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潛龍地脈
不錯,剛剛走上通向墳墓的那條路,張橫突然聽到了一種奇怪的聲音。
聲響似乎是傳自腳下的山體,隱隱的如同是雷鳴,轟轟轟地回蕩著,雖然非常的遙遠,仿佛是來自遠古的鼓鳴,但在山頂這寂靜的墳地裏,聽起來確實是有些驚心動魄。
張橫頓時愣在了那裏,他還真沒想到,這山頂上會有這樣怪異的聲響。
“張少,是不是聽到了鼓聲?”
楊文竹一直在暗中注意著張橫的一舉一動,此刻看到他那怪異的表情,立刻明白了是怎麽回事,不由笑道:“這就是這銅鼓山的奇異之處,到山頂的時候,可以聽到山體會傳來轟轟轟如同擂鼓的聲音。”
“原來是這樣!”
張橫的眉頭挑了起來。
“這應該是這銅鼓山真正被稱為銅鼓的原因。”
楊文竹笑道:“我第一次上來的時候,也被嚇了一跳。”
“不過,後來聽得多了,也就沒什麽感覺了。”
楊文竹繼續道:“這銅鼓山的鼓聲,我們曾請專家研究過,據說這山底可能存在著溶洞,之所以會有這樣怪異的聲響,極有可能是溶洞中存在著暗流,河水流過溶洞時發出來的。”
“雖然到現在為止,我們也無法找到地下的溶洞,不能證實它的存在。”
楊文竹臉上露出了肅然的神色:“但是,想來也應該是這樣。”
“嗯!是有可能是溶洞的地下河流。”
張橫點頭,手指指向了山下:“這山前剛好就是浣溪,地下有暗流也很正常。”
聽了楊文竹的解釋,張橫心中已是恍然,而一個疑問也再次浮上了心頭:“難道這座表麵看起來毫無生氣的石山,之所以會是一塊風水寶地,與這山體下麵溶洞的那道暗流有關?”
一念及此,張橫站住了腳步,細細地再次觀看起了四周的情形。
山頂的視野非常的開闊,可以一眼看到旁邊的群山,一攬無遺。
從張橫所站的角度,可以看到,銅鼓山的左右兩邊都有青山矗立。
隻是,左邊的山勢比較峻秀,樹木蒼翠,顯得很是繁茂。
右邊的山勢卻完全不同,山形險峻,如刀刻斧鑿,直給人一種凜冽的壓迫感。
再向遠處望去,銅鼓山相連的山體,連綿起伏,就仿佛是一條巨龍,奔騰而來。
不過,到了銅鼓山附近,連綿的山體卻來了一個大起伏,就好象是一條巨龍,突然鑽入了地底。
“難道……”
張橫的心中一突,陡地一道靈光從腦海中閃過:“難道銅鼓山是一條潛龍地脈?”
天巫傳承的風水一道中,自然也有對地理地脈描述的內容,其中對於潛龍的述說是這樣的:潛龍東來,紫氣祥瑞,若問點穴,見首不見尾。
意思是說,潛龍地脈,並不能見其全貌,但是,潛龍所在的地脈,必然有異相,這紫氣祥瑞,就是異相之一。
事實上,俗話中也有關於潛龍的話語,人們常說神龍見首不見尾,其實就是對潛龍的一種描述。
從眼前銅鼓山四周的地理地勢來看,它確實是很符合潛龍地脈之相。
而且,此刻雖然張橫無法看到紫氣升騰的祥瑞,但是,這銅鼓山下有擂鼓之鳴,卻也是一種異相,更是暗合了這潛龍的另一個條件。
尤其是這擂鼓的轟鳴之聲,也可以聽作是龍吟之聲。
那麽,這就更象是陰陽風水局中的潛龍格局了。
不僅如此,再看銅鼓山兩邊的氣象。
左邊的山峻秀絕麗,右邊的山險峻奇突,這兩座山從風水格局上來說,暗合左青龍右白虎的輔佐之局,並隱隱有君王輔臣之相。
要知道,任何一處真龍寶穴,就如同是人間的帝王一樣,必然會有輔佐之臣相配合。
無論這帝王是草頭王還是正印之王,無臣輔佐,就如同是光杆司令,自然是無法納元聚氣,格局也必然會降一格,稱不得真正的真龍寶穴。
眼前的銅鼓山,有左右兩邊這兩座形狀奇特的山勢護衛,正是應了輔臣之局。
如果細分,左邊峻秀的山勢,可以當成是人間帝王手下的文臣,右邊險峻的山勢,不就是人間帝王手下的武將嗎?
文武相濟,相輔相成,這條地脈如果真是潛龍,此處確實是一處風水寶地。
不過,張橫心中還是有疑惑未解。
潛龍是一條地脈,並不是一個點,這也就是說,潛龍所在的地脈,要找到真正的真龍寶穴的所在,這也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這也正是陰陽風水中點穴最難的地方。
那麽,當年給楊文竹太爺爺點穴的那位風水大師,他是如何斷定這銅鼓山所在的地方,就是這條潛龍所在地脈的真龍寶穴所在之處。
到現在為止,張橫還是沒有看出,銅鼓山是這條潛龍的地氣匯聚之點。
“張少,那裏就是我太爺爺和爺爺以及父親的墳墓。”
這個時候,楊文竹已帶頭進入了墳地,她手指指向了其中的幾座墳墓,向張橫道。
“嗯!”
張橫回過了神來,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眼前的這些墳墓上。
楊家的這片墳地,共有十幾座墳,這些墳地卻也不是胡亂安葬,是以楊文竹太爺爺的那座墳為中心,其他墳墓圍繞在四周,形成了一個半包圍的布局。
楊文竹太爺爺的墳仍然還是以前的土墳,隻不過,因為這些年楊家後人年年上墳添土,這座土墳現在已非常的高聳,比四周的墳都高出一大截。
四周的那些墳墓式樣各不相同,有的是水泥墳,也有的是早期的磚墳,雖然經過了楊家的修整,但每一座墳都保持著原樣。
其中有兩座墳修整的特別闊氣,旁邊有白玉石砌成的祭台和圍欄,四麵雕刻了一些石獸,墓碑更是整塊的大理石,看起來很是富麗堂煌。
這兩座墳正是楊文竹爺爺和父親的墳,處在楊文竹太爺爺墳墓的左右兩側。
其他的墳雖然也都是楊家這一係的親人墳墓,但算起來應該都是楊文竹堂爺爺以及堂叔堂伯輩的墳。
望著眼前這十幾個墳,張橫的眉頭微微地蹙了起來。
眼前這些墳墓的整體格局,是呈一個眾星拱月之勢,看起來似乎暗含玄機。
但是,張橫一時卻猜不透其中的奧妙。
更何況,楊家這麽多墳葬在一起,如果按楊文竹的說法,她太爺爺的墳才是占居了這裏的真龍寶穴,那麽,這真龍寶穴的穴位,當年的那位風水師是如何點出來的呢?
不錯,剛剛走上通向墳墓的那條路,張橫突然聽到了一種奇怪的聲音。
聲響似乎是傳自腳下的山體,隱隱的如同是雷鳴,轟轟轟地回蕩著,雖然非常的遙遠,仿佛是來自遠古的鼓鳴,但在山頂這寂靜的墳地裏,聽起來確實是有些驚心動魄。
張橫頓時愣在了那裏,他還真沒想到,這山頂上會有這樣怪異的聲響。
“張少,是不是聽到了鼓聲?”
楊文竹一直在暗中注意著張橫的一舉一動,此刻看到他那怪異的表情,立刻明白了是怎麽回事,不由笑道:“這就是這銅鼓山的奇異之處,到山頂的時候,可以聽到山體會傳來轟轟轟如同擂鼓的聲音。”
“原來是這樣!”
張橫的眉頭挑了起來。
“這應該是這銅鼓山真正被稱為銅鼓的原因。”
楊文竹笑道:“我第一次上來的時候,也被嚇了一跳。”
“不過,後來聽得多了,也就沒什麽感覺了。”
楊文竹繼續道:“這銅鼓山的鼓聲,我們曾請專家研究過,據說這山底可能存在著溶洞,之所以會有這樣怪異的聲響,極有可能是溶洞中存在著暗流,河水流過溶洞時發出來的。”
“雖然到現在為止,我們也無法找到地下的溶洞,不能證實它的存在。”
楊文竹臉上露出了肅然的神色:“但是,想來也應該是這樣。”
“嗯!是有可能是溶洞的地下河流。”
張橫點頭,手指指向了山下:“這山前剛好就是浣溪,地下有暗流也很正常。”
聽了楊文竹的解釋,張橫心中已是恍然,而一個疑問也再次浮上了心頭:“難道這座表麵看起來毫無生氣的石山,之所以會是一塊風水寶地,與這山體下麵溶洞的那道暗流有關?”
一念及此,張橫站住了腳步,細細地再次觀看起了四周的情形。
山頂的視野非常的開闊,可以一眼看到旁邊的群山,一攬無遺。
從張橫所站的角度,可以看到,銅鼓山的左右兩邊都有青山矗立。
隻是,左邊的山勢比較峻秀,樹木蒼翠,顯得很是繁茂。
右邊的山勢卻完全不同,山形險峻,如刀刻斧鑿,直給人一種凜冽的壓迫感。
再向遠處望去,銅鼓山相連的山體,連綿起伏,就仿佛是一條巨龍,奔騰而來。
不過,到了銅鼓山附近,連綿的山體卻來了一個大起伏,就好象是一條巨龍,突然鑽入了地底。
“難道……”
張橫的心中一突,陡地一道靈光從腦海中閃過:“難道銅鼓山是一條潛龍地脈?”
天巫傳承的風水一道中,自然也有對地理地脈描述的內容,其中對於潛龍的述說是這樣的:潛龍東來,紫氣祥瑞,若問點穴,見首不見尾。
意思是說,潛龍地脈,並不能見其全貌,但是,潛龍所在的地脈,必然有異相,這紫氣祥瑞,就是異相之一。
事實上,俗話中也有關於潛龍的話語,人們常說神龍見首不見尾,其實就是對潛龍的一種描述。
從眼前銅鼓山四周的地理地勢來看,它確實是很符合潛龍地脈之相。
而且,此刻雖然張橫無法看到紫氣升騰的祥瑞,但是,這銅鼓山下有擂鼓之鳴,卻也是一種異相,更是暗合了這潛龍的另一個條件。
尤其是這擂鼓的轟鳴之聲,也可以聽作是龍吟之聲。
那麽,這就更象是陰陽風水局中的潛龍格局了。
不僅如此,再看銅鼓山兩邊的氣象。
左邊的山峻秀絕麗,右邊的山險峻奇突,這兩座山從風水格局上來說,暗合左青龍右白虎的輔佐之局,並隱隱有君王輔臣之相。
要知道,任何一處真龍寶穴,就如同是人間的帝王一樣,必然會有輔佐之臣相配合。
無論這帝王是草頭王還是正印之王,無臣輔佐,就如同是光杆司令,自然是無法納元聚氣,格局也必然會降一格,稱不得真正的真龍寶穴。
眼前的銅鼓山,有左右兩邊這兩座形狀奇特的山勢護衛,正是應了輔臣之局。
如果細分,左邊峻秀的山勢,可以當成是人間帝王手下的文臣,右邊險峻的山勢,不就是人間帝王手下的武將嗎?
文武相濟,相輔相成,這條地脈如果真是潛龍,此處確實是一處風水寶地。
不過,張橫心中還是有疑惑未解。
潛龍是一條地脈,並不是一個點,這也就是說,潛龍所在的地脈,要找到真正的真龍寶穴的所在,這也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這也正是陰陽風水中點穴最難的地方。
那麽,當年給楊文竹太爺爺點穴的那位風水大師,他是如何斷定這銅鼓山所在的地方,就是這條潛龍所在地脈的真龍寶穴所在之處。
到現在為止,張橫還是沒有看出,銅鼓山是這條潛龍的地氣匯聚之點。
“張少,那裏就是我太爺爺和爺爺以及父親的墳墓。”
這個時候,楊文竹已帶頭進入了墳地,她手指指向了其中的幾座墳墓,向張橫道。
“嗯!”
張橫回過了神來,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眼前的這些墳墓上。
楊家的這片墳地,共有十幾座墳,這些墳地卻也不是胡亂安葬,是以楊文竹太爺爺的那座墳為中心,其他墳墓圍繞在四周,形成了一個半包圍的布局。
楊文竹太爺爺的墳仍然還是以前的土墳,隻不過,因為這些年楊家後人年年上墳添土,這座土墳現在已非常的高聳,比四周的墳都高出一大截。
四周的那些墳墓式樣各不相同,有的是水泥墳,也有的是早期的磚墳,雖然經過了楊家的修整,但每一座墳都保持著原樣。
其中有兩座墳修整的特別闊氣,旁邊有白玉石砌成的祭台和圍欄,四麵雕刻了一些石獸,墓碑更是整塊的大理石,看起來很是富麗堂煌。
這兩座墳正是楊文竹爺爺和父親的墳,處在楊文竹太爺爺墳墓的左右兩側。
其他的墳雖然也都是楊家這一係的親人墳墓,但算起來應該都是楊文竹堂爺爺以及堂叔堂伯輩的墳。
望著眼前這十幾個墳,張橫的眉頭微微地蹙了起來。
眼前這些墳墓的整體格局,是呈一個眾星拱月之勢,看起來似乎暗含玄機。
但是,張橫一時卻猜不透其中的奧妙。
更何況,楊家這麽多墳葬在一起,如果按楊文竹的說法,她太爺爺的墳才是占居了這裏的真龍寶穴,那麽,這真龍寶穴的穴位,當年的那位風水師是如何點出來的呢?