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航空公司股權變更這件大事,其實在民眾當中沒有引起很大的關注。此時的美國人,正在緊張的注視著自己的頭頂,生怕蘇聯再往上麵丟出什麽恐怖的武器來。


    這一周來,道瓊斯指數連連下跌,已經跌落了10%的平均指數。這反映了美國人民的內心有多麽慌張,恐懼感一直都籠罩在他們的頭頂。


    不管人民如何群情鼎沸,然而,這個時候艾森豪威爾仍舊無動於衷。


    美國總統先生以不變應萬變的態度,麵對這蘇聯人的衛星,在這些天裏,艾森豪威爾看了看“蛟龍夫人”(著名的U偵察飛機)拍攝的照片,憑借他以往的軍事經驗和受騙教訓,他認為事情沒有顧問說得那麽嚴重,他試圖恢複美國人的自信心。


    他舉行了一個簡單的記者招待會,說:“蘇聯的成就並沒有引起我們的憂慮和恐懼,一點也沒有。”


    “他們隻是將一枚小球送上天,很快他們會送上去更多。”


    可惜的是,美國人民不買他的帳,依舊不停的抬頭望天,依舊議論紛紛,依舊在吃飯時難以下咽。


    最令總統討厭的是,肯尼迪那小子上跳下竄,不停的煽風點火。他將自己打造成青年俊傑,將艾森豪威爾比喻為死板守舊的老古董,對高科技一無所知的鄉下老財主。


    肯尼迪這招玩的漂亮,不僅令新聞媒體聚焦到他身上,還讓他人氣大增,贏得了民心。


    除了肯尼迪之外。還有個家夥的言論也很令人矚目。那就是艾力克斯,他在出庭作證之後。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在采訪的過程中,有個記者提到了蘇聯發射衛星一事。對此艾力克斯呲之以鼻。


    他一臉的不屑地說道:“很快我們美國火箭就要射向太空,肯定比蘇聯要強很多。蘇聯人隻不過是往太空丟了個小鐵球,那根本就沒什麽用處,什麽威力也沒有。就算是掉下來也砸不死人,衛星會在大氣層中燃燒殆盡。”


    記者驚訝地聽著這番令人耳目一新的言論,他奇怪地問:“現在我們美國政府並沒有準備大力投入到太空研究當中呀,總統先生甚至沒有發言過類似的計劃。難道你從哪個渠道得知了什麽消息麽?”


    艾力克斯神秘的一笑,他說:“我可沒有說政府機密哦,你可不要亂寫!我隻是說。從蘇聯發射的衛星來看,那是一個簡陋粗糙的東西。根本就談不上高科技!”


    這個時候的新聞觀點都認為蘇聯搶先了美國一步,沒想到艾力克斯竟然會如此貶低對方的壯舉,於是記者們都紛紛的寫道:“美國天才艾力克斯認為蘇聯發射的衛星不值得一提!”


    這樣的看法與主流觀點大相徑庭,招來了許多人的譏笑斥罵,他們認為艾力克斯年輕氣盛,不知天高地厚。


    “他以為他是誰?難道綁匪將他的腦子給弄壞了麽?”


    “天才?我呸!他是個蠢材吧!人家蘇聯最先進的武器已經能夠達到我們頭頂了,他居然還一臉不屑!”


    “這種言論也值得刊登出來?真是無知者無畏!”


    總而言之,美蘇之間航天技術差距的錯覺。一時蒙蔽了美國人,美國民眾開始杞人憂天。他們已經失去了正常判斷,不管別人怎麽說,都驅散不了他們心中的恐懼感。


    而與此同時。蘇聯也醍醐灌頂般領悟:“原來往天上扔點東西能讓美國人這麽害怕!能撈這麽多的政治資本!”


    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看到美國很緊張後,心裏非常高興,得意洋洋。他決定蘇聯得要有個東西在太空上運行。於是蘇聯人加緊太空投入。繼續發射火箭,爭取所有航天紀錄都保持世界第一。


    蘇聯衛星事件僅僅一個月後。即1957年11月日,就在艾森豪威爾仍舊無動於衷的時候。蘇聯變本加厲,第二顆人造地球衛星——“人造衛星”號又發射升空了。


    這次的衛星不僅質量大增,而且衛星裏還匪夷所思地塞進了一隻狗。


    可憐的小狗叫“萊依卡”,4天後死於太空。很顯然,它隻是一個無辜的試驗品。蘇聯把小狗送上太空的終極目標是要把人送上太空,這是個很有挑戰的想法。此外,多方麵的情報顯示,蘇聯可能還會登陸月球和火星,而把美國難堪地留在地球。


    蘇聯率先發射人造衛星,率先發射衛星狗,這讓以第一科技強國自居的美國開始受到打擊。


    這在當時是件越想越嚴重的大事,大到影響資本主義世界的形勢,大到不可理解。怎麽能讓一個小球或一隻狗飛在自己頭上呢?倘若這個小球或小狗是核武器,那就不是一般的危險了!


    為此,白宮顧問們越來越擔心。蘇聯在太空的優勢咄咄逼人,艾森豪威爾總統似乎該做出反應了。


    隨後的種種跡象也表明,蘇聯不是愚弄那麽簡單,也許白宮顧問們說的對,蘇聯有更遠大的陰謀。


    將軍出身的艾森豪威爾終於下定狠心,反擊蘇聯的太空優勢。他的態度很快來了個180度大轉彎。他斷定蘇聯人造衛星事件是第二次“珍珠港事件”,不是第二次愚弄,美國必須要再發動一次“太平洋戰爭”,奪回主動權!


    有了決心,艾森豪威爾命令當時在研究“人造衛星”方麵有點名氣的美國海軍,盡快發射一顆人造衛星給大家瞧瞧。白宮隨後向全世界宣布了這個消息,不過,美國海軍瞠目結舌,因為他們還沒準備好。


    休斯派出去遊說的人看到了機會,於是跑去跟總統說、跟議員說、跟美國海軍說,星際技術公司擁有能力發射火箭衛星。現在唯一卻的隻是資金等等。


    艾森豪威爾對此不感興趣,議員們對此感到懷疑。美國海軍對這個不屑一顧。


    艾森豪威爾的反應是:“我要的是立即發射衛星,你們不行的話就閃開!”


    議員們的反應是:“啥?星際技術公司的火箭衛星技術要比政府的研究部門更厲害?這個……”


    美國海軍的反應更加直接:“我呸!你們滾一邊玩去!別擋了大爺的路!”


    可是美國海軍也是趕鴨子上架。他們在總統的催促下,隻得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推力僅為蘇聯火箭推力%的小火箭,發射一顆對美國別有意義的衛星——廣告宣傳中它重9.8千克,實際上它隻有1.6千克,像個柚子……


    這種舉動當然不能緩解民眾的擔憂,他們看到了這個新聞之後,紛紛說道:“人家的衛星比我們重多了!”


    “蘇聯已經能將一條狗送上去!我們呢?一個柚子?”


    “下一步蘇聯人就要飛到太空啦!美國依舊站在起跑線上!”


    新聞媒體也在譏笑政府,他們認為這樣的結果反倒證明了美國火箭技術真的落後蘇聯。就好像兩個高手相遇,其中一個高手出招威力極大。另一個高手不動手還好,一動手就發現是個水貨,招式弱的要命。


    赫魯曉夫也嘲笑美國人這是跳蚤的試跳,根本就跳不出到太空。他還說,美國的衛星都小得像石子,根本不值一提。


    美國海軍的首次發射隻是試驗,是用來驗證自己這一套技術管不管用,他們信心不是很足。可是在人們麵前卻大吹大擂,讓民眾以為這一次是真的要搞大的。要向蘇聯顯示雄心勃勃。


    當然也有站在政府那邊的媒體,它們報道說,美國試圖往太空丟一個人造月亮。蘇聯不是發射了人造星星麽,那麽我們就來個月亮吧。一個美國月亮。


    美國海軍是這般想的,也是這般做的。要是做到了的話,那這還真是一次反超蘇聯的機會。可惜的是沒做到。


    1957年1月6日,美國海軍發射“先鋒號”導彈失敗。他們在眾目睽睽之下,點燃了他們的火箭。結果卻像中國“爆竹”一般炸開了。


    在場的人回憶說道:“火箭發射後,就像地獄之門打開了,飛騰的焰火從火箭一邊噴射而出,火箭躊躇了一下,開始顫抖,隨後它就在我們的懷疑與震驚麵前傾倒、爆炸了。”


    美國的月亮沒有升起來,天上閃耀的依舊是蘇聯星星。衛星發射失敗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來,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美國這件醜事。他們紛紛嘲笑譏諷,就連美國媒體也跟著一起鬧騰。


    《倫敦先驅者日報》說:“噢,一顆猛烈倒下的衛星。”


    《倫敦每日快訊》說:“美國人叫它故障星。”


    《路易斯維爾信使報》說:“一次成功發射也許全世界都能聽到,但有時候啞彈會更響亮。”


    《渥太華日報》說:“據專家說火箭沒有飛離地麵是因為它‘失去了推力’。這是轉移注意力的措辭。失去推力是西方民主政治一直遭受的困擾。”


    《丹佛郵報》說:“美國人民對美國的科學研究感到不安、懷疑、苦惱。”


    《紐約先驅者論壇報》說:“也許有個柚子或什麽東西飛在天上,華盛頓的人們就能恢複安靜了。”


    《巴黎雜誌》說:“看!柚子上似乎有一條蟲。”


    加拿大當天的報紙新聞上的標題是《美國的“月亮”不中用》!


    參議員林登?約翰遜則悲歎道:“天哪,多久?噢,要多久我們才能趕上蘇聯的兩顆衛星?”


    至於討厭的蘇聯駐聯合國代表,則洋洋得意,他們在聯合國詢問美國“是否願意接受蘇聯的援助?蘇聯有向落後國家提供技術援助的計劃。”


    “嘛嘛!別害羞,我們蘇聯人還是很大方的!”


    “也許美國真的需要點幫助了,否則他們的衛星老是飛不出大氣層!”


    “或許人家的月亮太大,以致壓垮了火箭?哈哈!”


    諸如此類的羞辱讓美國領導人,特別是美國總統感到顏麵無存。他們這個時候忽然想起了星際技術公司,想起在那裏辛勤勞作的火箭專家馮布萊恩。同時也想起了艾力克斯在報紙上的那番狂言,政府開始思考要做出某種改變了。


    不過海軍的影響力確實很大,他們失敗了一回,依舊獲得了政府提供的大量資金。他們打算繼續發射,非要將這塊航天蛋糕給霸占住不可。


    美**隊裏,海軍的勢力一直都比陸軍要大許多,海陸兩軍的矛盾很大。這是利益引起的糾紛,跟其他問題無關。


    當海軍火箭失敗之後,陸軍感覺機會來了,他們也想要搞一次發射。是的,陸軍也擁有火箭研發部門,隻不過規模比不得海軍的,實力當然也更加差。當上頭試圖要搞一次發射實驗時,下麵的人就得忙得要死,許多研究人員整日整夜的工作,隻為搶在海軍之前將火箭升空。


    不過陸軍的頭頭看到海軍失敗之後的負麵影響,他們很明智的暗地裏偷偷實驗,甚至沒有上報有關部門,而隻是當做一次常規的火箭發射演習,至於結果如何,外界的人不得而知,從陸軍方麵沒有將這次發射公布來看,應該是失敗了的。


    其實美國國內搞火箭的研究所挺多的,僅僅軍隊裏麵,海陸兩軍都在搞自己的火箭研究。他們各自瓜分了俘虜自德國的火箭專家,並且將資料設備也都搬運回去,然後就向上麵申請要弄個火箭項目。


    有了項目自然有錢撥下來,不要以為**都是國內才有,國外**起來那可是言正名順的去幹。而且還幹得挺漂亮的,讓其他人找不出什麽毛病來。


    嗯,錢是撥下來了,至於有沒有拿去搞火箭研究,搞出什麽東西來,那就不可得而知了。看看當初馮布萊恩在陸軍的火箭研究部門是,每年都為了幾萬、十幾萬的經費發愁就知道了。那些錢肯定沒有全部都投入到研究當中,最終去向不清楚,那是軍事機密,誰都查不到。


    看到這樣的情況,美國空軍也叫嚷著要弄火箭,隻是當時還沒空對空火箭導彈,否則的話還真給他們搞起來了。


    至於其他部門,那就又多又雜,不僅政府機構在研究這種高新科技,就連私人企業也在搞。特別是那些軍火商人的企業,他們搞這個可是有政府經費跟補貼的,這種錢不拿白不拿。(未完待續……)


    PS:新的月份裏,宅貓會努力碼字的!希望大家依舊支持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在美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笨宅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笨宅貓並收藏重生在美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