經在路上了。”


    劉通補充道,這種大事他肯定第一時間派人去通知淮信王了。


    李青微微點頭,隨後又朝劉通詢問道:“今日到底是怎麽回事?為什麽龍角馬會突然發狂撞倒陛下?”


    元符帝那匹龍角馬他是知道的。


    跟隨元符帝多年征戰,像這種馬都有一定的靈性,按道理來說根本不可能會有發狂的情況出現。


    劉通搖頭說道:“奴婢不知,但那龍角馬現在已經被擊斃了,現在便是想查都無從下手。”


    龍角馬已經被護衛一掌拍成了碎末。


    怎麽去查?


    李青聞言眉頭皺得更深了,他總覺得這件事裏外都透著詭異。


    一位皇帝被養了多年的馬給撞成重傷垂死,這種事聽起來都很不正常。


    而這時候李青忽然注意到群臣之中有兩道熟悉的身影,不由得抬頭看去。


    那兩道身影正是宋玨和孟庭山。


    “宋大人和孟大人今日也在現場?”


    李青忽然開口問道,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他們兩人。


    他們不知道李青為何忽然發問。


    聽到李青的話,孟庭山滿麵痛心地說道:“老夫當時確在狩場,未能保護好陛下,我等臣子難逃罪責。”


    語氣裏充滿了懊悔和自責。


    宋玨也歎息著說道:“事發突然,這種事情誰都不願看見。”


    “當時太子殿下非要騎馬,孟大人當時覺得危險還出言勸誡,但沒能拗得過陛下,最終釀成了這種慘劇。”


    “怎麽,鎮妖王不會懷疑是我們兩個老頭子吧?”


    兩人臉上的表情都不似作假。


    而今天的事情也確實和他們沒關係,當時孟庭山確實出言勸過,是元符帝一意孤行,最終才有這樣的結果。


    “宋大人言重了,本王隻是隨口一問而已,不必緊張。”


    “不過事情畢竟蹊蹺,真相如何,後續自然會移交東廠和錦衣司聯合調查。”


    李青平靜說道,隨後收回目光。


    而就在他們說話之際,淮信王、陸乘洵兩人都趕來了。


    兩人直接便急匆匆地進了養心殿。


    很快淮信王便出來了,的臉色很是難看,陰沉得簡直能滴出水來,可見他現在心情極為糟糕。


    在場眾人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喘。


    李青雖然是鎮妖王而且身份地位威望都很高,但畢竟不怎麽參與朝政。


    可是淮信王就不同了,因為深受元符帝信任,而且勢力網非常強大。


    對於淮信王他們是真心畏懼。


    淮信王嚴厲的目光在在場的所有人身上掃過,但他誰都沒有理會。


    隻是在台階上站定,等待結果。


    事情的原因和經過他在路上的時候就已經得知了,但他現在沒心思問罪誰。


    他在意的是元符帝能否活下來!


    現在對朝堂的改革剛剛進行不過三年,若是元符帝出了什麽差錯的話,那就前功盡棄、一切都將成為泡影。


    再找到一位如同元符帝這樣有心胸、有氣魄、有誌向的接班人,難上加難。


    陸乘洵已經在裏麵救治元符帝,至於最終結果如何,誰也不知道。


    養心殿外麵的一片寂靜無聲。


    所有人的心思都各不相同,有緊張,有忐忑,有擔憂,也有疑慮。


    但所有人都在等待最終的結果。


    差不多過了一個時辰左右,陸乘洵方才從養心殿內走出,眾人紛紛看向他。


    “陸監正,陛下現在怎麽樣了?”


    淮信王第一個開口問道,眼中有著藏不住的擔憂之色。


    然而陸乘洵卻是搖了搖頭。


    淮信王的心頓時沉入穀底。


    但他依然不死心,繼續追問道:“陛下傷的當真那麽嚴重、無術可醫嗎?”


    陸乘洵隻好回答道:“陛下的心脈受重創,能夠活到現在已經是奇跡。”


    “若不是剛剛鎮妖王留了一股生機在陛下體內,陛下怕是根本撐不到現在。”


    “現在任何手段都是回天乏術。”


    淮信王心裏的最後一絲希望,被陸乘洵的回答給徹底擊碎。


    群臣當中也響起了一片哭聲。


    陸乘洵的心情也很沉重,他道出結果後,又說道:“淮信王、鎮妖王、司馬丞相、楊大學士、孔祭酒……陛下傳喚爾等進去。”


    一連說了十幾位大臣的名字後。


    陸成洵便搖頭離開了。


    淮信王收斂心情,率先走進養心殿,隨後李青以及被點到名字的群臣也跟上。


    養心殿裏麵,元符帝依然躺在床上,看起來臉色比之前更差了一些。


    塌陷下去的胸膛依然令人心驚。


    胸前骨骼盡碎、紮穿肺腑,損傷心脈,能活著當真是太過奇跡。


    “皇叔。”


    見到淮信王,元符帝勉強一笑。


    淮信王上去便想怒聲嗬斥,但見到元符帝的淒慘樣子,也隻能壓下怒氣。


    他實在是又悲又痛;悲的是元符帝如此年輕、還有那麽多抱負沒有實現,現在就要命喪黃泉。


    痛的是他與元符帝相處時間也不短了,兩人之間也有了不淺的叔侄之情。


    所以他心裏屬實不是滋味。


    “有什麽話,就盡快交代吧。”


    淮信王長長歎息一聲,他知道元符帝把他們都喊進來就是為了說臨終遺言了。


    元符帝沉默了片刻,隨後看向群臣,說道:“朕如今大限將至,馬上就要追隨先帝而去了。”


    “然而太子年幼,所以朝中大小事務,還要仰仗鎮妖王和諸公了。”


    元符帝的話一出讓群臣一愣。


    聽元符帝這話的意思,是要讓李青當顧命大臣?可是要知道李青已經許久不參與朝政了,為何突然提他?


    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元符帝便咳嗽著說道:“朕想請諸位愛卿做個見證。”


    “等朕殯天後,冊立太子武泰為我大周新君;由楊大學士、司馬丞相、鎮妖王為輔政大臣,共同輔佐太子。”


    “此外,咳咳……請鎮妖王為帝師,賜打王鞭,上打昏君、下打讒臣。”


    “望鎮妖王能夠不負朕望,肅清朝綱,教導太子成為賢君。”


    元符帝說著,一名太監走入大殿。


    他的手上端著托盤,而托盤裏麵則裝著一根四尺長的銅鞭,來到李青麵前。


    而群臣此時此刻也徹底震驚!


    他們本以為元符帝會讓淮信王攝政,但誰知道卻把權力交給了李青!


    如今太子還年幼,元符帝讓李青、楊郢、司馬眕共為輔政大臣,卻給了李青最大的權力!


    首先是成為教導太子的帝師,隨後又賜下打王鞭,這是什麽概念?


    這代表著隻要天子還沒有加冠成年,那麽李青就將是整個朝堂上權力最大的人,沒有之一!


    “陛下,臣恐怕難勝擔此大任。”


    李青聽完後皺緊了眉頭,因為元符帝交給他的不僅僅是一份天大的權力。


    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等於將整個周國的未來都交給了他!


    然而天符帝卻搖頭說道:“滿朝文武,除了鎮妖王,朕找不出更加合適的人選了,還請鎮妖王切莫推辭。”


    “鎮妖王不受此任,如大周何也?”


    元符帝是認準了讓李青負責。


    聽到這番話,李青便知道自己是無法拒絕了,所以隻能躬身領命。


    “臣定當竭力,不負陛下所托。”


    說罷在所有人的注視下,從托盤上雙手接過了那一根沉甸甸的打王鞭。


    同時也是接過天大的權力和責任。


    見到李青接受托付,元符帝這才徹底放心,而同時他的臉色又蒼白了數分。


    然後咳出了幾大口鮮血!


    “陛下!!”


    殿內眾人見此大驚,李青上前去握住元符帝的手,繼續往其體內輸送生機與浩然正氣,但效果卻是微乎其微。


    元符帝死死抓住李青的胳膊,用盡最後一絲力氣說道:“李、李先生,大周……拜托您了……”


    這也是他的最後一句遺言。


    隨後他眼中的光彩便黯淡了下去,但手依然用力抓著李青,不肯鬆開。


    “陛下——!!”


    群臣頓時哀嚎痛哭出聲,跪倒一片。


    淮信王望著坐在床榻旁邊的李青,又深深看了元符帝一眼,隨後轉身離開了。


    此時他的心已經如同死灰一般。


    再也難以泛起波瀾。


    幾十年的希望還有謀劃,如今隨著元符帝身死,盡數付諸東流。


    ……


    ……


    元符帝突然殯天的消息,迅速傳遍了朝野,聽到這個消息的人無不震驚。


    甚至感覺像是在做夢一樣。


    要知道元符帝現在才不過三十多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怎麽就如此突然地駕崩了?!


    所有人在得知這個消息後都覺得是謠言,但沒過多久朝廷便公開告示了。


    宣布舉國哀悼,並且宣布太子武泰將成為新的天子,在元符帝葬禮後,便舉行登基大典,成為新一任大周皇帝!


    而除此之外,鎮妖王李青受元符帝臨終托付,將入主朝堂,輔佐年幼天子。


    這一則則消息一個比一個驚人。


    迅速便炸開了。


    上一任的皇帝天符帝去世才三年多一點,結果新君元符帝便又去世。


    這好像是上天在跟大周開玩笑一樣。


    哪兒有皇帝換得如此之快的?


    不過對於元符帝駕崩,無數百姓都感到非常悲痛,比之天符帝駕崩時更甚。


    無他,隻因元符帝登基後進行的種種利國利民的改革,短短三年內就讓周國的國力翻倍,擺脫了戰爭帶來的影響。


    甚至國力比發生戰爭前要更加強盛!


    除此之外還推廣教育,打破了世家壟斷、讓寒門子弟有書可讀。


    雖說這其中有李青很大功勞,但元符帝的支持與推行也是功不可沒!


    所以在消息傳開後,很多百姓們都自發走上街頭,為元符帝披麻戴孝、哭聲震天,令聞者心酸落淚。


    “我大周好不容易有如此賢明之君,可現在年紀輕輕便殯天而去……”


    “上天真是不長眼!”


    “陛下駕崩,新君尚且年幼,我大周該如何在諸國環伺下保存啊?”


    “聽聞陛下駕崩前讓鎮妖王作為顧命大臣,有鎮妖王在,定然無事!”


    “也隻有鎮妖王這等大賢,方才值得陛下托付幼帝啊。”


    “三年前鎮妖王便能從離國和蠻族鐵蹄下保我大周,現在定然也能保我大周安然無恙!”


    “沒錯,更何況還有諸位大臣呢。”


    “希望新帝能如陛下這般英明。”


    ……


    百姓們都是議論紛紛。


    雖然對於元符帝的突然駕崩感到很惶恐,但猶豫有李青的存在,這份惶恐和不安被削減到了最低,甚至消失無蹤。


    沒辦法,李青的聲望實在太盛了。


    在大周無數百姓心裏,他已經是和聖賢沒什麽差別,德才皆是無與倫比。


    再加上他兩度拯救周國、推行教育,所以有他作為顧命大臣教導新君、輔佐朝政,百姓們才感到無比放心。


    畢竟除了李青以外誰還有能力勝任這個職責?也就是李青,換做其他任何一個人,恐怕百姓們都不會放心。


    至於朝堂裏則是快要炸開了鍋。


    因為誰都沒想到李青居然成為最後的贏家,被元符帝授予如此之高的權力。


    隻要有一根打王鞭在手,周國上下便無人能夠遏製李青,他的規矩就是規矩!


    更可怕的是現在新君武泰才十二歲。


    也就是說,未來八年時間,直到武泰加冠親政,都沒人能撼動李青的地位。


    甚至哪怕武泰親征攬權了,隻要李青還活著,那也得乖乖聽話!


    帝師、先帝托孤大臣、鎮妖王、儒教領袖……任何一個頭銜都太過耀眼。


    再加上上打昏君、下打讒臣的權力。


    無人能夠淩駕於李青之上。


    大周這下子,是真正要變天了。


    (昨天漏發的一章,抱歉)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禦史能處,有事他真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喝闊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喝闊落並收藏這個禦史能處,有事他真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