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真和小龍太子仔細打量這個地方,山村城郭阡陌縱橫,完全是另一處仙境。
炊煙嫋嫋,雞犬聲相聞,遠遠近近橫著幾個村莊,原野平疇,點點忙碌的人,在一處繁忙的耕作當中,居然點綴著桃花杏花。讓吳真恍然,這難道是真的?還是自己想象當中,或是南柯一夢。
再看小龍太子,兩個人確認了下眼神,這一切都是真的。
難得世間竟有如此幹淨的地方。
白胡子大爺道,吃驚了,不必吃驚,我們這屬於化外,製造這一切的全靠孩子口中的四項叔叔。
吳真道,大爺,你們隻在這裏生活,可曾出去過?
出去,為什麽出去?我們這裏自給自足,上沒有神仙皇帝,下沒有貪官汙吏,大家人人平等,在這裏有田種,有工作,有書讀,人人不都像神仙一樣?
那你們生病麽?小龍太子道。
吳真道,想必是四項叔叔來給大家診脈看病。
白胡子大爺連連點頭。
三個人沿著鄉村小徑慢慢走去,路上遇見的孩子,大人,全都對吳真和小龍太子報以微笑,卻沒有圍觀。
吳真道,大爺,我看你們的衣服,不似現代,好像是很古老的樣式?
老爺子點頭,又搖頭,道,我也不知道,我們來這裏多長時間了。據四項真人所說,我們秦朝時期就已經來到這裏。
哦!小龍太子驚歎。
那您知道現在是什麽時代麽?吳真忙問。
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我們生活在此間,一無所求於外麵。
一路行走,卻來到一座樹林,三人穿過樹林,卻是一個陡坡,白胡子大爺向前一指,道,你可曾看見那幾株梅花,梅花下的小院落,就是四項真人的住處了。
果然,小院子前,一帶溪水,潺潺流淌,水則清澈見底,遊魚來去,或大或小,人來不驚。
未等走到小院落,卻聽到洞簫嗚咽,吳真哪裏懂得樂理,隻是聽過五石散人的古琴,此刻聽到洞簫嗚咽不由得放慢了腳步,小龍太子也側身傾聽。
白胡子大爺正要叩打柴扉,吳真連忙攔住。
隔著柴扉,但見幾枝紅杏伸出了牆頭,開得正盛,花下一個風神瀟灑的老人。
一曲聽完,吳真如癡如醉,白胡子老人,卻啪啪啪打門。
未等老人應答,就已經帶著吳真和小龍太子走進了院子。想是很熟。
風吹過,花瓣散落,或紅或白,飄灑在老人的頭發。
老人道,我們這裏幾千年沒來過客人了。你們是。
吳真。
我是他表弟,小龍太子。
幸會。
白胡子大爺對著那老人道,徐先生,今天和往常不同。
老人還要再說,那位徐先生卻道,我都知道了。
然後向吳真和小龍太子介紹道,我是徐福,他們都叫我四項真人。
白胡子大爺轉身告辭。
徐福帶吳真和小龍太子進屋。
吳真暗想,這個徐福是不是秦始皇時候的徐福,始皇帝讓徐福帶著500童男500童女去尋找海外仙人,尋覓不死藥。
心裏想,臉上卻帶了出來。
我就是徐福,始皇帝時候的徐福。
啊!
那你到底找到仙人沒有?小龍太子問出此話,立刻覺得自己腦袋短路了。
肯定是找到了仙人,而且得了真傳,否則,這鯨魚肚子內的桃花源作何解釋。
進屋,卻見正麵掛著一副孔子像,像前擺的卻是一柄寶劍。
分賓主落座,吳真問道,徐先生,我們初來此地,覺得甚是奇怪,這裏哪裏來的土地?
天上有一件寶貝,名叫息壤。有一小塊息壤,就可以變成無窮多的土地,這裏的土地,來自息壤。
那樹林種子河流呢?小龍太子道。
自然有造物主的安排,卻不必向外人盡說。
吳真見四項真人不想多說,於是問道,我見先生在這裏掛著孔子像,先生既然修仙,為何掛著孔子像,而不是老子像?
隻因為我身上有一件儒家的本事,單等有緣人來學習。
小龍太子暗道,子不語怪力亂神,那些酸腐的儒生,打破腦袋也不會想到鯨魚肚子中的桃花源,更沒有本事來到這裏。
吳真道,我們此次能有幸見到徐先生,看來都是上天安排。
於是吳真將世間四大妖王即將舉辦妖鼎大會,奪取九尾狐君九鼎的事情,一一講出。
天下即將大亂,必須有人站出來,消弭此事。
又將自己向魁星學習春秋兩儀劍的事情和盤托出。
徐福道,天下即將大亂,大亂之後大治,從來是人間循環之事。至於我所掌握的春秋四項劍,正要尋找傳人。
吳真見徐福並不拒絕自己,心中狂喜。若果此番自己能夠學到四項劍法,那春秋六藝劍就全部掌握,對付麒麟大帝就更有勝算。
當下吳真站起,磕頭,徐福伸手相攙,道,不必拜我。
吳真領會,當下對孔子像磕下頭去。
徐福道,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春秋六藝劍,正是匡扶正義之劍,不能用在任何邪惡的地方。
吳真點頭。
傳授四維劍,果然和魁星傳授兩儀劍法一樣,必須在心田傳劍。
徐福道,一心即能包容宇宙,心田即能耕耘世界上最繁複的劍法,繁複到極致,一切是一。六劍就是一劍。
吳真吐出劍丸,擎劍在手,六劍使出,快如一劍。白色的劍氣,在虛空中辟出風雷之聲。
拋劍在空,身子急速跟上,禦劍飛行,身劍合一,在心田縱橫來去,快成一道光。
徐福道,吳真,你的劍術,已然全部掌握,但願你秉承夫子之心,取義成仁,不得濫殺無辜。
吳真從心田回過神來,在度拜過孔子,拜謝徐福。
徐福道,你也不必謝我,你能學習春秋六藝劍,完全是機緣巧合。我隻不過是天賜良機的一環。
吳真道,先生,你傳藝於我,就是我的先生。從此吳真掌中之劍,隻能行善驅魔。
徐福點頭。
你們走吧。
先生。吳真還要再說。
你的朋友在外麵等你,晚去可能有更大的危機。
啊?小龍太子心道,你怎麽什麽都知道?不會吧。
徐福不再理會吳真和小龍太子。
二人告辭,一路返回。
回望鄉村,吳真不舍。
走吧,表哥。
二人走出鯨魚之口,踏著水,仍回山口,回望,鯨魚不見。
炊煙嫋嫋,雞犬聲相聞,遠遠近近橫著幾個村莊,原野平疇,點點忙碌的人,在一處繁忙的耕作當中,居然點綴著桃花杏花。讓吳真恍然,這難道是真的?還是自己想象當中,或是南柯一夢。
再看小龍太子,兩個人確認了下眼神,這一切都是真的。
難得世間竟有如此幹淨的地方。
白胡子大爺道,吃驚了,不必吃驚,我們這屬於化外,製造這一切的全靠孩子口中的四項叔叔。
吳真道,大爺,你們隻在這裏生活,可曾出去過?
出去,為什麽出去?我們這裏自給自足,上沒有神仙皇帝,下沒有貪官汙吏,大家人人平等,在這裏有田種,有工作,有書讀,人人不都像神仙一樣?
那你們生病麽?小龍太子道。
吳真道,想必是四項叔叔來給大家診脈看病。
白胡子大爺連連點頭。
三個人沿著鄉村小徑慢慢走去,路上遇見的孩子,大人,全都對吳真和小龍太子報以微笑,卻沒有圍觀。
吳真道,大爺,我看你們的衣服,不似現代,好像是很古老的樣式?
老爺子點頭,又搖頭,道,我也不知道,我們來這裏多長時間了。據四項真人所說,我們秦朝時期就已經來到這裏。
哦!小龍太子驚歎。
那您知道現在是什麽時代麽?吳真忙問。
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我們生活在此間,一無所求於外麵。
一路行走,卻來到一座樹林,三人穿過樹林,卻是一個陡坡,白胡子大爺向前一指,道,你可曾看見那幾株梅花,梅花下的小院落,就是四項真人的住處了。
果然,小院子前,一帶溪水,潺潺流淌,水則清澈見底,遊魚來去,或大或小,人來不驚。
未等走到小院落,卻聽到洞簫嗚咽,吳真哪裏懂得樂理,隻是聽過五石散人的古琴,此刻聽到洞簫嗚咽不由得放慢了腳步,小龍太子也側身傾聽。
白胡子大爺正要叩打柴扉,吳真連忙攔住。
隔著柴扉,但見幾枝紅杏伸出了牆頭,開得正盛,花下一個風神瀟灑的老人。
一曲聽完,吳真如癡如醉,白胡子老人,卻啪啪啪打門。
未等老人應答,就已經帶著吳真和小龍太子走進了院子。想是很熟。
風吹過,花瓣散落,或紅或白,飄灑在老人的頭發。
老人道,我們這裏幾千年沒來過客人了。你們是。
吳真。
我是他表弟,小龍太子。
幸會。
白胡子大爺對著那老人道,徐先生,今天和往常不同。
老人還要再說,那位徐先生卻道,我都知道了。
然後向吳真和小龍太子介紹道,我是徐福,他們都叫我四項真人。
白胡子大爺轉身告辭。
徐福帶吳真和小龍太子進屋。
吳真暗想,這個徐福是不是秦始皇時候的徐福,始皇帝讓徐福帶著500童男500童女去尋找海外仙人,尋覓不死藥。
心裏想,臉上卻帶了出來。
我就是徐福,始皇帝時候的徐福。
啊!
那你到底找到仙人沒有?小龍太子問出此話,立刻覺得自己腦袋短路了。
肯定是找到了仙人,而且得了真傳,否則,這鯨魚肚子內的桃花源作何解釋。
進屋,卻見正麵掛著一副孔子像,像前擺的卻是一柄寶劍。
分賓主落座,吳真問道,徐先生,我們初來此地,覺得甚是奇怪,這裏哪裏來的土地?
天上有一件寶貝,名叫息壤。有一小塊息壤,就可以變成無窮多的土地,這裏的土地,來自息壤。
那樹林種子河流呢?小龍太子道。
自然有造物主的安排,卻不必向外人盡說。
吳真見四項真人不想多說,於是問道,我見先生在這裏掛著孔子像,先生既然修仙,為何掛著孔子像,而不是老子像?
隻因為我身上有一件儒家的本事,單等有緣人來學習。
小龍太子暗道,子不語怪力亂神,那些酸腐的儒生,打破腦袋也不會想到鯨魚肚子中的桃花源,更沒有本事來到這裏。
吳真道,我們此次能有幸見到徐先生,看來都是上天安排。
於是吳真將世間四大妖王即將舉辦妖鼎大會,奪取九尾狐君九鼎的事情,一一講出。
天下即將大亂,必須有人站出來,消弭此事。
又將自己向魁星學習春秋兩儀劍的事情和盤托出。
徐福道,天下即將大亂,大亂之後大治,從來是人間循環之事。至於我所掌握的春秋四項劍,正要尋找傳人。
吳真見徐福並不拒絕自己,心中狂喜。若果此番自己能夠學到四項劍法,那春秋六藝劍就全部掌握,對付麒麟大帝就更有勝算。
當下吳真站起,磕頭,徐福伸手相攙,道,不必拜我。
吳真領會,當下對孔子像磕下頭去。
徐福道,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春秋六藝劍,正是匡扶正義之劍,不能用在任何邪惡的地方。
吳真點頭。
傳授四維劍,果然和魁星傳授兩儀劍法一樣,必須在心田傳劍。
徐福道,一心即能包容宇宙,心田即能耕耘世界上最繁複的劍法,繁複到極致,一切是一。六劍就是一劍。
吳真吐出劍丸,擎劍在手,六劍使出,快如一劍。白色的劍氣,在虛空中辟出風雷之聲。
拋劍在空,身子急速跟上,禦劍飛行,身劍合一,在心田縱橫來去,快成一道光。
徐福道,吳真,你的劍術,已然全部掌握,但願你秉承夫子之心,取義成仁,不得濫殺無辜。
吳真從心田回過神來,在度拜過孔子,拜謝徐福。
徐福道,你也不必謝我,你能學習春秋六藝劍,完全是機緣巧合。我隻不過是天賜良機的一環。
吳真道,先生,你傳藝於我,就是我的先生。從此吳真掌中之劍,隻能行善驅魔。
徐福點頭。
你們走吧。
先生。吳真還要再說。
你的朋友在外麵等你,晚去可能有更大的危機。
啊?小龍太子心道,你怎麽什麽都知道?不會吧。
徐福不再理會吳真和小龍太子。
二人告辭,一路返回。
回望鄉村,吳真不舍。
走吧,表哥。
二人走出鯨魚之口,踏著水,仍回山口,回望,鯨魚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