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王朝曆史、現狀簡介
靈氣複蘇:我的科武人生 作者:不能鹹魚一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漢第一王朝(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漢高祖劉邦</p>
大漢第二王朝(公元25年—公元220年)漢光武帝劉秀</p>
大漢第三王朝(公元221年—公元1263年)漢大帝劉備</p>
大漢第四王朝(公元1878年—)大漢皇帝劉裕</p>
劉裕(公元1850年—公元1948年)</p>
大漢第四王朝,雖然1878就立國於關隴大地,但卻是曆時43年,方於1921年統一全國。且雖國家統一,但由於近代的落後,使得新生的大漢王朝在國際上勢單力孤。。國內亦有各種國外勢力代言人。後經劉裕27年艱苦奮鬥,方使大漢完全獨立,傲立東方。更難得的是,劉裕在駕崩前,還政於民!史稱改元建製!</p>
靈氣複蘇前,大漢第四王朝的朝廷製度,實行的是內閣管政、軍機處理軍的雙軌並行製;除朝廷元輔同時兼任內閣首輔、軍機處首席軍機大臣外,其他閣、處人員不得相互兼任。</p>
現任大漢內閣:(6人)</p>
【辦事地點,可為代稱:紫禁城、文淵閣】</p>
首輔(元輔):參知政事、平章軍事</p>
次輔:參知政事;兼任禦使大夫</p>
閣員:參知政事;兼任吏部尚書</p>
閣員:參知政事;兼任禮部尚書</p>
閣員:參知政事;兼任戶部尚書</p>
閣員:參知政事;兼任兵部尚書</p>
六部尚書的提法是為了尊重漢製傳統,其實隨著社會的進步,六部已經完全不夠用了,所以傳統的六部現在都是大部,每個大部之下又會有許多更具體的部門。。比如,禮部,下麵就劃分為更細的教育、外交、文化等次級部。</p>
地方上,在結合漢家製度的基礎上,同時也吸納了前朝(明)的製度,現地方為州、府(城、市)、縣(區)、鄉、裏五級;大漢四都(帝都、舊都、東都、西都)二十三州</p>
每州實行三司製度:布政使司主管民政;提刑按察使司掌司法、刑獄;都指揮使司掌軍政(主治安,走內閣、軍機處雙係統)。</p>
</p>
合稱都、布、按三司,遇大事由三司會商;同時重要州會設總督,集權三司。</p>
若布政使隻設一人,可稱巡撫。設正(左布政使)副(右布政使),多人,則隻稱布政使。</p>
都司主治安,分設安天衛(外)、巡天衛(內)、玄天衛(巡天衛處理不了玄天衛接手)</p>
現大漢官員品級:十品製度</p>
正一品:參知政事</p>
正二品:六部尚書、平章軍事、地方總督</p>
正三品:朝廷各次部尚書、地方三司中布政使、十二衛將軍、太尉等</p>
正四品:朝廷各次部侍郎、地方三司中右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等</p>
正五品:府一級-知府等</p>
正六品:府一級-右知府等</p>
正七品:縣一級-知縣等</p>
正八品:縣一級-右知縣等</p>
正九品:鄉一級-主任(新設)等</p>
正十品:鄉一級-副主任等</p>
大漢軍製:承漢製,有發展,朝廷設軍機處主管!</p>
【辦事地點:紫禁城、未央宮】</p>
元輔兼任首席軍機,加平章軍事,其他尉衙負責人加此銜,即為軍機大臣。</p>
軍機處為兩大部分:太尉府和十二衛衙,故而軍方可以別稱尉衙!</p>
太尉府(未央宮左):負責戰略規劃、後勤裝備、經費預算;(注,內閣兵部主管尉衙將官的人事晉升審核權)</p>
十二衛衙門(未央宮右):負責具體軍隊工作</p>
第一衛:近衛,駐守帝都(含內衛:駐守紫禁城,但內衛由衛尉直接管理,近衛隻有名義統領權);</p>
第二衛-第六衛,是廣義上的陸軍;</p>
分別為:第二衛-鎮東衛、第三衛-鎮西衛、第四衛-鎮北衛、第五衛-鎮南衛和第六衛-鎮中衛;</p>
第七衛-羽林軍,戰略部隊(主陸地);</p>
第八衛太空衛(戰略部隊,主天空)和第九衛天空衛,此二衛為廣義上的空軍;</p>
第十衛-樓船衛(最早的海衛,後一分為三,駐守中部海疆,戰略部隊,主海洋);第十一衛-南洋衛;第十二衛-北海衛,此三衛為廣義上的海軍。</p>
現大漢軍銜,部分</p>
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為將官,可為尉衙負責人;</p>
中郎將——將官後備</p>
驃騎校尉;車騎校尉;校尉——為校級中層,可為各尉衙分支負責人</p>
未完待續</p>
大漢第二王朝(公元25年—公元220年)漢光武帝劉秀</p>
大漢第三王朝(公元221年—公元1263年)漢大帝劉備</p>
大漢第四王朝(公元1878年—)大漢皇帝劉裕</p>
劉裕(公元1850年—公元1948年)</p>
大漢第四王朝,雖然1878就立國於關隴大地,但卻是曆時43年,方於1921年統一全國。且雖國家統一,但由於近代的落後,使得新生的大漢王朝在國際上勢單力孤。。國內亦有各種國外勢力代言人。後經劉裕27年艱苦奮鬥,方使大漢完全獨立,傲立東方。更難得的是,劉裕在駕崩前,還政於民!史稱改元建製!</p>
靈氣複蘇前,大漢第四王朝的朝廷製度,實行的是內閣管政、軍機處理軍的雙軌並行製;除朝廷元輔同時兼任內閣首輔、軍機處首席軍機大臣外,其他閣、處人員不得相互兼任。</p>
現任大漢內閣:(6人)</p>
【辦事地點,可為代稱:紫禁城、文淵閣】</p>
首輔(元輔):參知政事、平章軍事</p>
次輔:參知政事;兼任禦使大夫</p>
閣員:參知政事;兼任吏部尚書</p>
閣員:參知政事;兼任禮部尚書</p>
閣員:參知政事;兼任戶部尚書</p>
閣員:參知政事;兼任兵部尚書</p>
六部尚書的提法是為了尊重漢製傳統,其實隨著社會的進步,六部已經完全不夠用了,所以傳統的六部現在都是大部,每個大部之下又會有許多更具體的部門。。比如,禮部,下麵就劃分為更細的教育、外交、文化等次級部。</p>
地方上,在結合漢家製度的基礎上,同時也吸納了前朝(明)的製度,現地方為州、府(城、市)、縣(區)、鄉、裏五級;大漢四都(帝都、舊都、東都、西都)二十三州</p>
每州實行三司製度:布政使司主管民政;提刑按察使司掌司法、刑獄;都指揮使司掌軍政(主治安,走內閣、軍機處雙係統)。</p>
</p>
合稱都、布、按三司,遇大事由三司會商;同時重要州會設總督,集權三司。</p>
若布政使隻設一人,可稱巡撫。設正(左布政使)副(右布政使),多人,則隻稱布政使。</p>
都司主治安,分設安天衛(外)、巡天衛(內)、玄天衛(巡天衛處理不了玄天衛接手)</p>
現大漢官員品級:十品製度</p>
正一品:參知政事</p>
正二品:六部尚書、平章軍事、地方總督</p>
正三品:朝廷各次部尚書、地方三司中布政使、十二衛將軍、太尉等</p>
正四品:朝廷各次部侍郎、地方三司中右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等</p>
正五品:府一級-知府等</p>
正六品:府一級-右知府等</p>
正七品:縣一級-知縣等</p>
正八品:縣一級-右知縣等</p>
正九品:鄉一級-主任(新設)等</p>
正十品:鄉一級-副主任等</p>
大漢軍製:承漢製,有發展,朝廷設軍機處主管!</p>
【辦事地點:紫禁城、未央宮】</p>
元輔兼任首席軍機,加平章軍事,其他尉衙負責人加此銜,即為軍機大臣。</p>
軍機處為兩大部分:太尉府和十二衛衙,故而軍方可以別稱尉衙!</p>
太尉府(未央宮左):負責戰略規劃、後勤裝備、經費預算;(注,內閣兵部主管尉衙將官的人事晉升審核權)</p>
十二衛衙門(未央宮右):負責具體軍隊工作</p>
第一衛:近衛,駐守帝都(含內衛:駐守紫禁城,但內衛由衛尉直接管理,近衛隻有名義統領權);</p>
第二衛-第六衛,是廣義上的陸軍;</p>
分別為:第二衛-鎮東衛、第三衛-鎮西衛、第四衛-鎮北衛、第五衛-鎮南衛和第六衛-鎮中衛;</p>
第七衛-羽林軍,戰略部隊(主陸地);</p>
第八衛太空衛(戰略部隊,主天空)和第九衛天空衛,此二衛為廣義上的空軍;</p>
第十衛-樓船衛(最早的海衛,後一分為三,駐守中部海疆,戰略部隊,主海洋);第十一衛-南洋衛;第十二衛-北海衛,此三衛為廣義上的海軍。</p>
現大漢軍銜,部分</p>
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為將官,可為尉衙負責人;</p>
中郎將——將官後備</p>
驃騎校尉;車騎校尉;校尉——為校級中層,可為各尉衙分支負責人</p>
未完待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