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鏡頭語言
從獨立電影開始的最佳導演 作者:鹹魚真是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發布會持續到快中午才結束,散場後記者們急著回去趕稿,方泊幾人則找地方一起吃了頓飯。
因為是兩個攝製組,所以這次發布會過後,《火星營救》劇組就會分成兩隊,這頓午飯算是開機前大家最後一次聚在一起了。
飯桌上,李浩還挺不舍的。
他演的角色是一個在航天局工作的科學天才,在天體力學方麵很有造詣,出場時間雖然有限,但卻對營救計劃起著很大的作用。
因此,有關他的戲份都是在航天局內發生的,拍攝時他全程都會跟著蔣燦帶領的攝製組。
說來也是陰差陽錯,李浩明明是衝著方泊,才二話不說答應出演《火星營救》的,結果卻跟方泊錯開了。
“方導,我敬你一杯,咱們下次再見。”
方泊之前一共寫了兩個電影劇本,一部規模大一部規模小,本想著若是《火星營救》拉不到投資,便轉頭拍攝另一部成本低得多的電影。
但沈卓很有魄力,看好《火星營救》這個項目,一口氣拿了8000萬出來,幫助電影順利立項。
於是另一個劇本就擱置了,一直安靜存在於方泊的筆記本電腦裏,不被外人知曉。
此刻,看著麵前給自己敬酒的李浩,方泊忽然意有所動。
擱置的劇本中,有個角色似乎很適合李浩……
“方導,方導?”
李浩端著酒杯,見方泊似乎在想些什麽,遲遲沒有回應,不由得心生疑惑。
“啊?哦。”
經他提醒,方泊回過神,忍不住笑了笑。
貪心嚼不爛,《火星營救》還沒開機呢,自己就想著下一部電影了,這可要不得。
“好,我們喝一杯!”
說罷,方泊仰起脖子,一口喝幹了杯裏的酒。
李浩壓根不知道另一個劇本的事情,也沒想太多,跟著一飲而盡,這事暫時就這麽過去了。
這頓飯吃著吃著,蔣燦也端著杯子起身,鄭重說道:“方導,你把b組交到我手裏,我一定盡力拍好,爭取對得起你的信任!”
“燦哥,那就看你的了。”
“嗯。”蔣燦重重點頭,顯得十分認真。
盡管方泊的a組那邊才是重頭戲,b組負責拍攝的戲份難度並不高,但不管怎麽樣,這也是一部2億多投資的科幻電影。
能在其中帶領一個攝製組,這對蔣燦來說,無疑是一個提升資曆的好機會。
在電影圈當了多年的執行導演,髒活累活沒少幹,可始終混不出頭,這次好不容易見到曙光了,蔣燦心裏自然對方泊很是感激。
他二話沒說,哐哐就是三杯酒下肚,要不是方泊攔著,估計還得接著喝。
吃過這頓午飯,眾人便兵分兩路,a組的留在燕京,b組的則去了滬市。
其實兩邊的劇組人員從10日起就開始集合,14日就已經到齊了,隻是因為要開發布會,所以耽擱了一天。
轉過天來,到了9月15日,燕京這邊就該正式開機了。
上午8點,一處占地寬廣的攝影棚外,《火星營救》劇組的a組成員早早的都來到了這裏。
攝影棚到處都是易燃物,放鞭炮就別想了,但開機儀式沒了鞭炮聲,似乎又顯得不太熱鬧。
方泊便讓人在網上找了一段鞭炮聲的錄音,通過音響放出來,劈裏啪啦的倒也有那種感覺了。
放在以前,開機儀式或許還很隆重,方方麵麵都要周到,但現在就沒那麽多講究了,反正是圖個熱鬧嘛。
等鞭炮聲停了,方泊伸手揭開蓋在攝影機上的紅布,高聲道:“《火星營救》,正式開機!”
眾人嘩啦啦鼓掌,高喊“開機大吉”,每人再發個小紅包,一場簡短的開機儀式就結束了。
方泊拿起對講機,招呼道:“大家都拿到紅包了吧,那就開工了,進去做準備,咱們馬上開拍!”
包括火星居住艙和熒惑五號飛船,這間攝影棚內布置了多個場景,a組要拍的戲大部分都在這一個棚裏就搞定了,免去了在轉場上多浪費時間。
與之相應的是,這間攝影棚占地十分寬廣,高度也很高,否則那麽多場景,還真是擠不下。
“黃老師、黎姐、孫傑……來,我跟你們講一下等會兒的戲。”
趁著工作人員準備的空閑,方泊把幾個演員都叫了過來,給他們講解一下開拍後的站位和表演。
雖然演員們都很敬業,對劇本相當熟悉,這一點在劇本交流會的時候,方泊就知道了。
但表演歸表演,機位的設置、人員的站位、走動路線的安排等等,這些細節的地方,他們就不了解了。
於是在開拍前,就需要有人給他們講講戲,拍攝時才不至於出現問題。
像這樣的事情,在拍《一出好戲》的過程裏,都是蔣燦來做的。
因為他是執行導演,方泊已經提前把拍攝的想法,以及想要達到的效果都告訴他了。
所以實際拍攝起來,都是由他再往下傳達給演員們,隻有拍攝比較重要的戲份,為了保險起見,方泊才會親自出馬。
兩人配合著拍完了《一出好戲》,合作過程很是順利,讓方泊第一次感覺到了劇組裏有個執行導演的好處。
可這回蔣燦帶著一組人去了滬市,時間有限,方泊又沒去找新的執行導演,也隻能自己上陣了。
“這場戲是三機位,到時候a機在你們的前方,會以一個向上仰拍的視角拍攝,b機在右前方,拍黃老師的特寫,c機平視拍其他人的半身近景,要注意……”
畢竟是開機第一場戲,方泊說得很細致,爭取能一遍過。
一場簡單的文戲,他卻安排了三個機位,這也是有深意的。
由於是劇情背景是眾人突然遭遇了火星上的風暴,正在居住艙裏商量要不要結束這次任務。
因此,a機略帶仰角的拍攝,就能渲染這種危機將至的氣氛。
同時b機單獨拍黃景山,c機拍攝其他人,便是為了將一行人劃分成兩邊,給男主角遇險,被迫孤身滯留火星做鋪墊。
這就是所謂的鏡頭語言,或許觀眾不一定能看明白每個鏡頭的用意,但無疑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觀眾的觀影體驗。
這便是電影的魅力所在,一兩個小時的時長,可以用幾個月的時間慢慢打磨,給導演提供了很大的發揮空間。
也難怪一部好電影,能讓觀眾反複觀看都不嫌膩,關鍵就在其中了。
因為是兩個攝製組,所以這次發布會過後,《火星營救》劇組就會分成兩隊,這頓午飯算是開機前大家最後一次聚在一起了。
飯桌上,李浩還挺不舍的。
他演的角色是一個在航天局工作的科學天才,在天體力學方麵很有造詣,出場時間雖然有限,但卻對營救計劃起著很大的作用。
因此,有關他的戲份都是在航天局內發生的,拍攝時他全程都會跟著蔣燦帶領的攝製組。
說來也是陰差陽錯,李浩明明是衝著方泊,才二話不說答應出演《火星營救》的,結果卻跟方泊錯開了。
“方導,我敬你一杯,咱們下次再見。”
方泊之前一共寫了兩個電影劇本,一部規模大一部規模小,本想著若是《火星營救》拉不到投資,便轉頭拍攝另一部成本低得多的電影。
但沈卓很有魄力,看好《火星營救》這個項目,一口氣拿了8000萬出來,幫助電影順利立項。
於是另一個劇本就擱置了,一直安靜存在於方泊的筆記本電腦裏,不被外人知曉。
此刻,看著麵前給自己敬酒的李浩,方泊忽然意有所動。
擱置的劇本中,有個角色似乎很適合李浩……
“方導,方導?”
李浩端著酒杯,見方泊似乎在想些什麽,遲遲沒有回應,不由得心生疑惑。
“啊?哦。”
經他提醒,方泊回過神,忍不住笑了笑。
貪心嚼不爛,《火星營救》還沒開機呢,自己就想著下一部電影了,這可要不得。
“好,我們喝一杯!”
說罷,方泊仰起脖子,一口喝幹了杯裏的酒。
李浩壓根不知道另一個劇本的事情,也沒想太多,跟著一飲而盡,這事暫時就這麽過去了。
這頓飯吃著吃著,蔣燦也端著杯子起身,鄭重說道:“方導,你把b組交到我手裏,我一定盡力拍好,爭取對得起你的信任!”
“燦哥,那就看你的了。”
“嗯。”蔣燦重重點頭,顯得十分認真。
盡管方泊的a組那邊才是重頭戲,b組負責拍攝的戲份難度並不高,但不管怎麽樣,這也是一部2億多投資的科幻電影。
能在其中帶領一個攝製組,這對蔣燦來說,無疑是一個提升資曆的好機會。
在電影圈當了多年的執行導演,髒活累活沒少幹,可始終混不出頭,這次好不容易見到曙光了,蔣燦心裏自然對方泊很是感激。
他二話沒說,哐哐就是三杯酒下肚,要不是方泊攔著,估計還得接著喝。
吃過這頓午飯,眾人便兵分兩路,a組的留在燕京,b組的則去了滬市。
其實兩邊的劇組人員從10日起就開始集合,14日就已經到齊了,隻是因為要開發布會,所以耽擱了一天。
轉過天來,到了9月15日,燕京這邊就該正式開機了。
上午8點,一處占地寬廣的攝影棚外,《火星營救》劇組的a組成員早早的都來到了這裏。
攝影棚到處都是易燃物,放鞭炮就別想了,但開機儀式沒了鞭炮聲,似乎又顯得不太熱鬧。
方泊便讓人在網上找了一段鞭炮聲的錄音,通過音響放出來,劈裏啪啦的倒也有那種感覺了。
放在以前,開機儀式或許還很隆重,方方麵麵都要周到,但現在就沒那麽多講究了,反正是圖個熱鬧嘛。
等鞭炮聲停了,方泊伸手揭開蓋在攝影機上的紅布,高聲道:“《火星營救》,正式開機!”
眾人嘩啦啦鼓掌,高喊“開機大吉”,每人再發個小紅包,一場簡短的開機儀式就結束了。
方泊拿起對講機,招呼道:“大家都拿到紅包了吧,那就開工了,進去做準備,咱們馬上開拍!”
包括火星居住艙和熒惑五號飛船,這間攝影棚內布置了多個場景,a組要拍的戲大部分都在這一個棚裏就搞定了,免去了在轉場上多浪費時間。
與之相應的是,這間攝影棚占地十分寬廣,高度也很高,否則那麽多場景,還真是擠不下。
“黃老師、黎姐、孫傑……來,我跟你們講一下等會兒的戲。”
趁著工作人員準備的空閑,方泊把幾個演員都叫了過來,給他們講解一下開拍後的站位和表演。
雖然演員們都很敬業,對劇本相當熟悉,這一點在劇本交流會的時候,方泊就知道了。
但表演歸表演,機位的設置、人員的站位、走動路線的安排等等,這些細節的地方,他們就不了解了。
於是在開拍前,就需要有人給他們講講戲,拍攝時才不至於出現問題。
像這樣的事情,在拍《一出好戲》的過程裏,都是蔣燦來做的。
因為他是執行導演,方泊已經提前把拍攝的想法,以及想要達到的效果都告訴他了。
所以實際拍攝起來,都是由他再往下傳達給演員們,隻有拍攝比較重要的戲份,為了保險起見,方泊才會親自出馬。
兩人配合著拍完了《一出好戲》,合作過程很是順利,讓方泊第一次感覺到了劇組裏有個執行導演的好處。
可這回蔣燦帶著一組人去了滬市,時間有限,方泊又沒去找新的執行導演,也隻能自己上陣了。
“這場戲是三機位,到時候a機在你們的前方,會以一個向上仰拍的視角拍攝,b機在右前方,拍黃老師的特寫,c機平視拍其他人的半身近景,要注意……”
畢竟是開機第一場戲,方泊說得很細致,爭取能一遍過。
一場簡單的文戲,他卻安排了三個機位,這也是有深意的。
由於是劇情背景是眾人突然遭遇了火星上的風暴,正在居住艙裏商量要不要結束這次任務。
因此,a機略帶仰角的拍攝,就能渲染這種危機將至的氣氛。
同時b機單獨拍黃景山,c機拍攝其他人,便是為了將一行人劃分成兩邊,給男主角遇險,被迫孤身滯留火星做鋪墊。
這就是所謂的鏡頭語言,或許觀眾不一定能看明白每個鏡頭的用意,但無疑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觀眾的觀影體驗。
這便是電影的魅力所在,一兩個小時的時長,可以用幾個月的時間慢慢打磨,給導演提供了很大的發揮空間。
也難怪一部好電影,能讓觀眾反複觀看都不嫌膩,關鍵就在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