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遊學準備!七十二弟子?三千門徒?
這個禦史能處,有事他真噴 作者:愛喝闊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得知李青要離開,盛京上下的百姓還有士子文人們紛紛自發過來挽留。
大周能有如今的盛世,要說其中有一半都是李青的功勞,這是絲毫不為過的,
李青造就了大周儒道昌盛的局麵!
更打破世家壟斷,普及教育,讓天下百姓有書可讀,這是興盛的根本原因。
即便李青作出了廢立皇帝的大不敬之舉,可他已經用事實證明了他毫無私心,是為了大周江山考慮,才如此行事。
麵對謾罵時,李青也從始至終都沒有反駁過絲毫;隻是在做完了所有的事情後,選擇辭官離開。
而直到此時所有人才如夢方醒。
如果大周失去了李青,那周國便等同於失去了一根支柱般的存在!
再也難有有如他一般敢於直諫皇帝的人;再也難有敢於為不公憤然發聲的人;再也難有敢於為了全國百姓,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行廢立的人!
“懇請鎮妖王留在大周!”
不知是誰先帶的頭,更咽著朝李青喊道,然後便直接跪了下去。
於是無數百姓還有士子們紛紛朝李青躬身叩拜,齊齊喊道:“懇請鎮妖王留下——!”
聲音中充滿了無盡的不舍和誠懇。
更有人忍不住哭出了聲。
李府大門前,除了李青以外再無一人站立,全都是跪倒一片的士子與百姓。
望著眼前這樣的一幕,便是李青也不由得為之動容,心情十分複雜。
在踏上儒道這條路的一開始,他的目標是那三不朽,也一直朝這個目標進發。
可隨著經曆了這麽多事情以後,他發現自己早已不是單純為了三不朽而努力了,而是真正憑依本心行事。
他所做的一切並不求什麽回報,即便不被理解,被謾罵,他也平靜如常。
可現在見到眼前這麽多跪倒的百姓和士子後,他忽然覺得,自己做的那一切事情都是有意義的,原來並不是無人記得。
“你們都起來吧。”
李青長歎一聲,然後看向眾人,神色溫和地開口說道。
聽到李青的話以後,有一名士子激動抬頭問道:“王爺您這是答應留下了?”
然而李青卻搖了搖頭,隨後回答道:“如今大周儒道已經興盛,新帝繼位,大周上下也可安穩。”
“本王離開大周遊曆諸國,是想要去其他國家傳道,讓天下更多百姓、更多讀書人都能修煉儒道。”
“儒教並非是大周的一國之教,而是天下人的,本王身為儒教教主,去諸國傳道是本王的責任,更是必行之事。”
“諸位的好意本王心領,但本王去意已決,就不必再挽留了,還請回去吧。”
李青說完對著眾人深深一禮。
眾多百姓和士子聽到李青的話後,紛紛繼續開口挽留,然而李青卻不再多言,轉身返回了府內,並且關上大門。
很多百姓見此心中雖然很是遺憾,但也隻能選擇散去了。
而有一部分士子讀書人依然執拗地跪在李府門口,直到天黑也不願離去。
但李青始終沒有再出麵。
他並非是鐵石心腸,而是因為他要做的事情,留在周國的話是完不成的。
傳播儒道關係到人族未來將要麵臨的大劫,他不得不提前為此做準備。
等到天徹底黑了後,那些跪在李青府門前的士子們也終於選擇放棄,各自黯然離去了。
李青從管家口中得知後,也放心下來,然後才返回自己的書院。
武泰今天在敖雪的監督下將整個院子還有府內的各大院子都給打掃了一遍。
對於從小嬌生慣養的武泰來說,這無疑是在折磨他,剛開始不久就擺爛耍賴不打掃了,隨後敖雪便錘了他一頓。
於是武泰隻好鼻青臉腫地一邊哭一邊繼續打掃,然後連晚飯都沒吃,就累得直接回廂房睡著了。
李青去廂房裏看了一眼,見到武泰躺在床上睡覺,臉上還有未幹的淚痕,心中也是忍不住一歎。
武泰的性格是由於自幼受到寵溺過甚才導致的,當個普通富家公子、皇子世子就罷了,倒也沒什麽問題。
但錯就錯在他繼承了皇位。
這個大位,擁有無上權力的同時也必須要承擔巨大的責任,草包和庸碌之人,是坐不穩這個位置的,所以才要廢了他。
李青走到床邊,先用浩然正氣幫武泰梳理了一下身體上的傷勢,隨後幫他脫下鞋,又蓋好被子,這才離開廂房。
而就在他剛剛離開不久,本來睡著的武泰卻忽然睜眼,眼神有些複雜。
其實從李青剛剛進來的時候他就醒了,不過他一直沒有出聲,就是想看看李青要對他做些什麽。
但他沒想到李青隻是幫他蓋好被子,然後還治療了一下身上的傷勢。
“哼,假惺惺!”
武泰小聲嘀咕了一句,然後收回目光,裹緊被子繼續睡覺。
隻是這一次,他不再那麽不安了。
……
……
到了第二天早上,李府上再次來了一批客人,隻不過這回是李青認識的。
正是孔祥德、王琰、王薪和司馬博彥
“你們幾個怎麽來了?”
見到他們以後李青稍感詫異,隨後挑眉問道:“你們不會也是來規勸本王留在盛京的吧?若是這樣的話那大可不必。”
孔祥德聞言笑道:“自然不是,李兄你要周遊列國,去興盛儒道,這可比留在大周有意義多了,我等怎會反對。”
“我等是想請李兄你帶上我們一同前去的。”
孔祥德的話讓李青沒想到。
帶上他們一起去周遊列國?
“先生,我等已經辭了禦史台的官職了,隨時可以出發!”
王薪神采奕奕地說道,很是興奮。
當官雖然好,但當久了也會感到乏味,可是周遊列國就不一樣了。
那可是傳道天下!而且能見到天下各地的風景,這不比呆在盛京有意思?
不過更主要的是,他還想跟著李青學習怎麽罵人,想提高自己的罵人水平。
李青聽到四人都辭了官,想跟自己去周遊諸國,下意識地便想拒絕。
不過這時他忽然又有些猶豫。
傳道天下任重而道遠,如果隻是他一人的話未免力有不逮;若是多帶上一些人前去遊學,未免不是一件好事。
想到這裏李青於是開口說道:“你們想同去的話倒無不可。”
“不過既然要一同去遊學,不妨多跟一些人,到時候也好廣為傳播儒學。”
“你們便去篩選一批人一起去吧,這件事交給你們來辦。”
在他原來的那個世界,孔子遊曆諸國,號稱帶了三千門徒和七十二弟子。
但實際上這個數字是虛數,要知道這麽多人已經不亞於一支軍隊了,任何國家都不會允許這麽多人進入自己的國境的。
所謂三千門徒跟隨,實際上一直跟著的可能連三百都沒有,都是來來走走。
不過帶上門徒也確實有必要。
如果去了另外一個國家,也好在當地留下一些學生繼續傳播儒道思想。
“學生明白。”
王琰直接點頭應下。
這時候司馬博彥詢問道:“夫子,我們此番要先去哪個國家?”
“離國。”
李青毫不猶豫地回答道,但這個回答卻令孔祥德等人全部都愣住了。
去離國?
孔祥德嘴角微微抽搐,無奈道:“李兄,你瘋了不成?現在三年之約早已經過去了,離國已經不再受限製。”
“三年前出使離國,你一通叱罵削掉離國七成國運,離陽大帝恨你入骨。”
“你現在又去離國那不是送命麽?”
當初離陽大帝是因為受到誓約的限製,才無奈放李青離開。
而現在李青要是再去離國的話。
那無疑是羊入虎口等死!
李青淡淡一笑,隨後平靜說道:“離國也是人族國度,我要傳道諸國,豈能將離國單獨隔離在外?”
他從沒想過不去離國傳道。
即便去離國可能遭受一些危險,但若是逃避,那他的念頭就不會通達。
“受教了。”
孔祥德聽完後肅然起敬,歎聲道。
隨後李青又與他們聊了片刻,孔祥德等人便告辭了,去挑選跟隨遊學的人選。
李青隨後去看了一下武泰。
經過昨晚他幫忙療傷,武泰身上的傷勢都已經好的差不多了,但現在正挨罵。
“誰讓你把那些花瓣丟了?!”
“你是不是傻了!”
敖雪一張小臉氣得通紅,明明武泰比她高一個頭,但她的氣勢卻更高。
武泰滿臉不忿,想要反駁但又怕挨打,隻能憤憤不平地低聲說道:“不就是一些花瓣嗎?丟了不就丟了……”
“隻是一些花瓣?你知不知道這些梅花樹的花瓣可以釀酒泡茶,一兩千金!”
敖雪真想跳起來給武泰一小拳頭。
她覺得老師收的這個小師弟真是太笨了,而且還這麽不聽話。
這時候她見到李青過來了,於是跑過去氣呼呼地告狀道:“老師,小師弟太笨了,把那些花瓣都給丟了!”
說著還拽著李青衣袖,瞪向武泰。
“明明是你沒有告訴朕!而且,朕才不是他學生,更不是你小師弟!”
武泰強嘴反駁道,很是不服氣。
聽到這話敖雪頓時想上去錘他,而李青笑著將她攔下,隨後看向武泰說道:“從明日起你去後廚,學一學怎麽燒火做飯,以後用得到。”
一聽這話武泰頓時就炸毛了。
“喂!李青你真把朕當仆從了?朕即便不是皇帝了也是藩王!”
武泰憤懣非常,李青又是讓他掃地,又是讓他學燒火做飯什麽的,這根本就是把他當仆從使喚,這算什麽教導?
果然,昨晚的那些都是裝出來的!
“說了你照做便是,我這府上不留閑人,你若不想做,大可離去。”
李青隻是平靜地說道,隨後便抬腳朝書房走去,在經過武泰身邊時淡淡開口:“如果你不想丟了小命的話,以後在外人麵前最好不要稱朕。”
“大周的皇帝隻有一個,但不是你”
說完他便走進了書房,關上了門。
武泰一個人站在院子裏麵,抿緊了唇,眼圈微微泛紅,死死攥緊了拳頭。
許久後,他方才倔強地抬手擦了擦淚水,然後默默離開了院子。
朝著後廚方向走去。
李青在書房整理遊學要用的書籍,他抬頭看了一眼武泰的背影,又收回目光。
路還很長,但開端還算不錯。
……
……
孔祥德等人得了李青的吩咐以後,便開始在盛京城內宣傳了起來。
內容也很簡單,就是招募跟隨遊學的人選,年齡限二十歲以上,要求修為達到舉人的級別,有浩然正氣者優先。
這個消息一傳出後,頓時讓整個盛京的文人圈子都沸騰了。
李青要離開周國遊學諸國,而現在居然有機會能跟隨他一同前去遊學!
這是天大的機遇和機會!
於是一時間幾乎所有達到標準的文人都齊聚聖院,參與報名。
孔祥德他們雖然預料到了報名的人很多,但也沒想到居然這麽多,趕來報名的足足有上千人,而且還在增加中。
即便李青的想法隻是選兩百人左右、
但想從這麽多人裏篩選出兩百人,也屬實不容易,讓他們有無從下手的感覺。
最後隻能先挑選出少數十幾個擁有浩然正氣的,剩下的人再看品行之類的。
總而言之沒有個半個月時間弄不完。
李青對出發遊學的事情不是特別著急,這事也沒必要急於一時。
畢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做好一切準備後再出發也不遲。
而就在他緊鑼密鼓地籌備遊學的事情時,這個消息也開始傳到各國去了。
李青將要遊學諸國傳道,這個消息一經傳出,頓時再各國都引起了巨大關注。
儒教是繼道教、佛教兩教之後的第三大教,最主要的是潛力非常廣闊,能夠對國家有巨大裨益。
最主要的是儒道修士還能隨軍作戰,這是遠超其他兩教修士的優點,能夠起到顛覆戰局的意義。
所以各國無不希望李青能夠去他們的國家傳教,隻可惜李青一直在周國。
如今忽然傳出李青要遊曆諸國的消息,各國朝野都是沸騰一片!
李青,終於要去其他國家了!
7017k
大周能有如今的盛世,要說其中有一半都是李青的功勞,這是絲毫不為過的,
李青造就了大周儒道昌盛的局麵!
更打破世家壟斷,普及教育,讓天下百姓有書可讀,這是興盛的根本原因。
即便李青作出了廢立皇帝的大不敬之舉,可他已經用事實證明了他毫無私心,是為了大周江山考慮,才如此行事。
麵對謾罵時,李青也從始至終都沒有反駁過絲毫;隻是在做完了所有的事情後,選擇辭官離開。
而直到此時所有人才如夢方醒。
如果大周失去了李青,那周國便等同於失去了一根支柱般的存在!
再也難有有如他一般敢於直諫皇帝的人;再也難有敢於為不公憤然發聲的人;再也難有敢於為了全國百姓,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行廢立的人!
“懇請鎮妖王留在大周!”
不知是誰先帶的頭,更咽著朝李青喊道,然後便直接跪了下去。
於是無數百姓還有士子們紛紛朝李青躬身叩拜,齊齊喊道:“懇請鎮妖王留下——!”
聲音中充滿了無盡的不舍和誠懇。
更有人忍不住哭出了聲。
李府大門前,除了李青以外再無一人站立,全都是跪倒一片的士子與百姓。
望著眼前這樣的一幕,便是李青也不由得為之動容,心情十分複雜。
在踏上儒道這條路的一開始,他的目標是那三不朽,也一直朝這個目標進發。
可隨著經曆了這麽多事情以後,他發現自己早已不是單純為了三不朽而努力了,而是真正憑依本心行事。
他所做的一切並不求什麽回報,即便不被理解,被謾罵,他也平靜如常。
可現在見到眼前這麽多跪倒的百姓和士子後,他忽然覺得,自己做的那一切事情都是有意義的,原來並不是無人記得。
“你們都起來吧。”
李青長歎一聲,然後看向眾人,神色溫和地開口說道。
聽到李青的話以後,有一名士子激動抬頭問道:“王爺您這是答應留下了?”
然而李青卻搖了搖頭,隨後回答道:“如今大周儒道已經興盛,新帝繼位,大周上下也可安穩。”
“本王離開大周遊曆諸國,是想要去其他國家傳道,讓天下更多百姓、更多讀書人都能修煉儒道。”
“儒教並非是大周的一國之教,而是天下人的,本王身為儒教教主,去諸國傳道是本王的責任,更是必行之事。”
“諸位的好意本王心領,但本王去意已決,就不必再挽留了,還請回去吧。”
李青說完對著眾人深深一禮。
眾多百姓和士子聽到李青的話後,紛紛繼續開口挽留,然而李青卻不再多言,轉身返回了府內,並且關上大門。
很多百姓見此心中雖然很是遺憾,但也隻能選擇散去了。
而有一部分士子讀書人依然執拗地跪在李府門口,直到天黑也不願離去。
但李青始終沒有再出麵。
他並非是鐵石心腸,而是因為他要做的事情,留在周國的話是完不成的。
傳播儒道關係到人族未來將要麵臨的大劫,他不得不提前為此做準備。
等到天徹底黑了後,那些跪在李青府門前的士子們也終於選擇放棄,各自黯然離去了。
李青從管家口中得知後,也放心下來,然後才返回自己的書院。
武泰今天在敖雪的監督下將整個院子還有府內的各大院子都給打掃了一遍。
對於從小嬌生慣養的武泰來說,這無疑是在折磨他,剛開始不久就擺爛耍賴不打掃了,隨後敖雪便錘了他一頓。
於是武泰隻好鼻青臉腫地一邊哭一邊繼續打掃,然後連晚飯都沒吃,就累得直接回廂房睡著了。
李青去廂房裏看了一眼,見到武泰躺在床上睡覺,臉上還有未幹的淚痕,心中也是忍不住一歎。
武泰的性格是由於自幼受到寵溺過甚才導致的,當個普通富家公子、皇子世子就罷了,倒也沒什麽問題。
但錯就錯在他繼承了皇位。
這個大位,擁有無上權力的同時也必須要承擔巨大的責任,草包和庸碌之人,是坐不穩這個位置的,所以才要廢了他。
李青走到床邊,先用浩然正氣幫武泰梳理了一下身體上的傷勢,隨後幫他脫下鞋,又蓋好被子,這才離開廂房。
而就在他剛剛離開不久,本來睡著的武泰卻忽然睜眼,眼神有些複雜。
其實從李青剛剛進來的時候他就醒了,不過他一直沒有出聲,就是想看看李青要對他做些什麽。
但他沒想到李青隻是幫他蓋好被子,然後還治療了一下身上的傷勢。
“哼,假惺惺!”
武泰小聲嘀咕了一句,然後收回目光,裹緊被子繼續睡覺。
隻是這一次,他不再那麽不安了。
……
……
到了第二天早上,李府上再次來了一批客人,隻不過這回是李青認識的。
正是孔祥德、王琰、王薪和司馬博彥
“你們幾個怎麽來了?”
見到他們以後李青稍感詫異,隨後挑眉問道:“你們不會也是來規勸本王留在盛京的吧?若是這樣的話那大可不必。”
孔祥德聞言笑道:“自然不是,李兄你要周遊列國,去興盛儒道,這可比留在大周有意義多了,我等怎會反對。”
“我等是想請李兄你帶上我們一同前去的。”
孔祥德的話讓李青沒想到。
帶上他們一起去周遊列國?
“先生,我等已經辭了禦史台的官職了,隨時可以出發!”
王薪神采奕奕地說道,很是興奮。
當官雖然好,但當久了也會感到乏味,可是周遊列國就不一樣了。
那可是傳道天下!而且能見到天下各地的風景,這不比呆在盛京有意思?
不過更主要的是,他還想跟著李青學習怎麽罵人,想提高自己的罵人水平。
李青聽到四人都辭了官,想跟自己去周遊諸國,下意識地便想拒絕。
不過這時他忽然又有些猶豫。
傳道天下任重而道遠,如果隻是他一人的話未免力有不逮;若是多帶上一些人前去遊學,未免不是一件好事。
想到這裏李青於是開口說道:“你們想同去的話倒無不可。”
“不過既然要一同去遊學,不妨多跟一些人,到時候也好廣為傳播儒學。”
“你們便去篩選一批人一起去吧,這件事交給你們來辦。”
在他原來的那個世界,孔子遊曆諸國,號稱帶了三千門徒和七十二弟子。
但實際上這個數字是虛數,要知道這麽多人已經不亞於一支軍隊了,任何國家都不會允許這麽多人進入自己的國境的。
所謂三千門徒跟隨,實際上一直跟著的可能連三百都沒有,都是來來走走。
不過帶上門徒也確實有必要。
如果去了另外一個國家,也好在當地留下一些學生繼續傳播儒道思想。
“學生明白。”
王琰直接點頭應下。
這時候司馬博彥詢問道:“夫子,我們此番要先去哪個國家?”
“離國。”
李青毫不猶豫地回答道,但這個回答卻令孔祥德等人全部都愣住了。
去離國?
孔祥德嘴角微微抽搐,無奈道:“李兄,你瘋了不成?現在三年之約早已經過去了,離國已經不再受限製。”
“三年前出使離國,你一通叱罵削掉離國七成國運,離陽大帝恨你入骨。”
“你現在又去離國那不是送命麽?”
當初離陽大帝是因為受到誓約的限製,才無奈放李青離開。
而現在李青要是再去離國的話。
那無疑是羊入虎口等死!
李青淡淡一笑,隨後平靜說道:“離國也是人族國度,我要傳道諸國,豈能將離國單獨隔離在外?”
他從沒想過不去離國傳道。
即便去離國可能遭受一些危險,但若是逃避,那他的念頭就不會通達。
“受教了。”
孔祥德聽完後肅然起敬,歎聲道。
隨後李青又與他們聊了片刻,孔祥德等人便告辭了,去挑選跟隨遊學的人選。
李青隨後去看了一下武泰。
經過昨晚他幫忙療傷,武泰身上的傷勢都已經好的差不多了,但現在正挨罵。
“誰讓你把那些花瓣丟了?!”
“你是不是傻了!”
敖雪一張小臉氣得通紅,明明武泰比她高一個頭,但她的氣勢卻更高。
武泰滿臉不忿,想要反駁但又怕挨打,隻能憤憤不平地低聲說道:“不就是一些花瓣嗎?丟了不就丟了……”
“隻是一些花瓣?你知不知道這些梅花樹的花瓣可以釀酒泡茶,一兩千金!”
敖雪真想跳起來給武泰一小拳頭。
她覺得老師收的這個小師弟真是太笨了,而且還這麽不聽話。
這時候她見到李青過來了,於是跑過去氣呼呼地告狀道:“老師,小師弟太笨了,把那些花瓣都給丟了!”
說著還拽著李青衣袖,瞪向武泰。
“明明是你沒有告訴朕!而且,朕才不是他學生,更不是你小師弟!”
武泰強嘴反駁道,很是不服氣。
聽到這話敖雪頓時想上去錘他,而李青笑著將她攔下,隨後看向武泰說道:“從明日起你去後廚,學一學怎麽燒火做飯,以後用得到。”
一聽這話武泰頓時就炸毛了。
“喂!李青你真把朕當仆從了?朕即便不是皇帝了也是藩王!”
武泰憤懣非常,李青又是讓他掃地,又是讓他學燒火做飯什麽的,這根本就是把他當仆從使喚,這算什麽教導?
果然,昨晚的那些都是裝出來的!
“說了你照做便是,我這府上不留閑人,你若不想做,大可離去。”
李青隻是平靜地說道,隨後便抬腳朝書房走去,在經過武泰身邊時淡淡開口:“如果你不想丟了小命的話,以後在外人麵前最好不要稱朕。”
“大周的皇帝隻有一個,但不是你”
說完他便走進了書房,關上了門。
武泰一個人站在院子裏麵,抿緊了唇,眼圈微微泛紅,死死攥緊了拳頭。
許久後,他方才倔強地抬手擦了擦淚水,然後默默離開了院子。
朝著後廚方向走去。
李青在書房整理遊學要用的書籍,他抬頭看了一眼武泰的背影,又收回目光。
路還很長,但開端還算不錯。
……
……
孔祥德等人得了李青的吩咐以後,便開始在盛京城內宣傳了起來。
內容也很簡單,就是招募跟隨遊學的人選,年齡限二十歲以上,要求修為達到舉人的級別,有浩然正氣者優先。
這個消息一傳出後,頓時讓整個盛京的文人圈子都沸騰了。
李青要離開周國遊學諸國,而現在居然有機會能跟隨他一同前去遊學!
這是天大的機遇和機會!
於是一時間幾乎所有達到標準的文人都齊聚聖院,參與報名。
孔祥德他們雖然預料到了報名的人很多,但也沒想到居然這麽多,趕來報名的足足有上千人,而且還在增加中。
即便李青的想法隻是選兩百人左右、
但想從這麽多人裏篩選出兩百人,也屬實不容易,讓他們有無從下手的感覺。
最後隻能先挑選出少數十幾個擁有浩然正氣的,剩下的人再看品行之類的。
總而言之沒有個半個月時間弄不完。
李青對出發遊學的事情不是特別著急,這事也沒必要急於一時。
畢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做好一切準備後再出發也不遲。
而就在他緊鑼密鼓地籌備遊學的事情時,這個消息也開始傳到各國去了。
李青將要遊學諸國傳道,這個消息一經傳出,頓時再各國都引起了巨大關注。
儒教是繼道教、佛教兩教之後的第三大教,最主要的是潛力非常廣闊,能夠對國家有巨大裨益。
最主要的是儒道修士還能隨軍作戰,這是遠超其他兩教修士的優點,能夠起到顛覆戰局的意義。
所以各國無不希望李青能夠去他們的國家傳教,隻可惜李青一直在周國。
如今忽然傳出李青要遊曆諸國的消息,各國朝野都是沸騰一片!
李青,終於要去其他國家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