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p>
秦落衡精神一震。</p>
他終於對這案件的嫌疑人有眉目了。</p>
他們一開始考慮的方向就有問題,隻考慮了黔首或將陽亡,卻是沒有考慮到犯罪的人可能有公職。</p>
葵的話提醒到了他。</p>
秦落衡道:</p>
“你們有沒有人見過‘達’的這把刀,它具體長什麽樣子的?是一柄柄首為環形、長九寸的笄刀嗎?”</p>
眾人對視一眼搖了搖頭。</p>
葵道:</p>
“誰一天關心那個?”</p>
“那時候就看到‘達’天天在街口顯擺,但也沒多少人關心,自己田地都沒收拾完呢,誰有心思看他那玩意。”</p>
“至於其他人......”</p>
“就那幾個匠人吧, 他們有刻刀。”</p>
秦落衡微微額首。</p>
繼續問道:</p>
“你們有誰知道‘達’那天在做什麽嗎?”</p>
眾人搖頭。</p>
英道:</p>
“這不知道。”</p>
“反正田地裏是肯定沒他的。”</p>
“我就沒看到他去過幾次田地,基本上都是他的妻在做。”</p>
秦落衡又問了幾句。</p>
幾個漂母也是如實回答了,在確定問不出信息之後,秦落衡道了聲謝,就轉身離開了。</p>
他站在鄉口,等著閬和奮過來。</p>
日中時分。</p>
閬和奮也是快步跑了過來。</p>
閬搖頭道:</p>
“我去問了旬鄉的田典, 那天鄉裏的黔首都下田了,雨水太大, 很多人的‘封’‘埒’都被衝垮了, 有的還衝到了隔壁的鄉裏,兩邊還因此差點打起來。”</p>
“旬鄉的黔首應該沒有作案時機。”</p>
奮也道:</p>
“我倒是問出了幾個人。”</p>
“鄉裏的確有幾個將陽亡,有兩人剛好是有作案時間的,而且身高也正好符合,他們一個叫‘伍’一個叫‘得之’。”</p>
“兩人都是士伍。”</p>
“我問過裏典,兩人之前都沒幹過‘盜傷人’的事。”</p>
“這個‘得之’,他是鄉長之子,以前沒少做欺負孤寡的事,而就在案發當天,他日中就出去了,但接近舂日才回來,他是有可能在路上遇到受害者‘鈴’的。”</p>
“我覺得他的嫌疑最大!”</p>
“要不......”</p>
奮做了一個抓手逮捕的手勢。</p>
閬沉聲道:</p>
“照你這麽說,這個‘得之’的確嫌疑最大。”</p>
“他很可能是在路上遇到了‘鈴’,聽出了‘鈴’包裹裏的秦半兩撞擊的聲音,臨時生出了歹意,趁‘鈴’回鄉放鬆警惕的時候,突然下手, 搶走了錢財。”</p>
“後麵他擔心被發現,就又跑了出去,等舂日時分才回來。”</p>
“這是說得通。”</p>
“不過‘得之’是鄉長之子,至於為了這些錢財鋌而走險嗎?我覺得有點沒道理。”</p>
“他作為鄉長之子,應該是懂一些律法的。”</p>
“令史儉有講到,大秦盜竊案量刑的標準有兩個,一個是220錢,另一個是660錢,他這都1980錢了,這個量刑可是要被判‘黥劓為城旦’的。”</p>
“以他的身份和家世,完全沒有必要。”</p>
“而且得不償失!”</p>
“我不認為會是‘得之。’”</p>
“我覺得這個‘伍’更有嫌疑。”</p>
“‘伍’的家境一般,整日遊手好閑,他整天在街巷上閑逛,是有可能看到‘鈴’回鄉的,也是有可能察覺到‘鈴’身上帶有大量錢財的,我覺得罪犯應該是‘伍’!”</p>
“秦兄,你認為呢?”</p>
秦落衡搖頭。</p>
“我認為這兩人都不是。”</p>
“我前麵也在鄉口打聽過,這個‘伍’的確沒幹過‘盜傷人’的事,他雖然整日無所事事,但鄉裏對他並無反感。”</p>
“至於你解釋得之的部分。”</p>
“我不認同。”</p>
“你不能因為他是鄉長之子就看高一眼, 而且沒有得手之前,他其實並不知道‘鈴’的包裹裏有多少錢財。”</p>
“你的解釋天然帶有偏見。”</p>
“這要改。”</p>
“我們要破的是案子。”</p>
“隻要有嫌疑,無論他是官、是吏、是黔首、還是徒,在我們眼中應該都是一樣的,都為嫌疑人。”</p>
“他們並沒有任何高低貴賤之分!”</p>
“律法之下,人人平等!”</p>
“破案追求的是公平公正,我們的偏見,完全會影響到我們對案件的認識和判斷,也會阻礙破案的進度。”</p>
“這是決不被允許的!”</p>
“閬,這種偏見你必須要改,不然早晚有天會害了你的。”</p>
閬麵色一紅。</p>
朝著秦落衡跟奮鞠了一躬。</p>
“我錯了。”</p>
“以後堅決的改。”</p>
“你們要是再看到我犯這種錯,直接用腳踹我。”</p>
“我父天天教我,我轉頭就忘了。”</p>
“真是糊塗!”</p>
奮看了閬一眼,輕歎一聲。</p>
他說道:</p>
“秦兄你認為這兩個都不是?”</p>
“那還會是誰?”</p>
“鄉裏我們排查出來的,目前就這兩個,不是他們,那就意味著犯罪人不是旬鄉的,但我們前麵不是推理過嗎,對方基本隻可能是旬鄉的,秦兄的意思是我們推理錯了?”</p>
秦落衡笑著搖頭道:</p>
“推理沒錯。”</p>
“但我們犯了跟閬一樣的錯誤。”</p>
“我們前麵關注的犯罪人群,都集中在了黔首、將陽亡以及一些最近遊蕩旬鄉的人身上,但我們忽略了一個群體。”</p>
“什麽群體?”奮不解道。</p>
“吏!!!”</p>
“吏?”奮臉色微變。</p>
秦落衡點頭。</p>
“沒錯。”</p>
“就是‘吏’。”</p>
“旬鄉外有鄉亭,鄉內有鄉、裏,裏麵有鄉嗇夫,遊徼、裏典、田典、走士、舍人等等的‘吏’,他們其實也是有作案時機的。”</p>
“而且......”</p>
“很少會有人懷疑到他們頭上。”</p>
奮臉色一沉。</p>
一旦涉及到官吏,案子就不一樣了。</p>
奮低聲道:</p>
“秦兄,你是不是有什麽發現?”</p>
閬也靠了上來。</p>
秦落衡道:</p>
“確實有一些。”</p>
“今天我在河邊,那些漂母告訴我,旬鄉裏有人佩刀,但案件發生之後,那人沒有再佩刀了,那人是名走士。”</p>
</p>
“叫‘達’!”</p>
“我問過他們關於‘達’的信息,這人當天是有作案時機的,而且這人家貧,也是有作案動機的,如果我沒猜錯的話......”</p>
“他就是那個罪犯!”</p>
奮道:</p>
“那我們現在怎麽辦?”</p>
“抓嗎?”</p>
秦落衡目光冷冽道:</p>
“抓!”</p>
“收網,傳訊!”</p>
“詢問那佩刀的下落!”</p>
秦落衡精神一震。</p>
他終於對這案件的嫌疑人有眉目了。</p>
他們一開始考慮的方向就有問題,隻考慮了黔首或將陽亡,卻是沒有考慮到犯罪的人可能有公職。</p>
葵的話提醒到了他。</p>
秦落衡道:</p>
“你們有沒有人見過‘達’的這把刀,它具體長什麽樣子的?是一柄柄首為環形、長九寸的笄刀嗎?”</p>
眾人對視一眼搖了搖頭。</p>
葵道:</p>
“誰一天關心那個?”</p>
“那時候就看到‘達’天天在街口顯擺,但也沒多少人關心,自己田地都沒收拾完呢,誰有心思看他那玩意。”</p>
“至於其他人......”</p>
“就那幾個匠人吧, 他們有刻刀。”</p>
秦落衡微微額首。</p>
繼續問道:</p>
“你們有誰知道‘達’那天在做什麽嗎?”</p>
眾人搖頭。</p>
英道:</p>
“這不知道。”</p>
“反正田地裏是肯定沒他的。”</p>
“我就沒看到他去過幾次田地,基本上都是他的妻在做。”</p>
秦落衡又問了幾句。</p>
幾個漂母也是如實回答了,在確定問不出信息之後,秦落衡道了聲謝,就轉身離開了。</p>
他站在鄉口,等著閬和奮過來。</p>
日中時分。</p>
閬和奮也是快步跑了過來。</p>
閬搖頭道:</p>
“我去問了旬鄉的田典, 那天鄉裏的黔首都下田了,雨水太大, 很多人的‘封’‘埒’都被衝垮了, 有的還衝到了隔壁的鄉裏,兩邊還因此差點打起來。”</p>
“旬鄉的黔首應該沒有作案時機。”</p>
奮也道:</p>
“我倒是問出了幾個人。”</p>
“鄉裏的確有幾個將陽亡,有兩人剛好是有作案時間的,而且身高也正好符合,他們一個叫‘伍’一個叫‘得之’。”</p>
“兩人都是士伍。”</p>
“我問過裏典,兩人之前都沒幹過‘盜傷人’的事。”</p>
“這個‘得之’,他是鄉長之子,以前沒少做欺負孤寡的事,而就在案發當天,他日中就出去了,但接近舂日才回來,他是有可能在路上遇到受害者‘鈴’的。”</p>
“我覺得他的嫌疑最大!”</p>
“要不......”</p>
奮做了一個抓手逮捕的手勢。</p>
閬沉聲道:</p>
“照你這麽說,這個‘得之’的確嫌疑最大。”</p>
“他很可能是在路上遇到了‘鈴’,聽出了‘鈴’包裹裏的秦半兩撞擊的聲音,臨時生出了歹意,趁‘鈴’回鄉放鬆警惕的時候,突然下手, 搶走了錢財。”</p>
“後麵他擔心被發現,就又跑了出去,等舂日時分才回來。”</p>
“這是說得通。”</p>
“不過‘得之’是鄉長之子,至於為了這些錢財鋌而走險嗎?我覺得有點沒道理。”</p>
“他作為鄉長之子,應該是懂一些律法的。”</p>
“令史儉有講到,大秦盜竊案量刑的標準有兩個,一個是220錢,另一個是660錢,他這都1980錢了,這個量刑可是要被判‘黥劓為城旦’的。”</p>
“以他的身份和家世,完全沒有必要。”</p>
“而且得不償失!”</p>
“我不認為會是‘得之。’”</p>
“我覺得這個‘伍’更有嫌疑。”</p>
“‘伍’的家境一般,整日遊手好閑,他整天在街巷上閑逛,是有可能看到‘鈴’回鄉的,也是有可能察覺到‘鈴’身上帶有大量錢財的,我覺得罪犯應該是‘伍’!”</p>
“秦兄,你認為呢?”</p>
秦落衡搖頭。</p>
“我認為這兩人都不是。”</p>
“我前麵也在鄉口打聽過,這個‘伍’的確沒幹過‘盜傷人’的事,他雖然整日無所事事,但鄉裏對他並無反感。”</p>
“至於你解釋得之的部分。”</p>
“我不認同。”</p>
“你不能因為他是鄉長之子就看高一眼, 而且沒有得手之前,他其實並不知道‘鈴’的包裹裏有多少錢財。”</p>
“你的解釋天然帶有偏見。”</p>
“這要改。”</p>
“我們要破的是案子。”</p>
“隻要有嫌疑,無論他是官、是吏、是黔首、還是徒,在我們眼中應該都是一樣的,都為嫌疑人。”</p>
“他們並沒有任何高低貴賤之分!”</p>
“律法之下,人人平等!”</p>
“破案追求的是公平公正,我們的偏見,完全會影響到我們對案件的認識和判斷,也會阻礙破案的進度。”</p>
“這是決不被允許的!”</p>
“閬,這種偏見你必須要改,不然早晚有天會害了你的。”</p>
閬麵色一紅。</p>
朝著秦落衡跟奮鞠了一躬。</p>
“我錯了。”</p>
“以後堅決的改。”</p>
“你們要是再看到我犯這種錯,直接用腳踹我。”</p>
“我父天天教我,我轉頭就忘了。”</p>
“真是糊塗!”</p>
奮看了閬一眼,輕歎一聲。</p>
他說道:</p>
“秦兄你認為這兩個都不是?”</p>
“那還會是誰?”</p>
“鄉裏我們排查出來的,目前就這兩個,不是他們,那就意味著犯罪人不是旬鄉的,但我們前麵不是推理過嗎,對方基本隻可能是旬鄉的,秦兄的意思是我們推理錯了?”</p>
秦落衡笑著搖頭道:</p>
“推理沒錯。”</p>
“但我們犯了跟閬一樣的錯誤。”</p>
“我們前麵關注的犯罪人群,都集中在了黔首、將陽亡以及一些最近遊蕩旬鄉的人身上,但我們忽略了一個群體。”</p>
“什麽群體?”奮不解道。</p>
“吏!!!”</p>
“吏?”奮臉色微變。</p>
秦落衡點頭。</p>
“沒錯。”</p>
“就是‘吏’。”</p>
“旬鄉外有鄉亭,鄉內有鄉、裏,裏麵有鄉嗇夫,遊徼、裏典、田典、走士、舍人等等的‘吏’,他們其實也是有作案時機的。”</p>
“而且......”</p>
“很少會有人懷疑到他們頭上。”</p>
奮臉色一沉。</p>
一旦涉及到官吏,案子就不一樣了。</p>
奮低聲道:</p>
“秦兄,你是不是有什麽發現?”</p>
閬也靠了上來。</p>
秦落衡道:</p>
“確實有一些。”</p>
“今天我在河邊,那些漂母告訴我,旬鄉裏有人佩刀,但案件發生之後,那人沒有再佩刀了,那人是名走士。”</p>
</p>
“叫‘達’!”</p>
“我問過他們關於‘達’的信息,這人當天是有作案時機的,而且這人家貧,也是有作案動機的,如果我沒猜錯的話......”</p>
“他就是那個罪犯!”</p>
奮道:</p>
“那我們現在怎麽辦?”</p>
“抓嗎?”</p>
秦落衡目光冷冽道:</p>
“抓!”</p>
“收網,傳訊!”</p>
“詢問那佩刀的下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